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各地方监管局和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对行业车险费用管理问题的治理。
对于消费者来说,简单理解,即“车险不能返利了!”
所以,在2023年四季度,保险公司真的不敢返了!保险代理人也没的返了!
特别是保险代理人挣得本来就不多,自己“贴费”的话,还要面临着被举报和被处罚的风险。
所以,别再去向你的保险代理人去要什么车险“返利”了,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意味着消费者以后买车险就一定会比之前贵的意思。而是行业要将原本用于“返利”的部分,切切实实的在车险保费价格中给直接打下来,实现“明折明扣”。
这也是车险行业长期以来,特别是在车险综合改革之后所一直遵循的大趋势。
不过,消费者要想买到更便宜、性价比更高的车险,方法还是有的。
一个小妙招告诉你,买车险该怎么选?
首先,为什么建议从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人)那里买车险?
因为在车险综合改革之后,同一辆车,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报价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保险公司之间的车险报价差距超过3倍。
所以“比价”对消费者来说,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但是怎么比,从哪里比?消费者需要先搞清楚一件事——保险公司的车险保费定价逻辑是什么?
这里不需要用过多专业的术语去解释,只需要大概明白:保险公司定出的车险保费价格=保险公司精算测出的风险经营底价+销售佣金。
原则上保险公司精算出的车险风险经营底价,对于每个销售渠道来说都是相同的,只是因为保险公司从不同渠道获取客户的成本不同,所以保险公司需要向不同的渠道支付金额高低不等的销售佣金。
销售佣金越高的渠道,车险保费价格也就相对越高。
一般情况下,如果消费者从4S店等车商渠道购买车险,车商渠道主要推荐的是它们重点合作的2到3家保险公司,因为和这些保险公司合作,它们之间才容易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中,车商渠道可能会把一部分从保险公司拿到的销售佣金包装成给客户赠送“附加值服务”,如洗车券、保养券等,其实还是“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还有的消费者是从保险公司的直销、网销渠道买车险,这些渠道的中间佣金成本几乎为0,所以车险保费价格可能相对也要低些。但是这类渠道只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起不到“比价”的作用。
而一些从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处买车险的消费者,此前因为车险保费中包含了许多“返利”费用,实际上保费价格仍然是不够透明的。但在当下行业已经不允许保险公司“返利”的情况下,代理人所获得的销售佣金就会变得真实。
从行业实际情况来看,保险代理人能够拿到手的佣金,大概能有保费的1%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可能连1%都留不到。
所以从“保费比价”这一维度去对比,消费者通过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买车险,性价比理应是最高的。
其次,要问保险公司有没有使用律商风险的车险解决方案。
因为车险的保费定价,上述已提到,还与保险公司精算的车险风险经营底价有关。
实际上,保险公司在计算每一辆车的车险风险经营底价时,其所运用的车险定价模型的信息维度越精准、数据量越丰富,其所定出的车险保费价格也就越精准。反之,则会出现保费价格上的巨大差异。
在“智能驾驶”产品解决方案上,律商风险充分考虑了中系、日系、德系、美系车辆所处的智能驾驶的级别和等级不同,所装配的ADAS功能也不同,在拥有全行业覆盖99%以上车型信息及服务全行业99%以上客户的情况下,为了突出ADAS的特殊性,单独做了一套ADAS专属数据库,把行业内100多个厂商、14000个车型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供保险公司进行信息查询。
同时,律商风险还把ADAS数据做成了一个评级,以更方便地让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识别,协助保险公司在现在已有定价模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定价修复和优化。
在投保赋能上,考虑综改之后消费者对于车险询报价和比价的需求大幅增加,律商风险推出了“数据预填”产品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在投保环节数据录入的效率和准确性问题。
无论是录入车牌号、车架号,还是利用分词查询,“数据预填”产品解决方案都可以准确且高效地完成保单信息和车辆信息的自动录入,更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预防因录单信息有误而引发的车船税问题与风控问题。
可以看到,有了律商风险车险解决方案的加持,保险行业其实不需要车险“返利”。
事实上,律商风险的宗旨,就是助力车险公司提升工作流程效率,降低业务风险,帮助险企提高利润,做好服务。
“助力保险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这也是律商风险的终极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