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委托人C女士,之前没有过任何体检记录,过往健康状况良好。
去年单位组织体检,因为深知自己的不良生活作息和饮食,担心体检出问题,会影响买保险,于是先给自己配齐了保险,过了保险的等待期之后,才去做的体检。
后来体检出有甲状腺结节2级、乳腺结节2级、肾结石、以及血常规和尿常规稍有异常。
因为这些健康问题都是在买过保险之后,并且过了等待期才检查出来的,所以对已经买过的保险不会有任何影响,若后续因这些问题确诊的疾病和涉及到临床治疗,都可以正常赔付。
我们换一种情形,假设C女士先去做了这次体检,再考虑买保险,就算医生说这几项体检异常都是小问题,不用担心,定期复查就好,但在买保险的时候却是需要如实告知的。
重疾险的核保更宽松一些,对于2级的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还有机会可以正常承保。肾结石要看是否为双肾结石,并且要结合看肾功能和尿常规是否正常。总之,会给买保险造成一些障碍,到时候可能就不是你想买哪个产品就能买哪个了。
医疗险基本上对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结石及其并发症,都会直接除外不保障。
由此可见,买保险和体检的先后顺序有多重要,轻则医疗险除外或拒保,重则重疾险除外或拒保。
这里科普两个小知识:
微博曾有一个热议话题:90后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因为大多数人的体检报告中,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一大堆,各种结节、息肉、囊肿,而这些都可能成为将来买保险时的障碍。
我看过的体检报告少说也有上百份,能有完全正常的十分难得,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一方面是因为当代人的生活作息、饮食和环境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检查精度的提高,能发现的结节越来越小,各种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
曾有委托人跟我说,他们单位同事的体检报告中,十有八九都有甲状腺结节,可怕~
三个月前,江苏常熟银行106名员工被查出肺结节的新闻,也被大家所热议。不管是否是因环境导致的群体性事件,这件事无疑提醒了我们结节的高发性。
甲状腺结节:20%~76%的女性存在,男性的检出率也很高,有4%~6.5%是癌。
乳腺结节:很常见,有4%~10%是癌。
肺结节:男性检出率为15.9%,女性为20.9%,也就是快要每5个人里就要有个肺结节。
若医生无特别说明,查出结节也无需过于担心,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就好。
但只要有检查出来过结节,在买保险的时候就需要如实告知,会有怎样的核保结果,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报告来看。
所以C女士想趁着身体健康,趁着还没有过体检记录,赶紧先把保险的事给定了,过了等待期之后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去体检。
而她的选择,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无疑是明智的。
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保险拒之门外了,想一下到那时的处境:健康有异常的同时,可能也失去了一份保障的入场券,未来的风险不得不自己承担。
定期体检当然是好的,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是对自己负责。但如果在考虑保险期间,恰巧赶上体检,建议先买保险,等保险过了等待期之后再去体检。
甚至说,为了拥有一份完整(没有任何除外)的保障,为了在打开体检报告时更坦然更安心,有意在体检之前先买上一份保险,也未尝不可。
如果已经感觉身体不舒服,肯定还是要以身体为主,该检查检查,该治疗治疗,不要因为买保险而耽误自己的身体健康,最后因小失大。
若在买保险之前已经存在一些需要告知的健康异常,并且根据现有的资料不足以争取更好的核保结果,那就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去做复查。
委托人Z先生(26岁IT),想要投保50万重疾险。单位过往的体检报告中有甲状腺结节,但是没有明确分级。
根据体检报告中对结节的描述,经验判断大概率为2级结节,建议客户先做甲状腺超声分级检查之后再投保。
后来检查结果确实为2级结节,最终根据体检报告和甲状腺复查报告,顺利承保了50万的重疾险。
若不做分级,只提交体检报告来核保,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诊断不够明确,可能会直接除外甲状腺疾病,或者给客户下体检函。
而保险公司要求的体检,可不一定只是针对甲状腺的,反正要检查,顺便多检查几项得了,甚至让做全身体检都有可能。
这个时候对保险公司来说是控制风险,但对于委托人来说,多一项检查异常,就多一份不确定性。与其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如自己提前主动去做针对性的检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委托人Y女士(25岁教师),2020年10月份找到我,希望投保50万重疾险。委托人于2019年2月因为粉尘过敏咳嗽在医院门诊就诊,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4mm实性肺结节。
建议委托人先去复查肺部CT,看复查结果后再做决定。
最后的复查结果相较于2019年,结节的大小和描述都无任何变化,跟委托人协商后,筛选出4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进行核保,并在提交的核保资料中分析了委托人肺结节的具体情况。
最终2家拒保,1家延期,另外一家正常承保,帮委托人还算顺利地拥有了50万保额的完整保障。
因为2019年的检查报告已相隔一年多,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再加上各家保险公司对于肺结节的核保都格外敏感,除外肺部疾病、直接延期或拒保都很常见。
现在体检广泛采用低剂量螺旋ct,更容易发现肺结节,而且有个别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已经发展到肺腺癌早期,所以核保对这块儿很谨慎。
若不做复查,只提交2019年的检查报告,大概率会被下包含多项检查的体检函,或者直接除外、拒保。
而委托人配合复查后,最终帮其争取到了正常承保,这个结果委托人和我都非常满意。
对于重疾险,各家保险公司都有免体检保额,在免体检保额内,若无任何健康告知异常,保险公司不会要求被保人体检;若超过这个免体检保额,就算无任何健康告知异常,还是要按保险公司的要求来进行体检。
保险公司设置免体检保额,一是防止大额骗保,二是风险把控,不至于在单个产品上无限额赔付。
这类体检,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想要投保100万保额的重疾险,但保险公司的免体检保额是50万,那就投保两家保险公司的两个产品各50万,这样既满足了100万保额的需求,也不用因为超出单家保险公司的免体检保额而去体检。
同一款产品,对于不同年龄的客户和不同地区,免体检保额会有所不同,投保的时候稍微留意就好。
对于重疾险来说,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了保障责任内的重疾/中症/轻症,一般是退还已交保费,终止合同;极个别产品是除外已确诊的疾病,其他疾病保障继续有效,算是非常人性化了。
等待期内出险的情况确实存在,也有刚过等待期几天就确诊重疾的惊险案例,避免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尽早买保险,早一天买,就早一天享受保障。
另外,如果在等待期内有检查异常,是不需要补充告知给保险公司的,因为我们只在投保时才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所以,在等待期内尽量不要去做不必要的检查,这一点切记。当然,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还是要尽早就医,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