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类型。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主要的参保对象为城镇在岗职工,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的参保对象是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其他城乡居民。
从对参保对象的表述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属于我国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在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这个大家族中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补充的地位,也是一种备选或是多层次选择的地位。一般的城镇在岗职工,是必须要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这是唯一的一种选择;但是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是自己全额缴费,所以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对今后的养老金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人,首选的目标就是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的目标是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除了在岗职工以外,作为没有八小时上班制的其他人员,普通的城乡居民,也是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范围,目标是争取做到全覆盖,广覆盖,将所有人都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范围之中。但有的人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的人经济条件比较差,还有的处于贫困之中。所以这就需要分层次,达到保基本的目的。对于那些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群体,有一种适合自己养老保障的养老保险,这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由于我国各个群体的经济条件不一样,要达到广覆盖,就需要设置适合不同群体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而这种缴费标准是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和当地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相适应的一种标准。所以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设计中,充分照顾各个不同群体的需求。最低的每年缴费100元,最高的可以达到每年3000元或是5000元,有的地方还可以达到10000万元左右。
那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否值得购买呢?我认为当然是值得购买的。其主要的理由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缴费档次多,选择余地大。经济条件差的,可以按照最低的每年200元办理;经济条件好的,可以按照当地的最高标准办理。
二是国家有补助。不管你是缴纳的哪一个档次,只要不是一次性补缴的,国家都会给予相应的补助。
三是个人缴费全部属于自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大的特点是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国家补助的费用,全部是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钱永远是自己的,不像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那样,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要计入统筹账户。
四是基础养老金全部是由财政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全部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全额计发的。虽然标准有高有低,但是并不是自己缴纳的钱,全是财政的钱,这是职工养老保险不具备的最大优势;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是自己缴纳的钱和国家补助,还有自己个人账户产生的资金利息等。
五是缴费标准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现在大家感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比较低,主要还是缴费标准比较低,缴费年限短造成的,每年缴费100元或是200元,其实只是象征性的缴费,主要还是领取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但如果选择最高的缴费标准缴费,比如每年缴费8000元,缴费30年,其实养老金也不会低于职工养老保险。
假如按照每年缴费8000元来计算,这个水平和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是差不多,如果按照每年8000元的标准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缴费15年每月的养老金就是1000元左右;但是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缴纳8000元,缴费15年个人缴费120000元,国家补助每年200元,缴费15年补助3000元,资金利息保守估计也有10000元,这样个人账户为133000元,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956.83元,如果利息再高一点,每月就会达到1000元以上,加上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1200元左右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如果是在上海等地方,还要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之一,是职工养老保险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因为经济条件或是年龄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要想在今后老了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养老金,那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不管是从缴费标准、国家投入的补助,制度设计的优势还是今后的养老金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值得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