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要打破刚兑了吗?以往保单还安全吗?保险还值得买吗?

最近,一则关于“保险要打破刚兑”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将其比作保险行业的“资管新规”!

奶爸后台也收到了不少人的咨询:

保险要打破刚兑吗?之前买的保单还安不安全?保险还能买吗?

其实各位的担忧,我们都能理解。

这消息刚传过的时候,我们也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但在溯源了解了整个事情以后,还是想跟大家说:别担心,保险目前还不会打破刚兑!

详细原因,我们马上跟大家说说。

之所以说,目前保险行业不会打破刚兑,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在对问题险企处理上,讨论了潜在风险和当前措施,还列举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挑战。

“保险即将打破刚兑”源于其中一段话:如果保险公司破产,或许可以更改保险合同。

不少人就仅凭这一段摘录,断章取义。

事实上这里面阐述的观点,并非基于官方确凿通知。

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第二,从法律角度来看,法不溯及既往

可作者在里面不是提到《保险法》草案正在修订吗?

那是不是就是说,已经在准备了?

先不说这个草案是否真实存在,即使真的有,

征求意见-草案修改-提交审议-公开讨论-表决通过-公布实施。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真的某一年落地以后,也不用过于担心,

国家早已经从法律的角度上,有明确的保护措施:

也就是说新的法律规定通常不具有追溯力,所以,即使保险法修改也不会影响到已生效的保单。

这就是我们通俗说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如果一定要更改过往合同,

要么保险公司和保单持有人进行协商;

要么监管这边出过渡性条款,明确新法对修订前已经生效的保单要如何处理等等。

再加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

和文中提到的日本等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不会只是简单粗暴就以打破刚兑这样的方式来处理。

更何况,这个草案,至今都没有官方公布过完整的法律文本出来,

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第三,从监管角度来看,已在逐步调整

其实在对险企风险防控这一块,监管一直有在循序渐进地调整:

这几年的储蓄险停售潮,那是一波接一波,

去年7月最直接了,3.5%预定利率,直接下调至3%。

就是从利差的这一块,降低保司的利差损。

并且,连非保证收益的万能险和分红险都不放过:

结算利率从3.3%下调至3.1%

年初提出的2024版生命表意见征集,就是从死差这一块,减少保司的死差损。

从监管近两年的调整节奏来看,已经在为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在逐步做好预防。

再说了,从众多保司过往历史经验来看,

问题险企也不是今年才有,像新华人寿、中华联合、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和恒大人寿等等,

都经历过从发现问题到被监管,甚至是重组改名。

监管这边不仅有序对这些风险险企进行安置,就连客户持有的保单,基本都是100%履约。

此外,过往也不是没有“高息”保单,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就曾卖出不少复利收益超7%、甚至是8%的产品。

但随着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不断下行,险企投资端收益率也随之大幅下降,

这批保单也就带来了巨大的利差损。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三家公司潜在利差损大约在1000亿左右,但这些保单一直在兑付,且化解得七七八八了。

保险行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可能在某些年份遇到风险,但随着行业的成长,保司也会通过产品设计等,在逐步消化问题。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也收到大量的咨询,

其中有两个比较高频的问题,我们统一跟大家说一下:

已经投保的朋友,因为担心自己保单安全,甚至产生了退保的想法。

其实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知道,

目前来看,“打破刚兑”可能性不大。

所以,保单安全性问题,不用过于担心,也没必要就此退保。

毕竟除了有《保险法》在保障我们的权益外,保险行业还有一套完备的监管保障机制:

除了监管时刻在监督以外,还有保证金制度、责任准备金制度和公积金制度,来提高险企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每季保险公司都要公布偿付能力等数据,来看看保司的实际运营是否合格等等。

还没投保的朋友,方案都做好了,却犹豫此时入手还合适吗?

先直接说回复:可以入手的!

打破刚兑这个消息,只是传言,没有官方文件。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这样,万一真的修改,

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大概率也是新人新办法,旧人旧办法。

就拿大家比较担心的储蓄险来说,

去年7月31日前,在3.5%预定利率下调前买的产品,依然享受3.5%预定利率利益,

而现在买的,通通都是新规则下的收益了。

按照现如今产品发展趋势,未来不排除较高收益的固收类储蓄险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是低保证收益,但利益、风险共担的分红型产品为主流。

这样也会让保险公司的经营能更持续、更稳定。

所以,珍惜为数不多的好产品吧!

其次是买的比较多的健康险,如重疾险、百万医疗险和定期寿险等,

保险公司在做产品定价时候,都是根据官方或者自身的大数据库计算预定发生率,

再结合附加费用率等,经过一系列精确计算,才得出保费情况。

同时,为了防止保险公司因为保费预测不准,或者定价过于激进,而带来隐患,

监管在《普通人身保险精算规定》中,给保险产品的定价设定了一条不可突破的“底线”。

只要守好这条“底线”,中国保险行业的长期经营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再者,这类保险也不存在所谓的“刚兑”,

比如医疗险是按医疗费用情况,符合理赔条件的,按合同约定的比例进行赔付,

其实就是按照合同履行理赔义务,是一种合法合规的行为,受《合同法》的保护,可以放心购买。

保险是否打破刚兑,还没有得到官方认证。

保险作为民生行业,又是金融支柱产业,在公众心中代表着最高安全级别。

THE END
1.理财型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理财型保险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原因如下: 1. 安全性极高:相比于股票、基金等高风险理财方式,理财型保险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安全性。以年金保险国寿的开门红为例https://www.xyz.cn/toptag/licaixingbaoxiandaodi-676622.html
2.保险真的值得购买吗?我国的保险行业起步比较晚,早期的保险产品不科学,以至于保障不全面,销售者缺乏经验,导致购买者不清楚保险利益;甚至有些销售者只顾自己利益去推销产品,而不是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保障。保险本应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众的,现如今却被做成了人尽皆知的暴利行业。高额的奖励下会有勇夫,但奖励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很难。这对...https://www.jianshu.com/p/7f4015b58a06
1.储蓄保险值不值得购买?近年来,发生了几起类似的案例,有民众表示自己供了10多年甚至20年的储蓄保险,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可以获得的回酬,其实并不如之前卖保险的人员所承诺的。那么储蓄保险究竟值不值得买呢? 有许多人购买储蓄保险的出发点是以赚钱为目的,但事实上储蓄保险不是有效的赚钱工具。储蓄保险适合拿来做长期规划,如孩子的教育费或自...https://www.winrayland.com/2018/01/Savings-Insurance.html
2.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目前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是可以买的,因为保险本身就是保单,也就是保险公司帮投资者买了保险,只要投资者不用钱的事情也会帮保险公司完成相应的交易。不过保险公司的产品风险相对较小,所以也可以买。 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产品年报》显示,我国国内重疾险主要包括健康保险、意外险和成...https://www.wpmee.com/65288.html
3.定期寿险值不值得买,是否划算人寿保险是以死亡为条件赔付的,所以有些人就觉得不吉利,不划算。有的人则会觉得和意外险的保障重复了,不值得购买。那么真实情况呢?定期寿险难道真的不值得买吗?下面跟小编来一起了解以下。 一、定期寿险值不值得买 首先说一点,定期寿险肯定是值得购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购买的。寿险产品的保障方面是比较简单的...https://www.cpic.com.cn/c/2020-12-01/1611969.shtml
4.平安福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平安福到底值不值得购买 平安福是否值得购买,确实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和情况来判断。以下是对平安福是否值得购买的详细分析:优点:全面保障:平安福是一款综合型保险产品,通常涵盖了寿险、重疾险、意外险等多种保障,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这种全面的保障可以满足不同客户对保险的需求。保费相对较低:与一些同类产...https://m.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34991
5.给房子买保险,值不值?界面新闻·JMedia据飞鱼介绍,他所购买的家财险规定一万以内的小额赔付自己拿维修发票报销就可以,大额的保险公司会派人上门勘察,飞鱼的整个维修+理赔,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 “我觉得家财险还算值得买,没多少钱,再加上我的房子比较老了,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以后我也会一直买,有备无患。”飞鱼说。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17830.html
6.保险值得买吗保险值得买。原因在于三点:1、风险无法预测:买保险可以规避风险,避免损失扩大;2、疾病发生率高,治疗费用巨大:癌症治疗费用巨大,给家庭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另外因为罹患大病失去工作,对家庭经济收入产生影响,容易造成因病致贫;3、社保五险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医疗https://cadforex.com/baox/10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