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退保」,差点损失50万 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多少是带着点冲动的。可能是看到身边的人患病,也可能是被销售说得上头了,还可能是被停售推着走,冲动之... 

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多少是带着点冲动的。

可能是看到身边的人患病,也可能是被销售说得上头了,还可能是被停售推着走,冲动之下就买了。

然而,冲动投保往往会伴随后遗症,就是冲动退保。

比如,买了医疗险,但是一整年没有用过,感觉白买了;

又比如,买了好几个保险,每年交的保费还挺高的,想减少一点支出,就萌生了退保的念头;

再比如,感觉新出来的责任和产品更好,就想「以旧换新」。

退保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要用户搞清楚了利弊,当下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还是会尊重用户的选择的。

但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不少用户是「糊里糊涂」买,又「糊里糊涂」退,最后让自己和家人暴露在风险之中。

为啥忽然要说这件事呢,是最近接触到不少真实的案例,在动了退保念头没多久之后就出险了,或者来咨询可不可以重新续保(这真的不是玄学)。

所以今天我们就借一些案例来探讨一下,退保后会面临什么,大家要怎么理性看待退保这件事。

第一个案例,是A女士,她在2020年的时候,在蜗牛给自己投保了「四大金刚」。

当时所选择的那款重疾险,也是一起认真、详细地分析了预算和需求之后做出的决定——

30万保额保终身,60岁前有额外80%赔付,附加癌症二次赔,不含身故责任。

产品的性价比也极高,所以A女士当时还是觉得非常满意的。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交了4年的保费,一直都没什么问题。

直到今年,要续保之前,她跟我们经纪人透出「退保」的想法。

当时经纪人就问了A女士的原因,毕竟都交了4年保费了,现在退保亏损很大的。

在A女士的解释下,才知道退保的原因是觉得万一身故了,这份重疾险「不划算」:

「我这边才了解到其他的重疾险(身故)是赔保额的。」

经纪人再一次解释了,重疾险的身故责任实用性不如定期寿险,而且价格也不便宜的情况下,还是劝不动A女士,她在续费的当天并没有在卡里留够资金扣保费了,为此保单进入了「宽限期」。

按道理A女士下一步就是申请退保了,没想到这人生真的跟电视剧一样——

保单进入宽限期3天后,A女士不幸确诊甲状腺癌。

而这份她原本想要放弃的重疾险,直接赔了54万(宽限期出险保险公司也是要正常理赔的,不过最终理赔金额要扣除未交保费和利息),而且还豁免了后续的保费,合同继续有效。

有时候,很多朋友都会怀疑自己买的保险不划算,但是实际上,如果乱退保,反而会亏得更多。

一份过了犹豫期的保单,保司只会赔付你保单的现金价值,现金价值与已交保费的差额,就是退保要损失的。

储蓄险也是一样的道理,现在市面上哪怕最快返的产品,封闭期都在6-10年,如果在「回本」之前就退保,那必然是会亏损的。

所以,必须要搞清楚的是,当初买的保险一定是在那个阶段中最适合自己的产品,那就算后面市场出现了更好的责任,使得自己不喜欢那个「糟糠之险」,也要计算一下退保会亏多少钱、万一退保后出险又要损失多少,再来考虑,到底是要替换新产品,还是要在旧产品的基础上「查漏补缺」。

就算权衡利弊以后还是决定要替换,也要计算好新旧保单的宽限期和等待期,不然真出事了就真的损失惨重了。

第二个案例,则是自行退保的B女士。

早在2019年的时候,B女士在蜗牛给自己和先生都配置好了保险。

也是之前保费交的好好的,在今年提醒续保的时候,忽然就跟我们说,自己把百万医疗险退了,理由是买了保障差不多的「市里的保险」(也就是惠民保),价格还更实惠。

甚至还考虑,既然有了惠民保,重疾险也可以不要了。

这个理由在日常非常常见,很多用户其实并没有搞清楚不同保障之间的区别和优劣,就「唯价格论」选择了便宜的那个。

果不其然,还是类似的剧情——B女士在退保4个月后找到经纪人,说先生检查发现疑似脑部肿瘤。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B女士说自己退保了百万医疗险,以及准备退重疾险的时候,经纪人给她解释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B女士再三考虑以后,重新投保了同一款百万医疗险。

并且这份医疗险,不算作首次投保,而是续保(因为B女士先生在首次投保后、退保前身体情况又有变化,如果是重新投保,基本是买不上的了)。

最后不但重疾险赔付了30万,医疗险赔了3万多,还豁免了B女士重疾险的保费,先生后续的化疗费用也能继续报销。

到了这个案例的知识点,其实不完全「退保」了,而是更前端的「投保」。

无论是旧的保障,还是要替换的保障,一定要在投保前认真了解自己所要买的保险。

一方面是了解保险产品的具体内容,都保些什么、不保什么,以及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B女士的问题,如果在替换之前了解清楚区别和作用,这么「惊心动魄」的剧情就不会出现了。

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地买,再糊里糊涂地退,最后付出代价的还是自己。

一不小心写了快2000字,其实不是说不让大家退保,退保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了解清楚新旧保障,权衡好利弊,确认自己是能承受退保后最坏的结果,不然万一退保后就出险了,后悔都来不及。

如果只是短期经济压力导致想要退保,也是可以选择选择部分减保、减额交清,利用好宽限期和复效期等,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啦,我们也知道现在有「全额退保」「代理维权」等所谓的「维权」渠道。

但是这类渠道更多的「黑吃黑」,搞不好权没维成,还被骗了钱,建议大家不要轻信他们,还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沟通。

THE END
1.买了保险等待期90天是什么意思保险等待期90天是什么意思,详解保险等待期 保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但是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等待期”这个词汇。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保险等待期。疾病等待期的长度不同,一般在30天、60天、90天等不等。要避免保险等待期,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购买保险。保险等... ...https://www.shenlanbao.com/he/1143273
2.等待期30天是什么意思等待期发生疾病退保费吗?投保攻略如果买的是医疗险,在等待期内住院,保险公司虽然不会报销费用,但大多都会继续承认保险合同有效。 最终到底是终止合同还是继续承保或是增加除外责任条款,就看保险公司了。 总结: 等待期30天的意思是指,如果投保人签订保单后30天内出险,那么保险公司免责。等待期内发生疾病退不退保费,这个就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https://m.dby.cn/detail-113307.html
3.买保险要是退保还能退到钱吗一般来说,保险合同在约定的保险期间内退保是可以退还一部分保费的,但具体的退保规定会根据不同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而有所不同。在购买保险时,建议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的退保条款,了解保险公司对于退保的规定,以及可能产生的费用或损失。一般情况下,如果在保险合同的等待期内退保,可能会导致退还的保费少于实际支付的...https://www.xyz.cn/toptag/maibaoxianyaoshi-731525.html
4.8年交了96000退保退多少钱?为什么都不建议退保?就拿比较常见的重疾险来说,比较短的为30天,长一些的会达到180天,普遍为90天至180天。 如果是在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也是不会给予赔偿的。 三、再投保费用可能增加 多数时候,保险产品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年龄增加而上涨保费。在退保以后,再去购买新的保险产品,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保费。 http://ce.cguiw.com/plpd/2023040674175.html
5.退保的5个步骤,只需这几招就能"全额退保"!七、回访异常可全额退保:如回访过程中未进行风险提示,可要求全额退保。 八、等待期内出险有机会全额退保:在等待期内发生严重事故,保险公司一般会解除合同并退还已交费用。 九、理赔不符合规定有机会全额退保:若出险但不符合理赔规定,导致无力继续支付保费,可申请全额退保。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6364208&efid=HtUALmajiYcqbVYHl3LERA
6.等待期90天第91天确诊会理赔吗?等待期 90 天第 91 天确诊不一定会理赔,第 92 天出险属于短期出险,必然引发理赔调查。 、如果投保人是在等待期内就发病体检或者是住院了,是在等待期过去之后才确诊的,很有可能保险公司不会进行理赔,与投保人的合同终止,返还其全额保费。 、如果是等待期内出险,投保人所患疾病属于除外承保,那么其他保险责任任然有...https://www.jkangxian.com/wen/wenda_97826.html
7.责任保险试题D、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E、体育场馆责任保险 4、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保险责任为()。 A.制造者因产品不能达到合同标准造成使用者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B.使用者因产品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而丧失使用价值的损失和由此引起的额外费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qor75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