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手机、买电器,都喜欢挑那些大牌子,为啥呢?因为大品牌通常代表着质量有保障,服务也更到位。那说到保险,是不是也得挑大公司呢?毕竟,保险这事儿,关键时刻得靠得住啊。
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那些小保险公司,虽然产品看着不错,但万一真出了事,他们能赔得起吗?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其实啊,保险这行当,咱们不能光看公司大小。理赔的时候,关键还得看合同里写的那些条款。咱们得关心的是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偿付能力这些硬实力。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小保险公司到底靠不靠谱。我会用一些真实的数据,帮大家揭开大小保险公司的神秘面纱,让你重新认识它们。
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国的保险公司,不是光看名字就能判断实力的。理赔的时候,合同条款才是王道。咱们得看的是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和偿付能力,这才是硬道理。
所以,别光盯着公司大小,多看看他们的实际表现。用数据说话,用事实判断,这样咱们才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01
没听过的保险公司真的“小”吗?
在可以来做个小测试:
掐指算一算,自己听过的保险公司名字有几个?
平安、新华、华夏、众安……
但其实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已经有200多家。
那些你没听过的保险公司难道都是所谓的“小”公司吗?
大部人口里的小公司,一般就是从他们是否听说过、分支网点多不多的角度来说的。
其实在保险行业里,没有所谓的“小公司”,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保险公司的成立要求真的很高!
保险公司的经营牌照,是很难拿的。《保险法》规定了,设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是不能低于2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就是说必须得拿得出来这么多钱才行。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要远大于2个亿,一般都在10个亿以上。保险公司妥妥的有钱啊。
光光“有钱”还不能开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成立对高管的任职资历、筹建方案、发展模式等都有详细的要求,实力要经得起层层审查,不是“大佬”级别的当不了保险公司的股东。
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
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应当向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筹建方案、投资人的审计报告等
简单来说,就是钱、人、规划都要到位。
所以,“小公司”只是我们单方面觉得它小,想要入局保险行业不容易,入局的保险公司的钱和实力,咱们真的不用太担心。
02
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必须遵守保险业的法律监管条规。
资金的运用会受到监管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除了必要的经营费用外,大部分资产只能投资于安全性资产:国债、大额银行协议存款、大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一些风险比较大的投资,例如基金、股票等,只能占20%左右。
偿付能力也会受到监管
偿付能力就是保险公司有没有足够的钱赔付的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基本指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将保险公司偿付充足率分为三类:
不足类公司(偿付充足率低于100%);
充足Ⅰ类公司(偿付充足率100%-150%);
充足Ⅱ类公司(偿付充足率大于150%)。
一般来说,偿付能力在100%以上就不用担心保险公司赔不起了,但实际上,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低于150%时,就要被监管部门会“请去聊聊天”。
一旦低于100%,保险公司就摊上事儿了,监管部门将会动用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将偿付能力恢复到100%之上。
所以,大家所认为的“小”公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理赔的硬实力也是非常强的。
03
小公司会不会倒闭啊?万一保险公司倒闭,我的保单该怎么办?
咱们买保险,最怕的就是保险公司突然倒了,那我们的保单不就泡汤了吗?
别急,这个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可是比我们还上心呢。
首先,保险公司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的,得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的严格监管,还得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开业前,得把注册资本的20%存到指定银行,这笔钱就像是个安全垫,除非公司破产清算,其他时候都不能动。
而且,保险公司收的保费也得拿出一部分交到保险保障基金里,这就像是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会帮咱们保管好,谁也不能乱用。万一保险公司真出了状况,这笔钱就能派上用场。
从保险公司的设立到它的偿付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都在层层把关。所以,别担心小公司会轻易倒下,它们的理赔能力也是有保障的。
按照保险法,如果保险公司真倒了,所有的保险合同会依法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这就像是有个保险的保险,让我们的保单有了双保险。
最后,咱们还可以看看万张保单投诉率,这是衡量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说,每卖出一万张保单,会有多少投诉。这个数据能帮我们了解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
所以,别被“小公司”这个标签吓到,它们的实力和服务质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多了。买保险,关键还是看合同条款和服务,大小公司都有靠谱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买保险就是买条款。与其纠结保险公司的大小,不如多花些心思看看产品保障和保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