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厂这个选题是我毕业那一年做的。刚毕业就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让我挺焦虑的,经验不是很多,发现的选题也不多。
当时我有一个朋友,他家在汕头开内衣工厂,他知道我在做拍摄,就和我说了他家这个地方,然后我去网上搜索了解他家那边的情况。他家在陈店镇,我在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其实很少,大部分是宏观的简介,比如它的内衣产量占中国的多少,每年出口多少,大概是这种数据。
我对这个地方挺感兴趣的,因为在那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叫《打工女孩》,作者是美裔记者张彤禾,她在东莞世界工厂跟踪那些打工女孩的生活,写出来这部非虚构的作品,我觉得写得非常好。
工厂的机器
“我大部分时候都在观察”
“你老婆的胸还有弹性吗?”
“我老婆都生4个了,哪里还有弹性。你呢?”
“我不告诉你。”
“你家那头母猪肯定也不弹。”
“你家那头才是猪。”
——《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开头
我在工厂待了差不多20天。他们好像8点上班,我每天大概9点到他们工厂,然后坐着。有时候也会帮他们打包装,听他们在聊什么,或者去冲压机器之类的地方看他们工作。机器的声音很吵,但工人们说话的声音也大,所以基本能听得清楚他们讲话。
陈劲拍摄的在聊天的工人
镜头前的人好像在注视着镜头
这张照片他不是在看我,他是在跟我这个角度的同伴聊天。我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地方,他们就不太介意我的镜头了。
“他们是不同的代表”
除了了解工人还要了解工厂的情况,我在镇上看到卖钢扣、熔喷布、包装的各种企业,它们集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我会先去了解内衣产业链的每一个生产步骤,对工人和产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去细化我的采访提纲,并做一些拍摄计划。
采访的时候主要还是要通过聊天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比如他们晚上会去溜冰、打桌球和唱KTV等,我也会跟着一起。在那个环境里,他可能会带几个朋友去那一起玩,我会问他的朋友对他的了解以及他们知道的一些故事、他本人可能不太愿意说的话,然后再跟他确认,有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或者是不是之前遇到过这种事情。
我是整理好素材才离开陈店的,边整理边补充,但还没开始动笔写。我列出总提纲,再去看照片是否需要补充,补完再回去。回去写的时候就已经不用再补充了,除非有一些需要核实的会再跟他们核对一下。
轮滑场,是陈店最受年轻人喜爱的地方之一
比较遗憾的是,我本来很想采访李佳的姐姐。因为我看过《打工女孩》那本书,李佳的姐姐作为一个辍学的打工女孩,我想了解一下她的情况。但是她实在是太内向了,不太愿意跟我去聊。所以我没能突破到答案,我觉得挺遗憾的。
“我希望读者会记住结尾的提问”
离开轮滑场,两人又相约去朋友家打王者荣耀。夏夜的微风拂过少年的T恤,李佳哼起了流行歌曲。
“等我满了十八岁,我要离开这里,去深圳打工。”
“不过,深圳的工厂不让玩手机吧?”李佳问道,随后猛踩了一脚电动车油门,消失在陈店嘈杂的夜色里。
——《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结尾
结尾的场景我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和李佳一起坐着电动车去打桌球的地方。当时我刚好去了深圳,因为很多潮汕人都会去深圳打工或创业,但李佳没有去过,他对深圳很好奇,会问我深圳到底是怎样的。当时,他刚好问了我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下,我也没进过深圳的工厂,所以没有办法回答他。我对这个问题印象特别深刻,所以想把它作为结尾,也算是他对自己、对这个城市、对读者的一种提问。希望读者读完之后还会记得这个问题,有想回答他的想法。
李佳和小发
毕业之后,我一直从事摄影报道这个行业,也会做策展、拍纪录片等其他工作。我是做自由职业的,受媒体委派,给媒体供稿,或是自己去拍一些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东西,但现在有自己的工作室了。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动摇”
有的时候,采访对象并不想曝光,不想让家人看到或者媒体报道,他们可能对镜头或采访这件事情比较逃避。比如最近的7月份,我非常想给一个年轻人拍照,路上遇到他,有点像我们现在网络流行说的“精神小伙”。他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不想被拍,我一直跟他,跟了半个小时,他说要回家,我说我跟你回家。我和他聊了一路,一直重申我的观点:我想给你拍照。半个小时后,他同意了,愿意给我拍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坚持,不要动摇,不要轻易动摇,他可能开始对你不了解,不熟悉,不想让你拍,但熟悉起来了后,他可能就会愿意,很多情况都是这样的。
我的经验是先熟悉,前几天我可能不会拿相机拍,会一直观察他们或者跟他们聊天。首先是要关心他,了解他们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再找一些话题,通过这些去聊,去进入他们的生活。如果一直聊你自己的话题,其实他们不太感兴趣的。他们也可能也会问一些比如相机的问题或是我工作的问题。他们也会对你有好奇心的,可以真诚地跟他们解答,然后慢慢沟通。
“摄影师和记者的采访逻辑”
在拍内衣厂的时候,我可能先从摄影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传达出他们的信息,表达他们的生存或是工作的情况。有时候我单纯不会打扰他们工作,直接在那里拍;有时候我看到一个好的场景,我觉得这里很适合他们拍,我也会告诉他们要在这里给他们拍照,需要做什么事情。他可能不会路过这个场景,或者是在这个光线比较好的地方做事情,但我觉得这个不会影响真实性,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无论是抓拍还是设计性的摆拍,我觉得不违背他们的工作日常或者是一些伦理道德,是可以有的。我觉得拍摄肖像很重要,这需要充分介入他们,引导他们达到他们的状况以及我想要的效果。
在出租房抽烟的小雨
网吧是三和大神的另一个“家”
图源:看客inSight
小镇青年是组成这个国家的大多数,我有一个“小镇青年”的大计划,想把中国的很多小镇走一遍,去了解生活在小镇里的人的一些现状。三和和陈店,对我后面的拍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们让我看到了更多中国小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