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回集团曾于今年1月向港交所发起冲击,但因为半年内未通过聆讯而失效,本次为公司的第二次递表。
截至目前,手回集团尚未获得来自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意味该公司尚未获得进入港交所聆讯阶段的前置条件。
据招股书显示,自成立以来,集团累计进行了5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42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歌斐资产、天士力集团、新天创投、StarReach、极地信天等。在2021年2月完成的C轮融资后,手回集团的投后估值达到12亿元。
主要业务
手回集团向合作的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交易服务,其中大部分为中国的主要保险公司,而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保险公司通过公司的平台向客户销售保险产品而支付的佣金(见下图)。
集团通过三个平台促成的三个分销渠道分销人身保险产品,分别为小雨伞、咔嚓保及牛宝100。
保险客户可以通过小雨伞直接购买人身险产品,小雨伞允许保险客户在单一平台上完成购买。
同时,集团利用咔嚓保协助自家的保险代理人服务保险客户,并利用牛宝100将集团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的保险客户。
截至目前,集团与超过10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合作,包括64家人身险公司及41家财产险公司。
自成立以来,集团合共分销了逾1400个产品,其中包括超过250个定制产品和超过1300个保险公司已有产品。
截至2024年5月31日,集团已建立由超过2.4万名保险代理人组成的销售网络,其中的1.1万名保险代理人已销售保险产品,覆盖中国14个省级行政区域。
截至同期,集团在售的产品有383个,并在自有的平台上成功孵化超过14个IP,下图为公司的核心产品矩阵。同时,集团拥有投保人数量超过310万,累计被保险人数超过490万,其中包括150万名投保人和210万名被保险人拥有集团的有效保单。
行业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获得保险保障的重要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总保费计算,中国的人身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1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3.8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0%,后续预计将以8.3%的速度增长5.6万亿元。
同时,中国人身险市场的线上销售渠道会因广泛采用数字平台及其提供的便利而大幅增长。按总保费计算,中国在线人身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860亿元增至2023年的55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1%,后续预计将以29.7%的速度增长2028年的2.0万亿元。
行业地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于2023年,中国人身险中介市场的总保费达到2370亿元。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2592家保险中介机构,其中,手回集团在该行业中排名第8,市场份额为2.9%。
同时,在中国的线上人身险中介市场中,按2023年的总保费计算,集团排名第2,市场份额为7.3%。
此外,在线上长期人身险市场中,按于2023年的首年保费收入计算,公司同样在市场中位列第2。
股权架构
光耀先生、韩立炜先生及刘丽女士均以间接持股的方式,分别持有公司29.68%、8.18%及1.23%的股份;
一组22名员工通过XiaoyusanLimited持股3.98%;
VitalityInnovationsLimited持股3.27%;
歌斐特殊目的公司持股14.06%;
西藏聚智及天津聚新持股13.31%;
红杉雨澄持股13.05%;
极地信天持股6.77%;
经天纬地特殊目的公司持股5.58%;
GableFengGao先生通过StarReachTechLimited持股1.00%。
董事会
集团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刘丽女士,40岁,为集团的首席产品官及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整体产品设计及开发。刘女士分别在互联网技术服务行业及保险中介领域拥有16年及9年的经验,曾于腾讯数码、京东尚科等公司任职。
李鉴庭先生,38岁,为集团的首席信息官及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技术开发及业务数字化。李先生分别在互联网技术服务行业及保险中介领域拥有12年及8年经验,曾于腾讯科技、京东尚科等公司任职。
财务数据
集团的收入呈过山车式变动,自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5.5亿元、8.1亿元及16.3亿元。今年前五个月的收入为6.0亿元,同比降低7.7%。
而集团的毛利亦是如此,自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4.6亿元、2.8亿元及5.5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29.8%、34.8%及33.8%。今年前五个月的毛利为2.2亿元,对应毛利率为37.0%,同比提升17.6%。
更重要的是,集团尚未扭亏为盈,自2021年至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0亿元、1.3亿元及3.6亿元。今年前五个月的净亏损为5176万元。
在剔除不会引起现金变动的项目后,集团则持续盈利,自2021年至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亿元、7502万元及2.5亿元。而今年前五个月的经调整净利润更是达到1.0亿元。
按业务类型划分,集团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保险交易服务,于2023年约占当期收入的99.6%。
按产品类型划分,寿险贡献了最多的收入,于2023年约占当期收入的59.4%。其次分别是重疾险、医疗及其他保险以及短期保险产品,于同期分别占总收入的27.5%、21.8%及9.8%。
按分销渠道划分,牛宝100贡献最多的营收,于2023年约占当期收入的67.6%。而小雨伞及咔嚓保于同期分别贡献了19.5%及12.9%的收入。
集团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佣金开支、渠道推广费、薪金及其他费用。其中,佣金开支和渠道推广费为最主要的营业成本,于2023年分别占总成本的47.9%及46.5%。
在营运资本方面,集团的现金储备较为不足,截至2024年5月31日,现金及其等价物仅为9249万元。同时,集团的负债水平较高,截至同期,流动负债总额达到22.6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11.5亿元。
中介团队
在本次IPO申请中,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为保荐人;美富、通商、Ogier为公司律师;美迈斯、竞天公诚为券商律师;毕马威为审计师;弗若斯特沙利文为行业顾问。
在中金公司近2年保荐的港股项目中,首日上涨率为47.16%,平均首日回报72.03港元。
在华泰国际近2年保荐的港股项目中,首日上涨率为40.00%,平均首日回报357.9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