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名字,实际上对于很多选择从事这一职业的当事人来说,也同样有着万般无奈,甚至对很多人才进行这种转变的人来说,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灵活就业人员多达2亿人,其中,年龄占比最高的就是40-50岁左右的人群,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
而且,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灵活就业人数还将呈现一个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基数还会大幅度增加。
那么,为什么说千万别变成灵活就业者呢?背后有哪些难言之隐呢?
01.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灵活就业
很多人之所以会从事这一职业,主要也是因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比打工获得更多的财富积累。
尤其是当前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很多年轻人更期望从事自由职业,通过拍视频、做网络主播等等,以此来获得更高收入。
不过尽管如此,这种外界认为特别自由的职业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毕竟如果在某个领域并没有一技之长,抑或是没有在某一领域获得一席之地,“裸辞”的结果,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第一,选择灵活就业,就意味着不再有稳定的收入,相当于没有了最低保障。
比如遇上大环境好、生意好做的时候,固然是能跟着赚钱,但是一旦大环境低迷,就可能陷入血本无归。
即使在不需要太多成本的自媒体行业,一旦出现封号或者是限流,也可能让自己的一切努力都白费,甚至陷入困境。
第二,灵活就业对人的自律能力要求太高
毕竟灵活就业工作就相当于自己管自己,如果没有超强的自律能力,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不仅没有收入,甚至有的人可能因此而欠下巨额的负债。
所以如果做不到严格的自律,不建议贸然从事这一职业,尤其是有些人因为心血来潮辞去工作干这一行,这种做法更不可取。
因为一旦失去工作没有收入,生活有可能会因此而陷入困境,抗风险能力也会跟着瞬间下滑。
02.
灵活就业,意味着啥?
很多人总觉得灵活就业工作自由、收入更高,比如现在网上很多消息总说直播赚钱,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只要自己脸皮也厚一点,加入这个行业,同样能赚钱。
殊不知,一旦踏出第一步,成为灵活就业者,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就要面对很多不可抗拒的现实问题。
首先,每月的社会保障要自己全额承担。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想要享受社保,也要全部自费,有的地区一个月的费用甚至多达一千多元。
而如果无力承担这个费用,倘若遇上突发事件,比如生病就医,就需要自己承担全部支出,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千万不要一头脑热钻进这个领域。凡事还是要三思而行。
其次,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社保的比例明显高于企业在职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保和医疗保险,不仅自费部分自己承担,而且社会统筹部分也全都要由个人自费承担。
比如灵活就业人员需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养老金。其中,缴费基数的12%,还要纳入已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范畴,只有剩下的8%才计入个人账户。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企业职工缴纳社保会有企业分担很大一部分,灵活就业人群是自己承担了个人缴费,也要承担企业缴费的那一部分。但是将来领取养老金时,却比企退职工领取的更少。
03.
职业前景令人担忧
一旦进入灵活就业群体,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不再有机会深造学习,这将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带来巨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灵活就业,虽然看似在工作方面有诸多的优势,既可以照顾到家庭,同时工作也比较自由,但是它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它作为一个风险与挑战并存的职业,并不适合所有人。
尤其是那些刚刚才进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一旦贸然进入这一领域,很难说不会因此而失去更多发展机会,甚至影响到人生的长期发展。
不过,对于那些自律能力强的人来说,灵活就业对他们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个人还是觉得,即使有超强的自律性,也不建议一开始就进入这一领域,可以等到自己羽翼丰满以后,再进行这个转型,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也会更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