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免赔险如何赔?投保指南问答

都说买了不计免赔险能做到出险后理赔利益最大化,可以降低自身的损失,那为什么又有不能全额赔付的情况呢?

本文框架:

科普|什么是不计免赔险?

重点|买了不计免赔险也不全赔?

干货|车险理赔的注意事项?

1.定义

不计免赔险是一项附加险,需附在相应的主险或附加险上才能购买。

免赔顾名思义就是“不赔”,我们都知道,一旦发生车祸,不管是谁的责任,都会有一个免赔率,保险公司是不对这一部分的损失负责的,也就是车主要自付的部分。

但如果附加投保了不计免赔险,本该由自己的承担的这一部分费用,可以再一次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降低自己的损失。

举个栗子:

老王的车上了车损险同时附加了不计免赔险,回老家的时候走在乡间小道,路黑突然窜出来一只小狗,为了躲避撞上了石墩,车头不忍直视修理花了5000元。因为全责,本应自己应该承担1000元,现在一分钱不用掏。

这就是不计免赔险的作用,所以学姐认为不计免赔险真的是很实在的一个险种,别再说它鸡肋了。

2.价格

如此实用的不计免赔险一年要花多少钱?不计免赔险保费=购买险种保费金额X保险费率,费率如下:

也就是会根据其险种的保费金额计算出来,假如老王的第三者责任险花了1500元,那其附加的不计免赔险的保费就是1500x15%=225元。

所以不计免赔险的费用取决于其他险种,这就到了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了,车险一年大概要多少钱呢?学姐给大家伙算一算:

老王的车祸不单行,刚修好没多久,停在路边又不知道被谁撞了,附近刚好又没有监控,找保险公司理赔,却告知免赔30%。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觉得不是说好全赔吗,这一险种还会耍流氓?

不不不,不计免赔险也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的,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情况即使是买了不计免赔险,也不全赔。

1.出了事找不到责任人

在交通事故中,但是如果责任方肇事逃跑,而车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将理应由责任方来赔偿的责任,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不傻,针对这种情况会设有30%的绝对免赔率。这个绝对免赔率是无法通过不计免赔险来规避的,只能通过投保"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保险"进行规避。

2.没有投保相应险种的不计免赔险

不计免赔险是附加险,是需要跟着主险或其他附加险购买的。比如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车损险不计免赔、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不计免赔等。

每一险种中的不计免赔险都是独立负责的,只忠诚于一险种。因此如果没有购买对应险种的不计免赔险,这个险种的免赔率就不能全额赔了。

3.不赔自费药

不管是交强险还是商业险,在条款中都藏着这样一条设定,还需要各位车主多多注意一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规定如下:

自费药部分,是无法通过任何附加险来规避的,这一点各位车主可务必要多注意一些。

4.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而增加的

很好理解,车主如果违反安全装载规定,但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的,会实行10%的绝对免赔率。

也就是说,车主即便投保了不计免赔率险,如果是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而直接导致的事故损失,不仅不计免赔险不赔,车损险也不赔。

看了以上免赔的情况,学姐得出了一个结论各位车主谨记:保险只是帮我们转移大部分的风险,填补风险缺口而已,并不代表保险公司就会进行全赔,最全面的保险还是我们安全用车、谨慎用车,不违反交通法规。

1.异地出险

有些车主发生了异地出险会担心理赔流程不同,享受不了应有的服务,但其实目前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可以支持全国通赔,所以大家不需要太过担心,按照正常的车险理赔流程走就可以了。

想知道哪些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了全国通赔吗?点击查看:

2.“全险“不等于”全赔”

全险指的是车险专家们根据多年出险风险统计,设计出几个常见风险的险种组合,覆盖了车辆可能遇见的大部分风险。有可能每个业务员手上的“全险”都不是一样的险种组合。

即使购买了“全险”,也要查漏补缺,并且清楚各个险种的保障责任范围和免责条款,维护好自身的利益。

学姐建议出现事故,最好是立刻报案,这样便于保险公司进行定损认定,更好的维护我们自身利益。

如果由于一些情况当时没有报案,那也一定要在发生事故后48小时内报险。如果事故责任双方有分歧,就可以报警由警察来认定,留存好认定书,并且有责任的一方或双方各自报险。

THE END
1.不计免赔险是什么意思?保险中不计免赔率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保险中不计免赔率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不计免赔险也叫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一种附加险,该险种通常是指经特别约定,意外事故发生后,按照对应投保的主险条款规定的免赔率计算的、应当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保险人在责任限额内负责赔偿。https://mip.64365.com/zs/822434.aspx
2.不计免赔险是什么意思?不计免赔险全称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指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负责任,应当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部分,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一、分类 不计免赔险分为基本险不计免赔特约和附加险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两种。 1、基本险不计免赔特约条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4/10/66324093_1127000369.shtml
3.汽车保险中的不计免赔是什么意思?以下是汽车保险中的不计免赔的内容介绍:1、不计免赔全称不计免赔责任险,属于车损或者三者的附加险(即不买前者就无法单独购买)。2、虽然没有购买不计免赔,保险公司也可以理赔,但只能收到符合规定的赔偿金额的80%,其余20%须自行担负。如投保了“不计免赔险”,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时,就可以收到100%的赔偿...https://3g.china.com/auto/mip/697421.html
1.什么叫不计免赔险?不计免赔险有什么作用?在交通事故中,有很多当事人对一些专业名词不是很清楚,关于什么叫不计免赔险?不计免赔险有什么作用的相关问题,下面由华律网的小编为你详细解答。一、什么叫不计免赔险?不计免赔险有什么作用? 1.所谓不计免赔特约险,即是指车险中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它属于商业附加险的一种。该险种通常是指经特别约定,保险...https://www.66law.cn/laws/123403.aspx
2.不计免赔险是什么意思呢?保险知识问答我爱卡卡友 2021-09-02 不计免赔险指的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也就是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当车主购买了不计免赔险时,只要车子发生了交通事故,其赔付金额将全部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个保险可以很好地保护到车主的财产安全,防止发生相关财产损失。 0 0 进入理财讨论区 ...https://www.51credit.com/wenda/898796.html
3.车险中的不计免赔是什么意思?有必要购买吗?不计免赔是一个附加险种,与主险是对应的,不能单独购买,只有购买了主险后才可以购买相对应的不计免赔险。比如买了车损险,才能买车损险的不计免赔,买了三者险,才能买三者险的不计免赔,每个险种都一一对应各自的不计免赔,不是一个不计免赔险对应所有的。那么不计免赔是什么意思?有必要购买吗? https://k.sina.cn/article_6323189883_178e4387b00100xbc1.html
4.什么是不计免赔险基础知识1.不计免赔险是什么? 不计免赔险是车险中的一种附加保险,不属于基本险种。基本险种有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不计免赔险可以在车主购买了基本险种后,额外投保,在发生事故时减轻车主的经济负担。如果车主选择购买不计免赔险,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不计免赔险可以绕开基本险种的免赔额,直接进行赔付。不过,不计...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610154
5.不计免赔险是什么?一次给你讲清楚,搞错了买车险可能吃大亏假如你遭遇了一次严重车祸,需要支付高额赔偿,而此时你并未购买不计免赔险,你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记住,保险这玩意儿,就像灭火器,平时可能觉得碍眼,真到火烧眉毛时,才知道它的重要性。买保险,买的不是“一定会出事”的焦虑,而是“万一出事”的安心。懂了不?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17372990853327494.html
6.不计免赔险什么意思导读:简单点说,不计免赔险就是发生事故后原本应该由你自行承担的责任赔偿由保险公司在合同范围之内负责赔偿了,但必须投保相应主险才能投保不计免赔险,不能够单独投保。不过免... 简单点说,不计免赔险就是发生事故后原本应该由你自行承担的责任赔偿由保险公司在合同范围之内负责赔偿了,但必须投保相应主险才能投保不...http://www.jzlawzx.com/zqkj/5605.html
7.承德市公安局保险汽车保险不会买?来看看这篇文章!03 商业险 附加险部分 附加险包括不计免赔特约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划痕险、自燃损失险、涉水行驶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车辆停驶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等。下面就简单说几个比较常买的。 1.不计免赔险——尽量买 不计免赔险是附加险的一种,全名为不计免赔率特约条款,。在许多事故的赔偿中,...https://ga.chengde.gov.cn/art/2022/8/5/art_3029_868645.html
8.车辆未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仍应全额赔偿中国法院网讯(时俊亚 徐耀军)车辆购买保险时未投保“不计免赔险”,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能否根据保险合同按相应的比例免赔呢?近日,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依法判决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全额赔付保险金,对其“根据事故责任免赔率20%”的主张不予采信。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06/id/6755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