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居民朋友、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发言人来了”——“医保管家‘合’你同行”合川区医疗保障政策专场发布活动。
本场发布活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宣传部、重庆市合川区医疗保障局、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
“发言人来了”发布活动是由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策划指导,主要目的是推动涉及发展和民生的政策制定者、执行者,进城乡社区、进产业园区、进学校校区,以“你提问,我回答”的对话形式,开展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推动惠民惠企好政策广为知晓、用好用足。
今天的活动得到了合川区领导和合川区医疗保障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合川区政府副区长李艺滨女士亲临现场,欢迎您!合川区医疗保障局局长唐冬梅女士也来到了现场,欢迎您!
今天我们活动现场邀请到了社区居民朋友和重庆市级、合川区级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大家看我们这个发布主题,叫做“医保管家‘合’你同行”,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几位合川区医疗保障局和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的“医保管家”,和大家作现场交流。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位“医保管家”分别是:合川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谢骞先生;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副主任彭青先生;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城乡居民参保科科长徐德田先生;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协议机构监督科科长庞春菊女士。
主持人:首先,我们有请合川区政府副区长李艺滨女士致辞。
李艺滨:居民朋友们、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医疗保障政策专场发布活动,主要目的是:宣传解读我区医疗保障政策和医保基金监管举措,推动惠民惠企政策广为知晓、用好用足。
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参加今天发布活动的市民朋友和新闻媒体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医疗保障工作的市民朋友和新闻媒体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安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医疗保障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医疗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我区医疗保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医保局有力指导下,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新时代医疗保障的主要矛盾,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积极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康发展,千方百计降低药品及耗材价格,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政策发布活动,通过各位市民朋友、新闻媒体记者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一定会将医保政策宣传好解读好,真正做到医保政策家喻户晓、应享尽享。
最后,预祝今天的发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那么,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呢?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参保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失能),需要长期在家中或养老护理机构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护理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怎么缴费?标准是多少呢?
我区长期护理保险是从2022年在职工医保中开始试点,目前的政策是,只要参加了职工医保,同时也要参加长期护理险。单位职工医保的长护险个人缴费部分按月从其个人医保账户中代扣代缴,缴费标准是他本人医保缴费基数0.1%。个人职工医保的长护险,一档是从银行卡中代扣代缴,二档是从个人医保账户中代扣代缴,目前缴费标准是退休人员为61元/年,在职人员是122元/年。
哪些人可以申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呢?
参加职工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因多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失能)的参保人,主要表现为不能独立进食,大小便不受控制,不能自己洗澡、穿衣服,上厕所等等,需要他人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的情况,均可以申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申请长期护理保险需要提交什么资料呢?
申报后多久可以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呢?
达到失能评估标准且职工医保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从评估结论下达的次月起开始享受;累计缴费未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需按不足年限补缴长期护理保险费,从补足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待遇。
长期护理保险可以以哪些方式享受待遇呢?
参保人可根据其失能状况、护理需求和家庭情况,自愿从居家个人护理、居家上门护理、机构集中护理三种护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居家个人护理的费用标准为40元/天;机构集中护理、居家上门护理的费用标准为50元/天。
我给大家举2个例子来说明:1.罗某某,因脑梗死疾病导致失能,于2022年3月提出申请,经专业机构评估后,4月下达评估结果,选择居家个人护理,从5月1日起,开始享受40元/天的待遇。2.赖某某,因年老导致失能,于2022年7月提出申请,经专业机构评估后,8月下达评估结果,选择机构集中护理,从9月1日起,开始享受50元/天的待遇。
日前,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是按照“应保尽保、保障基本”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而制定的又一个惠民政策。
首先,什么是医疗救助?
普通群众就医享受两重保障,先报销基本医保、符合条件时再报销大病保险。对于困难群众,就医时还要再多一重保障,这个第3重保障就是医疗救助。
第一:资助参保。对特困人员(包括城乡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员、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大学生4类人员按照居民医保一档个人缴费标准的100%,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二档的100%给予资助代缴;低保对象,按照一档的90%给予资助代缴;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保边缘户4类人员,按照一档的70%给予资助代缴。
第二:医疗费用救助。主要针对救助对象住院,普通疾病按照不超过6000元/年,重特大疾病按照病种不超过10万元/年,按照大额费用不超过6万元/年的标准进行救助;救助比例根据身份类别和医院等级有所不同,分别为60%、70%、80%三个档次。
第一:救助范围有所扩大。刚才讲到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保边缘户,和因病致贫重病患者5类人员是本次政策新增的救助对象。
第二:增加了倾斜救助。对规范转诊且在市内就医的特困人员,一次性就医费用经三重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达到3000元以上的,其自付费用按70%的比例再次给予救助,年度救助限额2万元。这是给予特困人员的第4重保障。
下面谈一谈集中带量采购。
集中带量采购,我个人称之为“超级团购”,因为它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具体是由地方医保局把老百姓最常用的药品耗材采购量全部汇总起来,再用这个巨大的采购量作为筹码,由国家医保局或者多省市联盟牵头的医保局出面,直接跟药厂进行招标或者谈判。通过这种“以量换价”的操作,有效挤压药品耗材虚高的价格水分,从而减轻老百姓的医药费用负担。
集中带量采购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覆盖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冠脉支架、骨科耗材、种植牙等医用耗材。目前又延伸到了血塞通、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
3年以来,我区先后落地了468个药品、15种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平均降价52%、80%。累计节省采购支出5.0亿元,其中,为患者节约医药费用3.0亿元,节约医保基金2.0亿元。医疗机构获得结余留用奖励400多万元,因此这又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政策。
举两个真实的案例。东津沱社区的张大爷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以前需要25元一盒,现在集采政策下来以后,每盒不到3元钱,这样算下来光这一种药,一年就可以节约几千元的费用。
今年65岁的廖大妈也是受益者之一,由于心梗需要安装冠脉支架,以前要1万3千多元一个,现在只需要700多元,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后,集采将成为常态,非集采只是例外!
我区也将持续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不断优化医疗保险和救助政策,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城乡居民参保科科长徐德田围绕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进行发布介绍。
城乡居民医保就是老百姓最常见的基本医疗保险,以前叫新农合,现在叫居民医保,它覆盖了我们区80%以上的人口,它分为两个档次,今年一档是350元,二档是725元。居民医保每年年底会有一个集中参保筹资期,我区居民可在该期间缴纳次年的城乡居民医保费,缴纳后,会从次年的1月1日起生效。虽然现在筹资期已经结束了,但目前仍可以继续参保缴费,本月缴费的,会从5月1日起生效。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成本、医疗价格都在上涨,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没有医保,看病是非常昂贵的。咱们隆兴镇一位马先生,今年四十五岁,正值壮年,从来没住过院,平时也很少感冒,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健康,认为买医保就是浪费钱。就在今年2月份,身体突然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肾病,被告知需要立刻进行手术,预计医疗费14万元,14万元不是小数目,为了凑齐医疗费,马先生的家人是借遍了亲戚朋友,甚至准备卖房子。好在当地医保管家及时联系到他们,马先生是幸运的,本该去年12月底结束的居民医保参保筹资期,因为疫情延期到今年的2月底,他只要缴了费,就可以从今年1月1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在医保管家帮助下,他成功办理了参保缴费,出院时在医院直接结算,发现报销了接近十万元。现在他是见人都夸买医保好,也在积极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要按时买医保。
通过这个例子,主要是想告诉大家,参加医疗保险的重要性,买医保就是买保障买放心,保障的是自己,幸福的是全家。
主持人:下面请合川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协议机构监督科科长庞春菊围绕医保基金监管情况进行发布介绍。
庞春菊:居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区医保中心协议机构监督科的庞春菊,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我们的服务理念是“织密基金监管网守好人民‘看病钱’”。
过去一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聚焦“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和“乱计费”“乱检查”“乱用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查处医药机构虚假收费、虚假患者就医、虚开诊疗服务等欺诈骗保行为,并严厉依法打击。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通过我们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减轻了参保群众的医疗负担,维护了医保基金的安全。自2019年医保局成立以来,我们通过日常检查、夜查、专项检查、聘请三方机构审计等多种监管方式,实现了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检查,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928家次,追回违规本金1177万元,处违约金1890万元,解除医疗服务协议28家次。
案例二:2022年3月,我们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区内一家诊所,无执业医师资格人员进行高血压、糖尿病诊断,并在医保系统进行信息维护,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人员纳入两病待遇享受范围。经查实这家诊所还存在串换项目、诱导参保人员不合理就医、伪造医疗文书、冒名就诊、虚增费用等违规行为。对查实的违规行为,我们作出以下处理:追回违规本金1.8万元,处违约金8.5万元,解除该诊所医疗服务协议;取消3人“两病”用药资格。
社区居民:参保的困难群众如何快捷享受医疗救助?
彭青:第一: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已认定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直接获得医疗救助。第二:救助对象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没有获得“一站式”结算的,到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递交资料也可获得救助结算。
社区居民:集中带量采购在大幅降价的同时,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彭青:集采药品以通过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产品为主,能够中标的企业均为较大型企业;况且药监部门强化了集采产品的质量抽检,中选产品如果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将取消企业的中选资格。
主持人:李艺滨副区长一直在现场参与活动,她是分管医疗保障工作的,我们居民朋友也可以向她提问,我们请李区长现场来解答。
社区居民:除了医疗救助,对具有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的大病患者还有哪些帮扶手段?
社区居民:可以用医保卡到药店、诊所去买食品、生活用品吗?
庞春菊:不可以。医保卡上的钱虽然属于个人,但是它也是医保基金,它可以用来看病、就医、购药,不可以用于医保规定以外的消费,比如购买食品和生活用品。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维护好医保基金,守好我们的“看病钱”。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举报查实了有没有奖励?
社区居民:买了居民医保一档350元,为什么在药店不能使用?
徐德田:根据目前医保政策,城乡居民医保没有个人账户,所交的医保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而药店不属于我们的定点医疗机构,所以居民医保暂时不能在药店使用。但我们缴纳的居民医保有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一档限额300元,二档限额500元,可以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就医使用,譬如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及区级5家医院。
社区居民:以前购买了职工医保,卡中还有余额,停保后购买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的钱为什么在医院用不了?
徐德田:其实是可以使用的。因为购买了居民医保,一档会有300元二档会有500元的门诊统筹费用,根据目前的系统设定,医院系统会优先识别到居民医保的参保信息,在医院需要先把门诊统筹费用使用完后,才可以使用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余额。
主持人:我们区医疗保障局的唐冬梅局长也一直在现场参与活动,有没有哪位居民朋友想向她提问,我们请唐局长现场来解答。
社区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那么好,在哪里可以申请办理呢?居民医保可以申请吗?
社区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申报未评定成功,可以再次申报吗?
谢骞:可以的,申请人从收到评估结论后,满6个月的,可以再次申请评估。
社区居民:失能人员选择护理方式以后,可以改变吗?
谢骞:可以的,失能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的护理需求,书面向长期护理保险承办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主持人:刚才通过发布介绍和回答提问,我们几位“医保管家”,也包括我们的区领导和区医疗保障局的领导,给大家讲解了“居民医保报账”“依法参保”“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等方面的医保知识和政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