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为“收入险”的产品在打工人群体里悄悄走红。
起初,我是在某平台刷到过这款保险,后来,有用户来后台留言咨询,我特意去看了一下,跟当初看到的推广是同一款产品。
这个“收入险”是人保和蚂蚁保联合推出的,全名是“青山在·收入保障险”购买途径主要是支付宝,这个保险保障的是因为疾病/意外受伤失去收入后,进行定额的收入补偿。
比如说买的月保额(也就是每个月能领的钱)是2万元,那么最长可以连续领取100个月,也就是200万元。
关键啊,它还支持保费月交,一个月也就十几、二十多元,但仔细了解了一下,发现有猫腻儿。
我先跟大家说说这款产品的基础保障和怎么用。
青山在·收入保障险,保障有3大项:
一是,手术住院收入损失保险。
特定手术住院/ICU病房住院7天及以上,能赔付30%的月基本保额。
比如买的月基本保额是5000元,那就支持理赔1500元,如果次月还在住院,就再赔1500元;
那如果买得月基本保额是2万元呢,就支持理赔6000元,如果次月还在住院,就再赔6000元。
以此类推,只要满足特定手术或者ICU住院7天以上,就能申请理赔。
如果是非手术原因住院,也没有用到ICU,是无法赔付的。
另外,比较小的门诊手术,如痔疮手术、椎间盘手术、静脉曲张手术等均不包含在内。
这一项保障,有点类似住院津贴,部分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里会有这个福利,一般一天能赔150-500元,按300元一天算,住7天能赔2100元。
住院津贴这项责任并不是所有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有,要根据具体产品来分析,这项责任也不能作为我们选择健康险时的关键责任来看,一般我们会放在拓展责任里,对保费预算比较宽裕的朋友,会建议附加。
二,涵盖70种重疾收入损失保险。
这一点是产品的核心保障,确诊这70种重疾列表中的任意一种,即满足赔付条件。
但怎么赔,这里还有说法。
比如我们买月基本保额为5000元,那么我们可能会理解成,确诊符合的重疾后,每月赔5000元,连续赔100个月,到保单结束。
这样理解,并不准确。
它对恶性肿瘤重度的疾病定义与重疾险中的定义是一样的。
符合定义,就能获得第一次赔付,也就是第一个月的赔付——5000元。
但如果想要持续赔付,就需要满足持续失能状态要求。
恶性肿瘤重度的持续失能状态要求是:
针对恶性肿瘤进行1次及以上的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肿瘤免疫疗法、质子重离子治疗。
直白点说,患癌后,想要每个月拿到赔付,就需要每个月都持续针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比如早期肺癌,手术后没有再进行放化疗等治疗,那就不能持续获得赔付;也就是说,确诊,只能拿到第一个月的理赔金。
不过,如果是特定恶性肿瘤,那么就没有持续治疗的要求了。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特定恶性肿瘤。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分期达IV期,就符合特定恶性肿瘤重度的要求。
按照这样的区分,可以简单理解为,危重型/晚期恶性肿瘤,则不需要持续治疗,也能按月领取赔付了。
这一点,其实还挺坑的。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并不高,而这款产品并没有身故保障;换句话说,无论患者是领取三个月发生身故,还是领取三年发生身故,在身故的那一个月,保单自动终止,不再进行理赔。
接下来说第三点,4种功能损伤收入损失保险金。
它保障的是患者因4种功能损伤导致的失能状态,对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行定额补偿。
这4种功能损伤涵盖了: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功能损伤、胸腹脏器功能损伤、肢体运动功能损伤、五官功能损伤。
举个例子,小李之前买了这款保险,月基本保额为2万元,某天小李因车祸导致瘫痪失能,那么家人就可以按月领取2万元,这钱可以用来请护工或者补偿收入损失。
但是,如果小李在那场车祸中身故,那么这份保单自动结束,不进行理赔。
我在刚看到“收入险”的时候,以为是给35岁失业人员的对冲保险;跟“脱发险”、“高温险”一样,噱头大过实际。
仔细看完这份保险,发现它对标的是重疾险:在发生大病之后,给家庭的经济补偿。
不过,从功能上来看,属于重疾险的删减版。
以30岁女性为例,50万元保额,青山在·收入保障险年交保费为284.1元,保障期10年;同样30岁女性、50万元保额,短期重疾险的年交保费大概在500~600元之间。
区别在于,重疾险不仅能赔重疾,轻症、中症分别能赔基础保额的30%、60%。
如果确诊重疾,重疾险的50万理赔金是可以一次性拿回来的,无论你是继续治疗还是留给家人,都随你安排;
而青山在这款产品需要持续投入治疗才能拿到下个月的理赔款,在重病面前,这理赔金大概率是不够的治病的,但放弃治疗,也意味着放弃理赔。
即使是危重型晚期恶性肿瘤,考虑患者生存期的话,大概也能算出,“青山在”至多能拿到三四十个月的理赔金(不到20万元),而重疾险一般确诊后就能申请理赔,一次到手50万元。
包括失能、全残、身故这种会对家庭重创的巨大风险,其实都可以通过一两百块的意外险和几百块的定期寿险解决。
有余力的朋友还是推荐买终身重疾险。
短期保障的问题在于,未来高风险期,不仅保费成本更高,而且因为身体条件被拒保的概率也会更大。
长期重疾险虽然现在缴费时觉得比短期重疾险的保费贵很多,实际上是为了对冲年老时的高风险。
在买保险这件事上,一向是丰俭由人,在满足基础保障之上,我们会更推荐性价比高的产品。
但具体到个人,每个人对于基础保障的定义不一样,比如有些朋友觉得百万医疗险足够用了,也有些朋友觉得一定要覆盖到私立医院才行,根本需求不一样,那么适合的产品、保费也就有很大的差别。
但大家对于保障的共识,应该是:
一把会漏雨的伞,只会越漏越多;
一款基础保障都满足不了的产品,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好啦,如果你在网上看到“心动保险”,但又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买,可以添加二维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