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被银行忽悠了。。。 最近又看到一件老人去银行被忽悠的事情。 有个阿姨去 上海银行 买理财,最后竟然花几十万买了个保险产品。 但是具体买了啥产... 

最近又看到一件老人去银行被忽悠的事情。

但是具体买了啥产品,买的过程是咋样的,都没说。

我估计过程是这样的:

阿姨嫌银行存款利息低,说要买理财,让柜员推荐推荐。然后把带有理财性质的保险,比如连投险、年金险这类保险产品,当成银行理财推销给阿姨。

在推销的过程中,他肯定隐藏了一些重要信息,比如说没告知这是保险产品,甚至往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向诱导,只着重说这个产品利率有多少。

所以阿姨买了几十万产品回家后,依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满心欢喜以为捡到了一个高利率理财。

按照这故事走向,一般结局都是BE了。

好在,阿姨出门聚会的时候,跟别人提了一嘴,有人发现这买的是保险啊,让阿姨趁还在合同犹豫期,赶紧去退了。

最后总算把几十万拿了回来,只损失了十几块的工本费。

总而言之,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银行柜员「刻意引导」这一罪名多半没跑了。

说实话,讲话说一半不说一半、刻意引导……这些都是推销的常见话术了,

但是当这些出现在银行里时,我总是感觉很气。

为什么在银行里被忽悠的案例这么多呢?

因为这些人消耗了银行的公信力,你要是换一个地方忽悠,看看别人会不会当街喊你骗子。

「骗」一个老人的血汗钱,良心不会痛吗?

要是这个阿姨没及时在犹豫期退了,等到几年后急需用钱,去银行却发现不能取,是不是又要重演一次在银行门口「撒泼打滚」?这样的案例还少吗?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保险又要莫名其妙的背锅了。

国内保险的名声就是这么被弄坏的。

对很多人来说:如果要买一个你不了解的产品,这个买卖的靠谱程度,取决于销售的良心程度。

就拿年金险来说吧。

很多人觉得年金险是骗人的,可是产品本身不会骗人,所谓骗人,就是有人让你买到了不适合的产品。

国家最近在浙江重庆试点的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年金险,而国家的利益立场是把我们养老问题的第三条腿撑起来,别全指望着社保,这跟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国家推的年金险绝对没问题。

但为什么年金险的风评这么不好呢?

因为不靠谱的销售太多。

最常见的不靠谱情况有两种:

1.销售推荐的产品,本来就不好。

这个国内最大的销售平台推荐的全民保,跟我推荐的光明一生年金险对比,就很多bug。

用IRR计算实际年收益率,假如活到80岁,全民保只有2.43%,光明一生是3.21%;

假如活到85岁,全民保只有2.85%,光明一生是3.54%。

全民保收益率完全处于下风。

2.销售推荐的产品,根本不符合你的需求。

一个完美的交易,产品和需求应当完全匹配。

所以你要弄清两个问题:你的需求是什么?这个产品的本质是什么?

就像年金险,虽然它统称保险产品,但从产品内容来看,它的理财性质很重,可以近似当做一种投资产品,对标无风险投资里的长期投资产品。

通俗一点理解的话,就是现在把不用的钱存下来一部分,留给老了花,期间还能稳定地复利增值。

所以,如果在你想买保障健康的医疗险、重疾险,或者预防意外的意外险,或者存取灵活的理财产品时,销售却给你推荐了年金险,那矛盾就产生了。

明明你想买西瓜,摊主却给了你榴莲,这是西瓜或榴莲的错吗?

这是摊主的错。

就拿保险来说。

1.首先弄清楚你的需求。

想报销医疗费就买医疗险,想保障重大疾病就买重疾险,想保障意外就买意外险,怕家庭经济支柱去世后没钱就买寿险,想要长期无风险理财/存养老金就买年金险。(写给保险小白的几句话)

2.找到需求对应的产品后,了解产品的底层逻辑。

就像年金险,本质上相当于一款投资产品,所以最重要的是「风险、收益、灵活性」三要素。

比如之前提到的光明一生,属于保险公司和我们签订的法律合同,100%能偿付,所以风险为0。

收益率也是明确的。在你签合同时,合同已经写明了,在你55/60岁……开始领钱时,每年具体能领多少钱。

你能直接用IRR公式计算出实际收益率(IRR公式看这里:一个小东西,能帮你省点钱

年收益率一般在3%-4%。活得越久,收益率就越高。

再看这产品的设计:前期交钱,等到55/60岁以后才能领钱,中途退保的话会有利润损失,所以灵活性差一点。

这个产品的投资意义在于:我们假设未来会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参考发达国家),我们可以通过它锁定现在的利率水平,还能顺便解决老了钱不够花的问题。

总而言之,如果大家都能掌握上面这两点,绝对能避开很多坑,让销售的套路无路可走。

就像近些年很火的带货直播,不要主播说啥你信啥,主播一吼你就上头,你得冷静,你得做一个理智聪明的消费者啊。

ps:

最后再说一下前几天同步给大家的【618抽奖活动】,前几天好像没有说清楚。

规则:6月14-6月18日,所有人都可以预约活动(投过保/没投过的都可以)

要求:需要答题才能参与抽奖,戳下面二维码参与

6月14-6月18,大家每天有2次机会上去答题参与抽奖,可以积极的参与起来,碰碰运气,我看了下奖品,羊毛还是可以薅的。但是这个也就是图个乐子,大家还是早点拥有保障才是更重要的

THE END
1.这几个,认清了,不要轻易入坑财富号如果你以为买了保险就能保值增值,你就错了。买保险前,业务员告诉你有3%的收益,买保险后,你发现10年了,你帐户里本金都还没有回来,你退保时还要扣一大笔费用,你用保单去贷款时,利率比银行还要高。总之,保险是对冲风险的,他不是一个理财工具,有时他甚至连定期存款都不如。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119171323731517420
1.泰康人寿所谓的理财保险是骗局商业保险并不是骗局。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保险是个骗局?保险代理人的待遇是完全与业绩挂钩的,而且要求特别苛刻。至于说保险是骗局的,很明显就是自己没有了解清楚保险,或者说上了不专业的人的当。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简介 ...https://m.shenlanbao.com/he/1387390
2.为什么银行不建议买理财产品?推荐的理财保险是骗人的吗?推荐的理财保险是骗人的吗? 很多朋友购买某一样东西之前都会事先最好攻略,购买保险也是如此。新的一年有不少朋友想要购买理财保险进行理财,实现财富增值,本来是打算在银行购买的,但是一搜却发现很多银行不建议买理财产品、银行推荐理财保险是骗局的说法,因此十分困惑。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银行不建议买理财...https://www.bzfwy.com/83815.html
3.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你买过保险吗?你觉得保险是不是骗人的。我觉得是,我的经验教训如下: 我买过百年人寿,当时也不知道怎么鬼迷心窍了,前些年,手上有点闲钱了就想着怎么投资理财,生怕放在银行存定期很傻,显得特别没脑子。刚好机缘巧合和一个资深卖保险的老乡联系上了,她是个女的,快五十岁了,巧舌如簧,卖了一辈子保险,我妈妈当年...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mhkjtx.html
4.女子买840万理财变保险,活到108岁或身故才能取回本金新闻夜航微信公号8月30日消息,哈尔滨市民朱晓明和她的家人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总共投资了840万,最后却成了保险。想要取回这笔本金,得需要相当长的年数。 投资840万买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 朱晓明在一次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了解到一款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朱晓明说自己当时想要买理财产品,银行的工作人员推荐了这款保险产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03068
5.“退保”“理财”背后的真相何在?静安警方成功破获一起诈骗案据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否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凡是假借保险名义,向市民推销理财产品都是违规的行为,而所谓的“保本高收益”只是骗人的话术而已。市民如接到可疑电话,应通过各保险公司官网、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或保监局、保险同业公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地址,即该业务员是不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所售产品是不是...https://www.jingan.gov.cn/rmtzx/003001/20190415/996fb95c-ea17-4ca2-ab9f-3918bcf3e1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