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样例十一篇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引言

危险化学品[1],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其易发生爆炸、燃烧、泄漏等危险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对运输沿线的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由于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能耗低,内河水运以成为危化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但也造成了运输船舶流动污染源的高度集中,对水源产生的污染和危害日趋显现出来。而且如果在运输环节中对危化品控制不当,极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重庆内河危化品运输流程

1.1危化品运输流程

在内河危化品运输整个过程中,大部分化工企业将厂区或储藏区建于码头或航线岸边,以方便装卸货物,并减少货物损耗。化工企业通过管道运输,配合运输企业将危化品装船,运输企业只需提供内河运输将货物运至目的港,最后由收货方将货物通过管道运至储藏区或厂区。此外,存在少数化工企业的厂区距离码头较远,这种情况需要公水联运,采用公路运输将货物运至码头,采用罐车自卸式将危化品装船。当前重庆内河危化品运输企业主要承保内河运输部分,需要与公路运输企业合作,完成这部分运输。两种运输流程通过图1进行展示。

1.2内河危化品运输流程

2风险类别分析

下文将按照图2流程图中的三个主要环节进行风险类别的分析和识别,从而掌握在重庆内河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主要运输风险类别有哪些。

2.1停泊环节的主要运输风险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起始环节就是停泊,船舶的停泊主要分为靠泊和离泊。危化品船舶在停泊环节中的主要作业有船员的停泊值班;抛锚;船舶开航前检查;蒸/洗舱作业;船舶加油作业以及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响应。在船舶停泊过程中,一定要使锚泊的船舶按照值班制度加强停泊管理,做好停泊期间的安全防范,注意水情变化以及周边环境,从而防止船舶在抛锚过程中由于驾驶失误与其他船舶及水岸其他碍航物发生碰撞事故。其次,要认真检查船舶锚泊情况,确保船舶停泊安全,防走锚等事故的发生。同时还需在船舶进行蒸/洗舱作业时,安全操作,防止出现由于洗舱产生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窒息和中毒事故。最后,还要核实船舶装载情况,确保后期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搁浅触礁事故的发生。因此可以看出在停泊环节中主要容易出现的风险事故类型有:碰撞、走锚、人员中毒、触礁事故。

2.2装卸货环节的主要运输风险

2.3内河航运环节的主要运输风险

3内河危化品运输风险类别

根据上文内容分析了运输三大环节中容易发生的风险类别,通过表1将这三大环节的主要作业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总结。各家危化品运输企业在上级航运部门的管理下,针对企业的业务和安全管理体系对运输风险的类别划分存在差异,但总体主线一致。通过表1的总结,本文对危化品风险划分为20类,包括:碰撞、走锚、触礁、搁浅、泄漏、危化品/油污染、货品污染、垃圾污染、人员中毒/伤亡/疾病、火灾/爆炸,船舶磨损、设备失灵(舵机、主机、车叶等设备)、进水、浪损、船舶失电、人员落水、遭遇恶劣天气(遭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浓雾、暴雨等恶劣气象)、船舶沉没、弃船。

4总结

参考文献

[1]王宇.危险化学品物流.第一版.化学工业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

[2]MagnusS.Eide,QyvindEndresseen,QyindIrevik.Intelligentshiptrafficmonitoringforoilshipprevention:riskbaseddecisionsupportbuildingonAIS[J].MarinePollutionBullelin,2007,54,144-148.

[3]MagnusS.Eide,QyvindEndresseen,QyindIrevik,OddWillyBrurde.Preventionofoilspillfromshippingbymodelingofdynamicrisk[J].MarinePollutionBullelin,2007,54(10),1619-1633.

[4]ErikVanem,QyvindEndresen,RolfSkjong.Cost-effectivenesscriteriaformarineoilspillpreventivemeasures[J].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2008,93(9),1354-1368.

[5]D.Roelevan,M.Kokc,HI.Stipdonk,W.ADeVries.Inlandwaterwaytransport:Modellingtheprobabilityofaccidents[J].SafetyScience.1995,19,191-202.

[6]P.Leonelli,S.Bonvicini,G.Spadoni.Hazardousmaterialstransportation:arisk-analysis-basedroutingmethodology[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January2000,711,283-300.

[7]JaneyS.Camp,EuggereJ.Leboef,MarkD.Abkovoitz.Applicationofanenhancedspil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toinlandwaterway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0,179(13),583-592.

[8]李路,毕翠平,雷孝平.水路危险品运输风险定量分析与评价探讨[J].交通环保,2004,25(6),4-7.

[9]王造,刘清,钟华杰.长江航运现代化测评指标[J].水运管理,2010,32(1),18-20.

[10]刘鄢立.长江危险品运输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5-18.

[11]孙国庆.内河水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状况分析与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2,6,75-76.

[12]王卫,曹从咏,何笑.CBR技术在水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决策中的应用[J].系统安全,2010,68-69.

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制度的管理越来越趋于规范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市场经济的多重考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和银行信贷管理来说,更加重了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财务报表分析识别

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企业会计和财务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识别,银行信贷人员可以评价一个企业的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知道会计数字的扭曲程度并通过会计手段来“纠正”扭曲;通过运用会计灵活性,评价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合适与否,进而可以及时认清企业发展的趋势和潜在的问题,为银行的信贷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营运资金分析。营运资金通常表明企业是否有清算能力,即企业是否有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和能否按现有水平继续经营。

(2)长期经营资产分析。长期经营资产的基本会计问题是计价基础。计价基础是应当资本化的长期经营资产的成本或价值,不能被高估或低估。每年应摊销的费用是资本化成本的一部分,应该在资产被消耗时计入损益表。长期经营资产分为两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3)长期负债分析。主要考虑是否所有的长期负债都已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特别是对未实现的收人。进行长期负债分析时,应注意企业是否为了满足营运资金、抵押贷款、个人担保、再融资等的需要而优化债务水平,此外,还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判断是否合理。

(4)表外融资和或有负债分析。表外融资是企业的一种潜在债务,尽管其未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会影响未来现金流量,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求信贷人员不仅要分析财务报表本身,而且还要仔细分析有关报表的补充资料。

2.利润表分析

在分析利润表时,应对构成收益的各个项目十分清楚,分清哪些是正常的收益和损失,哪些不是正常的收益和损失,并据此判别企业的主营业务活动所占的权重。

3.现金流量表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信贷人员可以了解很多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但由于财务报表在产生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许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在运用财务报表,通过对它的分析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还应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报表数据分析的滞后性

真实性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生命。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应当遵循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实际上,财务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3.会计方法本身也有局限性

我们知道,列入报表的仅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我们对报表的分析仅仅是分析了那些报表中列示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方法的制约而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

4.会计计量方法也有局限性

会计计量是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前提,这就要求有一个能综合各类经济业务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及其结果的共同尺度。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企业经济活动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就用货币单位作为会计统一的计量尺度,实质上存在着货币是稳定的这一假设,因为如果货币不稳定就没法把它作为统一的标准尺度。然而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由于通货膨胀,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也就不能反映当时真实的成本费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的模糊性。

财务报表分析只是信贷管理人员用来评估风险的一种工具,尽管这类分析有其局限性,但它在帮助信贷管理人员估量和控制风险上仍然相当重要。

三、如何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仅仅是原则性的,又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而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因此,这就要求信贷人员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来分析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

1.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3.充分分析财务报告内容。财务报告由基本财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几部分组成。而财务报表则是其基本部分,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作出的解释,财务状况说明书也是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要求而作出的详尽披露,它们弥补了财务报表信息反映的有限性,这样,信贷管理人员对于信贷风险的范围就能有一个清楚地了解。

4.企业内部财务报表可能与它们公布的报表并不相符,这就要以客户的财务比率与行业标准相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

5.充分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报表进行分析和评价时,除掌握数据资料和计算有关的分析指标外,还应研究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对报表数据的影响程度;收集和掌握报表之外的、对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资料;认清企业潜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同行业比较分析时,选择适合的比较对象等。

6.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信贷人员还必须多加询问和查询,了解企业的行业信息、市场信息和信用信息,结合这些信息,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风险评估

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框架》所使用的风险评估概念属于广义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框架》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构成要素。

(一)设定目标

根据《内部控制框架》,风险评估首先要设定目标。设定目标是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风险是与目标伴随的,首先必须有目标,管理层才能对实现目标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内部控制框架》,目标设定不属于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但它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为此《内部控制框架》专门对目标设定进行了论述。目标包括企业层面的目标和业务层面的目标。管理层通过目标设定来明确业绩衡量标准,目标具体分为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经营目标是管理层基于企业所处特定经营环境所设定的业绩衡量标准;财务报告目标在于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目标则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这些目标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关联的。

(二)风险识别

(三)风险分析,即狭义的风险评估

企业在对企业层面的风险和业务层面的风险识别后,则需要进行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风险分析的过程通常包括估计风险的严重性、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应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步骤。应当注意的是,作为内部控制一部分的风险评估,与作为管理过程应对措施而采取的计划、方案及其他措施存在着区别。

(四)建立识别环境变化的机制

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评估

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将风险管理的要素划分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八要素。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评估就是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形成确定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的依据。这实际就是《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风险分析,属于狭义上的风险评估概念。《内部控制框架》中的风险评估实际上包括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三项内容,而目标设定则作为内部控制的前提条件,不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范围。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事项识别要求管理当局对源于内部或外部的影响战略实施或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进行识别,对企业目标实现将带来负面影响的确定为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应对;将存在正面影响的确定为机会,将其反馈到战略或目标的制定过程之中。在对事项进行识别时,必须考虑企业整体范围内可能带来风险和机会的所有内部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需要考虑的通常包括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等;而内部因素需要考虑的通常包括人员、流程、技术等因素。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评估(即风险分析)要求进行风险评估时,既要考虑预期事项也要考虑非预期事项,对可能对企业存在重大影响的非预期的潜在事项和预期事项的风险进行评估;既要考虑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指管理当局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而剩余风险则是在管理当局进行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后,则集中考虑剩余风险的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风险应对要求企业管理当局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并在成本效益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能够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范围之内的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管理当局应当在企业范围内识别风险并确定企业总体剩余风险处于企业风险容量之内。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风险评估

(一)控制目标的设定

设定控制目标是进行内部控制,特别是风险评估的前提。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本身的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战略目标。设定的目标应当尽可能量化,并细化为各业务活动和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目标。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要切实可行,与内部控制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设定不同要求的内部控制目标,并随着内部控制的发展,逐步提升内部控制目标。

(三)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6日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风险事件导致的重大损失工程比比皆是,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并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风险,妥善处理风险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明确风险、收集资料、估计项目的风险形势;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做出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等。最终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的方案。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两者密不可分,贯穿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首要步骤,它通过对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分析与归类,找出对项目顺利实施有巨大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

(一)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有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历史资料、风险种类、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不确定性分析、建立初步风险清单、风险分类和建立项目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列示风险编码、因素、事件、后果,风险发生的估计事件、风险事件预期发生次数、可能的损失等。

(四)工程项目识别的风险因素包括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等,其中运营风险又包含运营成本风险和运营收入风险,市场风险又包含行业竞争风险和市场消费需求风险。

三、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提高对不确定性影响项目的认识,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发生。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使用特定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通常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风险,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当出现偏差时,及时修正,同时为风险的定量分析指明方向。广泛使用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有过程风险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数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SWOT分析等。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之后,企业需要出具风险综合评定报告、定性风险分析结果的趋势、风险优先次序清单以及需重点进行控制的风险清单。

四、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数学推理,对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估算,找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并为将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支持依据的过程。

(一)风险评价的目的。评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的后果,为风险控制决策服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险因素会随着工程项目进度而不断变化,因而要随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量化风险的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后果。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首先,确定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标准,可以选择工期、成本、利润等可以量化的目标作为标准,也可以选择企业威信、员工满意度等目标作为标准;其次,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应该向所有的单个风险进行综合,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当然,这也是整个风险评价环节最繁琐的情况,因为单个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后果本来就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再将其自由组合后进行评估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将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的标准进行比较,以决定是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工程项目还是重新拟定新的方案,或是放弃工程项目。

(三)风险评价的方法。在进行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有调查打分法、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洛分析法、概率法、风险图法、层次分析法等。

五、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风险制定的措施以应对风险,风险应对的策略有预防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和利用风险等。

(一)预防风险。首先,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风险的方法;其次,在工程项目开始前,采取技术措施,消除物质性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威胁,防止不利风险因素的出现,以减少损失;最后,企业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等避开不必要的风险。

(二)缓解风险。风险缓解是在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目标、进度、质量等的影响,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人为分隔可以分开的风险;另一方面寻找共担风险的风险承担者,缓解独自承担风险的压力。

(三)转移风险。风险转移,不是风险转嫁,而是通过发包和分包、工程的保险与担保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一方来承担,并不能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

(四)自留风险。自留风险,是指项目主体独立承担风险,不予以转移的行为。事实上,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自留,因而在采用风险自留之前必须掌握完备的风险信息,可以采取防止或减少损失与自我保险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董芳芳.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3.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我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项,并在《基本规范》中单辟一章,就风险评估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这说明国家和企业已经意识到风险评估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识别企业风险,建立风险评估系统,进一步改善内部控制呢

一、国内外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综述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该公告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的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进入90年代以后,COSO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部分,实现了内部控制由三要素向五要素的飞跃。自此风险评估被纳入内部控制系统之中。最新内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愈发趋向目标一致,某些内容也有较大重合,COSO也于2001年起着手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从最初的将风险评估作为一个要素纳入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到目前的着手进行风险管理研究,足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趋同性和风险这一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近年,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学者们在理论观念的引进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由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研究的现实意义

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控制的缺失和不健全是导致会计舞弊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极度缺失和对风险的忽视是导致我国企业生命周期短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控制活动和发挥应有作用的基础。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要使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清楚所面临的风险,并对整个企业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然后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其实内部控制也就是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活动,如果毫无风险,也就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搞什么内部控制。既然风险的存在是控制的原因所在,进行风险评估就成为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和关键。无论是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还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条件的风险评估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研究会计和审计的人都早已熟知制度基础上的审计,但风险基础上的控制观念还是个新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鉴于风险评估在我国内部控制中的运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一)确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宗旨的具体化,是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所指向的终点。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目标。只有先确立了目标,管理层才能针对目标确定风险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管理风险。确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要做到: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应与员工沟通;企业计划和预算与风险管理目标、战略计划及当前情况具有一致性;业务活动风险目标要具体;领导层参与制定企业风险目标并对其负责。

(二)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1.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2)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3)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4)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5)成本核算、资金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2.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产品的价格及供需变化。(2)产品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4)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情况。

3.在运营风险方面,企业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2)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3)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4)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5)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

企业对收集的初始信息应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三)风险识别

企业风险的识别应当以一种系统方法来进行,以确保公司的所有主要活动及其风险都被囊括进来,并进行有效的分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风险识别主要以定性识别方法为主,适当结合定量识别方法,同时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引进和加大定量识别方法。

企业应选择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保证风险识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体措施有:

2.对风险识别方法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企业和各职能部门使用统一的识别方法体系对风险识别结果进行描述。

4.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通过事件列表、事件分类、内部分析、推动讨论和会谈、流程分析等方法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风险因素发展趋势和根源。

(四)风险分析

企业风险分析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可以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风险分析及度量,需要充分地获得企业在历史年度内发生的各种风险的次数以及所导致的损失,统计时段越长,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越高。风险评估不仅要了解历史上各种风险发生的频率,还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客观环境是否改变,如果有变化,就要在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上进行修正。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际上难以量化,它们至多只能定性地被描述为“大的”、“中的”、或“小的”风险。

企业在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概率)和风险发生的条件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

1.企业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对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评估,选择采用诸如预期估计或情况评价等术语来表达潜在的可能性,或采用数据或图表的形式来描述和评价风险发生的概率。

2.企业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方法、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定量技术手段和会谈、工作组会议等定性评价技术对风险发生的条件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发生的具体条件。

3.企业自查与外部检查、事前与事后检查相结合。

4.企业引进技术手段,由日常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入手,按照既定的模型做预警提示。

(五)风险评价

企业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风险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确定风险的重要性水平的过程。企业风险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析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确定风险的重要性水平。企业风险评价通常是和风险分析同步进行的,因而其方法也和风险分析相同。

企业风险评价的控制措施有:

1.企业对于重要事项面临的重要风险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应当通过定量分析技术,确定各种可能性造成影响的数量,从而为企业采取恰当的风险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企业应当按照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对风险进行排序,明确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

(六)风险管理策略

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

1.企业针对各种风险建立确定风险应对措施的程序和方法,对具有较高发生概率、影响重大的风险优先考虑。

2.建立一套广泛适应的风险决策判断标准,即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企业的风险承受程度确定不同的决策。

3.企业对降低风险水平所需成本进行合理分析,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成本与效益。

4.企业选定风险处理措施后,根据剩余风险重新校订风险。

5.企业要持续获得风险变化信息,有效地控制、管理风险,防范新风险的产生。

6.对重要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四、结论

【参考文献】

[1]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J].会计之友,2008(10).

[2]马宏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两大工具,各自经历了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实务操作的发展。内部控制由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逐步发展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风险管理也由分散的财务、经营和战略风险管理逐步发展为整合风险管理。实践证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而风险管理离开了内部控制作为手段支撑也将流于形式。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

三、企业风险管理要结合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管理

1.目标设定

2.风险识别

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前提下,识别企业各类潜在的风险是履行具体控制程序的基础和起点。常用的风险识别技术和方法有行业风险组合清单、职能部门风险汇总、头脑风暴、SWOT分析、调查问卷、价值链分析、流程分析、情景分析等。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识别风险。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提高风险识别的效率和效果。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它是风险应对的直接依据。

风险分析的程序:(1)分析风险可能性。(2)分析风险影响程度。(3)确定风险的重要性水平。

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法,比较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L谈、集体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标杆分析等。定性分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判断能力和对潜在事项的了解。

不论是定性方法还是定量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企业通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风险的重要性水平。具体的分析方法有敏感性分析、行业标杆比较法、风险价值、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风险矩阵等。

4.风险应对

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

(1)风险规避是控制风险的一种最彻底的措施,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将所有风险因素完全消除,从而彻底排除某一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规避策略是相对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选择这一策略意味着放弃可能从风险中获得的收益,同时企业在该业务或事项上的前期投入也将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企业应当谨慎选择风险规避的策略。企业在选择风险规避策略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①风险规避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②风险规避的成本效益;③风险规避是否导致产生新的风险。

(2)风险降低策略是风险应对策略中最为积极和常见的方法,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

风险预防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除风险因素的措施,达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潜在损失的目的。

风险抑制是指企业针对不愿完全规避又无法顺利转移的风险,采取各种控制技术和方法来减少风险事故发生之后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风险抑制策略主要有风险分散和风险复制两种方法。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增加风险单元的数目,将特定风险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散,以此减少单个风险单元的损失。风险分散是金融证券投资领域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选择不同类型的证券,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证券投资的风险,某一只或某几只股票出现的损失可以通过其他股票的收益来弥补。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项目来分散企业总体的投资风险。

风险抑制是指企业对某些资产或设备进行备份,在原有资产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动用这些复制品。例如,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零部件以备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从而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

(3)风险分担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其他方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常见的方法有业务分包、购买保险、出售、开脱责任合同、转移责任条款等。

(4)风险承受是指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无意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可以采取风险承受策略。

四、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调整

二、水利水电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防范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不确定风险因素很多,所以对水利水电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方案,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回避风险。在施工前进行风险评估后,对风险率大的环节采取风险回避,或在工程施工进度中对一些环节进行变更而不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这就是回避风险。这是一种消极的防范风险的手段,在使用时要权衡整体的利益。控制风险。对于不能回避的风险,就要严格控制风险,从而减小损失的程度和范围。控制风险前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尽可能把风险最小化,最终采取措施,化解风险。分离风险。把复杂的风险分离成一定范围内的小风险,避免连锁反应,各个击破化简风险,使其危害最小化。转移风险。对工程建设投保,设立保护性条款和工程合同中提供法律保护,从而转移风险损失。

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从宏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人、物和环境,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系统;而从微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就是指风险因素、危险源、隐患和事故等。

一、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安全风险管理它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它构建了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了良好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安全靠什么保证?安全靠良好的制度来保证措施的落实。事实证明,过去那种靠“人盯人、人管人”的管理机制,已经与当前的科学发展时代不相适应,甚至说可以制约着安全管理的发展,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构建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要把消除各种安全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目标的一种体系。

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各项生产和运输安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安全管理的总结、提炼和延伸,是突出预防、控制过程、实现闭环的科学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对正在实行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思路的延续,是一种更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三、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武汉铁路局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站后二标项目部在风险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宁西铁路全线施工都属于既有线作业,列车来往频繁,安全风险极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列车伤害和铁路行车安全事故。项目部依据风险管理系统方法,对所有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识别出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工序,每月将评价出的中高风险工序进行公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切实明白身边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风险级别。

依据营业线施工的特点,宁西铁路全线共识别出通信铁塔安装组立、自轮运转设备运行,接触网安装,承导线架设和调整等高空作业风险,为了控制此重大风险,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控制措施,落实“三位一体”防护制度,落实全员培训上岗,班前进行安全讲话与安全交底,施工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用具,防护员加强现场监控,以及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来进行风险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监督检查中,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出营业线施工中数量和频次发生较多的违章行为,如列车经过施工地点施工作业不停止、无防护上道作业、防护员未正确接车等安全隐患,项目部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监督检查梳理分析,违章次数和频率大大减少,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良好的执行了风险管理的PDCA程序。

项目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利用板报、标语、横幅等宣传载体,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破解安全风险管理难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干部履职尽责、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通过到基层、到班组宣传、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发现和解决影响施工安全的实际问题,促进项目和施工现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在当前全路都在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狠抓安全管理的时机下,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紧迫形势,整理思路,宣传发动到位,形成人人知晓、个个明白的氛围。要组织管理管理人员先学一步,让全体管理人员明白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如何实行安全风险管理,了解掌握其真正的内涵、意义和要求。在管理人员先学习明白的基础上,再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使施工人员正在真正的明白各自岗位上存在的风险,不断增强责任与危机意识、积极推进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

二、保险风险及标准化的概念特征

(一)保险风险的特征

保险是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转移的一种机制。通过保险,将众多的单位和个人结合起来,变个体对付风险为大家共同对付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损失的承受能力。保险的经济补偿制度,既是风险的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分散过程。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将众多投保人所面临的分散性风险集合起来,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又将少数人遭受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通过保险的补偿或给付行为分摊损失或保证经营稳定。保险风险的集合和分散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风险的集合体。保险在于集合多数人的保费,补偿少数人的损失。大量风险的集合,是基于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原则在保险经营中得以运用的前提。二是同质风险的集合体。所谓同质风险,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和价值等方面大体相近,如果风险不同质,那么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就不相同,风险也就无法进行统一集合与分散。此外,不同质风险损失发生的频度、幅度也不同,若对不同质的风险进行集合与分散,极容易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的不稳定。

(二)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三、保险风险评估标准化的必要性

四、风险评估过程的标准化分析

(一)风险识别标准化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也是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基础环节。风险识别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一旦风险得以识别,保险公司应立即对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对风险源、风险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识别的方法包括:1)基于证据的方法,例如检查表法以及对历史数据的评审;2)系统性的团队方法,例如专家团队遵循系统化的过程,通过一套结构化的提示或问题来识别风险;3)归纳推理技术,例如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等。此外,也可利用各种支持性技术来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其关键是在整个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组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二)风险分析标准化

(三)风险评价标准化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外各种介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的课程已经逐步在走进大学课堂。风险管理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企业经营领域的风险管理专著开始面世,在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开始应用风险分析的理论,风险管理研究已成为管理学科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每个人或部门往往只针对自己工作中的风险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企业中的风险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企业中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指导。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1.风险的含义

风险和危险是不同的,风险包含着一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要冒此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甚至带来转机。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的风险: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2)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C)(1)

式中,R--风险,P-概率,C-后果。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永远发展变化的客观特性,是产生风险的原因。虽然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经常互相使用,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不确定性仅仅考虑事件发生的肯定程度,而风险则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不确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要看不确定性是在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是相反。再次说明,风险是针对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的可能性;

(2)一旦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由此知道,有两类事件的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的,一类事件是“高可能性,严重后果”,对这类事件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另一类事件是“低可能性,轻微后果”,对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有两类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判定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它们是:

(1)高可能性,轻微后果;

(2)低可能性,严重后果。

这两类风险性质的判定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人由于持有不同的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图中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果逐步增大的话,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越犹豫,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风险等级的判定会更加依赖个人的解释。这时,主管人员一方面要依靠不同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对判定风险问题作最后的决断。

2.风险管理的含义

风险管理涉及到各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从表层上分析,风险管理就是对生产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从深层上研究,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从而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管理人员,客体是生产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负责人。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保证生产活动顺利完成;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要符合经济性原则,充分体现风险成本效益关系,不是技术越高越好,而是合理优化达到最佳,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科学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应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动态风险管理。

三、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几个阶段:

1.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指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早期的工作是: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管理计划在风险规划中起控制作用。风险管理计划要说明如何把风险分析和管理步骤应用到项目之中。该文件详细的说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的所有方面。风险管理计划还要说明项目整体评价的风险的基准是什么,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参照这些风险评价基准对项目整体进行评价。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面临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的结构不确定性。亦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一项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会改变原有风险的性质并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

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应用广泛的故障树方法。故障树方法简称FTA,是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利用FTA来分析一个系统时,我们关心的是找出造成某个不希望的事件(顶端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FTA使用演绎的方法找出使顶端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次级事件,反映了各次级事件引起顶端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像一颗以顶端事件为根的倒长着的树,故障树因此得名。

3.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4.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的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使用,由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围绕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四、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

1城市供水系统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一般是通过事故的现象和导致的损失事件表现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风险的一般定义为:风险主体遭受损害的不确定性及其后果的综合,即风险主要包括2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所导致的后果危害性2个方面。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当然也离不开风险的一般定义中的2个主要因素,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进行范围的界定。众所周知,城市供水系统也包含许多方面如供水企业的运行规划、财务、供水系统运行指标等。但是在风险管理刚刚引入城市供水系统的初级阶段不可能将供水企业的所有内容均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在此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主要指在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供水系统的水质、水量和水压以及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而对于引起城市供水系统其他方面的风险暂不纳入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的概念之内。

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主要包括4个子系统:取水子系统、制水子系统、输配水子系统和二次供水子系统等。因此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是指供水企业等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城市供水系统中影响水质、水量、水压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现存条件下经济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综合处理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以保障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2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建立

2.1明确环境信息

明确环境信息是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使后面的风险评估更准确。环境信息一般分为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环境信息。在明确城市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可以采用安全调查表法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部分外部环境信息和大部分的内部环境信息,对于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可以采用城市供水系统特征描述的方法,将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进行清晰的整理。

2.2确定风险准则

在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时必定要风险管理的风险进行严重性的等级划分,而风险准则即是组织用于评价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反应了供水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度。需强调的是组织在制定风险准则的时候要注意与组织的既定风险管理方针相一致。风险准则主要确定以下内容:城市供水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风险的度量方法和风险等级的确定等。

2.3风险识别

对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就是通过识别供水系统中的风险源、风险源可能的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风险源识别不单单是识别风险事件,还要考虑其可能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所有重要的原因和后果。不论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是否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或其原因是否已知,都应对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特点,可以选择安全调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综合使用全面识别供水系统中的潜在风险源,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供水系统风险源清单。

2.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型、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

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进行更具体和定量的分析。风险分析的定量和定性方法有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可以分为多个影响层级以及同一层级的风险事故可以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特点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

THE END
1.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注意事项保险类理财财经以某保险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投资股市时,严格遵循以上原则和注意事项。首先,该公司建立了专业的投资团队,对股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走势和行业动态。其次,该公司根据保险资金的性质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同时,该公司还关注公司基本面和政策风险等因素,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通过这些措施,该...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627.html
2.2024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如何演变?2017-2018 年,受监管趋严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结构整体较为稳定,但小幅减配了权益类 资产和其他投资。2017-2018 年,整体保险行业对股票和证券投资的配置比例由 12.3% 降至 11.7%、对不动产等其他资产的配置比例由 40.2%降至 39.1%。从投资收益率来 看,2018 年权益市场大幅下跌导致保险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由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82044f7aa59f8e27a7281e44f.html
3.股票期权保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股票频道股票期权保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投资市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然而,股票期权保险同样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股票期权保险。 了解期权保险的基本概念 期权保险,通常指的是通过购买看跌期权来对冲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看跌...https://stock.hexun.com/2024-06-07/213092730.html
4.中国财产保险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另一方面,自然灾害频发、网络安全威胁等问题使得企业和个人对于财产保险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此外,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将更加健康有序。 《中国财产保险业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依托详实的数据支撑,...https://www.cir.cn/8/11/CaiChanBaoXianYeShiChangDiaoYanY.html
5.保险公司经营分析8篇(全文)在通过对10家财险公司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现阶段我国保险业规模在逐年扩大发展, 大部分的大中型财险公司都具有良好的偿付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而进入市场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寿险公司发展情况相对于老牌公司就有些不如, 这部分后起的公司还需要继续努力, 尽快地调整好公司的运营方式, 改良资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6tbz0cw.html
6.2019年中国降体检市场分析报告二、保险公司的介入 三、健康体检市场运作趋势 第六节我国健康体检市场价格分析 一、健康体检市场价格现状 二、健康体检市场价格结构 三、健康体检市场价格问题 第七节健康体检机构地位及作用分 一、健康体检机构地位和作用 二、健康体检机构竞争格局 三、健康体检机构存在问题 四、健康体检机构解决对策 第八节数字化健...https://baogao.chinabaogao.com/yiliaoqixie/403836403836.html
7.2018年CICE考试公告常见咨询问答(八)报名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呢? 答:以下事项还请考生特别注意: 1.关于公共课程和交叉课程的报考。(1)公共课程:A2《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为多数资格都必须通过的公共课程,在有效期内,不必重复报考。(2)交叉课程:资格之间有交叉的课程,即两个资格中均含有相同的课程,如中国寿险管理师与中国员工福利...https://www.wangxiao.cn/news/82736625567.html
8.营销活动方案(集合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销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营销活动方案1 活动动员是整个活动动员会一大核心环节,在政策讲解中;政策和话术演练、人...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3527867.html
9.2017最新电子商务师考试试题库「带答案」95、在正确利用E-mail进行促销活动时,下列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A,B,C,D) (A)正确使用电子邮件的签名(B) (C)正确书写信的内容 (D)选择正确的发信方式 (E)让客户主动索取广告 96、关于网上市场调研的E-mail问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340262.html
10.风险决策分析范文徐勇等(2010)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在B2C和C2C的应用情况,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沉淀资金和交易双方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一些创新的解决办法,如进行流程优化、资金托管与保险担保结合等,最后分析创新办法的应用价值和改进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盈利模式。 从沉淀资金风险监管上,(2010)从专业化支付服务的角度对非金融机构进行研究...https://www.hfabiao.com/haowen/46997.html
11.外贸商业计划书范文(精选5篇)二、出口市场分析 (一) 目标市场的确定 1、 根据我们公司的董事会的决定,我们把德国做为瓷砖出口目标市场, 德国2/3的初级能源需要进口,德国瓷砖的消费中有超过六成是由国外引进的。 2、 根据慕尼黑独立的市场调查机构调查分析,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升温。 https://m.ruiwen.com/gongwen/jihuashu/259676.html
12.换保险杠难吗换保险杠值得走保险吗事故车市场分析资讯总之,更换保险杠并不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值得走保险。在处理事故车相关问题时,需要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选择合适的维修店以及注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https://www.shiguche.com/news/show-2686.html
13....攻略(材料/文件+租车公司/网站推荐+租车流程+保险+费用+注意...租车需要什么手续?台湾租车一天多少钱?台湾租车公司哪家好?台湾租车网站有哪些?在台湾租车自驾需要注意些什么?今天小编就详细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最新最详细的台湾租车攻略,包括台湾租车所需材料/证件、租车公司/网站推荐、租车流程、费用、保险、加油、自驾交通规则以及其他常见问题,满满的干货,计划去台湾自驾游的朋友们,...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35702
14.职业生涯规划期末复习个人单打独斗,努力战胜自我是关于什么的7)从常年性人才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了解需求信息。 8)通过亲友及各种社会关系了解需求信息。 9)通过实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方式了解需求信息 11、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要注意弄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 (2)要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学校应是...https://blog.csdn.net/qq_57646613/article/details/125495784
15.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通用6篇)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通用6篇) 摘要:我国现在体育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体育保险经纪业却不如人意。文章首先分析了体育保险经纪人在扩大体育保险需求、增加体育保险产品供给、促进体育保险市场公平交易方面的重要性;其次在描述我国体育保险经纪市场的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nej7fe.html
16.矿山安全知识问答5、立井井筒掘进施工时,工作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佩带保险带? 答:(1)乘吊桶或随吊盘升降时; (2)在井架上或井筒内的悬吊设备上作业时; (3)拆除保险盘或掘凿保护岩柱时; (4)在井圈上清理浮矸时; (5)在倒矸台上围栏外作业时。 6、安排巷道掘进工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https://www.safehoo.com/item/12903_17.aspx
17.bjircf.org/show.php?catid=9&id=163在前期已经就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课题着重分析国内的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情况,从过去严格管制的费率制度入手,进而分析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和意义、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及问题、改革路径的选择,以及推进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http://bjircf.org/show.php?catid=9&id=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