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个人养老金供需平衡、保障居民养老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状如何?
??截至2023年底,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达5000万户,参与人数已达到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
??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仅为约2000元,远低于1.2万元的缴存上限
??如何解决?
??找准个人养老金的价值点,突出个人养老金功能
??●突出税收优惠的好处,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突出投资功能,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
??●突出养老保障功能,可考虑将1.2万元的缴存上限进行适当调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在促进个人养老金供需平衡、保障居民养老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11月下旬起,我国在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城市和地区先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今年1月下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一年多来,重庆的试点效果如何?哪些人在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个人养老金究竟值不值得买?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1、年收入10万元以上人群是购买主力军
??2023年3月,重庆某金融机构员工龚雪(化名)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了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推出的一款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前,她已按每年1.2万元的限额标准,累计缴存了2.4万元,丈夫也跟她一样购买了这款产品。
??“其实,个人养老金产品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打算买。”今年28岁的龚雪说,当时,她完全没有养老规划意识,认为现在有钱用就够了,没有考虑到30年后养老的问题。
??不过,有了孩子后,龚雪意识到,将来自己老了不能给孩子增加太大负担,很有必要给自己多准备一点养老钱。而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相当于每年强制自己存一笔养老钱。而这笔钱对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造不成太大影响,还有不错的投资收益。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第一年缴存的1.2万元,目前已经获得了近400元的投资收益,年收益率在3%左右。”
??龚雪还认为,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还有享受税收抵扣优惠的好处。比如,2023年,她年收入25万元左右,减去个人养老金费用等各种个税减除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约为11.8万元,年度纳税额约为9280元。但如果她没有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年度纳税额将增加1200元。
??2、实际购买人数远少于开户人数
??然而,无论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是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目前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人都显得太少。
??经过努力,截至今年2月末,该行个人养老金开户客户数达到23万户,但实际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仅为约7%。同时,缴存资金总额只有6079万元,人均缴存资金仅为3799元左右。
??类似情况,在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同样存在。该公司先后推出了4款个人养老金产品。截至2月,该公司个人养老金开户客户数共计5.46万户,其中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仅为5%左右,投保保费共计2740余万元,人均保费为1万元左右。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也存在这种“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透露一组数据,至2023年底,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数达5000万户,参与人数已达到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但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仅为约2000元,远低于个人养老金账户1.2万元的缴存上限。
??3、须找准个人养老金的价值点,突出缴存好处
??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存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另一方面,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后最高只能节税5400元,税收优惠的力度也不够。当然,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个人养老金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可为老百姓增加养老金的积累渠道,帮助投资者实现个人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在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看来,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种好的保障制度。但在试点期间,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现一些“痛点”,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廖成林还向市民建议,个人养老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产品,究竟值不值得买,需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感兴趣的人,不妨货比三家,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养老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