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设计师以为UI设计就是设计图标。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图标的设计在整个UI设计中是比较基础的一个环节。
图标与品牌标志一样,在设计时都需要做适当的减法,应该尽量用简约的线条去表达其含义,应该尽量避免出现线条结构过于复杂的设计,而且整体的图标都需要保持风格一致,例如图标的线条粗细、边角弧度、图标高度宽度比例、风格等等。
特别是对于新人,所以大家一起来看看图标设计的规范吧:
图标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文字的替代品,具有明确的寓意。比如看见一个放大镜,我们会当成那是搜索;看见钥匙或者锁,我们就会理解成是密码。比如下面这些图标,每一个指代的功能和寓意都是非常直白和清晰的。
表达的寓意清晰,是工具图标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它只会传递错误的信息,造成用户的困惑。
每一套图标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不同风格在细节中都有不同的表现,需要让这些风格特征保持高度统一
在进行图标设计的时候,我们会使用栅格辅助线来帮助我们更加严格谨慎,但一定不要被辅助线困住,学会灵活运用,保持视觉上的大小统一。
版式设计又叫做版面编辑,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如文字、图片、控件等根据特定的内容进行组合排列。一个优秀的排版要考虑到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设计美感,在UI设计中版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呢?
对齐是贯穿版式设计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能建立起一种整齐划一的外观,带给用户有序一致的浏览体验。
对称
分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组是将同类别的信息组合在一起,直观的呈现在用户的面前,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在移动端界面的设计中最常见的分组方式就是卡片,为用户选择提供专注而又明确的浏览体验。
在一款APP中字号范围一般在20-36之间(@2x),当然iOS11中出现了大标题的设计,字号还是要根据产品属性酌情设定。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的字号设置都必须为偶数,上下级内容字号极差关系为2-4号。
在移动端页面的设计中,页面中元素的边距和间距的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页面是否美观、简洁、是否通透和边距间距的设计规范紧密相连,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了解。
全局边距是指页面内容到屏幕边缘的距离,整个应用的界面都应该以此来进行规范,以达到页面整体视觉效果的统一。全局边距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引导用户竖向向下阅读。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产品气质采用不同的边距,让边距成为界面的一种设计语言,常用的全局边距有32px、30px、24px、20px等等,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更大或者更小的边距,但上面说到的这些是最常用的,而且有一个特点就是数值全是偶数。
在移动端页面设计中卡片式布局是非常常见的布局方式,至于卡片和卡片之间的距离的设置需要根据界面的风格以及卡片承载信息的多少来界定,通常最小不低于16px,过小的间距会造成用户的紧张情绪,使用最多的间距是20px、24px、30px、40px,当然间距也不宜过大,过大的间距会使界面变得松散,间距的颜色设置可以与分割线一致,也可以更浅一些。
一款APP除了各种栏(状态栏、导航栏、标签栏、工具栏)和控件icon就是内容了,内容的布局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不去探讨内容具体应该如何去布局,我们来说一说内容的间距设置问题。
先来介绍一下格式塔原则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邻近性,格式塔邻近性原则认为:单个元素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感知它是否以及如何组织在一起,,互相靠近的元素看起来属于一组,而那些距离较远的则自动划分组外,距离近的关系紧密。来看下图,左图中的圆在水平方向比垂直距离近,那么,我们看到了4排圆点,而右图则看成4列。
如何把标注的思路整理清晰——结构化思维进行拆解,将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逐一击破!
标注主要是以下四种不同属性的内容:尺寸、文字、间距、颜色。
在进行标注时,首先去除导航栏和标签栏,因为这些控件通用性非常强,需要单独拿出来进行统一标注,这里我们只对内容区来进行标注示例。
有圆角的地方,需要将圆角半径标出。
对于一些控件,如button、列表,一定要随时问自己有没有特殊状态,如按压状态、无效状态、选中状态等等,如果你不标明,开会就会默认没有这些效果。
一般情况下,图片的尺寸是需要告诉比例的,而不是固定的大小,这样开发才能更好的适配,常用的图片比例有4:3、16:9等。
很多没有经验的设计师不理解适配的原理,所以很容易将一些控件给出固定的尺寸大小,如果你将这个按钮的宽度和高度都标注出来,开发就会将这个按钮的大小写死,一旦遇到屏幕(白色区域)较宽的时候,按钮还是固定大小,就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正确的标注方法是给出按钮两边的间距,让整个按钮的宽度自适应(当然高度还是要固定的),这样不论遇到哪种分辨率的尺寸,都能够保持相同的视觉效果,扩展性极强。
表面上我们将标题文字的大小、颜色这些内容标注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标题文字过多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所以必须要给出一个极限情况的规范,比如最多显示多少个字符,字符超过极限值就用打点的方式处理。
有人可能会觉得间距和尺寸有些相似,但其实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尺寸是形容容器的大小,而间距是形容容器之间的距离。间距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标注清晰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很多UI设计师对于“命名”是没什么概念的,他们都是随随便便地用一些没有特定意思的字母去给页面命名,这是不好的。因为统一的、规范的命名对我们自己的文件整理有很大的帮助,后期修改文件、图层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规范的命名也显得我们自身比较专业。而且,如果如果命名不统一,团队之间的成员很难达成共识,任务交接时需要很大的学习成本。
在程序员的代码里只有小写的英文字母,如果你给出的命名全是中文的,那么他们是一定会更改的,所以命名全部用小写的英文字母是最基本的规则。有些人会觉得写这么多英文太麻烦,但其实为了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这种规范的命名方式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当你习惯了这样的命名方式后,你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一个大型项目会分很多模块,每个模块由不同的设计师来独立完成,还有人会专门管理公共的组件,如tabbar、navbar等等,这种情况下就会分为两种切图,一种是通用类型的切图,还有一种就是各个模块特有的切图。
通用切片命名格式:
组件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
举例:tabbar_icon_home_default@2x.png(对应中文:标签栏_图标_主页_默认@2x.png)
模块特有切图命名规则:
模块_类别_功能_状态@2x.png
举例:mail_icon_search_pressed@2x.png(对应的中文为:邮件_图标_搜索_默认@2x.png)
我们的原则就是清晰的表达出切片的具体内容并且没有重复的名称。(要注意,命名中不能含有空格)
以下几点交互常识:
简化操作:能一步完成的交互就不要分两步。
用户习惯:大部分用户都有固化思维,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尊重数据,尊重用户选择。
减少干扰:减少界面元素的不确定因素,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
快速响应:加快用户读取的响应速度,能够避免从远程取数据的,就尽量避免。
界面友好:除了根据需求提供视觉解决方案以外,在设计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小细节使交互界面更加友好是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1图片统一性
1)图片色调色温需统一,例如一个婴儿产品的首页,整体需要搭配暖色调的图片,这样看上去整体才比较统一舒服。
2)图片比例需统一,例如一个卖货的产品详情页,在同一屏的栏目中(页面)所出现的产品或者人物,比例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小比例,这样看上去才比较统一舒服。
2图片细节处理
1)图片精度不够(这里所说的精度不是说DPI分辨率需要300哦,那是做高精度印刷输出时才需要的,而在电脑及手机上的图片DPI分辨率为72即可,另外输出图片时需适当压缩一下图片的大小)、杂色太多可以使用PS内置的CR滤镜处理。
2)图片尺寸建议统一为偶数值,方便前端技术人员开发。
3)图片边缘避免与白色背景融合,可以在边缘位置加色。
无论是现在经常看到的企业/品牌H5宣传页面、移动端启动页,还是曾经红极一时的首页动画,都需要用到动效效果。会做点动效会给我们加分不少,尤其是做一些加载动画,这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需求。
做动效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论你的动画有多好看、多吸引眼球,如果成本太高或者过于复杂都是无法落地的,所以我们要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千万不要过度设计。
2)任何交互动作所导致的状态都需要考虑正常状态与异常状态。拿加载动画来说,我们需要考虑加载成功的反馈与加载失败的反馈,并将之注明在输出规范中。
3)动效使用的工具:可以PS做一些动态表情,用AE做一些加载动画,页面之间的交互动效可以使用Flinto、Principle等。
5PLUS职业设计学院于2015年创于北京,三位联合创始人设计行业经历总计超过40年。坚守以“倾囊式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借助自身行业背景及经验,打造国内最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培训学院,为设计师提供职业化进阶指导,提高设计师行业价值,为中国设计行业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