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慢性病广义上是指持续一年或一年以上,需要持续医疗护理或限制日常生活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精神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及其他疾病。
中国的慢病管理市场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面临高增长的趋势,是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分别有1.33亿糖尿病患者、3.24亿高血压患者和89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这些患者群体预计将持续增长。
中国慢性病管理市场总规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慢性病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较快,支出总额从2017年的283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678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32%。预计2022年中国慢性病市场支出总额将达到53806亿元。同时,中国慢性病处方量占医疗行业全部处方量的比例不断增加,预计2022年占比将达到61.1%。
中国慢性病管理细分市场规模
中国慢性病管理细分市场结构
在中国慢性病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中,基础医疗保险支出和自付健康支出占比较大,据2020年数据,分别占慢性病医疗卫生总支出的34.90%和33.28%。商业医疗卫生保险占比较低,仅有4.58%的份额。
发展困境
1、数字化水平低
整个慢性病管理细分市场仍处于数字化的早期阶段,慢性病管理以院内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通常情况下,慢性病管理程序包括院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和患者随访。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和处方后离开医院,除了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院内随访或配药外,只能依靠自已进行疾病管理。
2、庞大的患者基群及日益普遍的慢性病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13.5%上升到2030年的21.9%,预期会达到3.181亿人。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变预计将产生对慢性病管理的巨大需求。伴随着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病支出一直占据着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快速增长的基础患者群以及在慢性病上沉重的直接支出。
3、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与分配不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型三级和二级医院,这些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37.9%,但在2020年通过门诊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总量中占89.2%。这种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高质量的诊断和医疗服务稀缺,不易为有需要的人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