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随即,各大银行开始了“抢人开户大战”。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甚嚣尘上:
正方:个人养老金业务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帮助广大群众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再添一份积累,为退休生活加固一重保障。
反方:穷人要不起、富人不需要。粗算月收入超过8000,才能达到节税门槛;年收入过百万,每年也才节税5400元。
似乎都有道理,听谁的?怎么办?
+++++
Q1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制度?
指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
属于“养老金三支柱”中的第三个支柱。前两个支柱分别是:国家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Q2
为什么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
往大了说,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除了靠国家、靠单位,也要靠个人。
实际点说,除了储备更多的养老金应对老龄化,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募集稳定的长期资金、通过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或实体经济,刺激并支持经济发展。
Q3
如何节税?节税金额有多少?
准确的说,是延迟交纳个税,不是免交个税。
交费期:交费金额作为个人所得税税前抵扣项予以扣除。每个月上限1000元、每年上限12000元。
领取期:按照交费金额的3%补交个人所得税。
对照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粗算如下:
即:月收入8000元或10000元以上的,每年节税金额360元至5400元不等。如果月收入低于8000元,节税的现实意义很小。
Q4
优点是什么?
1.部分人能延迟交纳一定额度的个税。主体应该是税前月收入在10000元至30000元之间的人群。
2.能够选择的产品种类比较齐全。既可以是银行发行的养老储蓄产品、也可以是基金机构发行的养老基金、还可以是保险公司发行的专属养老保险产品。
3.收益稳定。无论选择哪个类型的产品,相对来讲,发行机构都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对于投资风险的控制普遍高于同类普通产品。从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来看,预期收益也不低于同类普通产品。
4.强制储蓄,能存下钱。有人说,存钱是一种高级的自律,财易外流,这是大家的一种普遍感受也是常见情况。通过专属账户的设立、交费和领取规则的设定,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攒下一部分钱。
Q5
缺点是什么?
1.延税额度有限。如问题3所述,每年延税360元的人群应该占大部分。即使是能够延税5400元的人群,相比较其“巨大”的收入,可能并不构成太大的吸引力。
2.适用人群有限。首先必须是缴纳个税的人群、其次必须是收入超过节税门槛的人群。据统计,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约为1.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并不高。
3.虽然可选择的产品涵盖了金融体系的三驾马车:银行、证券、保险,然而具体的产品形态依然单一。以保险为例,目前的专属养老保险产品均为万能账户,账户理财的功用大于养老现金流规划的作用。有一些很成熟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尚未纳入,政策面信息表明后续会不断丰富产品的形态。
4.进入账户的资金灵活性较弱。在进入领取期之前,除退出、身故、失能等原因外,不能动用、也不能部分动用。这一点相较于一般的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而言,约束性比较强。
5.并不唯一,也可替代。考虑延税优势,是不是个人专属养老金就是最佳选择呢?不一定。其实,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一些正规金融理财产品,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并不见得差,甚至从匹配个性化需求的角度看、要更加契合。
Q6
适合谁?
个人认为,最适合满足以下几个特征的人群:
为什么?请看下一问:不适合谁?
Q7
不适合谁?
适合或者不适合并不是绝对的概念,应该辩证的来看,结合第6问,我们来看看“不适合谁”:
1.越接近退休年龄的人、越不合适。
因为按月或按年计算的节税额度有上限,最经济的做法是拉长交费期,享受更多次数的税收优惠。接近退休年龄,能够享受到的税优次数相对就很有限、总体的节税金额不会太高。
就以最高档为例,每年节税5400元,如果离退休年龄只剩5年、节税总额也只有27000元。
2.家庭整体收入不稳定或预期有较大变化(对应于第6问中的2、3)。
个人税延养老金的基本形态和国家养老保险极为相似,特点都是长期持续稳定的交费。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稳定的收入做支撑,这样一份计划恐怕很难继续下去。
3.家庭应对风险事件的经济能力尚不完善或者说依然薄弱(对应于第6问中的4、5、6)。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当今社会,不确定性越来越多,风险无处不在。相比较意外、疾病、衣食住行、收入下降、失业、房贷断供等风险,养老可以说是排序相对靠后的一个风险。有限的预算,应该先做好此类风险事件的资金储备和风险筹划,再有富余资金考虑补充养老。
4.可以选择更优的替代方案。
如前所述,目前有很多成熟的金融产品也能起到养老补充的作用。以笔者比较熟悉的保险为例,不乏保障和服务俱佳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对于个人而言,个人税延养老金最直接的好处是当下不用交税,未来再交,而且适用的的是最低档税率3%。
但是,大部分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或者实质上能够起到养老补充的保险理财,在领取时尚不需要交纳任何税费。换句话说,尽管交费时没有抵扣个税,但领取时也不用交纳3%的个税。
孰优孰劣,恐怕不能只看节税额度,应该从方案整体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来平衡选择。
Q8
如果适合,怎么买?买什么?
怎么买,很简单:
首先通过入围的商业银行开立专属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线上办理即可,各入围银行APP均能办理。
然后像买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一样,从个人养老金产品清单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按提示操作购买即可。
买什么,有点复杂:
如果要求刚性兑付、保本:选择养老储蓄或养老保险;
如果愿意承受一定的额外风险、追求更高的预期收益:选择养老基金。
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做组合,三选二或者三选三。当然,最终的平衡点需要一定的评估过程或咨询顾问来寻找,在此不再赘述。
Q9
如果不适合,又该怎么做呢?
世界多姿多彩,有萝卜也会有青菜,不妨在理财顾问的协助下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替代方案,总有一款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