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时利和科普作家,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辉瑞的Paxlovid是一种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包含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两部分,分别作用于病毒的复制阶段和维持前者的血药浓度。3期临床试验和多国研究均证明Paxlovid可为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保护:以色列一项研究表明,Paxlovid可降低65岁及以上人群73%的住院风险和79%的死亡风险。
2.Paxlovid的使用对象是有重症高风险的人群,对绝大多数身体健康且接种过加强针的中青年人来说,Paxlovid的获益很有限。辉瑞一项研究也表明,Paxlovid对奥密克戎轻症感染者并不能有效改善症状。
4.利托那韦在Paxlovid中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但也和多种药物相互影响,在临床应用中需倍加警惕。Paxlovid的说明书中列举了大量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如雷诺嗪、胺碘酮、咪达唑伦等。如果Paxlovid轻易流入市场,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致出现风险,因此Paxlovid必须列为处方药。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众在网上邮购的印度版Paxlovid仿制药,还有一部分由入境民众携带,以及部分“国行”。通过各种管道流向民间的Paxlovid,据估算也是一个很大的基数。
买Paxlovid的人,大都不是急需用到这个药,而是有能力买到这个药。但有能力买到药,不一定懂得如何使用。
而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服用印度版仿制药Paxlovid,引发各种并发症的事件。
我担心的是,一些缺乏医学知识的人是否会正确用药。
辉瑞新冠口服药如何服用?印度版仿药可靠吗?是在有症状还是重症时服用?哪些人服用无效?为何这几种人服用辉瑞新冠口服药,需高度警惕?
▎图/12月27日,北京有民众开始在朋友圈晒出已在社区医院买到了辉瑞新冠口服药,售价2300元,报销后230元;据媒体报道,北京将于近期统一将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Paxlovid)配送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接受培训后,指导辖区内新冠患者服用,将按医保甲类报销;目前,市面上各渠道流通的新冠特效药除了Paxlovid,还有印度版仿制药Paxista、Primovir,以及默沙东生产的Lagevrio和河南真实生物生产的阿兹夫定片
辉瑞新冠口服药有效吗?它是如何治疗新冠的?
1.先简单说一点比较枯燥的知识:Paxlovid是一种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每一盒药物中包括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和利托那韦(Ritonavir)两部分,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奈玛特韦是3CL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于新冠病毒的复制阶段;而利托那韦的作用是抑制肝脏中的一种酶,用于维持奈玛特韦的血药浓度。后者很关键。
2.Paxlovid是许多国家的治疗指南推荐的新冠抗病毒药物,包括中国。目前Paxlovid可能也是全世界研究最多的新冠药物之一。
以色列发表在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Paxlovid可降低65岁及以上人群73%的住院风险和79%的死亡风险,但是对于降低65岁以下人群住院和死亡风险不明显;
中国香港发表在LancetID(《柳叶刀:感染病学》)的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因新冠需要住院的患者,结果表明Paxlovid降低了住院患者66%的死亡风险;
美国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研究了今年4月至8月大约70万名使用过Paxlovid的高风险成年人数据后表明,全人群的调整后的风险比(aHR)=0.49(可以简单理解为降低了51%的住院风险);在接种过≥3针mRNA疫苗的人群中aHR=0.50;不同年龄组分别为18~49岁aHR=0.59,50~63岁aHR=0.40,≥65岁aHR=0.59。
因此,在3期临床试验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中,Paxlovid均体现出了对高风险人群的有效保护。
▎图/据公开信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Paxlovid有2.12万盒。这批药是从比利时运来的,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后,2022年3月17日晚,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验放。
首批2.12万盒Paxlovid中可能有1万盒是吉林省采购的。这1万盒药在2022年3月20日先到达中国医药的大兴物流中心,然后运往了吉林省。因为当时吉林疫情较为严重。
也就是说,首批2.12万盒可能有约1万盒留在了上海。从另一处信息中可知,从3月17日到4月17日,上海本地采购了4批共计超过3万盒Paxlovid,其中第4批是2.5万盒。这样算下来,到4月17日,应该共计有超过4万盒Paxlovid进入中国大陆。
12月14日,国药与辉瑞签署进口分销协议后,目前进入国内官方管道的药物共有多少尚无确切数据。如若北京放开全面供应,需求应不低于十万剂次以上。
哪些病人感染新冠后需要服用Paxlovid?
第一个问题——什么人需要Paxlovid?答案是有重症高风险的人群。
实际上根据目前的各项研究,大多数感染者并不需要使用Paxlovid,因为无论是3期临床试验还是实际临床运用,Paxlovid的对象都有严格限制,比如国内的诊疗指南要求“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
首先,必须发病5天以内。新冠本身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现在的Omicron,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病程也就一周以内,因此太迟上抗病毒药的意义不大(实际上流感的抗病毒药物也通常要求尽早使用);
其次,只能是轻症和普通症,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重症/危重症的核心问题通常已经不是病毒,而是自身出现了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等病理生理改变,此时抗病毒的意义不大;
最后,是“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人群,比如≥60岁、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活动性癌症等。这类人群在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概率更高,更需要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又打过加强针的中青年人来说,感染新冠后使用Paxlovid的获益很有限。另外辉瑞在今年6月的一项研究表明,Paxlovid对Omicron轻症感染者并不能有效改善症状。
当然不排除将来有更多研究结果出来,支持这一类感染者使用,但是至少现在没有。
▎图/中国台湾地区关于65岁以上非居隔/居检/自主防疫者快筛阳性时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用药评估治疗流程
辉瑞新冠口服药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复阳”,另一个是太贵
接下来,说说Paxlovid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是贵。这是因为这个药物的生产工艺确实比一般化学药物更加复杂,其生产涉及十多个国家的二十多个不同地点,整个生产流程需要大约7个月。然而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抗病毒药物,这个价格仍然超过了很多人自费可以承受的范围。
顺便插一句,在传染病大流行时期,当一种药可能要花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时,这种药无论多么有效,都很难对全人群起到很大的帮助。药物可及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比如对新冠没有效果的伊维菌素,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抗生素之一,它协助消灭了非洲的河盲症,帮助4000万人免遭感染,防止60万人失明。而这背后,是药企默沙东无偿捐献的25亿片伊维菌素——默沙东在1987年宣布,只要有河盲症患者需要伊维菌素,他们就会捐献。
(这也是我个人心目中辉瑞和默沙东的差距)
接着说回Paxlovid存在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反弹。
Paxlovid如果误服,可能会给很多人带来致命影响?它的另一个成份利托那韦与更多的药物有相互反应
最后,Paxlovid起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其中一个成分利托那韦的辅助,但利托那韦同时也与其他很多药物有影响。
这也是我认为Paxlovid在临床运用当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这就像许多病人不能和西柚汁一起服用很多药。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会抑制肝脏中CYP3A酶的活性,而这个酶参与了很多药物的代谢过程,西柚(汁)抑制CYP3A酶后,这些药物在我们体内的代谢速度就会大大降低。例如吃一些降血脂的他汀类药物时,同时喝1杯西柚汁,血药浓度会提高260%,增加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而在吃一些降压药时喝西柚汁,可能会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出现危险。
而利托那韦在Paxlovid中,起到的就是西柚汁的作用。因此Paxlovid的说明书中,列举了大量不能与其同时使用的药物,比如治疗心绞痛的雷诺嗪、抗心率失常的胺碘酮、镇静催眠的咪达唑仑和调节血脂的洛伐他汀等数十种药物。而同样是3CL蛋白酶抑制剂,国内即将从日本进口的第二款新冠药盐野义的Xocova就不含利托那韦,不能与其联用的药物就少了很多。
这也是Paxlovid必须是处方药的原因。如果这个药轻易流入市场,其用药对象更多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平时会吃许多药物,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Paxlovid可能存在很高的风险。
目前最需要Paxlovid的是医院里那些刚刚收治、同时又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轻症老年人。而目前据我所了解,各地Paxlovid的储备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某些医疗资源最强、疫情严重的地区,反而储备不太够(可能也是用量太大了)。
从公共卫生学角度来说,广泛的疫苗接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在疫情已经爆发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人能用到基础用药(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药物可及性)。
这就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从医学角度来说,这个Paxlovid不应该自由买卖;但从人性角度来说,我们也能理解很多人对Paxlovid的渴望。
不考虑供应量的情况下,换你自己,你买不买?
并不需要知道答案,因为这不是一个可选项。
最后大家需要记住的是,大多数人并不需要Paxlovid。如果感染,一些非处方药就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而如果你确实需要用到这个药物,请务必遵照医生意见,详细看看它的用药冲突。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引进了足够的Paxlovid,同时打通最后一公里,让高风险人群在需要时就能尽快用到;而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拥有真正有效的国产抗病毒药物,同时必须是廉价的,这样才能帮到更多的普通人。
最后,我再说一下重点:
1.大多数人不需要用到Paxlovid;
2.符合适应症需要尽早用药,Paxlovid对于已经出现重症的患者可能没什么效果;
3.用药之前,务必听一下医生建议,Paxlovid和很多药有冲突,误服会致命。详细看看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