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情况以及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的分析,得出本期结论如下:

(一)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情况

1.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人员数量同比减少。

2.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下降,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同比上升。

3.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比较多。住宿餐饮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子设备业同比上升较大;纺织业、五金机械业、家具制造业同比下降较大。

4.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同比减少,高等教育学历占比不高。

5.在岗员工待遇同比上升较大。

(二)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1.企业总体缺工率为2.97%,普工的需求量最大。缺工人数排名前三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

2.企业总体就业形势稳定,但个别行业流失率偏高。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

3.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总体比较宽松。招聘方式以网络招聘为主。

二、意见与建议

(一)多措并举,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凝聚力。

(二)多方合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部门联动,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水平。

(四)整合资源,提升就业失业动态监测质量。

编制说明

一、目的

(一)报表:《各类招聘会统计报表》、《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统计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番禺区企业行业分类》、《番禺区求职人员信息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流动人员入穗就业情况汇总表》等报表。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番禺就业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内部应用门户。

(三)番禺区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数据、番禺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数据。

(四)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统计范围与对象

统计范围涵盖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用工情况。统计对象主要包括进入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登记招聘的企业和求职者、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区内主要人力资源机构的求职者。

四、统计方法与报告

(一)行业分类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7),并结合番禺区行业特色对番禺就业网的行业分为19大类,对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行业分为14大类。

(二)番禺区就业中心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后形成分析报告。

五、阅读报告的对象

一、外来务工人员情况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减少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我区就业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有797703人,同比减少2.99%,其中,本省市外户籍占31%,外省户籍占69%。

(二)外来务工人员分布没有明显变化

2022年第一季度末,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就业地划分,人数排名前三的镇(街)是大龙街、南村镇、大石街,占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3.53%、11.49%、8.75%。总体排名跟2021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图1-1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地分布情况

(三)外来务工人员中高等教育学历占比不高

2022年第一季度末,我区外来务工人员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0%,高中、中专学历占比28%,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2%。跟2021年同期相比没有变化。

图1-2外来务工人员学历情况

二、番禺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总体情况

(一)总体情况

1.用工需求和求职人数减少

2022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登记招聘各类人员17782人次,同比减少29.10%。求职人数为18632人次,同比减少11.58%。

原因分析:上述数据有一定程度的减幅,主要原因:一是2021年同期疫情形势向好,企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人员流动也恢复正常;二是今年疫情反复,对企业生产和人员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周边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停工现象,工人流向我区,我区企业招聘人员难度降低,发布的招聘需求也会减少。

图2-1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变化走势

2.供求关系趋于平稳

2022年第一季度,用工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为0.95,同比下降0.24,即从2021年平均1.19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下降到今年平均0.95个岗位对应1名求职者。

图2-2求人倍率变化走势

(二)需求分析

1.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占比最大

2022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1.56%,同比下降1.47%;第二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27.19%,同比下降14.81%;第三产业用工需求比例为71.25%,同比上升16.28%。

图2-3产业用工需求比例

2.用工需求变化较大的行业较多

2022年第一季度,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娱乐业、电子设备业占用工需求的前三位。用工需求同比变化较大的行业有:住宿餐饮娱乐业,同比上升6.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上升3.83%;电子设备业,同比上升3.65%;纺织业,同比下降7.32%;五金机械业,同比下降3.83%;家具制造业,同比下降3.35%。

图2-4行业用工需求比例与2021年同期对比

3.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学历人员的需求小幅上升

2022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对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需求占用工需求总量的16.06%,同比上升0.47%。

图2-5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用工需求

4.生产工需求旺盛

2022年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需求较大排名前三位的工种为生产工、业务员、保安员,分别占工种总需求的31.89%、15.18%、4.35%,其中生产工的需求同比上升0.16%,业务员的需求同比下降2.00%,保安员的需求同比上升1.93%。

图2-6工种需求对比

(三)供给分析

图2-7现场招聘会场均入场人数变化走势

2.求职者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且大龄求职者居多

2022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有294人,其中,男性求职者占比60%,同比不变,女性求职者占比40%,同比不变;16至35岁的求职者占比40%,同比不变,36岁及以上的求职者占比60%,同比不变。

图2-8求职者性别结构图2-9求职者年龄结构

3.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占比不高

2022年第一季度,到前台求职的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35%,同比不变;高中(含中专、中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合计占比65%,同比不变。

图2-10求职者文化程度

三、用工定点监测企业情况

(一)外来务工人员是定点监测企业员工的主要就业群体

2022年第一季度末,企业在岗员工有40601人,其中,外省户籍员工占比51%,本省外市户籍占比20%,合计占比71%,同比上升1%;本市户籍员工占比29%,同比下降1%。

图3-1在岗员工户籍

(二)在岗员工薪酬水平上升较大

2022年第一季度末,企业在岗员工中,普工的平均工资为4830元/月,同比上升9.45%;技工的平均工资为5578元/月,同比上升11.63%;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为7590元/月,同比上升13.72%。

图3-2企业普工、技工、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变化趋势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十四个重点城市中有二个城市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分别是:成都市2100元/月,同比提高17.98%;长沙市1930元/月,同比提高13.53%。番禺区企业最低工资执行广州市的标准230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2.2元/小时。

图3-3国内重点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四、求职人员情况

(一)本区户籍求职者占比不少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有5009人,其中,本市户籍占比49%(番禺区户籍占42%,广州市其他区户籍占7%),本省外市户籍占比21%,外省户籍占比30%。

图4-1求职者户籍情况

(二)大龄求职者居多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按年龄段划分:16岁至25岁占比11%,26岁至35岁占比28%,36岁至45岁占比36%,46岁及以上占比25%。

图4-2求职者年龄情况

(三)求职者以中等学历水平为主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按学历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9%,中专、中技、高中学历占比4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7%。

图4-3求职者学历情况

(四)求职者期望从事普工类、文职类和营销类工作居多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工种类别排名前三的是:普工类,有35%求职者选择;文职类,有27%求职者选择;营销类,有21%求职者选择。

图4-4求职者求职意向

(五)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分布比较分散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从事行业排名前三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21%求职者选择;批发和零售业,有16%求职者选择;金属制品业,有14%求职者选择。

图4-5求职者期望从事的行业

(六)求职者期望就业地分布比较分散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就业地排名前三的是:石碁镇,有19%求职者选择;南村镇,有18%求职者选择;钟村街,有17%求职者选择。

图4-6求职者期望就业地

(七)求职者期望月薪集中在3001-5000元区间

2022年第一季度,求职者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在:3001-4000元,占比29%;4001-5000元,占比27%。

图4-7求职者期望月薪

图4-8求职者求职考虑的因素

五、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

(一)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减少

2022年初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番禺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②总数为5556人,同比减少37.6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为201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3169人。

(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减少

2022年初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2019人,同比减少44.91%。

图5-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情况

(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减少

2022年第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3169人,同比减少29.78%。

图5-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变化走势

原因分析:上述几项数据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今年春节后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求人倍率低于1,企业员工更愿意从事原有工作,离职人员较少,进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减幅较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相应减幅较大。

六、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情况

为更广泛地了解我区企业的用工形势,我们联合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辖区内1060家“四上”企业开展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工作。

(一)企业基本情况

2022年第一季度,我区企业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的有效数据为1054家,在岗总人数为179816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分别占比57%、24%、15%、4%。有招聘计划的企业有592家,占比56.17%;计划招聘总人数为14310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0%、22%、8%。有流失员工的企业有576家,占比54.65%;流失总人数为8777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0%、23%、7%。

(二)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最多

2022年第一季度,我区1054家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监测企业主要分为14个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属制品业,住宿和餐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珠宝首饰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家具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5%;企业数量最少的是“家具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都只有1%。

图6-1行业结构

(三)企业用工情况

1.房地产业用工量增长较大

2022年第一季度,14个行业中用工量占比排名前三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占用工总量11.95%、11.87%、8.80%。用工量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用工总量0.32%。用工量变化大的行业有房地产业,同比增长了4.78%,其他行业用工量变化较小。

图6-2行业用工量比例

2.企业在岗员工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番禺区户籍的占比15%,市内非本区户籍占比10%,省内市外户籍占比23%,外省户籍占比52%。

图6-3在岗员工户籍情况

3.企业在岗员工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不低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31%,高中、中专、中技学历的占比3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比39%。

图6-4在岗员工学历情况

4.企业在岗员工中2020至2022届的毕业生占比不少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0届至2022届的中专、中技、高中毕业生有5370人,占在岗总人数2.99%;其中,2020届的占比1.25%,2021届的占比1.21%,2022届的占比0.53%。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2020届至2022届的高校毕业生有6859人,占在岗总人数3.81%;其中,2020届的占比1.68%,2021届的占比1.42%,2022届的占比0.71%。

5.企业在岗员工月平均工资变化不大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在岗员工中,普工月平均工资为4519元,环比下降0.02%;技工月平均工资为5906元,环比下降0.94%;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366元,环比上升2.17%。

图6-5在岗员工月平均工资变化走势

(四)企业招聘及缺工情况

1.企业计划招聘以普工为主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计划招聘总人数为14310人,计划招聘总人数占在岗总人数的7.96%。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计划招聘总人数的70%、22%、8%。

图6-6各工种计划招聘人数比例

2.计划招聘人数较多集中在三大行业

14个行业中,每个行业计划招聘人数占计划招聘总人数比例排名前三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房地产业,分别占15.08%、8.58%、8.06%;占比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0.10%。

图6-7行业计划招聘人数比例

3.企业总体缺工率较低

企业在2022年第一季度内已招聘了8965人,实际缺工总人数为5345人。实际缺工总人数占在岗总人数的2.97%,同比下降5.33%。14个行业中,缺工率排名前三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业,分别为7.06%、6.78%、6.74%。缺工率最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0.16%。

图6-8行业缺工率

4.生产工最紧缺

企业紧缺的职位总人数有4190人,其中排名前三的是:生产工、业务员、技工,分别占比31.72%、11.60%、5.78%。

图6-9紧缺职位

5.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

1054家企业中认为招工容易的占比3%,较容易的占比8%,一般的占比64%,较困难的占比20%,困难的占比5%。

图6-10招工难易程度

有“招工难”现象的企业中认为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普工与技工缺岗数量大难招够人,有29.66%企业选择;企业员工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招不到人,有28.52%企业选择;工人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招不到人,有25.86%企业选择;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招不到人,有25.48%企业选择;人才供求错位,结构性矛盾招不到人,有22.43%企业选择。

图6-11造成“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6.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总体比较宽松

企业对新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普工平均41岁以下,技工平均41岁以下,管理人员平均42岁以下。

企业对新招聘普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6-35岁,有33%企业选择;36-45岁,有40%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27%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技工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31%企业选择;36-45岁,有47%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22%企业选择。

企业对新招聘管理人员的年龄要求按年龄段划分:18-35岁,有24%企业选择;36-45岁,有50%企业选择;46岁及以上,有26%企业选择。

图6-12新招聘普工年龄要求图6-13新招聘技工年龄要求

图6-14新招聘管理人员年龄要求

7.企业以网络招聘方式为主

图6-15企业招聘方式

8.规范的用工管理、合理的工资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图6-16企业吸引求职者的主要优势

(五)人员流失情况

1.企业流失人员主要为普工

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流失员工总数为8777人,其中普工、技工、管理人员分别占比70%、23%、7%。

图6-17工种流失比例

2.三大行业流失人数占比较大

14个行业中,每个行业流失人数占流失总人数比例排名前三的是: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比12.61%、12.52%、10.89%;占比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0.08%。

图6-18行业人员流失比例

3.用工总体稳定,但个别行业人员流失率偏高

企业流失总人数占在岗总人数的4.88%,同比上升0.41%。14个行业中,流失率排名前三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分别为13.67%、7.06%、5.15%。流失率最低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1.20%。

图6-19行业人员流失率

4.人员流失原因以个人原因为主

企业人员流失原因排名前三的是:个人原因,有63.00%企业选择;受疫情影响订单不足,有21.25%企业选择,员工认为工资待遇不理想,有17.55%企业选择。

图6-20人员流失原因

七、企业调研情况

春节后,番禺区就业中心联同区厂商会走访了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先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永晋机械有限公司等9家专精特新企业,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向区有关部门反映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协助企业更好的发展,稳定就业市场主体,促进就业稳定。

(一)企业经营稳定

9家企业均属于区级及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个别企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涵盖芯片封装连接材料、精密器具、灯光音响、汽车生产装备、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等。在各自行业内都有较高知名度,甚至是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年产值从9000万到3亿元不等。大部分企业有出口业务,个别企业甚至是纯外销。企业经营相对稳定,且生产规模持续增长。企业均注重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力度大。

(二)企业用工稳定,待遇较好

企业用工量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不等,春节后基本全员返岗。企业全员参保,一线员工工资4000-8000元,包吃住,有技术有经验的员工工资1万元以上,部分企业有年底绩效奖。

(三)企业想方设法留住员工、吸引人才

(四)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为突出

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专业对口和有经验的技术人才难招,存在一定缺口。二是经营成本高,税收和厂房租金比周边地区高;企业想拥有自己的厂房用地扩大生产规模,但我区工业用地资源匮乏,很难满足全部企业的需求,导致有些企业不得不在外地建分厂,甚至有其他区和周边地区的部门来邀请企业搬迁。三是区内缺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不能形成产业链,例如企业需要的产品塑料配件,区内生产的性价比较低,很多需要从外地采购。

(五)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企业针对自身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是希望政府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引荐科研人才,出台更多针对优质企业和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二是开展校政企合作,例如邀请行业内成功人士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前和毕业季到学校进行宣讲,向学生介绍行业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选专业、选工作的参考,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行业。三是鼓励学校针对行业开设定制课程、定制班,以供整个行业使用,推动大学城的高素质人才转化到区内企业就业。四是开设专业化园区,做好产业配套,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八、意见及建议

(一)多措并举,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凝聚力。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凝聚力,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番禺生活、就业。一是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积分入户政策,强化医疗、养老、教育等多维度社会政策和福利方案的递送。二是强化各个镇(街)的生活娱乐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多但设施缺乏的区域,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生活娱乐优惠政策(如减(免)费发送电影票、旅游区门票等),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之余能享受到就业地的福利,体现政府的关怀,让番禺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真正的家。三是加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确保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享受同等的就业服务。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拓展“云招聘”“微招聘”服务模式,采取激励措施,切实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线上面对面的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增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互动性,提高双方识别的准确度、针对性和成功率。

(四)整合资源,提升就业失业动态监测质量。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对增加番禺区就业失业监测企业这项新的工作任务感到任务重、压力大,且企业填报意愿不高,影响了填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填报系统,整合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使填报工作更顺畅,数据统计更方便、更准确。

九、结语

①求职热度是反映现场招聘会人气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的社会影响力。

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番禺区城镇常住人员。

THE END
1.(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报告20240411.pptx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报告12024/3/26目录contents引言中国保险市场概述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和机遇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建议和展望结论和致谢22024/3/2601引言32024/3/26010203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探讨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和未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707141.html
2.2024导读: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保险中介行业相关概述、中国保险中介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的现状、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保险中介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保险中介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C4477549AR.html
3.2023年保险市场规模分析:我国保险市场保持7.8%增长率上涨目前全球的保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8万亿美元,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展示了保险业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人们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强烈需求。2023-2028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17-2019年我国保险保费由3.7上增至4.3万亿元,未来两年我国保险保费将继续保持7.8%的增长率上涨,2021年个...https://www.chinabgao.com/info/1245975.html
4.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动态分析与前景趋势报告2024一、保险中介是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二、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 三、保险中介的专业技术服务功能 第三节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的区别 一、代表的利益不同 二、法律责任不同 三、职能任务不同 四、手续费支付方式不同 第二章 2022-2024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95740.html
1.保险业务经营分析报告(精选8篇)篇1:保险业务经营分析报告 1至3月份保险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一、整体发展情况 1至3月份保险业务全局完成保费569.9万元(寿险保费518.6万元,财险保费51.32万元),保费同比下降45.2%;完成收入28.25万元,收入同比下降35%,完成区公司收入目标进度为15.7%(全区排名第六),低于序时进度9.2个百分点。1至3月份我局保费市场占有率57...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gbii601.html
2.2023年西藏车险市场分析报告西藏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车险市场分析报告编写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报告基于各财产保险公司上传至全国车险信息平台的承保和理赔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保费为含税数据 二、数据范围 1、本报告数据统计的时间区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因仅有部分公司承保摩托车和拖拉机的承保与理赔数据,故未将摩托车和拖拉机保险经营情况纳入本报...https://www.xzbx.com.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71
3.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市场规模分析报告精读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的发展,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也将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https://m.vzkoo.com/read/2023121480f73c6ecfdce72a474e1dd2.html
4.摩托车保险市场分析:交险数量稳步提升168Report发表的摩托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覆盖了市场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了摩托车保险行业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结构的转变,摩托车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摩托车在交通系统中的有益补充作用...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88675139900451498.html
5.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当前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前瞻报告2024报告目录 第一章 保险中介产业相关概述30 第一节 保险中介的概念阐释30 一、保险中介的基本概念30 二、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30 三、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30 第二节 保险中介的地位和作用31 一、保险中介是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环节31 二、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作用31 ...https://www.zyiti.com/?p=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