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我国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以来,企业年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增长,累积基金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企业年金早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人社部公布的全国企业年金业务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到了3.39万亿元。其中,基金行业管理企业年金规模约占到四成。
当下,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且关键的节点。一方面,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面临下行压力,收益预期趋于谨慎;另一方面,年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国家层面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市场深化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企业年金管理人市场已经形成35家机构、62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格局。其中又包括了22家企业年金投管人,而这22家投管人中共有11家基金公司。
站在新发展时期,基金公司作为年金管理的主要机构,机遇与挑战并存。
破解养老难题,年金为“老有所依”护航
面对这一新阶段,如何确保“老有所依”,进而实现“老而优依”?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为员工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退休经济屏障,更是资本市场中不容忽视的长期投资力量。
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与稳健的投资策略,企业年金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实现了资金的增值与保值,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厚、可持续的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发挥长线资金和耐心资本属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看我国企业年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工银瑞信基金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2010年,是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规范发展的奠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1年~2018年,企业年金进入专业化管理快速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19年至今,监管体系、制度建设趋于成熟,职业年金市场化运营进一步推动年金管理人在系统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强投入。
收益率方面,据人社部披露的数据,2007年~2023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年均收益率达到6.26%,累计收益率达180.67%,绝大部分年份保持了良好收益;2012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金额超7000亿元。
以工银瑞信基金为例,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其企业年金管理规模达到2623.28亿元,居基金行业第2,管理组合数量266个。
工银瑞信基金不仅年金管理规模位列前茅,其管理组合的收益率更是长期排在前列。自2008年管理企业年金以来,工银瑞信年金管理累计投资收益率超过140%;短期业绩稳定,2022年、2023年企业年金单一含权组合业绩均排名同业前1/3分位数,2024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单一含权组合业绩排名第一,获得了企业年金客户的广泛认可。
权益资产助力增厚收益,配置比例仍有空间
企业年金投资领域多样,主要涵盖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两大类别。如今,资本市场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年金投资管理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将挑战变成机遇考验着年金管理机构。
作为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工银瑞信在今年市场大幅波动下,其单一含权年金组合平均收益率依旧大幅领先于市场,其经验值得借鉴。
在投资策略方面,工银瑞信坚持“重视权益、高等信用”的风格策略,选择在兼顾波动和风险的稳定类股票上进行超配。该公司配置长期夏普比率较高的股票,相比单纯高仓位,有助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比,现阶段主要考虑稳定类行业的蓝筹公司,比如银行、水电、核电、通信运营商、交运等。
政策红利加持,年金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2024年4月,新“国九条”的发布更是年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国九条”强调的“长钱长投”理念,旨在构建支持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间接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投资环境。同时,新“国九条”还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年金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渠道和机会。
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对社保、收入、就业等方面作出最新部署。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就提到了要“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等内容。
如今,资本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行业收益率波动调整的同时,国家政策红利又为年金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年金管理机构需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在此背景下,工银瑞信指出,一是打造全天候年金投资能力,通过多元化投资、偏离度控制和动态再平衡等机制的应用和升级,强化年金投资对于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二是发挥平台支撑,提升投资过程管理效能;三是强化投研团队建设,持续提升年金投研能力。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监管机制的日益完善,企业年金行业正步入一个更加规范、稳健、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而投管人作为其中的关键角色,监管层面对其审核、监督与管理的强化与重视,无疑将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7月26日,人社部官网披露了四类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资格延续工作启动的信息,三年一次的企业年金基金资格管理人资格延续工作已经拉开序幕。这次的“资格大考”是对投资管理人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对整个年金行业的一次深度洗礼。
展望未来,社会养老需求的攀升与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叠加政策支持和引导,年金行业将会愈发规范,并将扮演更加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