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能看到0甲醛的宣传,但其实甲醛无处不在。
其实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自己就会产生甲醛。
只不过甲醛只是中间产物,体内的酶会把甲醛分解成甲酸,然后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
由于人类的活动,其实“正常”空气中,也有一定的甲醛,不过通常低于百万分之0.03(0.03ppm)的浓度。
所谓0甲醛的商业产品,是绝对的智商税。
人体吸入(通过肺呼吸和皮肤吸收)极少量的外界甲醛,也是没事儿的。绝大部分的甲醛会被细胞分解,大约不到三分之一的甲醛会进入血液。
人们总是注意到居家装修产生的甲醛,但很少人知道,香烟中同样含有较高水平的甲醛。
吸烟者白细胞中与DNA结合的甲醛含量,比普通人高很多。
除此之外,一些乳液、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以及指甲油中都含有甲醛。但这些洗护用品的甲醛含量,通常达不到威胁健康的水平。
一些工人、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从业者,殡仪馆从业者,都可能接触更高含量的甲醛,暴露量大约是百万分之0.45。3%以下的工人,接触的甲醛含量超过百万分之2。
虽然已经有研究证明,实验室中暴露在高浓度甲醛中的动物,会导致癌症发生率的升高,但较低浓度的甲醛接触危害并不大[1]。
的确有文献资料,证明甲醛增加白血病的风险,尤其是髓系白血病[2]。
也有研究表明,接触甲醛的工人,骨髓中早期白细胞的染色体变化,高于正常水平。但同样的,并非所有的研究,都能显示出更高风险。
那么,甲醛就是完全安全的吗?
当然不是。
老生常谈:“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上文已经说了,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还活着,那么就会随时随地接触到微量的甲醛(不仅仅是环境中的,还有你体内自己产生的)。
但甲醛浓度,高到一定地步,必然会影响健康。
在实验室中,大鼠通过肺吸入甲醛,导致鼻腔癌症和白血病更易发生。如果饮水摄入甲醛,导致胃癌更容易发生。10%的甲醛溶液处理小鼠皮肤后,也会导致癌症的易发。
那么甲醛对人体的健康区间,究竟在哪里呢?
通常百万分之0.1的甲醛,就会造成人体生理上不舒服的一些反应,例如:眼泪刺激、眼鼻喉灼烧感、咳嗽、喘息、恶心、皮肤刺激等等。一些化妆品、洗护品中的甲醛会导致过敏性皮炎,导致发痒、红疹,乃至于水泡的发生。
甲醛中毒的界限,大约是百万分之1。
达到百万分之2,不高于3时,会引起较强烈的鼻咽喉刺激,但可以忍受。
超过百万分之10,发生急性中毒事件。
对老鼠进行试验表明:
400mg/立方米,小鼠2小时内半数死亡。
1000mg/立方米,大鼠30分钟内半数死亡。
关于除甲醛,一些商家要么不谈剂量,要么夸张地谈剂量。
室内装修标准的甲醛浓度是0.08mg/立方米,相当于百万分之0.06,大约只有甲醛长期暴露工作者(百万分之0.45)的七八分之一。
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甲醛浓度,基本对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
当然,也必须得注意一些违规装修。
如果甲醛超标上10倍,甚至100倍,还说甲醛不伤害健康,这恐怕比智商税还可怕。
违规装修,导致甲醛中毒的新闻事件,频频发生。
总的来说,当甲醛浓度低于0.1mg/立方米时,当然需要堤防智商税。
但如果浓度高于2mg/立方米时,你就需要警醒健康问题了。
其实,只要你是正常的健康人,甲醛是否危害健康,身体的反应都会告诉你。
《参考文献》
[1]ab"FormaldehydeandCancerRisk".NationalCancerInstitute.2011-06-10.Archivedfromtheoriginalon2019-01-23.
[2]ab"RiskFactorsforNasopharyngealCancer".AmericanCancerSociety.24September2018.Retrieved17Septembe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