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不同于企业在职职工,属于无固定工作、失业或再就业人员,包括企业改制后4050人员,超龄、就业苦难、无固定收入是该群体最大特征。这因为社会统筹部分全由自己承担,为缴费基数的12%,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而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钱袋子。
其实要不要办灵活就业,是个见仁见智的事。相比那些有工作单位的,当然是不划算。毕竟企业职工参保的,个人交纳的费用只是缴费基数的8%,且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而进入统筹账户的那笔钱(基数的20%)是所在单位承担的,并且毕竟那才是大头。
由此看来,退休后的养老金想要一样多的话,灵活就业人员所要交纳的费用比企业职工要高出一倍多。
1、参保类型不同。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职工社保可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2、缴费主体不同。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费用,职工社保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其中单位缴纳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
3、缴费意愿不同。灵活就业人员是自愿缴纳的,而职工社保具有强制性,必须缴纳。
4、户籍限制不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具有本地户籍才能缴纳,而职工社保没有这个限制。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其中曾在原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满10年(含视同缴费),且灵活就业2年以上的女性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选择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退休手续。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1、定时交费
对于收入稳定的农民,可以选择这种固定的方式,比如按月缴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半年或是一年一缴。金额就是与收入相匹配的比例,或者是直接选择固定的数额。
2、不定期缴费
这是针对那些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吗,多了就多交一些,少了就少交一些。如果实在交不起了,可以选择下一期再补交,操作相对灵活,所以不用担心没钱交了怎么办。
3、一次性交费
养老缴费有一个固定的最低年限,如果达不到,可以一次性补缴。当然各个地方的规定不一样,所以还是去有关部门多多咨询。
现在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139个月)。
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的越多,储蓄额越多。
2、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平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举个例子,45岁的康先生,每个月收入不太稳定,他选择了每月按最低档次交社保。
2019年,北京的社平工资为7855元。一般在养老保险上,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只有8%能够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其余的12%是要进入社会统筹部分。
于是我们可以计算出,王先生他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是这些:
养老保险缴费=7855*60%*20%=942元
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一直按5%的速度上升。
那么王先生在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一共累计缴纳了10.7万。
在退休的第一个月,王先生领取的养老金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10.7万/139=770元
基础养老金:7855*(1.05^15)(1+0.6)/2*15*0.1%=196元
两个账户加起来,第一月合计领取的金额就是:966元。
为维护您自身权益,建议您仔细阅读各条款具体表述。如您对协议有任何疑问,可向我方平台客服咨询。当您按照注册页面提示填写信息、阅读并同意本协议且完成全部注册程序后,即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本协议的全部内容,并与我方平台网站达成一致,成为沃保网或我方平台“用户”。阅读本协议的过程中,如果您不同意本协议或其中任何条款约定,您应立即停止注册程序。1:若您在留言或备注中未说明安排专家数量,我们默认安排一到三位专家服务您,便于您从优选择。2:我们根据您所提供的信息,优先安排当前在线专家服务您。3:当您提交的信息,不符合我们分配规则时,我们有权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