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建议我考虑一下其他的保险产品,认为现有的重疾险并不适合我父亲。”小李表示,在得知自己父亲已经62岁后,这位保险业务员帮他算了一笔账:在这家保险公司,客户年龄超过60岁后,购买重疾险额度超过5万元便需要体检,而老年人因年龄原因,身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小状况,通常很难通过,而如果想要不体检直接购买的话,保额就只能控制在5万元以内,且交够5年保费后,所投费用的总额也将超过保额。“总之,工作人员的意思是,我父亲这个年龄已经不太适合购买重疾险这类健康保险了。”小李说。
意识到商业健康保险重要性的还有王女士,早在几年前,她就想着为父母购买一份保障。但在咨询相熟的保险公司时,王女士遇到了与小李相似的情况。“我爸妈65岁了,想要购买重疾险,年龄超了,而且这个险种对身体要求也比较高,不太适合老人。”在朋友推荐下,王女士只得购买了一款对老年人相对“友好”的百万医疗产品,“挺划算,每人每年的保费不到2000元,关键是老年人可以购买。”
探究
核保难、保费高是主因
明明市场有需求,为什么老年人想要购买称心如意的保险产品却并不容易呢?据不愿透露职务信息的保险业内人士卢先生介绍,老年人之所以购买健康险比较困难,首先是健康险的核保问题,其次是保费问题。
卢先生表示,目前市面上健康险比较主流的就是重疾险、医疗险。
其中,在重疾险方面,保险公司需要考虑风险成本,一般会将投保年龄进行限制,65岁以后的人群一般很难再购买重疾险,且重疾险通常核保也相对严格,老年人通常身体状况存在各类问题,无法通过健康告知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医疗险方面,虽然近些年不少医疗险尤其是百万医疗,不断放宽投保年龄,但部分老人由于身体状况欠佳,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和既往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就导致因无法通过核保而没有购买资格。
保费方面,尤其是重疾险,卢先生称,相同保额的情况下,通常年龄越小,每年所需投保的费用越低,到了60岁以上,即便通过核保,保费也相对较高,甚至会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保费超过了保额的状况,对于投保人而言,这样的保障性价比不高。”卢先生这样说。
创新
开发“适老”专项产品寻找突破口
针对老年人购买保险时经常会遇到的窘境。今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给予合理保障。降低产品价格,简化投保、理赔流程,积极开发适应广大老年人群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医疗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对于老年健康保险产品,相对于传统保险还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在青岛,针对老年人保险服务和产品相对较少这一痛点,青岛银保监局积极行动,引导保险行业针对老年人的实际保障需求创新服务和产品,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供保障。
据青岛银保监局介绍,该局主要通过制定“助老”专项政策、开展“敬老”保险宣传、创新“享老”生活方式、开发“适老”专项产品等举措推动辖区保险业服务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