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蚂蚁社保就为大家好好来盘一盘其中的政策和怎样使用最优惠!
2022年起门诊看牙可直接报销!
2022年1月1日起,合肥市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待遇如下:
一个自然年度内,门诊费用(含口腔疾病)在职职工起付标准1000元,退休职工起付标准800元;
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60%,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55%,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50%,退休职工的支付比例高于在职职工5个百分点;
在职职工年度支付限额为4000元,退休职工年度支付限额为5000元。
2022年7月,合肥市医保局明确: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从2022年7月1日起,合肥市将牙脱敏治疗、氟防龋治疗、洁治等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新增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因此,从现阶段医保制度整体发展状况、群众疾病治疗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来看,暂时还没有能力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2年医保报销比例与计算方式
一、医保报销的前提条件
二、参保人可报销的定点医院范围一览表
三、参保人可报销的药品范围一览表
三、医保报销比例
以北京为例:
门诊费用
注意:北京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年度内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
住院费用
注意:北京住院起付线为1300元,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
“起付线”是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当看病花费可报销部分费用累计达到一定金额后才予以报销,此时的一定金额即“起付线”。
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我们知道“起付线”以内的门诊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只能自付,当可报销部分费用累计达到1800元后才予以报销。
举个例子:
如员工小张住的是三级医院,花了2万元,他报销多少呢?
首先去除1300元起付线,18700元是报销的基数,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为85%,那么小张报销为:(20000-1300)x85%=15895元。
那门诊报销怎么能多报一点呢?
1、去定点门诊医院就诊
跟住院一样,想要报销门诊费用,就得去定点门诊就医,只有在定点医院产生的门诊费用才可以用医保报销。
2、小病尽量去等级低的医院
因为很多人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挤占了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所以为减少此类现象,医保政策也往小医院有所倾斜。
小医院的医保待遇往往比大医院要好不少,不仅起付线低,而且报销比例也相对较高。
3、做好特殊门诊待遇认定
特殊门诊主要为慢性病患者和大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它们都有个共性,那就是需要长期到特殊门诊开药或治疗,开销不小。
所以医保的特殊门诊报销待遇就非常实用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费用负担!
想要享受此待遇,切记先做好特殊门诊待遇认定,办理方式可选择线上和线下。
线下:带上身份证、社保卡、病历或检查资料去到定点医院的门特窗口,填写《门诊特定病种待遇认定申请表》即可办理完成。
线上:一般在当地政务网上就可以办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关于医保报销以及牙齿护理的报销,蚂蚁社保已经在上方给出最优政策了!还不快快马住!跟进蚂蚁社保不迷路~
今天蚂蚁社保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公积金政策有新变化了!
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公积金新政,明确直系亲属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助力购房者支付购房款或者偿还房贷,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
据澎湃新闻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超30个城市发布公积金贷款新政,多地在政策中提到,子女购房可提取父母公积金,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终于,买房掏空6个口袋的一句玩笑话不仅成为了现实还得到了推广。
例如四川绵阳市发布《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绵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出,施行家庭住房公积金使用代际互助,即“一人购房全家帮”。本措施执行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绵阳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在绵阳市辖区内新购自住住房,可提取配偶及双方直系亲属(仅限父母、子女)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和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
还有沈阳市也支持职工家庭互助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家庭成员购房无论产权人是否缴存了住房公积金,其配偶、子女和夫妻双方的父母均可就这处房产办理公积金提取。提取额度方面,全款购房的,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合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购房全款金额;使用贷款购房的,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合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购房首付款金额;家庭互助提取优先提取产权人及配偶账户余额,产权人及配偶账户余额不足的方可提取子女、夫妻双方父母账户余额。
从形式上来看“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调整分别从帮还贷、帮提取公积金付首付以及提取亲属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等方面展开,这进一步体现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呼应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
有专家认为,此类政策的出台主要是由于当前楼市修复进程缓慢,加之多地疫情有所反复,导致房地产交易市场走弱,各城因城施策适度调整楼市政策,通过直系亲属的助力来分担购房者的经济压力,从需求端修复居民购买力,助力居民购房情绪的提振,为全国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提供一个调整范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预计后续一些楼市景气度不高的城市有望跟进此类政策,促进市场预期修复。
楼市降温现在已经是共识。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后,整个楼市进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已经失去了以前火热的状态,目前几乎所有的开发商资金压力都很大,拿地积极性也大打折扣,为了刺激买房人,当下的开发商也是实处了全身的招数,除了正常的降价之外,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还出台了奇葩的招数,比如大蒜、西瓜、水蜜桃等抵扣放宽的活动,可以说现在开发商用来很多招数。
进入四五月份以来,各地更是出台了各种利好政策,根据不完全同济,2022年上半年全国楼市调控刺激累计达到了500多次,可见对地产给予了很大的希望,目前楼市成交低迷,提升楼市销量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问题不是大家有没有钱买,是有没有信心买。今年经济还不得已回暖,大家其实想得更多的是保住饭碗。衣食都成问题,何谈住行问题?所以虽然政策持续放松,但楼市回暖肯定在经济回暖之后。最重要的是,现在买房要担心房企会不会暴雷,工地会不会停工会不会烂尾;没人买房是为了和邻居们抱团给银行发通知的吧?各位看官们,你们怎么看“一人购房全家帮”的新政策呢?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