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的有效性是指人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够直接产生增值的效果,在一个企业里,有效人力成本和无效人力成本是同时存在的。
(一)无效人力成本
有些人力成本是无效的,发生是白发生的,无效的成本包括哪一些呢?其实这个成本是指人力成本,不是指其它的制造成本。无效成本是指不能为产品或者服务增值的人力成本,你花了这个钱,也不会提高你的产量,亦不会提高你的服务质量。它必然关联哪些呢
1.不需要的职能或工作程序重复的人员
不需要的职能,工作程序而用到的人员,这样的人员是不少的,这现象在国营单位尤其明显。某些职能实际上对企业的绩效来说,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有不良影响,但是因为上级单位要求一定要增设这个部门,如果没这个部门,检查就通不过,所以不得不设。
【案例5】
“改”好“人”是企业的破冰之旅
2010年,某市共有国有粮食企业326家,其中粮食购销企业197家,职工总人数22729人,其中在职职工18975人。“机构臃肿”、“员工膨胀”、“负担过重”、“亏损增多”等矛盾突出,但陈旧的思想促使员工们死抱着他们认为的“铁饭碗”不放。通过柏明顿公司专业的分析后,该市已认识到庞大的机构、众多的人员,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坚冰。若企业要轻装走向市场,“改”好人的问题无疑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第一步。
该市实施了减员增效改革,首先通过投票选出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其次,为解决职工臃肿问题,采取削两头,保中间的方式,对临近退休的职工实行退养,削减近年进入企业的人员;三是剩余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对未竞争上岗的人员,仍作削减对象。这样,该市国有粮食企业的人数下降了50%以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过本轮改革,该市国有粮食企业御下了历史形成的人员臃肿包袱,为企业进一步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企业经济振兴打造了有利条件。
2.需要但工作量不饱和的富余人员
有很多岗位的工作量是不饱和的,像以前有岗位叫做微机,也即专职打字员。一天到晚只有打字的工作,但一个公司一天不可能有打不完的字,况且也不是天天都需要打字。特别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大家都会打字了,有些打字员就没活干了,很清闲,就属于这种情况。
【案例6】
给企业瘦瘦身吧
柏明顿公司有个做发电公司的客户,他的公司有约70年历史,现有员工1949人。他向我诉苦说,公司人员富余较多,冗员情况较为严重,公司几年来都不怎么发展,但又不知采取哪些措施。什么原因造成公司严重冗员呢?通过我的诊断,发现他的公司有以下诸多原因。
他的公司是一个老厂,老机组多,需要配置的人就相对多。在新电发展史上,每期扩建都带来大量的初、高中生,这是公司冗员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老机组生产力水平低,且机组相继关停,自然产生了富余人员。再次,原系统内电校分配毕业分配到公司,安置转复退军人,电力企业履行不减员的社会责任也导致了人员增多。
我说,公司要解决冗员,根本方法就是发展,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跨越式发展,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公司要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全力以赴地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此外,公司亦要注重员工的进步和成长,特别是注重员工能力开发,积极贯彻“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育人思路,大力加强员工的能力建设,使技能型员工、业务型员工不断增多。
3.人力成本的投入与绩效比较低的人员
我在三三制薪酬设计理论中讲到,固有价值,就是一个岗位上要用到的人,他是一个固有价值,固有价值取决于哪些呢?取决于我的学历,我的工作经验,我曾经担任的职务,这是固有价值,那第二个是岗位价值,就是你做什么岗位,第三个才是绩效价值,也就是说你有没有必要非得要请一个博士来当你的秘书。
【案例7】
派不上用场的才
我在广东做项目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招聘启示,上面写着:招聘秘书一名,要求英文六级,口语流利。招聘启示一出,就有若干人去应聘了,结果录用了一个。没过多久,这个秘书跟我聊天聊起来:我就不明白这个公司,为什么要求英文六级,为什么要求口语流利。我进来之后,根本就没用过一天我的英文。我说:那你问一下老板,为什么要求英语六级嘛?秘书说那老板这样回答她:公司很需要用英文啊,你不信看公司的名称,叫达豪(DAHAO),这不就是英文吗?
固定成本增加太大了,你招这个人过来,那你的费用,你的工资,肯定会增加嘛,你有必要吗?但老板的解释也很有道理:我写招秘书一名,如不要求英文六级,嫌我企业的门槛低,结果没有人来应聘,写了要求英文六级,有100个人来应聘。我宁可多付一点工资,也不能招不到人啊。
这也是中国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的一种背离,招工人招不到,招经理一大把,这说明我国的企业组织结构需要大大优化。
4.遣散费用、招聘费用、工伤费用
无效成本是企业花冤枉钱,但是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没有任何作用。无效成本在企业中是很严重的,像遣散费用,员工做了几年,企业要解雇他或者他要离职,就可能要给他补偿,这无疑是无效成本。
【案例8】
某区职工何某因为在工作中烧伤,送往该区中心医院治疗。何某的医疗费用高达33万元。对于如此高的费用,某管理处邀请了有关专家一起对该案医疗费用进行审核,发现医院在治疗何某伤情时存在分解收费的违规现象,在收费换药费后,还另外收取了本应包括在换药费中的纱布等材料费,纱布费用高达5.6万多元。此外,在伤者110天的住院期间,竟然每天都使用了一般只能使用10到14天的抗菌素,并有86天使用了一般要求血白蛋白低于一定值时才能使用的白蛋白。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医疗费用。何某工伤赔偿中违反有关规定的费用是不能算入工伤医疗费用中去的,某社保管理处依法扣除了上述违规费用,避免了基金的流失。
重要提示
遣散费用、招聘费用是无效成本,工伤费用也是无效成本,任何企业不可能消除无效成本,只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它。如工伤费用可根据“不符合入院条件和标准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符合出院条件未办理出院手续发生的医疗费用”等11种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法则,尽量减少工伤费用这无效成本的发生。
11种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报销
(二)有效成本
有效成本是与无效成本对立的人力成本。把人力成本放在有效的方面,它就会为产品或者服务增值,有人说加班费也是无效的,怎么是无效呢?加班意味多做事了嘛,工作人员就多做产量了,但如果没工作,在公司上网做私人事情,你当成加班,那当然是无效的。但正常加班费的产生,就意味着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了,应该是有效成本。
加班有工资么?
休息日工作,百分之二百的基本工资;
法定节假日工作,百分之三百的基本工资;
加班可支付加班工资或根据部门主管的安排以补休代替。
对于生产线员工倒夜班,公司给予夜班补贴。
(三)人力成本率
现在我们开始由文字的定义概念,逐渐进入到数据概念了。人力成本率,是指人力成本的总额,所占销售额的比例,称之为人力成本率。整个产品的成本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制造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1、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2、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第二,管理费用,是成本和费用的概念,即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具体包括的项目有: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等。
【案例9】
人力成本上升导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
某品牌服装公司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加了29%,净利润增了36%,但公司的管理费用却因职工薪酬费用增加等因素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1.66%,公司2011年1-3月份管理费用为4673.9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891.37万元多了1782.58万元。
该公司表示,管理费用增长主要原因有三个:(1)人员编制增加,市场薪酬水平提高,职工薪酬费用相应增加;(2)公司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研究开发费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3)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较上年同期计提了较多的股票期权费。
柏明顿公司的顾问师表示,纺织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影响却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低附加值、以量取胜的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将严重制约企业发展,但是那些生产精加工产品、技术含量高、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装企业受到影响将相对较小。与此同时,该公司由于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较上年同期计提了较多的股票期权费,一季度计提了400多万费用,预计全年计提1000-2000万,11年提完,这同样造成了管理费用的增加。
第四,指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
做人力成本分析与做财务部门的分析还是有区别的,人力成本当然也包括一线的直接人工,但在财务计算方式中,就会把它直接划分到制造成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