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流分享杨汭华关于赴意大利德国进行农业保险调研情况的报告

2、市场概况。种植业是意大利农业主要发展的对象,产值占农业的3/5,因此种植险在意大利农业保险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意大利农业种植险总保额在50-65亿欧元之间(图1),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0%;赔付率波动较大,大灾年份赔付率高达140%(图2),这与意大利农业保险标的多为水果蔬菜类有关(图3);受条款改革和高赔付率影响,平均保险费率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5.7%增长到2018年的8.1%(图4)。

图1:2014-2018年意大利农作物保险保额(千欧元)

图2:2013-2018年意大利农作物保险赔付率

图3:意大利农作物保险各类险种占比情况

图4:2012-2018年意大利种植险平均费率

3、农业保险产品。意大利农业保险产品分为有补贴和没有补贴的保险。没有补贴的保险主要为商业冰雹保险,即意大利的传统农业保险;有补贴的保险主要为多灾因农业保险(MPCI)、指定灾因农业保险(named-perilcropinsurance)、农业设施保险、收入保险、以及养殖险收入损失和扑杀保险等。目前,意大利还没有天气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的发展也处于试点阶段,仅有硬麦一个品种,保费规模很小。具体补贴情况如表1。

表1:意大利农业保险产品补贴情况

(二)意大利农业再保险体系及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意大利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采用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参与的模式。现有机制经历了2个阶段:再保险基金阶段和再保险基金+联合再保险共同体阶段。

再保险基金运用的主要再保险形式与我国及国际其他国家基本一致:比例再保险(成数)与非比例再保险(赔付率超赔)。基金运作机制如图5。

图5:意大利再保险基金运作机制

2、再保险基金+联合再保险共同体阶段。为进一步向农业保险市场推广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在遵循反垄断法案及有关欧盟法律的基础上,政府于2007年11月21日成立了意大利联合再保险共同体(ItalianCo-reinsurancePool)。它是一个开放的组织,保险公司及商业再保险公司均可自由加入和退出。

当前阶段共保体发展的战略重点是:1)固化经营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的技术规则;2)对共保体各成员间创新性农业保险业务风险进行合理分配;3)增加可用的再保险承保能力;4)推动通国际同类机构的技术交流。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如图6所示。2019年,共保体共有9家成员(含再保险基金),其中,再保险基金所占份额为50%。

图6:意大利联合再保险共同体运作机制

(三)意大利农业食品市场服务研究所(ISMEA)

意大利农业食品市场服务研究所(ISMEA)是意大利农业部下属的公共经济组织,主要有价格信息监测、涉农商业、承销担保、公共研究、风险管理等五大职能。

(四)农业种植大户调研

考察农场位于罗马郊区皇后谷,占地达400公顷,主要种植作物为酿酒葡萄和油橄榄。其中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约占80公顷,油橄榄种植面积约30公顷,植株数量约8000棵。

该农场与当地学者合作,科学育种,在作物生长期采取疏花疏果或提前收获等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该农场除出售酿酒葡萄、油用橄榄等初级农产品外,也向产业下游发展,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生产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据农场主介绍,当地酿酒葡萄及油橄榄生长发育面临的主要自然风险是雹灾。该农场连续多年投保农业保险,除了传统的雹灾、干旱等风险外,还包括野生动物破坏、火灾等险种,有效转移了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例如农场曾在2017年遭受干旱及人为引起的火灾时曾获得大笔赔款,为农场的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德国农业保险介绍

(一)德国农业保险基本情况

1、农业保险历史。德国是一个农业保险历史悠久而发达的国家,早在十八世纪,德国就诞生了农业保险,当时的承保的机构主要是农业互助保险机构和合作社,险种主要是冰雹保险和养殖险,其中首单冰雹保险产生于1733年;首单养殖险产生于1830年。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政策的优惠来辅助农业保险发展。1902年开始实施《帝国商业保险公司法》(后改名为《保险监管法》)、1910年开始实施《保险合同法》和《保险契约法》,在运行了多年以后,2008年在《保险合同法》的基础上,德国政府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实施了《德国新保险合同法》。

2、保险产品。德国农业保险产品没有政府保费补贴。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分为两大类(如表2所示):1)种植险。主要为商业冰雹保险,由私人保险公司、互助保险公司和公共保险公司提供承保,在德国大约有70%的农作物都购买了冰雹保险;近些年,多灾因农作物保险(MPCI,包括旱灾保障)开始出现在德国市场上,但由于德国市场严格的承保环境,多灾因农作物保险发展的特别缓慢。2)养殖险。主要是保障因意外事故、火灾、传染病、以及运输限制等风险造成的动物损失(包括奶牛产奶量减少、产品质量下降等),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承保,德国的养殖险市场特别集中,近80%的养殖险份额掌握在两家保险公司手里,分别是R+VVTV(市场份额60%)和UelzenerAllgemeine(市场份额20%)。此外,养殖险收入保险在德国也得到养殖户的广泛认同。

表2德国农业保险产品

(二)德国农业再保险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德国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保险体系采用的是以市场运营为主,政府为辅的模式,即由多元化的私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主导运营。德国发达的再保险体系是德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的重要保障,作为世界上再保险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有像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安联再保险公司等再保险领域的巨头,这些再保险公司一方面通过签订农业再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公司一起分散德国农业大灾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转分保和发行农业巨灾债券的方式分散自身风险。巨灾债券将资本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结合起来,将德国农业大灾风险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一步分散。德国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体系如图7所示。

图7德国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体系

图8德国农业大灾风险分散体系

(三)AllianzRe安联再保险公司

安联保险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于1890年在德国柏林成立,是目前德国最大的金融集团,也是欧洲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安联再保险公司是安联保险集团的再保险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在新加坡、爱尔兰、瑞士和美国等全球多地都设有办事机构。

2009年,安联再保险公司建立农业再保险团队,为全球农险市场,包括成熟和新兴市场,提供再保险服务。目前,安联再的农险业务客户主要为半政府组织,例如公私合营的农业保险公司。2018业务年度,安联再农险再保保费1.5亿欧元,相比2016业务年度3亿欧元,承保规模有一定的收缩;其全球农险再保业务组合分布如图9所示,安联再认为非洲农险发展潜力较大,今后可能会加大非洲地区的投入,同时进一步平衡各大区农险再保保费比例,优化公司业务组合。

图9安联再2018业务年度农业再保险业务全球分布

(四)慕尼黑再保险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创立于1880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已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从事经营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并拥有60多家分支。慕再从1919年开始为农险提供再保险服务,至今活跃于世界各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农险再保人,慕再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同时在全球多个分支机构建立创新实验室,为客户提供风险分析、创新产品设计等技术服务。慕再2018年农险保费规模4.4亿欧元,从2016年的9.89亿欧元降至2017年的7.56欧元,已经是连续两年大幅降低农险,主要原因是出于改善业务盈利性的目的,没有与一位主要客户进行续约。此外,慕再从2019年年中开始,对农险条线启动了重组,未来可能在全球农险业务布局和策略上有较大调整。

三、借鉴与启示

(一)完善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障

不论意大利或德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其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始终。意大利农业食品市场服务研究所作为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重要机构,每个重要角色的赋予都有着严谨的法律依据与规定。如农业风险数据库是2003年农业部法令的规定,再保险基金是2000、2002年两部法律的专门规定;甚至,每年的再保险基金计划都用专门的年度再保险计划文件进行规制。德国保险法制监管也十分完善,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根据1902年实施的《帝国商业保险公司法》(后改名为《保险监管法》)规定,成立帝国商业保险监管办公司(于2002年与银行监管局、证券监管局三家合并为联邦金融管理局)于1902年7月1日开始运作。1910年,《保险合同法》正式实施,几经修订后,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保险合同法》成为德国保险监管的主要依据,对保险市场准入、保险市场行为、财务风险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集中监管。两国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农业保险的制度化长久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起,我国农业保险进行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后,从此改变了我国农业保险无法可依的状况,成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国家层面大灾风险分散措施不完善、经营制度管理欠缺、有关涉农保险的规定过于笼统等。通过德意两国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细致的规定能够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各参与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从而充分调动各方,特别是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促进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大有裨益。我国也应加紧细化农业保险配套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影响农险整体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应尽快予以完善。

(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有利于实现持续创新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保险创新发展:2014年保险新“国十条”,提出“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2015-2019年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探索开展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保险+期货”、完全成本保险、以及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品种达到272种,地方特色保险品种256种,全国有33个省开展了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试点品种达72种;20个省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品种扩展到7个;19个省开展指数保险产品57款。但同时,我国农业保险创新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产量、价格、天气等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观测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保险费率厘定不合理等问题,借鉴意大利经验来看,政府系统化的加强持续创新管理、建立创新体制机制、使用创新方式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对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创新发展大有裨益。我国也应持续深化创新管理,形成系统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更为有效的管理、更为科学的方法推动农业保险不断创新、持续创新。

(三)深入研究农业保险新阶段下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图10欧盟各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分布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开发和运营,银行保险监督委员会批准产品及监管运营,财政部负责保险补贴,农共体以及其他再保人提供再保险的农业保险运营体系。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借鉴德意农业保险大灾分散机制经验可以看出,如何根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合的模式方式,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其中的关键点。在新形势下,XX需要加强新型风险的提前研判,继续学习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不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助力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中国保险市场规模接近超过日本有望跃居世界第二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5日消息,据彭博援引瑞士再保险数据,中国本币保费收入去年增长27.5%,超过除土耳其以外的所有保险市场。即使是经济增长减速,中国中产群体的扩大仍在推升寿险和车险等产品的需求。据瑞士再保险估计,虽然今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料比2016年有所下降,但保费收入已接近超过日本,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https://news.jstv.com/wap/a/20170705/1499246464611.shtml
2.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趋势报告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前景趋势报告2024~2030年 【全新修订】:2024年2月 【出版机构】:中智信投研究网 【内容部分有删减·详细可参中智信投研究网出版完整信息!】 【报告价格】:[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6800元 [纸质+电子]:7000元 (可以优惠) ...https://bjdaxing08938.11467.com/news/6204113.asp
1.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报告精读中国保险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调整不断深入。本文将从三个方向进行分析,清晰解析中国保险行业市场规模的内涵。 市场规模的现状 截至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保险行业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https://m.vzkoo.com/read/20230919228849c73997bf91e0dc8b1e.html
2.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增长很快。截至2001年底,年保费收入达到2112.28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88.2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424.04亿元。1980~2001年,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其中人身险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财产险业务的增长:1992~2001年间,财产险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产险保费收...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8221732_27609.html
3.2021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总规模将达1.4万亿奥纬咨询合伙人盛海诺介绍指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很快,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三大技术,科技将成为保险行业新的驱动力。报告显示,中国保险科技市场预计2021年将达到1.4万亿人民币总规模。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保险科技领域的投资总额高达17亿美元,自2014年以来,该领域交易量和交易额增长接近一倍。另...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71215812703289.html
4.中国保险BPO市场崛起:外包服务助力保险业升级保险服务外包行业根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保险BPO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保险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从2016年的30904.1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12万亿元,尽管同比增长率在某些年份有所波动,但整体增长势头强劲。 市场规模: 据估算,中国保险BPO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保险市场的进一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6051/article/details/136459007
5.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最新」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最新」 基于中华保险研究所十几年来对公司定价的研究和一年来对保险公司定价的研究,详细评估了中国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公开及合法可得信息,并发展了保险公司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以下简称ICPM定价模型),对中国145家保险公司(包括全部保险集团公司、财产险...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dailiren/222658.html
6.保险业市场分析报告2025第四章 2020-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 4.1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综述 4.1.1 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分析 4.1.2 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析 4.1.3 保险市场成熟程度分析 4.1.4 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现状 4.1.5 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分析 4.1.6 保险市场改革逐步推进 4.2 2020-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经营情况 4.2.1 保险市场经营特征 4.2.2 ...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1/19-627742.html
7.什么叫汽车后市场?现状如何?而商业险是根据保额大小而定的,同时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每年出险的次数进行优惠,因此也只能求平,按每车保额50万元计算,每车每年3500元,商业险年市场规模则达8750亿元。相关媒体报道过中国保险市场规模为8000多亿元,车动邦概算为8750亿元,也是准确的。 汽车救援市场规模不大,仅62.5亿市场规模...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00631561515441238.html
8.保险公司2020年业绩大比拼——60万代理人离职与持续挖角中国人寿中国的商业保险业改革起步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历经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4.53万亿元(其中寿险2.85万亿),管理资产总规模23.3万亿元,过去十年(2010年-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3%。 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支持了经济发展,服务了民生改善。不可否认,伴随行业的...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1-04-13/203403819.html
9.产业分工格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评估报告20252031年共研网您若想对保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保险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https://www.gelonghui.com/p/1361139
10.我国网络安全保险有巨大增长空间,有无可能提供“上海范本”太平再保险(中国)副总经理李立松认为,随着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框架的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2018年我国网络安全保险的保费总规模约为7000万元人民币,结合发达市场的发展经验,预计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在此基准假设下,预计2025年我国网络安全保...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2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