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去哪家公司面试,国企也好,私人小企业也好,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都会问你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了解的吗?”
有些人往往没有作好准备,突然间也不知道要问什么?好像要问的,之前面试官都说了。往往都会说“没有问题”,那既然没有问题,那面试就到止结束,就回去等消息了。可不一定能等来消息。
其实,很多人会忘了,面试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并不是只有公司在了解你,同时也是你对公司了解的一个过程,对我们销售人员来说,公司的规章制度除外,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要了解的,而且只能是从侧面来了解。
这时候我们的答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面试官能够从应聘者的答复中得到什么信息?
第一种答复——”没有。“
这个答案意味着:
1.应聘者对这份工作压根不感兴趣,只是过来碰碰运气。即使把他招进来,他的工作积极性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2.应聘者没有认真地做面试准备。一个不善于未雨绸缪的人,工作效率不会高到哪里去;
3.应聘者不知道该问些什么问题。他习惯了被动思考,只能人家问什么他答什么、人家要什么他给什么,不要指望这种人能主动想办法把工作干好;
第二种答复——”你觉得我今天的表现怎么样?“
这句话还有几个近似的版本:”你觉得我符合你们的招聘要求吗?“,“你觉得我可以得到这份工作吗?”
这些答案说明了一个问题,应聘者不经世故,幼稚!
如果应聘者迫不及待要知道面试结果,表明他不了解招聘常规,也不清楚人情世故,还极有可能是一个缺乏耐心的人。你说,把他招进公司,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第三种答复——“我想知道薪资福利。”
它说明应聘者感兴趣的是“这家公司能给我什么”,而不是“我能为这家公司做些什么”。在初次见面就提出这种要求的人,给人留下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印象。
第四种答复——提出若干关于工作岗位、公司情况的问题
成熟理智的人知道,工作不仅是谋生,也是对自己和用人单位的一种承诺。他们知道应聘一家企业即使碰上好运也不能随遇而安,而是通过仔细了解工作内容和公司环境,审慎地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且,他们对这份工作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招聘的时候能碰上这么一个人,真是好运气。企业从来就喜欢务实谨慎的求职者。
第五种答复——了解应聘职位的主要工作方式
这种求职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同类型工作职位,甚至整个行业的工作流程、业务重点比较熟悉。他们会向面试官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了解这家企业的运作特点。这些问题可以引导面试官展开更为具体深入的交流,让求职者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创造机会表现自己。
第六种答复——问公司的发展策略
他们是高级管理职位的候选人,是人们所说的“金领”或者“行业精英”,对行业运作和市场环境了如指掌。他们喜欢对宏观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这就是Scott哥所讲的“战略思维”。
综上,询问了许多经理人在面试过程中真正想听到候选者提出什么问题,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1.“(你面试的公司)的产品是如何直接影响你的?”
“这个问题表现出了候选者希望在一个人们都热爱自己工作的地方工作。他们不想仅仅是为了得到薪水而上班。他们想知道员工与产品的交互方式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个人的生活。”
——RaginiParmar,CreditKarma的招聘经理
2.“我的这份工作对公司业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
“首先,这个问题表明候选者并不只是考虑自身,而是将自己融入商业战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的。这也是将谈话从【公司能为他们做什么】转为了【他们能为公司做什么】。”
——ErinPatterson,Moxie的招聘经理
3.“你为什么要加入(这家公司)?”换言之“我为什么想在这里工作?”
这个提问明确地告诉我候选人是有长远考虑的,不会随意对另一份工作产生兴趣——这表明他们会认真工作,而且只会被合适的机会打动。他们可能想了解公司的产品故事、当前收益、短期及长期计划、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
——ColinMcIntosh,来自Spoon.Net(一个网络计算平台)业务发展部
4.“是什么让你每天从床上爬起来并激励你去工作?”
“我喜欢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这有点大胆。虽然本质上这个问题很私人化,但对于雇佣一个无法从个人层面连接的人,我没有丝毫兴趣。而这也是一个好方法,能让候选者了解到与我们一起工作是什么样的——办公环境如何,什么让我们充满激情,我们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其二,这个问题隐含的是,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并且愿意兴奋地起床去工作。”
——JoshuaDziabiak,Zebra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运营官
5.“如果我入职该岗位,你觉得现在最需要我帮助你解决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太多的求职面试聚焦于这份工作的优势以及候选人的优点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被问及我们聘用的人必须能够处理的‘痛处’。但要记住,如果你问这个问题,需要针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思路。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不过求职者一旦问了就需要迅速反应。”
——SaraSuttonFell,FlexJob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6.“与你的竞争对手相比,你们组织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候选者通常评估多个公司,从中比较得出哪一个是最合适他们的。这是一个十分精明的问题,因为候选者要求我们评价什么让Deloitte变得强大,同时也想看看对于我们自己的组织到底有多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