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保险深度达5%,保险密度达3500元/人[图]

一、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需要“长钱”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整体重资本、重资产的属性难以改变;持续的资金投入和稳步向上的宏观杠杆正在迎来瓶颈,未来的进一步持续增长迫切需要显著拉长债务久期。无论是今年以来7-10年期及10年期以上的长债发行量暴增,还是优先股、永续债等银行资本的补充,以及长期资金对股市稳定的重要作用,都充分彰显“长钱”的稀缺性。相对于社融余额220万亿、债券存量95万亿、股市市值55万亿来说,作为长期资金的代表,险资才19万亿人民币的规模显得太少、太稀缺。只有显著地发展壮大保险行业,大规模归集闲散资金,成为长期的专业机构资金,才能够满足实体和资本市场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并且有助于稳住宏观杠杆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直接融资、资本市场长期定价和金融传导效率的提升。

2019年前8个月,中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31028亿元),同比增长13.04%。其中,财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686亿元,同比增长8.16%;人身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3342亿元,同比增长14.74%。

二、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需要“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布极其不均衡。按照招商银行客户数据看,大概约2%的零售客户掌握了80%的资产。精准脱贫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起到了重要的社会稳定作用。但长期看,最为可靠的制度安排仍然是完善的三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第一支柱社保处于收支平衡、但长期有缺口的状态,同时也对企业生产经营构成了沉重的负担;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保险发展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长期逐步下台阶的阶段,建立起了体系完备、保障充分的三支柱体系,有助于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以商业保险为核心的第三支柱一旦做强做大,可以大幅降低第一支柱压力,也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三、中国健康的金融生态需要“保险”

从客户需求看,通过大力发展保险保障,可以对冲居民的财产风险和人身风险;大力发展保险长期储蓄,可以满足居民的类固收缺口,满足居民长期保值增值的需要。从金融体系看,作为和银行一样重要的表内资金池,保险可以跨周期、跨品种、跨地域进行投资,是发展壮大直接融资的重要通路。

和银行相比,保险凭借较长缴费期、较长保单期限来保证流动性优势;通过长期资金池和资本金内生来保证安全性优势;通过长期投资、专业投资、分散投资来保证收益率优势。迅速发展壮大保险产业,刚好可以弥补过于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体系的缺陷,可以满足当下金融体系中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缺口的需要。做大做强保险产业,从各个维度打造风口。

政府一直鼓励保险公司长期保障、长期储蓄和各类财产险的发展,同时一直在探索养老险、疾病险、医疗险、护理险等重要制度安排。从短期看,税延养老险和税优健康险试点成效有限,在让利额度、覆盖对象、优化手续上有望进一步出台政策。从长期看,可以借鉴台湾经验,按家庭一定额度的保费收入都计入个税抵扣范围。同时,从长期看,为了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新的税收制度安排也有可能带来保险产业的发展(比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此外,我们也建议借鉴农业保险等政策性险种的成功经验,可以探索政府补贴+个人缴费的商业养老和健康险模式。建议政策上高度重视保险产业在促进经济、金融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构建整体性制度安排,较快做强做大中国保险产业。

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看,有保险配置比例有1倍以上提升空间从目前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看,主要资金集中在房地产和储蓄存款中,2018年保险资产占居民资产比重仅仅为4.1%,远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的水平。参照国际经验,中国居民保险配置比例至少有1倍以上的提升空间。按未来五年看,预计保险总资产有15%的年均复合增速,有望实现资产规模翻倍。但在行业周期及严监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过去两年增速显著降低;随着保单在各类金融产品中的相对吸引力上升,我们预计保险资产增速仍然可以实现常态15%的年均复合增速,但也亟需政策助力和监管放活。

四、前景

车险格局稳定,汽车保有量平稳增长。非车险依靠政府推动带来高增长。随着费用率下降和已赚保费形成率恢复正常,预计承保利润率同比继续改善。

未来金融开放带来公司经营区域大幅增加;高端客户财富高增长且配置保单比例上升;中产职业转型带来友邦保险高端营销员持续增长。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近十年来超过20%的年均增速也使得保险业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放眼世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保险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保险市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要达到3500元/人,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2025-2031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保险业资金运营分析,2025-2031年保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5-2031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养老降保险市场前景广阔《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保险业增速回升,人身险保费增长领先。保险业在风险保障和资金运用方面将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保险业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潜力巨大。人身险保费增速超过财产险,但寿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问题需关注。https://finance.sina.cn/2024-11-13/detail-incvxpfk5402844.d.html
2.2023年保险中介行业前景如何?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产业趋势综上所述,2023年保险中介行业前景如何?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表明,保险中介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当前形势下,保险中介行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形态,实现在保险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自主发展。http://www.chinazjph.com/chanyequshi/7883.html
3.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险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寿险业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这...https://www.xyz.cn/toptag/woguoshouxianyefazhanxianzhuang-134573.html
1.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6篇(全文)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第1篇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问题和发展前景 保险业一直对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近几年来,保险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2jxigif.html
2.2024年保险业前景如何?5家险企表态保险频道2024年保险业前景如何?5家险企表态 1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信保、中再集团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当前公司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务实举措,并对新一年保险业发展进行展望。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01-05/211591451.html
3.2024年保险业前景如何?5家险企表态2024年保险业前景如何?5家险企表态 展望2024年,上述5家保险机构一致认为,保险业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政策导向、监管引领、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保险业将持续向好。 中国人保:保险业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展望2024年,保险业将持续向好,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https://hedianche.com/10180.html
4.“十四五”期间我国保险业有哪些前景值得期待这五年,保险业回归本源稳健发展,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大幅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并在改善民生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专家表示,目前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已经处于基本饱和或者是缓慢增长阶段,而我国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有很大的潜力,保险市场仍将长期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https://jrjg.ln.gov.cn/lnsdfjrjddlj/ywzq/yxybx/180343AD40DF4435A9023DABC541A9DF/index.shtml
5.华夏保险“停薪留职”真相:中年人的悲伤后续还有配套动作内勤转外勤,保险业发展前景宽广 公开信息显示,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单家员工平均薪资在21.54万元左右。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对21世纪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员工的创业方向可以是代理人。一些内勤员工往往会选择转为外勤代理人,优秀的代理人可能收入更高。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4211461742819.html
6.疫情下爆发式增长的20大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不过,由于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其市场还有很大扩增的空间。同时,医疗资源的紧缺和供给不均以及我国人口基数的背景都成为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加之互联网医疗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优势,预期在疫情事件的催化下,行业利好政策还会加速出台。因此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56582162&efid=RZlU07tbsBlPV_b_QaRTOg
7.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精选8篇)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精选8篇) 摘要:文章采用最新的面板数据计量方法考察保险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83年-2012年27个OECD国家的数据,我们发现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协整估计显示,保险费用增加1% 能够在长期上带来0.617 3%的GDP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o2lj54z.html
8.金融保险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工资待遇排名)说明: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数据由各地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仅检索职位名称。 硕士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以下展示“金融保险”专业可从事的硕士相关岗位平均工资 ? 2024年较2023年 https://edu.jobui.com/major/jinrongbaoxian/
9.保险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保险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 (一)我国市场对于高层次保险人才的需求状况 中国保险业的高速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由于我国自1959年开始停办国内保险业务长达20年之久,保险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专业人才储备较少,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保险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30。参考这...https://www.unjs.com/z/1205567.html
10.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精读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保险行业概述 中国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变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https://m.vzkoo.com/read/2024050780c7d891129a22a715e7c39b.html
11.保险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一、保险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1、保险学专业就业方向:保险代理/经纪人/客户经理,核保理赔,保险内勤,信托服务,记者/采编,IT项目经理/主管。 2、保险学专业就业前景:保险学专业培养适应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保险学、保险业务与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从事商业性保险业务的营销...https://www.gk100.com/read_71701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