不同于商家对该功能的质疑,大部分消费者对平台推出的“仅退款”规则表示支持。“我之前买东西花了20块,寄过来东西不合适,想要退货邮费12块钱,这种情况就只能自己留下来。”“有些东西打开就没办法邮寄,退货退款感觉是对物流资源的浪费。”
记者:现在很多人收到退款不退货,违法违规吗?
张律师:这个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一)消费者非自身原因无货可退型(商家未发货、商家已发货但无物流信息,消费者又不想购买了,申请退款);(二)消费者经与商家协商一致,商家同意仅退款型;(三)商家作出仅退款承诺型。若非以上情形,消费者申请退款的同时应当退还货物,而不是理所应当地占用货物。
如果是消费者恶意选择仅退款,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买家在申请退款后不退货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违反了公平原则。如果买家仅要求退款而不退货,数额较小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买家在请求返还无果后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若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记者:未经与买家沟通,平台单方面支持仅退款是否会侵害商家的合法权益?
张律师:目前部分电商平台设置“仅退款”功能,当消费者向平台申请“仅退款”后,如果商家没有及时响应,系统则会默认商家同意退款申请,自动发起退款。商家对退款有异议的话,可以和消费者沟通或者向所在平台进行申诉。
如果电商平台向消费者单方作出的“仅退款”承诺,除非商家明确表示接受,否则商家不受平台单方承诺约束。再次也提醒广大商家,对于类似的格式条款或霸王条款,一定要及时提出异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记者:对于恶意利用此规则的消费者,商家该怎么办?
张律师:对于此类人群,商家可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的申诉规则进行申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恶意利用此规则的消费者,其实已经构成了不当得利,商家作为受损害人,注意保留好交易记录和沟通记录等证据,可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消费者返还货物或者折价补偿。对于因诉讼产生的额外费用也可要求对方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