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客户小李,看中某家保险公司宣传的"预期年化5.8%"的理财险。我一看产品说明书,忍不住叹气:这哪是什么5.8%,分明是把10年的收益给摊平了算,前三年实际只有3.2%。
案例二:老张的"流动性"教训
去年有个老客户张总,投了200万买理财险。结果半年后孩子要出国,急需用钱,一算退保损失高达12%,这才明白"保险姓保"的道理。
案例三:王阿姨的"完美"选择
倒是有个王阿姨,退休金稳定,子女成家,手上有300万闲置资金。她去年买了一份5年期理财险,现在每年稳定拿4.2%的收益,特别适合她的情况。
说点业内人才知道的实话:
1.关于收益
-保证利率通常在2.5%-3%之间
-分红部分要看公司经营,不保证
-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或长期锁定
2.关于费用
-初期费用率普遍在5%-8%
-退保费用前三年最高可达15%
-不同渠道费率差异可达20%
3.关于产品设计
-同样的产品,不同渠道价格差很大
-有些"高收益"是通过降低保障来做的
-最大优势其实是税收筹划,而不是收益率
基于我20年的从业经验,理财险最适合以下三类人:
1.高收入稳定人群:年收入50万以上、有稳定现金流、对流动性要求不高。
2.保守型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期望获得税收优惠。
3.资产配置型客户:已经有完善的保障型保险、有闲置资金做中长期配置、需要做税务筹划。
最后送大家一句实在话:买理财险,不要只盯着收益率,要先问问自己三个问题:1.这笔钱未来3-5年内需要用吗?2.是否已经配齐了必要的保障型保险?3.是否了解了所有费用和退保条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