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又逢“九九”重阳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这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给父母配置一份保险,让他们老有所“保”。“但保险并非想买就能买”,保险买得“越早越实惠”。因此,年轻一代更要提前为父母和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未雨绸缪,保障方案除了覆盖健康风险,还要解决养老储蓄问题,通过配置保险来管理好养老资金,化解养老风险。
保障要趁早,老人优先配置意外险和医疗险
如何给父母配置最合适的保险保障?一是越早越好,保险产品对年龄要求比较苛刻,商业健康险一般超过55周岁不予承保,且随着身体疾病增多,投保要求相对苛刻,能买的产品越来越少。二是给父母配置保险一般考虑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防癌险可根据自身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进行配置。
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容易发生的意外包括跌倒坠落、交通事故等。而意外险价格低,杠杆率高,且对老年人身体状况没有特别要求,投保门槛低,优先配置可有效分散风险。
癌症是老年人高发的疾病,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患者分别占癌症发病总人数和死亡总人数的60%和71%。针对其他疾病治疗所需的医疗支出,可以通过购买医疗险来规避风险,避免重大疾病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冲击。
给自己和父母配置保险保障,都是越早越好,一来身体健康时可投保范围广,可选择的产品也更多,二来越年轻保费越便宜,早买划算,还能享受更长期的保障。
保险除了覆盖健康风险,还有强制储蓄的作用。现在的年轻人动辄想“躺平”“早日退休”,但是退休后的养老钱从哪来是个大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要想保证生活质量,恐怕要寻找“第二现金流”。数据统计,2015年到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已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更长的人均寿命,需要一份确定持续、与生命等长的养老金来对冲各种不确定性。
因此,年轻的自己应当为年迈的自己提前准备足够的养老费用,解除自己后顾无忧,也不给子女增添负担。在各类金融工具中,年金险可以锁定长期利率,风险低且灵活度高,凭借稳定的收益预期保证未来现金流。
养老服务稀缺,应抢先锁定“入场券”
作为转移养老风险的工具,消费者可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年金险,提前进行财富规划与资产配置,无须为年老时花光积蓄而发愁,还能享受到稀缺的养老服务,涵盖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时光。
作为转移养老风险的工具,消费者可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年金险,提前进行财富规划与资产配置,无需为年老时花光积蓄而发愁,还能享受到稀缺的养老服务,涵盖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