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将迎来新的调整,这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众所周知,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参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缴费档次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自由选择。
从今年7月份开始,各地陆续公布2023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涨,缴费基数随之上调,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金额也将增加。
事实上,不单是灵活就业者,企业单位在职职工的缴费基数也会调整,会一次性补收之前1至7月份的差额。
如此一来,7月份,很多在职员工的工资就会有所下降。
然而,灵活就业者的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据统计,很多地区缴费最低标准,已经突破了1万元的大关,加上每年不断提高的缴费基数,缴费水平也越来越高。
以云南省为例,新的基数已经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主选择25个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
其中,最低档次为60%的缴费基数,即4306元/月,灵活就业人员按20%的比例缴纳,每月需缴纳861.2元,全年共计10334.4元。
而最高档次为300%的缴费基数,即21531元/月,每月需缴纳4306.2元,全年共计51674.4元。
对比去年,云南的缴费档次也是25个档次,最低档次对应的缴费基数为4144元,每月需缴纳828.8元,全年花费9945.6元;
最高档次每月需缴纳4143.6元,全年49723.2元。
换句话说,今年最低档次多花388.8元,最高档次多花1951.2元。
不过,尽管缴费标准有所增加,但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也会随之提高。
此外,很多地方还有社保补贴政策,如果符合条件,灵活就业者还可以享受社保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缴费负担。
02
总体而言,今年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调增,将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钱包,加之未来的灵活就业市场必然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更加理性地进行财务规划。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以便未来享有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如果当前经济压力较大,则需合理安排财务支出,尽量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
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养老金待遇的提升也会为今后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一定保障。
从长远来看,合规缴纳养老保险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所以,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在调控个人经济支出和保障未来退休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