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08.71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14.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3亿元,同比增加2.06
在药物的临床实验中,Genentech使用母公司罗氏开发的免疫组化分析技术,描述了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状态。“我们致力于个性化医疗,准备与伙伴一起测试开发像MPDL3280A这样的药物,这能帮助我们找出,哪些人适合使用我们的药物”罗氏公司首席医疗官SandraHorning
1、最昂贵大名鼎鼎的衣库珠单抗,商品名Soliris,由亚力兄公司开发,用药成本为54万美元/人年。其次是双特异性抗体Blincyto和PD-L1单抗Bavencio,用药成本为18万美元/人年。此外,PD-1抗体Opdivo、Keytruda,PD-L1抗体Tecentriq,VEGFR
继抗体偶联药物(ADC)爆火后,全球双抗市场日益升温。2022年下半年,6月中生制药拟10.8亿元收购双抗研发Biotech公司F-star;7月,阿斯利康以1亿美元预付款、额外8.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3.6亿美元商业化付款的条款收购TeneoTwo并获得CD19/CD3双抗管线;10月,
前不久,恒瑞医药以总计最高约2亿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拿到了基石药业抗CTLA-4单克隆抗体CS1002的大中华地区权益。这已经是2021年我们第四次看到恒瑞医药出手创新药。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我们观察到,传统药企的创新模式,正在从自研转向引进。一向在自研能力上为人称道的恒
2016年11月29日,专注于单克隆抗体新药研发和生产的信达生物宣布:成功完成了2.6亿美元(17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其中,让小编震惊的是:领投方竟是拥有国务院国资委背景的国投创新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寿大健康基金、理成资产、中国平安、泰康保险集团等新投资人及君联资本、淡马锡、高瓴
恒瑞医药11月1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通知,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环磷酰胺通过美国FDA认证,获准在美国上市销售,规格分别为500mg、1g、2g。公司全权委托美国Sandoz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注射用环磷酰胺,并于11月7日在美国市场销售。注射用环磷酰胺为化疗药物
虽然“头对头研究打败全球药王Humira”,赛诺菲/再生元重磅类风湿关节炎药物Sarilumab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原本PDUFA审批期限在2016年10月30日的Sarilumab在2016年10月29日收到收到FDA完全回复信(CRL)。FDA
据《科学美国人》官网30日报道,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一款由瑞士罗氏制药研发的基因工程新药Ocrelizumab,专门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全球超过200万名MS患者将因此受益。MS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病时,神经纤维的“保护膜”—
口服小分子表皮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日前在欧洲获准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诊断后的一线治疗。这是记者日前从该药物研发机构阿斯利康公司驻华机构了解到的。据了解,吉非替尼获批上市是根据亚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做出的,我国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审查,批准了浦易(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的注册。该产品由自膨式全降解编织鼻窦支架、药物涂层、输送系统和辅助工具组成。支架材料为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药物涂层由药物糠酸莫米松、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聚乙二醇组成。适用于慢性
2017年将有众多的重磅药物上市,今日就盘点一下其中个人认为潜在年销售额可排前10位的药物。10、ZS-9ZS-9是一种钾结合剂硅酸锆复合物,用来治疗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部分RAAS阻滞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对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钾血症也可妨碍RAAS阻滞药物的完全使
2019年已然步入尾声,回首2019年,许多进展值得深入思考,如:1.首款生物类似药汉利康获批上市,中国进入生物类似药时代;2.一致性评价进展显着,一致性评价后的集采扩面;3.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突破性治疗药物工作程序》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发布;4.医保目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抗体阻断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大成功,然而这些抗体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高福院士团队通过结构免疫学平台,成功解析了avelumab抗体与人PD-L1
日前,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MSKCC)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利用基因工程构建了一种新型CAR-T细胞,这种装备了新“武器”的CAR-T细胞有望治疗实体瘤。这种新型细胞将CAR-T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
日前,葛兰素史克(GSK)近日收购的TESARO,公布了该公司开发的抗PD-1抗体dostarlimab,在治疗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的积极结果。初步结果表明,dostarlimab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持久缓解率。子宫内膜癌是美国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目前的一线疗法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珠海市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珠单抗”)于2016年12月21日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16L10515)。一、该药物基本信息内容药物名称:重组抗H
3月24日,据药融云数据库显示,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自主研发的自分泌PD1抗体靶向间皮素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BZD1901),顺利通过国家药审中心科学严谨的审评审批,3月24日正式获批开展I/II期临床研究。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其军教授于2010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自分泌抗体杀伤
几乎绝大多数抗癌新药的研发,都是从末线治疗开始探索。新药临床试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那么这个抗癌新药探索的天花板是否可以被打破呢?目前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的,绝大多数要么就是已经在国外上市的很成熟的药物,要么就是国外上市老药的仿制药,要么就是国外已有类似药物上市、靶点或者机制类似的同类药,总而
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更是在这一年加速狂奔,进入史上最快跑道,利好新药临床和上市的审批政策频出,大批新药上市,素有“新药元年”之称。2018年1月4日,CFDA发布首部《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第一批收录131个药品203个品规,以进口原研药为主,共有172个品规,占85%;2017年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