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外卖小哥、滴滴师傅、个体商户或者自由职业者等。
无论哪一种,比起每月有固定工资到账的上班族,稳定性都会偏弱一些。一方面,收入忽高忽低,不确定性大,另一方面,没有单位给交社保,生病和养老没有相应保障。
拿看病来说,假如外卖小哥生个小病,需要住院治疗,但因为没有社保,由此产生的治疗费、住院费、医药费等,都无法报销,需要自己独自承担。
除了生病以外,养老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上班族有社保,退休后每月有一笔固定的钱领,无论钱多钱少,都能成为老年生活的一种底气。
那没有社保,养老也往往没有着落,缺乏一份确定的保障,老了如果不想问儿女要钱,就不得不在年轻时疯狂攒钱,或者即便到了老年也依旧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
因此,自己交一份社保还是很有必要的,这笔钱千万不能省,实在预算有限可以选择低一些的缴费基数,但不能不交。
02
灵活就业社保怎么交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率一般为20%(8%计入个人账户),可选择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300%等各种档位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20%
·计入个人账户=社会平均工资×档位×8%
按哪个档位(基数)缴费最划算?
请看以下对比:
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档位,都会影响退休养老金。
假设:
平均工资是6500元,按最低档60%缴纳,那么缴费基数就是3900,缴费比例20%,每个月缴纳的费用就是780元,1年合计9360元。
按照60%的档次,交够15年养老保险后退休了,能领到的养老金每个月是1000元左右;如果交了30年,能领取的养老金在2100元左右。
如果交的是100%的档位,那么我们每个月缴纳社保的费用大约是1300元,交15年退休,每月能领到1400多元;如果交30年就可以领到2900元左右。
大家应该发现了,提高缴费基数,每个月是多交520元,退休之后,每个月能多领取300元。同样的档次,多交15年就可以多领1000元。
相对而言,增加缴费年限,比提高缴费档位,预期回报率高一点。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如果资金有限,可以降低缴费档位,延长缴费年限。这样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而且等退休之后,逐年增长养老金的时候,缴费年限更长,养老金增长也更快。
但最低档只能保证退休后的基本生存问题,如果想要品质更好的退休生活,需要在延长缴费年限的基础上,再尽量交100%以上的档位,以后的养老金才可以领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