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网保险黑开炮!深度讲解保险的原理和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唯物辩证法第一人”,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本文9293字,一字一字打出来。但我严重怀疑... 

随着经济的发展,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于安全越来越重视,与之对应的是风险,比如健康风险、财产风险等等,保险公司正是一种经营风险的商业模式,理应得到长期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我发现很多人不懂保险,以为保险“保生不保死”或者说保险是智商税,很多投资人不懂保险公司的价值,要不凭感性的判断无脑买进,要不嗤之以鼻。本文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保险的价值,一个是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

一、残酷的现实

在大众的眼中,保险公司似乎财大气粗,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背负着资本的原罪。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苦逼的行业,不信?我们看数据和事实。

我们先看一下2019年上半年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

寿险部分,受益于投资回暖,以及减税政策落地,2019年上半年非上市寿险公司净利润暴涨。根据『慧保天下』的统计,7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24.7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3.39%。就具体的公司来看,4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270.25亿元;30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额度达45.52亿元。

不过,非上市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主要集中于几家险企,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共有5家。其中,仅泰康人寿一家就贡献109.56亿元净利润,接近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润的一半。

前五家险企就为人身险行业贡献了近176.04亿元的净利润,占比近80%。

就ROE而言,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行业净资产4078.65亿元,ROE为5.51%,远高于同期非上市财险公司ROE水平,其中17家险企高于这一水平,另外23家盈利险企的ROE则低于此水平。

财险部分,7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盈利38.62亿元,11家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受益于投资回暖以及减税政策,整体盈利几乎达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具体来看,盈利险企数量超过亏损险企数量,40家财险公司盈利,合计56.33亿元;32家公司亏损,却也累计达到17.71亿元。40家实现盈利的财险公司中,有14家险企的盈利超过了1亿元,中,国寿财险以16.08亿元的净利润遥遥领先,而其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仅为1.25亿元。英大泰和财险以及阳光财险净利润也达到7亿元以上。盈利在0.5-1亿元之间的财产险公司只有5家,分别是鑫安汽车、诚泰财险、华安财险、中原农险、东京海上。21家险企盈利不足5000万元,其中12家为外资险企,占到了目前国内22家外资财险公司的一半以上。

就净资产回报率来看,72家财险公司上半年的平均ROE仅为2.39%,也只有25家盈利险企高于这一水平,其中ROE超过两位数的只有英大泰和财险,超过5%的,总共也只有13家。

总结一下就是:在政策和投资双重利好的环境下,非上市保险行业利润暴增,但是寿险42.8%的企业亏损,财险44.44%的企业亏损,在盈利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也是利润微薄,行业的利润集中在个别企业中,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行业。从全行业数据看,净资产收益率寿险部分为5.51%,财险部分为2.39%,其股东收益连银行定存存款都比不上,这种行业环境连钢铁、医药流通、石油石化都不如,赤裸裸的社会和保户在收割保险行业的股东。

我不禁发出疑问,买保险的和开保险公司的股东究竟谁在交智商税?

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二、保险的存在价值

市场经济,商品要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实现三种价值,社会价值、客户价值和股东价值,才能持续发展。什么是客户价值呢,就是对客户有用的东西,被需要,才会被消费。股东价值,就是提供这种商品的股东要赚钱,否则就会停止服务。社会价值指的是对交易第三方没有伤害或者说有价值,体现为不违法、符合社会风俗道德规范,不侵害第三方的权益。

保险是保险公司和客户有一个风险事件的对赌。这个对赌取决于三个因素,对于投保人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造成多少损失,对于保险公司覆盖风险事件需要的资金,应该收取的保费。

为了理解保险我在这里做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假如有一个100人的群体,每个人每年收益20万,持续20年,每年这100人当中有1人会发生一次风险事件,造成100万的损失,如果有100万的资金弥补其损失,那么倒霉蛋就可以继续每年赚20万,直到20年结束。如果没有100万的资金弥补其损失,则连续20年的赚钱过程停止。这个模型很简单,这里用金钱来指代保险的作用,是因为保险并不能真的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只能通过给予一定量的资金来对冲或者最小化风险事件的损失。

如果你认为你买了寿险就可以长生,你买了健康险就可以不生病,依此指责保险“管生不管死”,那么你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在模型中,个体承担的风险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风险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一个是风险事件造成的后果。从群体角度考虑,每年都有一个人发生风险事件,从个体角度看,其每年都有可能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均为1%。这种群体确定性和个体不确定性是风险的第一个特征。

进一步推断,如果我们精确知道个体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和损失,就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销售,比如客户和保险公司都知道一个人第五年发生风险事件,造成损失3000万,那么保险公司的手续就应该大于100万,低于3000万,客户可以接受的保险价格为低于3000万,在市场经济中因为风险已知,提供保险的公司有竞争关系,最后的成交价为略高于100万,这里假定为101万。

保险公司收取了101万,承担了客户必然发生的损失3000万,显然不合理,这里的矛盾是为什么说覆盖其风险事件的成本为100万。

我们再讲一下概率的第三个特点,概率事件是一个或有事件,意思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比如对于100人的群体,每年一个人发生风险事件,20年后最多有20个人发生风险事件,其中有80个人是没有发生风险事件的,那么我们按照统一的收费对100人征收保险费用。最后的结果就是其中100人的保费只被用于对冲20人的风险事件。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讲一个观点,我买了一份十年期的保险,十年过去了,我没有发生风险事件,保险公司也没有给我服务,也不给我退钱,这难道不是一种骗子公司吗?这也是保险这种产品的特殊性,不仅看不见摸不着,还是对可能发生事件的服务。

如果风险事件是必然发生的,那么就不是保险的范畴了,因为确定性的事情没有博弈的余地。

三、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在模型中,如果客户只有一个人,那么假如每年保费10万,只要风险事件发生在前十年,那么保险公司就会因为入不敷出而倒闭。只有在足够大的数量群体中我们谈概率以及由此之上的保险才有意义,客户付出一笔保费来对冲自己可能遭受的风险事件,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的承接方去风险事件的经济损失。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保险公司是一家公司,是为盈利存在的,比如在模型中预期每年的风险事件损失为100万,100人全部参保,每人需要平摊的资金为一万元,保险公司存续经营的每年开支为10万元,其股东要求的资金回报按照社会无风险利率要求为10万元,那么理论上保险公司每年需要收取120万,即每人一万二这个商业模式才能存续。

保险公司年初得到了120万资金,并不会傻傻等着100人中的一个发生了风险事件拿出100万去理赔,而是会拿去投资,比如100万拿去做流动性较好的国债,那么一年得到是收益为3万,那么年初只需要收取117万,人均一万七的保费就可以了。

现实条件比我们的模型复杂的多,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保费投资的收益都是未知的,为了给出保险的定价,保险公司必须根据过去的数据和自己的模型去对未来风险和投资做一个假设。

这些假设即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也代表了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比如保险假设和保险风险,保险风险是指由于死亡率、发病率、赔付率、费用率及退保率等保险假设的实际经验与预期发生不利偏离,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

现实中因为不同风险事件的概率有显著的差异,投保人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不同,保险也是不同的种类,比如寿险、健康险、财险、意外险等等。这些假设是精算师需要考虑的,通过一定的样本和概率来给一款产品定价,作为投资人我们不必过于纠结这些具体的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灰箱子,按照功能模块来理解,就像我不会设计芯片,但是不妨碍我使用手机和电脑,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模型假设的实际经营结果和偏差进行评价。

那么怎么不让保险公司定价太高,弄虚作假呢?毕竟模型的假设和产品的定价,作为我们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依靠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保险行业的强监管了。

我们前面讲保险只有在保户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才能在有效的概率统计上面运行,当保险企业有大量订单和丰富管线的时候,分散效应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和更高的收益保障。

怎么理解分散效应呢,分散效应是因为开始计算风险假设的时候是按照单张保单存量业务简单计算的,但是随着单量的增加和产品的丰富,有些保单承担的风险是相同的或者是对冲的,所以实际赔付的时候要比预先设定的小很多,不会出现同时需要赔付的情况。大V“山行”讲过一个小故事非常贴切,我这里借花献佛,帮助大家理解。

一个人卖鱼,有人买鱼头做剁椒鱼头,有人买鱼身子做鱼丸,有人买鱼内脏鱼子做鱼杂。如果大家都只喜欢吃鱼头,这卖鱼的风险很大啊,进货肯定整条啊,就算鱼头涨点价,到时候鱼身子鱼杂卖不掉,可能还是不赚钱或者赔钱?现实世界是,你如果客流足够多,总会有人吃鱼头,也有人搞个鱼杂火锅,这样子,卖鱼的风险就小得多。保险公司的业务,有保生,保死,保病,保意外,很显然这些不同风险有些是相互对冲的,把千万上亿份保单综合总体看,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比单独看要小。举个例子,意外死亡的多了(赔付多),是不是长寿风险就小了(非固定领取类养老险受益)。

四、保险行业理应暴利

这部分我讲一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我们说保险公司在接受保费的时候,也承担了其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其中保险产品的定价是建立在过去的数据和公司自己的理解基础上,但是其面对的风险是未来的,未来总是未知的。

对于财险部分,大数定律一般是可靠的,但是概率还有两个规律,一个是肥尾效应,一个是遍历性。

什么是遍历性呢?假如晚上有100个人去一家赌场赌博,其中99个人赌完了都赚了一点,只有一个人赌到输光了。那请问,这家赌场是不是一个危险的所在?答案似乎是并不危险的,毕竟输的概率只有1%。

好。还是这家赌场,我们干脆假定去一次的输光率真的是1%。那请问,如果是同一个人,连续去了这家赌场100次,请问他输光的概率有多大?答案是他几乎肯定会输光。

这还不是重要的,我们再设想一个,假如这100人去赌博,都是从一万本金开始,其中99人每个人都赚了10元,但是其中一个人把一万亏光了,类似俄罗斯转盘,所有人承担的概率是一样的,1%的可能性是倒霉蛋,但是赢了只能拿到有限的收益,输了却要接受惨痛的代价,这样的游戏你会参与吗?

为了对冲这种必然发生的风险事件,保险公司在正常年份的经营活动不仅需要赚钱,而且需要赚大钱,才有可能熬过困难阶段,长久存在并为股东、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

寿险和健康险业务,预期寿命、医疗技术进步以及长期通胀水平三风险时刻存在,重疾险中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会提高,健康险中一些本来不能治愈的疾病现在可以治疗了,而且有可能变为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

我们看看保险公司遇到风险事件的经典案例吧。

第二个,日本寿险业整体利差损风险事件。上世纪末,日本经济持续衰退,股市低迷,长期利率不断下降,寿险业投资收益大幅下滑,加上日元升值,海外投资资产出现汇兑损失。1997年日本寿险排名第16位的日产生命保险公司宣布破产,成为战后50年倒闭的第一家保险公司。随后,东邦生命、大正生命、千代田生命等6家保险公司相继破产。日本寿险公司破产潮的根本原因是:保险业在经济繁荣时期销售大量高预定利率的保单,平均预定利率达6%,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实行超低利率政策,面对巨大的利差损,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事件大量上升,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不足,引发系统性风险。

相信这三个案例已经足以让你领略到黑天鹅+高杠杆+遍历性对于保险公司的重大威胁了,在正常经营的年份理性有超额收益对冲这种风险。

我们来看国际上保险高手是怎么投资保险公司的,这里就看巴菲特和他最看好的保险公司,盖可保险吧。

在1951年的前半年,所有保险商在人身伤害险和财产损失险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同期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利润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勉强超过了9%,而马萨诸塞州保险公司则出现了16%的亏损,新阿姆斯特丹事故险公司的亏损比例为8%,标准事故保险公司的亏损比例达到了9%。

这是一家理念独特,有着光辉经营业绩的公司。但是到了七十年代,飙车行为、慷慨的理赔委员会、欺诈索赔等等这些开始困扰着这家业内收益最为可靠的公司。当时,美国人口中年轻人比例之高,前所未有,满街都是青少年驾驶员。他们喜欢改装车辆,增大马力,加装闪光片,这些更加鼓励了他们鲁莽的狂欢。“严重程度”——这是业内用于形容意外事故率的词——呈现上升趋势。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通货膨胀的发生更是让修车费用和意外事故的成本大大提高。而理赔评审委员会更是前所未有的慷慨,连斜视这样的小问题都可以演变为法律诉讼,成为有利可图的消遣。

如同雪片般飞来的莫名其妙的裁判,令保险公司步履蹒跚,盖可的CEO拉尔夫·佩克选择了公司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放松承保政策,开始向体制外人士出售保险。然而,这一新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令人兴奋的新客户,却导致公司的更为昂贵的损失,索赔上升,准备金下降。

1974年到1975年,公司一直向媒体和董事会隐瞒了事实真相,直到一位董事会外聘的审计师透露了这一坏消息。索赔的总额已经超过了公司的资产。1975年,盖可保险公司宣布令人难以置信的亏损,数字为1.26亿美元。在公司股价触及42美元的高位之后,一路跌去90%,股价达到4.80美元。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巴菲特入主,公司砍掉一切高成本保单,或提高这类保单的价格,将综合成本费用率重新回到100%以下,重回承保不追求规模、要追求利润的盖克老路。

我们看到丢失或者偏离保守的行业精神、过度追求规模,出售利润不高的产品、投资端激进(AIG投资衍生品)都是保险行业的大忌,这是一个专业度极高,对企业文化要求极高,对管理层自律要求极高的行业。

五、行业展望

中国目前市场空间很大如果遇到危机可以缓冲。像九十年代10%的利率,保险公司卖了很多亏损的高利率保单,但是利率下降,保单承保利率下降,新保单卖的多,也就缓冲回来了。当然有损失,但是广大的市场增量让公司更安全。我们应该感谢保监会的强监管,没有这样的监管,保险行业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为企业带来日后的雷。

如果你发现保险公司出售的产品很有性价比,那么大概率这家公司不能给股东带来长久的收益,也不能为保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我听说现在有大型的保险公司在重疾险的销售中竟然是亏本的,令人不寒而栗,我因为企业的管理层、文化排除了好几家低估值的保险公司,短期可能错失牛市来临的翻倍机会,但也躲避了可能的炸弹。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纷纷发力“保险+服务”,这其中“服务”二字涵盖的范围很广,例如“科技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可谓花样百出,在保障属性、金融属性之外,保险业的服务属性得以空前挖掘。保险公司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天然优势及资金实力,不断延伸着产业链,试图在保险产品之外,构建完整服务闭环,提升客户体验度,增强客户粘合度。

通过可以接受的保费为自己规避掉可能的较大风险事件,通过企业谨慎经营,提供高价值的服务,保险行业完全可以做到股东、社会和客户的三赢,这就是我心中的保险和保险行业。

如果你不喜欢保险公司,那就买一份高性价比的保险吧,如果你在乎服务,那就买一份高品质的保险吧,如果你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很有自信,那就投资保险公司吧。

THE END
1.这几个,认清了,不要轻易入坑财富号买保险,是真消费,他不是理财。保险是对冲风险的,所以想消除风险,才会买保险。如果你以为买了保险就能保值增值,你就错了。买保险前,业务员告诉你有3%的收益,买保险后,你发现10年了,你帐户里本金都还没有回来,你退保时还要扣一大笔费用,你用保单去贷款时,利率比银行还要高。总之,保险是对冲风险的,他不是一个...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119171323731517420
2.钱放保险公司做理财安全吗是真的吗钱放保险公司做理财安全吗是真的吗—钱放保险公司做理财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的投资方式,但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其经营理念是以保险业务为主,理财业务为辅。因此,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相对于银行https://www.xyz.cn/toptag/qianfangbaoxiangongsizuo-565290.html
1.理财保险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全方位对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人群:分红险和万能险等相对较为保守的理财保险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虽然收益可能不是很高,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金的安全。 注重保险保障的人群:如果投资者既希望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又希望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保险保障,理财保险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s://www.cpic.com.cn/c/2024-11-22/1868250.shtml
2.最新理财保险,财富增长的新保障选择国内贸易摘要:最新理财保险作为财富保障的新选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保障,助力财富增长。该保险不仅具备传统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还融合了理财理念,通过投资增值,让资金安全稳健地增值。对于追求稳健投资、保障财富的人群来说,最新理财保险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目录导读: ...http://www.witscor.com/post/979.html
3.能帮你赚钱的5种理财保险,真的靠谱吗?来看看你踩雷了没财富宝理财保险保障和收益并存,在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也能让保单持有人获得收益。但是,能帮你赚钱的5种理财保险,真的靠谱吗?来看看你踩雷了没。 市面上常见的5种理财保险有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两全保险、万能型保险和分红型保险。 一:从安全性来看 5种理财保https://www.cfoob.com/?p=11534
4.解密赚钱的十大理财方式买保险被广泛误解解密赚钱的十大理财方式 买保险被广泛误解 1、买黄金等硬通货:最保守的理财,或者说根本不是理财,只能叫收藏钱财。买黄金本身不会增值,只能叫保值。因为今年的1公斤黄金放上二十年还是1公斤黄金,并不会增重出1克份量来。当严重通货膨胀时,买黄金是规避贬值的好办法。现在是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买黄金是很不明智的,...https://blog.csdn.net/lifuxiangcaohui/article/details/8157848
5.怎么理财安全又赚钱?普通人可以这么做!一番比较下来,储蓄险应该目前是理财最安全且赚钱的工具了,不过它同时也伴随着理财周期较长的小缺陷。 如果有笔闲钱,或者有中长期理财规划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这类产品。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理财思路,帮助大家打理好手头的钱! 任何关于保险的疑问,欢迎文末加规划师微信,1V1聊一聊!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75917167411257
6.买保险真的能赚钱?揭秘保险收益的真相!投保攻略买保险真的能赚钱?揭秘保险收益的真相! 年后回来,跟大家聊了好几次“投资型”保险。就有不少朋友给我留言,表示又是年利率、又是IRR利率,一会这个收益率、一会那个收益率,看的头都大了,实际收益率到底怎么看啊? 年金险也好、增额终身寿也好,这类"投资型"保险并不像银行存款或者银行理财,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收益...https://www.dby.cn/detail-117579.html
7.理财一生的支出包括个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终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资与信贷运用所产生的理财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负担,赚钱的主要目的是要支应个人及家庭的开销。包含: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乐医疗等家庭开销。理财支出:包括xxx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险保费支出、投资手续费用支出等。 存钱--资产 当期的收入超过支出时...https://vibaike.com/30407
8.2019,我是怎么被预付费理财加盟坑惨的?躲过了裁员和996,却不一定躲得过培训机构跑路、加盟代理骗局、贷款理财陷阱……你走过最多的路,可能是别人的套路。 这一年,有的人想学英语提升自己,却被培训机构卷跑了全部积蓄;有的人迷信内部消息,买理财产品亏掉一年工资;还有人迷信速成班,被“金牌讲师”收割智商税。京东云、暴风集团、如风达、OYO等知名互联网公...https://www.36kr.com/p/5280338
9.《小狗钱钱》读后感12篇读了这两本书后,我对金钱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观,并且形成了基本的理财框架。变富需要做的事就是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就是要不断提升资产,减少支出就是要降低负债。资产的提升反哺收入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我认为工作和事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为了财务安全,你的事业应该围绕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收...https://www.cnfla.com/duhougan/2991984.html
10.理财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财培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财培训的心得体会 1 投资是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543713.html
11.精辟:如何赚钱发财的23种方法保守的理财。收益率=利率。安全等级:最安全,主要风险是银行倒闭,基本上不大可能发生。收益太低,急用钱时变现很不方便,因为没有人会把那么多钱全存活期,万一要钱急用,定期提前取出来,利息损失惨重。 3、买保险: 被国内人民广泛误解的理财。我之所以说保险被误解了,是因为保险员推销、国人购买保险时候经常考虑的是...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ruhechuangye/301653.html
12.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安全吗?1、安全的,理财的话有三个特点: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但世界上还没有一款产品或是项目能够做到三者兼得。以银行为例的话,有安全性、流动性,但没有收益性。 2、因为保险产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不管是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还是其他保障型的产品,都是比较可靠的。而且我国大陆的保险公司也是比较靠谱的,因为成立...https://www.yoojia.com/ask/5-14090077276271549705.html
13.穷人怎样理财赚钱理财真的能赚钱吗? 理财是有可能赚钱的,但也有风险存在。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相伴而生的,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进行评估。理财产品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回报,即资产增值;二是收益分配,即利息、分红等收入。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点,投资者需要根...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31022
14.存款保险制度来了,我们该如何理财?业内人士预计,保险费率将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国际水平大约在万分之五,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起步阶段,应该在万分之五以下。 【如何理财】 怎样存钱最安全?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介绍,可以采用分散存款的办法。比如300万元的存款,如果分在6家不同的银行每家存50万元,那么按照条例规定,就都能够享受全额保...http://www.bbrtv.com/2015/0401/19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