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十字韧带损伤患者来说,前十字韧带(ACL)损伤的发生概率要高于后十字韧带损伤。这是因为后十字韧带在结构上更粗壮,强度也很大,要使其撕裂一般要在小腿下垂同时遭受由前向后的轴向暴力,因此这种外伤的发生概率也更低。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较为常规的前十字韧带撕裂及其伤后的治疗与康复。
一、前十字韧带撕裂
韧带连结相邻的两块骨,起到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稳定关节的作用。前十字韧带两端分别连接小腿胫骨的前侧和大腿股骨的后侧,可以防止小腿过度向前平移造成膝关节不稳。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机会有限,但在剧烈运动中是必需的防护机制。尤其当膝关节扭转过度或落地不当时,前十字韧带受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十字韧带的撕裂。
二、哪些项目的运动员更易发生前十字韧带撕裂?
一般情况下,对膝关节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运动更容易造成前十字韧带的损伤,如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花样滑冰、跳高、跑步等。这些运动普遍存在一些动作,会对膝关节造成严重的冲击,例如篮球中的变向、高高跃起后落地时、网球中的滑步等。
鉴于膝关节的重要性,因此一旦运动员发生十字韧带撕裂,其恢复周期将会很长,即使恢复也容易加大其他部位的受伤概率。其可怕之处在于,由于暴力而受到的十字韧带损伤,往往带来其他方面的损伤。因此,十字韧带才被视为是对运动员来说最严重的伤害之一,普遍认为,恢复期需要至少半年,严重的话则需要一年以上。
三、运动受伤后如何检验十字韧带是否断裂
在运动不当发力造成韧带或肌腱断(撕)裂时,常常会发出“嘭”的一声,并且周围的肌肉、关节会有肉眼轻微幅度的变化。损伤发生后,膝关节会持续肿胀,这主要是因为韧带撕裂时,营养小动脉也随之破裂,形成的渗出进入膝关节,就会引起疼痛和肿胀。
前抽屉实验
四、治疗及术后康复
人体韧带损伤后,通常会通过形成“瘢痕组织”来重组稳定,但前十字韧带不同,膝关节腔里,承重和活动所引起的关节滑液流动,阻碍了膝关节最深处撕裂的韧带断端持续对接,所以很难有效的自我修复。治疗方式上,大体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人群:
①韧带撕裂后,走路比较正常,有晃动感,但不“腿软”。膝关节内没有绞索感。
②核磁共振显示前十字韧带只是部分撕裂,医生评估前抽屉试验显示韧带张力仍存在。
③对日常运动要求较低且年事已高的老人。
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人群,可以采用以下动作进行康复
·腘绳肌训练:腘绳肌肌力加强后,可以代偿部分前十字韧带的作用。防止股骨与筋骨相对旋转,造成进一步损伤。
·俯卧屈膝:20次一组,一天3-5组。
·哑铃单腿硬拉:15次一组,一天3-5组。
·臀肌训练:臀肌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肉,臀肌发力,日常上下楼梯时可以减轻膝盖的压力。跳跃使用臀肌卸力,同样也可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
·股四头肌训练:以训练内侧头为主,放松外侧头。
2.手术治疗
一般采用前十字韧带重建术,适用人群:
1.竞技运动员或者运动的热衷者在进行一段正规的康复训练之后效果仍不理想者。
2.膝关节不稳定和不愿意改变生活方式,如有些生活习惯或者工作中要求具备强壮的膝关节的需要进行较多活动的人群。
3.在日常生活或活动中膝关节不稳定者,如在爬楼梯时,膝关节会“打软腿”的动作。
4.在初次损伤后膝关节总是存在反复肿胀的患者。
对于运动比较频繁的年轻人和运动员而言,不做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的确是存在风险的。有些运动员因为前十字韧带撕裂,没有进行手术,通过康复后复出赛场,会突然发现状态大不如前,主要是膝关节稳定性减弱造成失衡,而这在快速运动中尤其明显。此外,膝关节失稳后,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在活动中更容易被磨损,造成更严重的膝关节退变性病变。
重建手术的目的就是让伤者恢复正常活动,并减少膝关节再次损伤的风险,至于能不能回归到受伤前高超的竞技水平,这不仅仅取决于人,更取决于运动类型和运动方式。研究发现,术后成功付出的比例大约在60%~80%:足球60%、橄榄球70%、篮球78%、网球80%、滑雪91%、自行车100%。整体上看,对膝关节稳定性要求越高,冲击越大的运动,复出的难度也相应更大。
其次,这也取决于运动员的个人恢复状况与身体健康水平。例如NBA金州勇士队的克莱汤普森,在左膝前十字韧带撕裂后,他接受了为期三年的治疗与康复,重返赛场后依旧打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让大家眼前一亮。除了要归功于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外精密的理疗仪器都对帮助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增添了保障。
伤病是每一位运动员乃至热爱运动的普通人共同的大敌,日常运动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保护,受伤时及时排查,及时治疗。手术后积极康复,复出后注意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健康,运动生涯也更加长久。
祝福每一位遭受膝伤困扰的运动员,也希望热爱运动的我们能常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