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2023年中国保险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保险业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中国人保业绩发布会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人保(601319);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等

本文核心数据:原保险保费收入;保险行业资产总额;保险密度;保险深度

行业概况

1、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条明确了保险的定义:“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行业是金融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业,根据《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该行业行业大类为“保险业(G68)”,小类为“人身保险(G681)、财产保险(G682)、再保险(G683)、商业养老金(G684)”。

2、产业链剖析:保险公司是重要主体

在保险行业产业链中,供给侧主要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公司可分为传统保险公司和互联网保险公司,主要负责产品设计、保险产品供应、保费收取及投保事件发生时支付赔款;保险中介包括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及保险营销员,负责为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及提供其他服务。需求侧主要包括购买保险的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其中,供应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主体。

目前,我国实力最强的保险公司主要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等保险集团;很多保险公司都在推行线上保险的业务,但纯粹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只有众安保险、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和泰康在线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大多主要股东或母公司为保险公司。各类保险中介公司中上市企业较少。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期

加入WTO以来,中国保险业经历了恢复阶段、规范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目前正处高速发展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商业综合保险公司,1979年开始恢复营业,从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到强劲复苏下的混业经营阶段。细分此阶段其特征为:一是国资保险公司不断出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进入我国,三是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入保险市场。

为配合《保险法》的实施及其分业经营的要求,1999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撤销中保集团,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和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保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到了分业经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分业保险公司不断涌现;二是外国保险公司大量进入我国,并且中外合资经营方式开始出现;三是保险行业进入国家监管下的行业自律发展阶段。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的承诺,自此中国保险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中国保险公司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二是保险领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三是国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设。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持续上涨

21世纪以来,我国保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金监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2022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呈持续上涨趋势。2022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上涨4.68%。

2、中国保险行业资产总额持续扩张

2011-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资产总规模持续扩张,由5.98万亿元增长至27.1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增速方面,自2017年起中国保险行业资产总额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至10%左右。

3、中国保险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保险密度反映了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和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2011-2022年,我国保险密度整体呈上涨趋势,2022年,我国保险密度为3326元/人。现阶段我国居民参保程度逐年增长,保险业发展良好。

注:保险密度=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来自国家金监总局)/中国年末总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4、中国保险深度连续两年下降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2012-2017年中国保险深度稳步增长,但2018年后中国保险深度呈波动状态,2021年、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保险深度为3.88%。

注:保险深度=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来自国家金监总局)/中国GDP总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保险密度及保险深度最高

从保险密度来看,2022年保险密度最高的是北京,为12603.9元/人,其次是深圳、上海。从排名前十的省市来看,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保险密度明显更高。

注: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数据来自国家金监总局)/年末总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从保险深度来看,2022年北京保险深度最高,为6.63%。其次为黑龙江和吉林。

注: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数据来自国家金监总局)/GDP(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2、企业竞争:5家上市保险公司同台竞争,中国平安领先

根据BrandFinance发布的《2022全球保险品牌价值100强排行榜》,中国一共有12家公司上榜。其中,品牌价值大于400亿美元的是中国平安;品牌价值大于100亿美元的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友邦保险;品牌价值小于100亿美元的上榜公司有:中国人保、国泰人寿、新华人寿、富邦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再保险集团、台湾人寿、南山人寿。

注:品牌价值低于100亿美元的数据未公布。

从原保险保费收入来看,2022年,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46957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7691.40亿元、6191.58亿元、6152.00亿元、3931.66亿元和1630.99亿元。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市场份额占比均在10%以上。

从总资产来看,2022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7.1万亿元,其中中国平安总资产11.01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40%。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分化效应持续,金融科技进一步融入

2、“十四五”期间原保险保费收入预计保持上涨

2010-2022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复合增速为10%左右。中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前瞻预计到2028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将超过8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THE END
1.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观研天下(Insight&Info Consulting Ltd)发行的报告书《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主要研究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http://www.17diaoyan.com/baogao/show.php?itemid=5510
2....各行业研究报告及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投资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中国压缩机油行业市场发展规模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0年 中国车用机油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年 中国火花机油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2024~2030年 冶金矿产 机械 医药保健 2025-2030年全球与中国轻钢龙骨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http://www.syzh6688.com/
1.国内保险现状分析报告.docx《国内保险现状分析报告》篇二国内保险现状分析报告●保险市场概览中国的保险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截至2023年,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涵盖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多个领域。保险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环境与监管...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7101181.html
2.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供需格局分析报告精读一、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保险行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需求持续增长,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保险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https://m.vzkoo.com/read/20240430fa271be6913683cdb35502fc.html
3.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科技行业融资报告 国内保险科技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国内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成立200余家。其中获得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仅占全球保险科技行业的4%,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科技创新才刚刚起步。未来在资本的助推下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科技深度赋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7b4r4bl.html
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当前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前瞻报告2024第三节 中国保险中介社会环境分析63 一、2022年中国人口环境分析63 二、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分析66 三、居民保险与福利事业状况68 第三章 中国保险业运行现状分析70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概述70 一、2020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70 二、2020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特征分析84 ...https://www.zyiti.com/?p=55660
5.基本现状范文12篇(全文)关键词:并行计算,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2018年中国并行计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研究报告[EB/OL].http://www.chinairn.com/report/20140308/100414413.html.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现状 第5篇 1. 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学校的学习大多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教学目标的,学校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dgagkee.html
6.投资热点中国医疗互联网深度调研报告共研网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医疗互联网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770855.html
7.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精选7篇)第二节汽车物流的市场调研分析 中国现代汽车物流发展的过程已进入从整车物流为主、向零部件入厂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两重(以整车物流为主,以零部件入厂/售后物流为重)的现代汽车物流的新格局。 一、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配送模式 汽车行业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有市场配送模式、合作配送模式和自营配送...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60921162848_345777.html
8.第二节统计分析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撰写统计分析报告100余篇,除进度分析外,市统计局就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消费品市场、推进市域经济建设、节能降耗等方面,及时作了重点调查统计分析,对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操作性强的建议。 http://www.hancheng.gov.cn/zlk/hczj/hybmz/hcftjz/djztjzlybs/106105.htm
9.2023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未来中国汽车保险...随着车险改革不断深化以及车险市场乱象持续整治、车险品种的定制化和创新化和互联网多种渠道下的获客能力不断增加,以及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发展前景,我国汽车保险行业的规模将恢复增长。2017-2022年,中国汽车保险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8%,前瞻预计未来车险市场受到综改带来的影响将会逐渐弱化,结合中国经济复苏趋势,...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230424-2929649d.html
10.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作为执行主编,郑伟教授首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新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七章,分别从中国保险业发展综述、财产保险市场、人身保险市场、保险中介市场、保险资金运用、保险业的监管与改革以及国际保险市场发展等七个方面对2013年中国保险市场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郑伟简要分析了中国保险业在规模、增长和结构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https://econ.pku.edu.cn/ccissr/dxlthztytk/309517.htm
11.保险分析报告(6篇)尽管人寿保险在众多保险业务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相对发展稚嫩的中国保险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也给寿保也带来了各方面的阻力。 二、寿险存在的风险 (一)从行业自身角度来分析,人寿保险存在以下四点突出风险: 1、现金流风险 即由新业务大量减少和大量保单退保造成的风险。由于资产和负债的长期特性,这类风险对...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921596.html
12.2021报告目录(部分):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互联网保险行业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保险行业定义 第二节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互联网保险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历程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498324.html
13.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报告(通用13篇)教育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篇3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小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