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意外险和医疗保险都是一年期产品,一年交一次,不太会有趸交的说法(个别保险除外)。像寿险、重疾险、年金险这种长期险种常常会有这个设置。因为保障年限长,保到70岁或者终身,可以给消费者不同的选择,比如趸交、10年交、20年交、30年交。1、从总保费的角度来看趸交所需支付的总费用要比年交总费用少,因为年交通常会增加保险公司增加的利息,所以总体支出会有所增长。
但趸交一次性需要支付的费用会比较高,不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按月付或者年付可以减轻保费的压力。
从上面能看出,缴费年限越长,每年缴纳的费用越少,但累计总保费越高。
所以从总缴纳保费来考虑,当然还是趸交划算,既便宜还省事,也不会因为忘了续费而导致保单失效。只是一次性要缴纳11万的保费,不是一般普通家庭可以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的。2、从保障责任的角度来看趸交一般是没有豁免功能的,因为趸交已经把所有保费都给保险公司了,就无法享受豁免待遇。要知道保费豁免的前提是“被保险人在交费期限未满时就出险”。
年交通常是有豁免功能的,如果保险中有保费豁免的保障,在缴费期间出险的话,那么就可以豁免后续没有交的全部费用,能够以较低的保费获得高额保障。
综上所述,在投保长期险产品时,缴费期限越长越好,能选30年就别选20年,老老实实分期付款,提高杠杆率,省出来的钱说不定都可以去付个房屋首付了。而且缴费期限长除了可以减轻投保人的经济压力,也能够享受保费豁免的保障。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是趸交好呢还是年交好呢?缴费期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呢?要不要选择月交呢?
墩墩君的建议是,根据收入选择缴费方式。趸交更适合收入不固定的人;长期年交更适合工薪阶层投保;月交更适合“月光族”。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经济条件良好,不差钱,趸交并不会对家庭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手头的钱也没什么大的用处,可以选择趸交。
但是,排除上边的土豪,大部分情况我们还是建议拉开年限缴费,把保险的杠杆效应用足,同时抵消部分通货膨胀的效应,最好选择最长年限缴费,具体根据经济情况和家庭状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