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方面的课程,可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三观,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宗旨。快速发展的国际形势及各种突涌而入的新思潮,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通过对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较熟练的实操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福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和制造业国际物流部门的一线国际货代操作、销售、客服、单证等岗位的工作。
1《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思政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国家将育人任务从原有的思政课程落实到各个不同的专业的课程中,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核心专业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培养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岗位的综合业务操作技能与素质,懂得运用相应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业务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运营管理人”应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
1.1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是由几十门专业课程组成,这些课程最终是为了实现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每一门课程都有其专业定位,《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专门研究国际间货物运输与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其主要围绕海、陆、空、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并要熟悉揽货、租船订舱、装箱、办理进出口报关等流程,掌握办理流程中单证制作
1.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综合素养是需要通过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才能实现,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为主线,并根据不同的章节知识将课程思政的目标融入其中。例如:在讲授船舶的内部构造及不同类型船舶运输不同货物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创建绿色海洋,提高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等融入知识中,合理处理废水,熟悉世界环保组织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这也是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的表现。
1.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2.1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诚实守信职业素养
2.2树立学生环保意识,保护海洋生物
从事国际海上运输,会有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这些都会都海洋生物造成一定伤害。近几年海洋生物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保护海洋环境是每位同学应尽的责任,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因此,教师在讲授清舱、洗舱内容时,结合不同的洗舱的化学物质,结合相应的海洋污水排放要求,要求同学们要熟悉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并合理处理相应废水。
2.3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因此,讲授该课程,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熟悉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国际惯例,才能根据货物的性质和去往的目的地快速办理货物的运输。同时,由于国际货运代理人需要跟发货人、收货人和船公司对接,需要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应积极运用现有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周围的人,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我们会跟不同国家的客户接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我们要懂得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权益,也不能做出违背法律、道德的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3.1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不足
3.2专业课教学成绩评价形式单一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评价主要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考勤等。缺少思政和德育考核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开展情况来看,课程思政只是授课教师实现学生德育培养的一种途径,更多的是从教师的授课的情况来分析的,还没有成为评价学生的形式。因此,具体课程思政的落地情况怎样,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实现本门课程的思政目标,是无法进行有效测量。这就需要完善当前评价形式,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3.3课程思政目标执行不佳
3.4课程思政教学的激励机制、精典案例不够
《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思政精典案例不够多,从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情况来看,几乎是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主导讲授,还没有形成完备的课程团队,大部分课程团队中的成员也只是挂职,并无承担真实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在开展本门课程思政案例收集过程中,仅凭一位教师是很难实现的。这也就导致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面落地课程思政目标。
4《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4.1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
4.2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4.3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执行力度,加强相应的监管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的最后一公里由授课教师执行,教师的执行力度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执行效果。从《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情况来看,需要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执行力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学习,很多教师之所以不愿意去做,很大程度是对课程思政不熟悉,不知道怎么做,通过真实的成功案例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执行力度。第二,教师之所以出现懈怠,很大程度缺乏一定的监管机制,教师按时提交教案,但教案也没有抽查检查,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针对课堂教学课程思政落实情况任何,也没有一定的监管机制。因此,为了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需要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监督机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执行情况。例如:可以实行督导走访课堂,可以开展优秀课程思政案例征集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通过系列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熟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