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司法》:因民间纠纷多人殴打多人的行为定性犯罪斗殴罪

对于因琐事而突发的涉及人员众多的群体性斗殴案件,应结合斗殴起因、具体情节和实际后果综合分析,并且考量侵害的具体对象和法益,从严掌握聚众斗殴罪的适用标准。对于一方为多人的伤害打斗行为,如查明事出有因、目标明确、伤害故意明显、不具有挑战社会秩序意图,符合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依法认定为故意伤害罪,防止将多人实施的普通伤害、杀人等行为简单认定为聚众斗殴罪。

基本案情

公诉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杨保存。

被告人杨保存于2004年7月13日3时许,受胡某某纠集,来到案发地点后,伙同胡某某、孙某某对杨某、薛某等人进行殴打,致杨某腹膜水肿,经鉴定属轻伤二级。其间,孙某某持随身携带的尖刀刺扎薛某的腹、背、腿部数刀,致薛某失血性休克死亡。被告人杨保存于2020年4月9日自动投案。

裁判结果

朝阳区人民法院认为:

第一,在案多份言词证据能够证实,案发当日被告人杨保存的同案犯胡某某系因帮朋友捡手机与杨某发生口角心生不满,进而纠集杨保存、孙某某前往案发现场帮其助威打架,被告人杨保存一方的犯罪故意系对明确的犯罪对象实施人身伤害行为。

第二,被告人杨保存的供述及其同案人员的证言能够证明,案发当日杨保存系基于参与故意伤害行为的目的赶至案发现场。

第三,被告人杨保存到达案发现场后基于共同伤害的犯罪故意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杨保存等人到达案发现场后,胡某某开始持械对被害人一方进行殴打,杨保存、孙某某积极参与到故意伤害被害人一方的过程当中。

第四,被告人杨保存的行为不能用聚众斗殴罪进行刑法评价。聚众斗殴的本质系对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本案被告人一方没有聚众斗殴的主观故意,被告人一方的纠集者胡某某系基于与被害人杨某在归还手机过程中发生口角,对被害人一方产生不满,遂目标明确地产生伤害被害人一方的念头,属于事出有因。在案的证据证明被害人杨某一方属被殴打一方,在被打过程中即使个别人有防护等动作,亦是本能地自我保护。

综上,在案证据证明被告人一方针对被害人一方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被告人杨保存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杨保存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唯指控的罪名为聚众斗殴罪有误,予以纠正。

朝阳区法院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一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及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被告人杨保存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杨保存提出上诉,理由是一审量刑过重。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根据杨保存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所作出的判决,定罪及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评析

在本案中,一审法院与公诉机关在案件定性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公诉机关之前对本案同案犯胡某某、孙某某均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以故意伤害罪进行指控,法院亦以二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作出有罪判决。此次公诉机关虽指控杨保存伙同胡某某、孙某某对被害人进行殴打,但认为杨保存属积极参加聚众斗殴,因而构成聚众斗殴罪,建议对杨保存判处有期徒刑2年。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杨保存的行为不能用聚众斗殴罪进行评价。聚众斗殴的本质系对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本案被告人杨保存一方显然没有聚众斗殴的主观故意,杨保存一方的纠集者胡某某系基于与被害人杨某在归还手机过程中发生口角,对杨某一方产生不满,遂目标明确地产生打击报复、教训杨某一方的念头,属于事出有因,故不应认定被告人杨保存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应当以故意伤害罪对其定罪处罚。

笔者赞同一审法院观点,认为对因民间纠纷导致的双方多人互殴行为,不应仅凭双方人数众多,就简单认定为聚众斗殴罪,应根据事件起因、双方具体行为以及行为后果、侵害法益等加以准确定性。笔者从主观意图、主体范围、侵害法益及客观方面4个角度对本案定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观犯意差别较大

从犯罪动机来看,聚众斗殴的动机多是为了争霸一方、寻求刺激或者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其行为特征通常表现为通过纠集多人相约斗殴,以此逞强争霸,或者团伙间的循环报复等;而故意伤害罪的主观犯意直接、明显,表现为追求或放任伤害他人人身健康的结果发生。

本案中,孙某某和胡某某的证言均证实,斗殴双方互不相识,其3人当场就是因为前期口角吃了亏,要教训对方一下,报复与胡某某产生口角的杨某等人,属于临时起意,事出有因。3人并非事前谋划,没有寻求刺激的主观意图,更不存在刻意挑战社会秩序的目的,因而不符合聚众斗殴罪的主观要素,其主观方面是对他人身体损伤持积极追求的心态,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构成要件。

二、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主体范围不同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之规定,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实施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通常为一定数量的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团伙,具有群体性;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体,既涵盖了上述群体,也包含一些普通的个体,更为广泛。认定聚众斗殴犯罪时应注意将其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引发的互相斗殴甚至结伙械斗相区分,对于后者中后果不严重的,不宜认定为聚众斗殴罪,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处理。

本案中,被告人杨保存及其同伙并无黑恶势力背景,也非当地闲散游民,亦非群体结伙耀武扬威,案发当日胡某某到餐馆就餐属正常社会行为,其间因与对方发生口角,为了泄愤报复,而寻求杨保存和孙某某帮助,共同殴打对方。3人属于一般犯罪主体,并非聚众斗殴罪主体中所列明的首要分子或积极参与人。

三、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法益性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是针对聚众斗殴造成严重后果的特殊规定。关于将聚众斗殴后果严重的情形评价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法律规定,有学者认为属于注意性规定,[1]其主要目的是提示司法实务者注意到犯罪结果的严重性,从而做到量刑上的平衡,体现罪责刑相一致原则。也有观点认为此规定属于法律拟制,是将明显不同的等同视之,此规定是将聚众斗殴行为直接评价为伤害、杀人行为,以结果转化定罪。[2]但无论是持注意性规定的观点,还是持法律拟制的观点,都以认同多人打斗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为前提,如斗殴行为不构成聚众斗殴罪,就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罪。

本案被告人杨保存的行为系典型的伤害行为,并不构成聚众斗殴犯罪,更不涉及聚众斗殴罪的转化型犯罪。被告人杨保存一方出于主观上的故意,通过直接追求伤害被害人身体的结果来泄愤,且实施了多人殴打行为,应当直接认定杨保存构成故意伤害罪。

四、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方面区别明显

聚众斗殴罪中的斗殴,一般是指双方出于不法动机而相互进行攻击、厮打等加害对方身体的行为。仅因一方聚众伤害他人,由此造成被害人伤亡,构成犯罪的,一般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认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斗殴双方人数都达到3人以上的,并不必然成立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也并不排斥双方多人参与的行为。被告人一方单方聚集的斗殴行为,被害人一方并不存在主动聚集斗殴的情况下,应当结合主、客观方面因素分析,认定究竟是多人实施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还是聚众斗殴行为。

本案被告人杨保存一方伤害故意明显,殴打对象确定,且3人没有提前谋划和其他挑衅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因此,其行为系典型的故意伤害,而非聚众斗殴。

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背景下,司法实务中应警惕聚众斗殴罪泛化为新的“口袋罪”。民间纠纷引发的一般斗殴与聚众斗殴具有本质区别,不应一概以聚众斗殴罪论处,应结合起因和实际后果,并考量侵害对象和法益,准确定性,对于符合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的,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注释】

[1]刘之雄:“法律推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研究——以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为焦点”,载《法学家》2018年第1期。

[2]刘蓓:“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基本疑难问题探析”,载《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6期。

THE END
1.民事纠纷轻伤二级的量刑标准轻伤二级的量刑通常涉及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判决的具体方式会根据案件的情况而定,例如双方是否达成...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918740.html
2.民事纠纷打人未造成轻伤,可以拘留对方吗?用什么理由?双方因民事纠纷打架(轻伤),公安机关做出双方都要拘留的做法是正确的,简单地说:因为轻伤是刑事案件,都需刑事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再经法院判决,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寻衅滋事,是民间纠纷引起的话,法院都判缓刑。 正确 谢谢各位!!! 民事纠纷动手打仗,如果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会不会被拘留。 我...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294554.html
3.邻里因巷道纠纷不相让:两家“混战”致5伤,4人面临刑责邻居因巷道发生纠纷,多名老人、妇女也卷入冲突,“混战”之中5人轻伤。这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日前在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法院开庭审理。 11月22日,参加庭审的人士告诉澎湃新闻,经过两天的审理后,当天下午法官宣布休庭,未当庭宣判。庭审中,有律师从正当防卫角度进行辩护。该案起初有5名嫌疑人,而在开庭的两个月前...https://m.gmw.cn/2023-11/23/content_1303580207.htm
1.法院调解轻伤怎么判一、法院调解轻伤怎么判 法院通过调解作为解决轻微刑事案件的一种途径之一,针对轻伤害类案件,如若双方面对面能就此问题达成和解共识,在特殊情形下,被告方尽全力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并赢得其谅解,那么法院很有可能参照和解协议的结果,适当减轻甚至免除对被告方的刑事刑事责任。 https://www.66law.cn/laws/3093022.aspx
2.以案说法邻里琐事引纠纷法院判决定纷争法官后语 邻里纠纷无小事,处理好邻里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而因为生活琐事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打人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https://lyqf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2537
3.因民事纠纷打架了轻伤怎么赔偿专家导读 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打架致人轻伤的赔偿标准,虽然赔偿标准和损伤后果相关,但各项赔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比如赔偿给受害人的误工费,就和受害人实际的工资收入以及误工时间有关,另外,医院的收费标准,这也不是法律制度可以统一规定的。 因民事纠纷打架了轻伤怎么赔偿 一、因民事纠纷打架了轻伤怎么赔偿? 打架...https://m.64365.com/zs/1560041.aspx
4.国际经济法网46、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哪些应按相邻关系处理? A、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 B、甲村为了取水浇地,在乙、丙、丁村的土地上修建引水渠,引起纠纷 C、甲新建的房屋滴水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 D、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810.htm
5.关于轻伤害案件调解与处罚问题的分析[1] 厦门大学法学院“无讼社区”课题组:《社会转型时期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以厦门市无讼社区的实践为基础》,载《司法改革论评》2014年第1期。 [2] 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主要负责审理故意伤害(轻伤)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危险驾驶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刑事案件以及民事抚养费案件。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7/07/id/2933555.shtml
6.邻里因巷道纠纷不相让:两家“混战”致5伤,4人面临刑责邻居因巷道发生纠纷,多名老人、妇女也卷入冲突,“混战”之中5人轻伤。这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日前在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法院开庭审理。 11月22日,参加庭审的人士告诉澎湃新闻,经过两天的审理后,当天下午法官宣布休庭,未当庭宣判。庭审中,有律师从正当防卫角度进行辩护。该案起初有5名嫌疑人,而在开庭的两个月前...https://3w.huanqiu.com/a/0c789f/4FTRePNOX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