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敢看体检报告,就怕自己的身体出些啥问题。而且万一有些“小毛病”,影响了投保怎么办?不要怕!并不是所有的体检异常都影响投保。
一份体检报告,明明医生都说没事,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定期检查就好。
尽管你当时放下了心中的大石,然而请切记,买保险前,最佳做法是将一些异常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了,否则在挑选完寿险/重疾险/医疗险后,有可能会被告知需要加钱或除外责任(指保险公司不负责给付保险金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项目)。
保险是一门讲究概率的学问,体检上的一些异常指标,往往会引发日后严重的疾病,所以从赔偿的风险上看,保险公司会要求投保人带附加条件投保,或者延期、拒保。
而临床医学通常会对一些小的异常指标得过且过,只要短期内不会迅速恶化和影响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讲讲核保员审核投保材料的逻辑。
在核保员核查是否符合投保规范的实务操作中,需要查看体检医师的报告,包括重要的阳性阴性体征记录,以及客观事实的描述。
在认真审核了体检报告后,核保员会给出四类结论:
标准体>恭喜,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即可投保;
次标准体>也不差,能加钱或除外责任投保;
拒保>体况太差,无法投保(这种情况下只能尝试其他保险公司
体检哪些异常,会影响买保险
不管是买寿险,还是买医疗险、重疾险、防癌险,都得先过健康告知这一关。
回答健康告知的技巧是“如实告知,不问不答”。
如果您近期要买保险,就目前的健康情况能顺利通过健康告知的话,最好买完保险,等待期结束后再去做体检,这样即使查出毛病,也不影响保障,毕竟投保时是符合健康告知的!
体检出一堆问题后再买保险,走核保需要提供资料麻烦不说,结果还有可能需要加费、除外、甚至拒保!
很多疾病,医生说没问题,不需要治疗,但是保险却会把你卡得死死的。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医生是临床医学,治病救人;
保险公司是保险医学,概率统计,对于那些很可能拉高赔率风险的疾病,他们通通严格审核!
核保员在核保时,会根据核保手册,采取评分制,核保上会用EM(额外死亡率)这个指标来表示投保人在将来会出现的额外风险率。
EM+150,直接拒保
EM+50以下,健康体投保
EM+50以上,+150以下,加费15~20%左右(寿险、重疾险)
图:知名再保险公司在线核保手册
智能核保在线询问的方式,一问一答,马上得到核保结果。而且,智能核保“核过无痕”,被拒保也没记录。
操作也很简单,戳产品页面的投保按钮,填写个人资料→戳立即投保→健康告知选“部分为是”→进入智能核保:
当然,每家保险公司对被保人的健康要求不一样,这家买不了,咱可以试试其他家,说不定有惊喜。
我扒拉了各大保险公司的健康险核保政策,发现差异还挺大。梳理了几种常见疾病的可能核保结论:
(点击可查看大图)
遇到体检报告或者医生诊断说自己有些小异常,别方,先试试智能核保,基本可以解决90%以上的小问题。以上是最常见的,更多的小毛病,可以预约下专业顾问做进一步指导,自己做功课防坑很重要,也要善于应用专业资源不是?
还在治疗阶段的,包括还在吃药治疗的,先别急着买保险。
如果非得上个保险才安心,可以试试能走人工通道核保的产品,有一定概率能买上。
比如,因为应酬多熬夜多,可能会导致血脂等多项指标异常。调整下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等指标恢复正常再投保就好了。
一些常见的小异常,如何通过小技巧避开?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表格:
随着年龄增大,现代社会压力大,多多少少都会有小问题亚健康。
所以,如果现在很健康,那么是买保险的最好时机!因为直接核保通过,拥有保障!如果现在有一些体检异常,那么赶紧买保险,如果将来异常多了,保险之门就慢慢关闭了!当然啦,生病了还是尽早去治疗,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健康险就不用考虑了,直接买养老或者年金,给自己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