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超5000元/月要缴3%个税?回应来了起征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人员取得基本养老金是否需要缴税?

答:

目前,个人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网传“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需要缴税。该说法准确吗?

不准确,如上所述,个人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更不涉及起征点。

2018年开始实施的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换算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个税起征点,即为每月5000元。

退休人员取得的基本养老金无论是否超过5000元/月,都是不必缴纳个税的。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的传言从何而来?

3%个税针对的是个人养老金,而非基本养老金。

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个人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机构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有何区别?

个人养老金不同于基本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由国家统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基本养老保险,即“第一支柱”;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投保、共同负担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即“第二支柱”;

以及主要由个人负担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即“第三支柱”。

基本养老金属于第一支柱,而个人养老金属于第三支柱。

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按月领取养老待遇须具备2个条件:

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到法定最低年限要求。

关于养老保险,这些你要知道

缴费年限指累计缴纳的年限,中间可以有中断,不强制连续。

即使养老保险已缴够法定最低年限,但只要存在劳动关系,企业仍须依法为员工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在缴满法定最低年限后,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缴纳。

无论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单位参保职工,退休时养老待遇的计发办法是一样的。养老待遇的高低主要受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影响。

参加养老保险者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是能被继承的。无论是员工在职期间逝世还是退休后离世,其个人账户里的缴纳本金及所得利息均可被继承。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退休人员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参加个人养老金是在享受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增加的补充养老保障渠道,对参保人来说是多了一份养老收入。

01

个人养老金开户

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应当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在信息平台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登记和管理个人身份信息,并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关联,记录个人养老金缴费、投资、领取、抵扣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信息,是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

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

02

个人养老金缴费

个人养老金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次年重新计算,方式十分灵活。个人养老金没有缴费下限的规定,也没有缴费年限的规定。

03

税收优惠

个人养老金采取递延纳税优惠。

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04

如何领取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以下任一条件的,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①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

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③出国(境)定居;

④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

领取个人养老金时,商业银行会通过信息平台核验参加人的领取资格,并将资金划转至参加人本人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

注意,个人养老金可以继承。

参加人身故的,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的资产可以继承。参加人出国(境)定居、身故等原因社会保障卡被注销的,商业银行将参加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的资金转至其本人或者继承人指定的资金账户。

继承属于待遇领取的特殊形式,也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按照3%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动报、网易、广东省总工会

内容编辑:深圳人社

-End-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话深圳几乎家喻户晓!

既然选择在这里奋斗,那就入个深户吧!

【想入深户的赶紧,加入深圳积分入户咨询交流群!】

入深户才能申请公租房或安居房!

别让孩子输在户籍上,入深户,给孩子一个选择名校的机会!

THE END
1.最后两天!个人养老金账户抵扣税:真的划算吗?总之,个人养老金账户抵扣税政策是一种有益的养老保障措施,但具体是否划算还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评估。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利用该政策,并注意防范养老保险市场的风险。 一句话建议是:大多数人,没必要缴纳。 来自:小飞学长>《待分类》https://www.360doc.cn/article/60253983_1108943285.html
1.领取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进行年度汇算...答:个人按照规定领取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后,在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所在地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不需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http://ningxia.chinatax.gov.cn/art/2022/5/16/art_10996_263252.html
2.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怎么计算1、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全年减除费用-全年专项扣除-个人养老保险费用;2、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3、计算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个人养老https://cadforex.com/yanglj/146718.html
3....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相…领取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个人按照规定领取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后,在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所在地办理全员全额扣缴 申报,不需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276584
4.个人养老金账户享税优?这钱你真会算么?12000*10%即第二梯队给你省的税 四种产品怎么选? 那基金、存款、理财、保险该怎么选呢? 安全性和你的风险偏好 首先,我们来看下四种产品类型。安全性上,存款、保险是安全的,而理财和基金的风险相对高一些。风险对应收益,理财和基金收益的空间也更大一些。当然,既然是养老的钱,我们不希望它风险太大。 https://www.douban.com/note/859988728/
5.替父母交养老保险可以扣税吗?替父母交养老保险划算吗?在中国,养老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有些父母可能无法自己交纳养老保险,这就需要子女来替父母交纳养老保险。那么,如何替父母交养老保险呢? 一、替父母交养老保险可以扣税吗 可以。 根据国家税收政策,替父母交养老保险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69940
6.上海税前1.5万税后多少钱呢(2分钟教会你上海税后工资计算方法)当然,税延养老保险在缴费期可以使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变小。从而达到延缓缴税的目的。 上面的文章就是对“上海税前1.5万税后多少钱呢(2分钟教会你上海税后工资计算方法)”这个的阐述了,小伙伴对于这些会计知识都了解了吧,好了我就介绍到这里了,小伙伴还想学习其他的财税录相关的知识吗,关注我们的网站,成为我们...https://www.niuacc.com/zxsscl/478637.html
7.12000个人养老金能免税吗?能免多少税?一、12000个人养老金能免税吗?能免多少税? 个人养老金是我们晚年养老的基础,从宏观层面来说,个人养老金是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 我们参加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后即可缴费,个人养老金每年的缴费上限为12000元,资金可以投资理财产品,并且享受相应的税收政策。 https://naibabao.com/wenda/1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