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及控制范文

导语:在风险分析及控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绪论

由于人们长期认识不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问题长期被搁置,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我们迫切需要解决污泥的安全处置问题。

为此,本文识别了污泥处置企业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存在的特殊风险,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以降低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促进其实现良性发展。

二、污泥处置流程与控制建设目标

(一)污泥处置流程

污泥处置流程一般包含污泥产生、污泥运输、污泥处置及后续利用四个阶段。在污泥产生阶段,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水处理厂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污泥进行计量统计。在污泥运输阶段,运输单位从污水处理厂接到污泥后,采用运输工具,按照规定路线将污泥运到指定地点。在污泥处置阶段,污泥处置单位将运输单位运来的污泥按照技术规范和处置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运输处置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内有污泥处置设施的,也有可能是先处置,后运输。

(二)污泥处置控制建设的目标

三、污泥处置企业的风险分析

(一)行业管理存在的风险

(二)组织架构存在的风险

污泥处置企业的管理者为了将污泥消纳掉,重生产,轻管理,对内部控制普遍认识不足,尤其缺乏具备足够胜任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和职业道德水平人才,不能有效的控制和应对风险。此外,职能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权力和职责分配不科学,不能进行有效的分工和相互牵制。这些造成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流于形式,形成管理漏洞,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三)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风险

污泥处置企业应以治理污染、造福社会为己任,履行社会责任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安全生产方面

生产设备设施检修维护、安全措施、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过程中车辆不能正常运输,处置过程中O施设备不能安全运行,甚至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2、产品(服务)质量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臭味大,含有相当数量的氮、磷、钾、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并且大多数污泥处置场地离污水处理厂比较远,地点分散,运输过程易遗洒。如果运输处置过程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单位不按规定路线运输、违法乱倒污泥,处置单位接收的污泥不符合标准,提供的临时处置场地、处置流程不符合规定。此外,运输过程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运输车辆调配不合理,运力不足,污泥积压在污水处理厂内。以上这些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引发群众围攻,甚至导致企业支出大笔的治理费用和巨额赔偿,产生法律纠纷。

(四)外包业务中的风险

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污泥处置企业通常会将很大一部分运输、处置业务进行分包,因此外包业务中的风险是污泥处置企业最主要的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

1、承包商选择不当

市场上专业的污泥运营公司很少,为了将污泥运出去,污水处理厂选择的运输处置单位通常并不是专业的污泥处置公司,这些公司缺乏相应的资质、专业的队伍和技术支持,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低劣。

2、污泥处置费结算不当

外包运输费与泥量、运距和单价成正比,外包处置费与泥量、单价成正比。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泥量、运距计量不准确,单价不合理、结算依据不完整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个人从中获取利益,行为的发生。

(五)污泥产品再利用中存在的风险

堆肥处置、焚烧处理后的污泥产品可以进行再利用,获得一定的收入。主要风险体现在:

1、销售过程中存在着舞弊行为

一、航空制造企业中合同管理特点分析

二、航空制造企业中合同管理风险分析

三、航空制造企业中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应用

(一)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控制

1.合同立项

在合同立项方面的风险控制主要是在合同立项时,对合同立项的名称、合同立项的类别、估算的金额以及项目信息制定合同的隶属关系等信息是必须录入的,这样可以对无计划或者无预算就签订合同的情况有所避免,进而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合同策划目标和业务目标的一致性,进而对风险进行控制。

2.合同选商

3.合同正审

在合同正审方面,系统实现了合同网上动态审查目标,包括了价格审查、计划审查和领导审批等,将合同计划、价格和法律审查设置为系统的关键审查目标,通过对价格合规且合理性、合同计划的符合性与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及合法性的审查,可以实现对合同审核风险的控制。

(二)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控制

在合同履行阶段,其具体流程图可见图1。

(三)合同终结阶段的风险控制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城市扩张,城市人口饱和、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孕育而生。在地铁工程中她铁深基坑的开挖是施工过程中风险比较大的一个环节很多事故都出现在开挖阶段,这就需要根据工序的变化趋势,对施工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识别,在此基础之上对风险进行系统控制,以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风险分析;控制对策

城市地铁工程有建设工期紧、工程量大、参建单位多、地层和周边构筑物复杂、施工工序多、及时要求高等特点,地铁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巨大的风险。特别是在对深基坑进行开挖的过程当中,潜在多种类型的风险因素,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对深基坑开挖风险进行准确识别的方式,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控制风险,以避免对深基坑的开挖作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地铁基坑开挖风险分析与控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深基坑开挖风险分析

深基坑开挖施工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一般来说地铁都兴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商业地区这些地区的建筑呈现高密度、高楼层的特点并且交通拥堵施工场地比较苛刻狭小,这就为施工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设计、施工不当,往往容易产生基坑严重位移甚至整体失稳等重大工程事故,这种事故不仅造成工程的直接损失和工期延误,同时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引发基坑工程险情的直接原因是基坑整体失稳(滑坡和隆起)、支撑体系的强度破坏(支撑的偏心挠曲和撑点滑动)。常深基坑开挖时必须考虑支护结构,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外施工开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电线电缆等基础设施从而防止施工中的破坏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1)边坡(护壁)渗漏。

这种现象在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中最为常见,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饱和土的变层之处不论是深基坑的开挖过程还是使用期间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现象。一旦发生边坡渗漏,常造成边坡坍塌或局部失稳。据统计大多数深基坑开挖事故的发生都与其有关。

(2)基坑边坡滑移。

如果深基坑在开挖时,采用无支护放坡开挖时,因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这样就会导致边坡的土体因为缺乏承载力而导致边坡失稳,因而产生边坡滑移风险。

(3)地面开裂、坍塌。

这一现象多数是由基坑边坡位移、涌水涌砂、坍塌、失稳造成。基本而言深基坑开挖时,为了防止因为土体失水而引起的地面塌陷就需要借助坑内降水的方式。一旦当地的地层失水比较严重的话,上层软土就会因为失水而引起大范围的沉降。

(4)基底隆起。

基底隆起一般发生在软土地区,边坡稳定性差,支护结构嵌固端变形大,基坑基底存在软弱的弱透水层,其下分布有承压性的地下水。

(5)承压水突涌。

对于深基坑而言,由于内外的水位差很大,渗流问题也更容易发生。承压水突涌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高且未降水或降水不到位,或者因故突然停止降水的基坑工程、溶洞较发育地区的基坑工程。由于挖土不当、任意改动设计方案和对地下复杂情况认识不足等因素,均会造成止水帷幕失效,在基坑开挖中会引起坑壁和坑底涌水、流砂现象,造成坑内外土体流失,破坏其稳定性,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性,甚至会危及主体工程的使用。

(6)围护结构涌水涌砂。

围护结构作为深基坑开挖支护体系的基础舀央定着深基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如果围护结构较差,那么深基坑工程的质量也就较差。在深基坑开挖中,由于连续墙防水效果较差,出现了多处渗漏,其中一处连续墙接头开裂,形成了大量涌水,及时处理后未造成严重后果。

2.深基坑开挖风险控制对策

2.1边坡(护壁)渗漏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1)尽快查清并切断水源;(2)当出现涌(流)砂并有增加趋势时,应立即封堵涌砂通道(预埋引水管),然后对涌砂区采用注浆等措施加固、填充;(3)若在开挖过程中发生边坡局部渗漏引起土体塌滑,应及时清除松动的土层,用砂袋填补塌坑并在底部预埋包网的引水管,然后用水泥砂浆抹面,可打入少量钢钎固定砂袋;(4)若发生较大范围的坍塌,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向坍塌处推土止滑,然后分片清除虚土,埋管引水,堆填砂袋,打入钢钎固定砂袋并在面层挂钢筋丝网、板,然后喷射混凝土面层;(5)若桩间渗漏,埋管引水并加强渗漏处的桩间土支护;(6)若因渗漏引起桩间土坍塌,先在桩间码放砂袋挡土并预埋引水管,然后加强桩间支护、充填桩后空洞;(7)若因坍塌造成支护桩产生明显变形,架设临时支撑确保抢险工作安全,然后采用增加支撑或预应力锚杆等措施加固支护体系;(8)对周边环境及基坑支护结构加强监控,当变形较大时,应及时召开专家会拟定加固方案,并组织加固。

2.2基坑边坡纵向失稳滑坡因素的控制对策。

2.3支撑失稳,基坑崩塌的控制对策。

钢支撑失稳前有拱起或下沉的先兆,支撑轴力监测也会发生异常,一旦发现此类先兆应立即停止开挖,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复加预应力。如果没有支撑松弛或支撑而发生支撑失稳,则应立即查找周边超载、支撑材料等原因,防止失稳现象扩散。

2.4基底隆起控制对策。

(1)立即停止开挖,严重时进行堆料或回填反压等;(2)立即加设基坑内外沉降监测点,并进行实时监测;(3)对基坑实施注浆加固,但不得采用对地层扰动大的工艺,同时需考虑降低扰动的方法并严密监控;(4)加强基坑内降水,但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

2.5坑底承压水突涌控制对策。

2.6围护结构涌水涌砂因素的控制对策。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基坑开挖中要根据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控制,使得施工管理能突出重点,有效地保证了深基坑开挖的安全,对整个轨道交通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要辉.地铁基坑开挖风险分析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4,14:191~192.

[2]乔林祥.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案例分析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2,30:81~83.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融资性担保是无抵押资产的广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有效途径。我市自1998年成立第一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经营许可证担保机构103家,注册资本金54亿元。全市担保机构中注册资本金达超过亿元的有15家,最大的为3.5亿元。到2011年底,全市担保机构已累计为中小企业等提供担保总额462亿元。十几年来,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机构数量迅速增加,融资性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1年全年累计贷款担保总额1711753万元,同比增长了93%;期末在保责任余额1137793万元,同比增长了52%。我市全年担保总额和年末责任余额中,民营担保机构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91%和86%。

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地架起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极大地促进嘉兴经济发展。

在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尽管政府先后有《办法》、《意见》等规范整顿政策以及市经信委配套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该行业,但近年来嘉兴融资性担保机构增加太快、太多;同时部分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内控机制欠缺;行业监管基础薄弱等因素,我市融资性担保行业还潜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亟待解决。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风险分析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010年6月底,我市融资性担保机构62家,2011底已达103家,数量上呈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近达一倍。从业内人士了解到,数量上的急剧增加,已经使我市担保行业市场出现了过度竞争,既影响了整个担保行业的信用体系,担保放大倍数难以提高,又使融资性担保机构因难以靠担保业务实现盈利,主业偏向“异化”,违规经营增多,风险徒增。

2.违规经营管理风险

嘉兴担保市场的过度竞争,又在依法合规和风险管控方面缺少强有力的监督,不少融资性担保机构偏离主营业务、违规运用资本金和保证金从事高风险投资。在今年的许可证换证申请中,我市多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到整改通知书,主要涉及“企业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不足;其他应收款、投资等占净资产比例高于20%,担保赔偿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这些不合规的经营管理现象,其背后必然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

3.银保合作不力风险

在贷款紧缩的形势下,信贷可能微乎其微,对缺乏有效资产的小微企业来说,通过担保实现融资是一条有效途径,而对金融银行机构是拓展了业务渠道,但银行依然对担保机构的认可度不高,虽经政府协调对接,但仅从风险分担上,银行不承担任何比例风险,这无疑也增加了融资性担保及行业的风险系数。

4.专业人才缺乏风险

嘉兴虽然已经实行了从业资格认定,但目前仅占从业人员的60%,同时担保行业由于起步晚,发展迅速,行业内缺少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管人才,故对需要担保的企业顾客缺少严格规范的准入审批程序和机构的设立。缺乏项目风险识别和跟踪能力,与银行的风险精细化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5.地方监管薄弱风险

我市已经实行省融资性担保平台信息报送,日常监管就是按月对各融资性机构上报的业务明细进行审核,且不说上报数据有多少真实性可言,而且专职人员少,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故非现场监管能力弱;同时,缺少创新的监管模式和有效的手段,现场核查缺乏有效的组织,更无从谈起有效的方式、方法,地方监管比较薄弱。

二、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控制措施

(一)外部控制机制

1.合理布局,发展壮大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担保业务需求,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合理布局。重点扶持主业突出,经营管理好,风险管控水平高,有一定影响力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积极培育融资性担保行业龙头企业,逐步淘汰规模小、业绩差、风险高、不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的担保网络格局。

2.审慎监管,提高效能

监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环节,为切实有效地实施监管,控制风险,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别就“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促进行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有效监管、加强组织协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还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监管组织机制,创新监管模式,监管评价方式,分类监管,建立和完善监管信息平台,要求相对应地出台有关文件、举措,提供监管的可操作性,赋予监管权利和义务。

(1)日常监管

专职监管人员借助监管信息平台,实时对各融资担保公司上报的业务明细进行认真审核,分析,了解各机构相对应的合作银行;实地到机构、公司、银行不定期地对数据进行核查,跟踪了解机构经营的合规性,发现存有风险,及时上报。为有效发挥日常监管,同时应实行监管的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

(2)联合排查

由银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组成的专家团队,每年1-2次不定期地对机构经营、管理动态抽查、排查、包括资本金、保证金的规范使用情况。抽查评定的结果作为评定等级、年检直至整顿的重要依据。并且在融资性担保平台予以公布,对于严重违规的机构坚决予以淘汰。

3.加大培训,提升素质

省、市各经信委组织各地监管人员进行融资性担保专题监管培训、统计制度培训,通过考试准予监管,同时与担保机构挂钩实践,积累实际经验,切实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通过市、区行业协会组织从业人员在从业资格、业务与技术、信息化、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对大型融资性担保机构高管人员培训,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水平。

4.改善环境,加大扶持

加大与金融单位的合作力度,通过政府对接、担保增信等手段,落实签订担保公司与金融单位的风险共担机制,共享信息项目运营及风险预警信息等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

融资性担保机构对小企业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监管部门要根据实际上报政府。嘉兴各区、县政府虽已有风险补偿和财税扶持政策,例如:嘉兴秀洲区政府在《2012年度秀洲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出了“引导民营担保公司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出现亏损的,给予10%的风险补偿。”但各地力度均不是很大,期望能得到更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设立我市再担保机构,构建覆盖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再担保体系。加强与省再担保机构的对接与合作,逐步建立多层次转保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二)内部控制机制

1.加强自治、规范经营

认真解读银监会等七部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第3号令),《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意见》(〔2011〕30号),《关于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客户担保保证金管理的通知》(融资担保发〔2012〕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关于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4号),加强自治管理,规范经营。

(1)完善内部机制

加强公司治理,严格实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三会一层”经营机制,组建由股东代表、高级管理层、资深业务员、外聘金融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制定评审规则和程序,完善担保业务评审机制,实施评审奖惩制度。

(2)强化“三级”管理

担保公司除反担保措施外,强化对所担保企业实行贷前准入、贷中、贷后的跟踪管理。充分挖掘渠道,广泛收集信息,利用综合性人才分析、处理信息,识别风险存在与否及可能性大小,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2.担保产品创新开发

担保产品的创新不仅是为了做大业务,同时也是为了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我市的多家担保公司联合市外知名担保机构为发行“小企业集合债”提供担保,累计超过5亿元;海宁嘉丰担保有限公司联合嘉兴银行、保险公司推出了“保易贷”贷款担保产品,对化解担保风险作了有益的尝试;最近嘉兴银行、担保公司与保险公司在继“保易贷”后又推出了“担保保险业务试点”。这些担保产品的创新为担保公司在增信做大业务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风险分担。

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孵化、成长,对于推进区域经济转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就是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在现今经济增长缓慢,经济转型探索发展过程中,不可否认融资性担保行业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这就尤使我们从职能监管、政府政策等方面改善该行业外部坏境,同时,也应加强行业自律、自治,规范经营管理,尽可能降低风险系数,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友兵.中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分析.

[2]经济新闻担保机构亟待提升自我发展能[N].贵州日报,2009-10-21(第005版).

【关键词】投保人;被保险人;道德风险

一、投保人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

(一)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保险市场上很多非对称信息问题其根本是由于信用问题造成,本文主要是从信用这个主观的层面来进行。我国投保人存在的各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信用的层面,可以从物质、文化和经济三个视角来进行分析。

1.物质视角

信用是都是以其背后巨大的物质基础为保障的。只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当人们为了少许利益而付出的声誉、名誉和信用惨重,投保人觉得为了最大化自己那点私利的动机和行为得不偿失时,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减少,这也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些问题更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2.文化视角

从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的角度,可以将各种文化分为低信任的文化和高信任的文化。低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中的社会,高信任的社会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的社会。有学者认为,中国、意大利南部地区、法国属于低信任文化。而日本、德国、美国属高信任文化。保险市场上的各种关系往往存在于陌生的双方之间,这种由传统文化所支配的心理惯性,在保险市场制度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很自然会导致交易双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经济视角

信用其实就是一个交换的中介,要建立保险市场上的信用,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保险交易双方之间需要多次交易;第二,是信息传输的速度要足够快,使得欺骗行为能被及时的发现;第三,是受害人要有积极性和可能性来实施惩罚。

(二)降低投保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措施

1.提升保险市场的软环境

提升保险市场的软环境是指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从源头上、思想上使投保人主动减少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动机。

首先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奠定物质基础。物质基础丰厚了,人民才会注重精神领域,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其次要加强诚信治理,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中国保监会、各地方保监局和保险行业协会应扛起维护保险信用;保险公司应加大对保险消费者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投保人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诚信交易行为。

2.提升保险市场的硬环境

提升保险市场的硬环境指的是通过法律规章、条款制度等的颁布实施以及制度体制的强化。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只有不断完善有关保险的法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投保人有可乘之机,大大地提高了道德风险的成本,也有效起到警戒的作用。第二,保险公司内部也应加强管理,加强核保验险,保险人从投保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对投保人进行更准确分类和严格筛选;灵活设计费率体系,满足不同投保者需要从绝对公平的角度看;有效运用免赔条款,降低道德风险通过设计免赔条款可以使投保人在签订合同之后不隐瞒或者是较少隐瞒自己的行为。

二、被保险人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

(一)被保险人道德风险的分类

在保险市场上成交保险商品以后,根据被保险人道德风险产生的不同结果,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如果签订保险合同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维护水平只影响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不影响保险事故的损失规模,则称此类道德风险为影响出现损失概率道德风险。第二类,如果签订保险合同后,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维护水平只影响保险事故损失的规模,不影响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则称此类道德风险为影响出险损失规模道德风险。

(二)被保险人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第一,保险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和信息的分散化构成被保险人道德风险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期限内发生的可保风险事故越少,它从保费收入与赔偿金的差额中所能得到的收益就越大;但被保险人会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在风险防范上付出努力或花费成本,这必然导致事故发生概率增大和损失程度增加。其次,由于保险标的始终控制在被保险人一方,保险公司无法观测到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的风险防范行为,也就不可能准确判断损失的发生到底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还是人为因素的结果,这就使被保险人能利用他在信息上的优势做出利己的投机行为。

第二,保险的风险转移职能使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客观存在。投保后损失的风险被转嫁给了保险公司,此时被保险人即使不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可保风险事故发生后也能得到保险公司的损失补偿,他若仍然采取风险防范,则不仅要承担所有额外预防行为的成本,并且他努力所致意外事件发生概率及损失程度减小的积极影响也不由其独享是和保险公司共享。所以,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后自然会产生偷懒(或节省努力负效用)的本能需求。

第三,我国保险客户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以及保险行业发展的滞后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我国企业及个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就要淡薄,一旦获得保险保障就急于节省出努力成本;此外,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立足并尽快占领市场,忽视对保险存续期间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理赔制度也不够科学严谨,理赔工作本身的技术水平以及理赔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都无法满足日益发展和复杂化的保险赔案的要求,这些都为被保险人在投保后的疏忽、懒惰提供了条件,也使我国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尤为严重。

三、保险道德风险调查的结论及对策

综上可知,保险道德风险已成为当前保险业的最大威胁之一,因此,要达到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在严格内控制度,加大违规违纪成本,使从业人员抵制诱惑,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增加信息透明度。要防范道德风险,首先要增加信息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增加对外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外信息披露;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内信息的积累与共享。同时还要建设具有信息共享功能的网络,让同业之间共同来防范道德风险。

第二,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准,可从根本上降低保险的内部道德风险。必须经常组织读书活动,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渗透合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降低保险内部道德风险的发生率。

第三,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各保险机构应该致力于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和激励约束办法,减少考核指标制定过程中的主观性,更要突出资产质量在整个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第四,建立完备的个人诚信档案管理体制。建立完备的个人诚信档案有利于在投保人投保之前,对投保人的诚信记录进行调查,一旦有不诚信问题,就能对此人的投保意图进行探询,也能有效地防范保险道德风险。

[1]李爱东.保险业信息不对称与诚信体系构建[J].保险研究,2003(1).

[2]苏圣杰.浅谈保险道德风险的防范[J].中国金融,2003(5).

Abstract:Fortheconstructionofshieldtunnelsegmentassemblyrisk,thecorrespondingsupervisionandcontrolmeasuresareproposed.

关键词:风险评价标准;管片拼装风险分析;监理控制措施

Keywords:riskevaluationcriteria;riskanalysissegmentassembly;supervisioncontrols

1项目概述

上海南路隧道起自南路―中山南路交叉口,至博文路―云莲路交叉口,线路总长约2.67km。线路沿南路向南,穿越江南造船厂、龙华东路、沿滨州路穿越浦明路、雪野路至浦东南路、博文路。

2管片拼装阶段风险分析

2.1风险辨识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方案采用隧道外径准11.00m,内径准10.00m、管片厚度0.50m、环宽1.50m、采用错缝拼装的单层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衬砌,侧向净宽取0.50m(路缘带宽度0.25m,余宽0.25m)。拼装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管片设计与制作风险、管片运输风险和管片拼装风险三部分。

2.2风险分析

2.2.1管片设计与制作风险。在管片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可能由于一些参数选取错误、材料质量问题或者制作过程操作失误等造成的一些风险事故有:①设计失误。②生产强度不够,管片质量存在问题。③生产进度慢,施工受阻。④防水、抗渗不满足要求。⑤螺栓强度不够或制作误差大。⑥钢模制作、吊装伤人。

2.2.2管片运输风险。管片运输包括垂直吊运、水平运输和管片堆放三大块,可能发生的风险有:①管片垂直吊运事故。由于违规操作、操作失误或警惕性不高引起管片摔坏或伤人事故;②电瓶车运输损坏。由于电瓶车出轨或管片安放不稳引起这一事故;③现场堆放损坏。由于管片堆放不稳或碰撞导致管片损坏。

2.2.3管片拼装风险。①整圆器失效。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整圆器失效;②管片破损。由于吊装碰撞或拼装操作失误引起管片破损;③管片就位不准。由于管片拼装时安放位置不准,或管片生产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这一风险。④结构损坏。由于吸盘吸力不够或漏气导致观片坠落砸损结构,或者不按规范施工操作可能引起结构损坏。

2.3风险评价

根据对以上管片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进行综合汇总分析、计算,并采用风险接受准则对其等级进行评定,具体结论如下:管片设计与制作风险发生概率不大,但是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不可估量,定为三级;由于规模很大,致使管片拼装事故有较大的概率和损失,定为三级。

3监理控制措施

3.1管片拼装事前控制

3.1.1对进场的每块管片的外观质量应进行认真自检,发现影响质量的管片不得进入隧道内拼装,严重损坏的管片作出标记,作报废处理。

3.1.2管片运输、吊运、堆放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管片不允许异常冲撞,严防缺角、缺边,发现有损坏应及时加以修补。

3.1.3管片上设置的止水橡胶弹性密封垫、缓冲垫、传力衬垫及自粘橡胶等粘结质量,要求可靠、完整、位置正确、无脱落和断裂,传力衬垫的边角和螺孔处应无碍管片拼装。

3.1.4督促施工单位对用于底块的粘贴止水橡胶条需涂二层缓膨胀剂;遇雨天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粘帖的止水橡胶部位加罩防雨水溅上或涂二层缓膨胀剂,防止止水橡胶预膨胀。

3.1.5经地面检查后管片按序吊入井内,井下和拼装人员也应负责检查,严防管片型号搞错,避免质量事故。

3.1.6管片拼装前对前一环衬砌端面平整度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用垫片加以调整。

3.1.7管片拼装前应对盾构姿态、前一环衬砌端面方位进行测量,若偏差较大时,要求按实际工况用软木衬垫,在即将安装的衬砌环上组成阶梯进行纠偏或采用错缝拼装工艺,用转弯管片进行隧道轴线纠偏。

3.1.8管片拼装前应采取措施将盾构底部泥水抽干,泥砂清除干净,防止环面夹泥砂,造成隧道湿渍。

3.1.9管片拼装人员必须经过资质培训,持证上岗。

3.2管片拼装过程中监理

3.2.1隧道衬砌拼装成环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自下而上逐块安装,对底块的旋转角度应有明确指令或图表。

3.2.2管片拼装过程中,重点防止止水橡胶脱胶发生移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正确就位,必须执行止水条不在位不拼装要求。

3.2.3督促管片拼装操作人员严格控制相应的千斤顶伸缩,其它千斤顶不能随意变动,以确保盾构姿态和切口泥水压力稳定。

3.2.4管片拼装过程中,若切口泥水压力下降过大,要求施工单位应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避免盾构倒退和发生地面大的沉降。

3.2.5管片安装中,纵环向螺栓必须100%穿入,不允许遗漏,并要求执行三次拧紧螺栓工艺。

3.2.6纵环向螺栓头应二端均匀伸出螺母。螺母、垫圈和管片平面应密贴,若大部分螺栓不能“密贴”,应考虑调整弯螺栓半径与实际工况相吻。

3.2.7管片拼装中,必须拧紧注浆孔上“闷头”,以避免发生意外喷泥水事故。

3.2.8纵环向螺栓与管片螺拴孔之间必须安装止水橡胶圈,不能遗忘。

3.3衬砌拼装成环后的监控

3.3.1衬砌拼装后,盾构初推进阶段,重点督促施工人员观察管片有无贯穿裂缝发生,如有应立即停止掘进,采取措施调换损坏管片,并找出造成纵向贯穿裂缝的主要原因,从而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

3.3.2衬砌脱出盾尾,受周围土体挤压后要进一步检查环向螺栓是否松动,通常环向螺栓松动处与所处角度有关。故在管片拼装中应加强该部位螺栓上的紧度。

Abstract:WithChina'surbanentertotheundergroundspacedevelopmentera,theriskofdeepfoundationpitprojectisbecomingincreasinglyprominent.BasedonaShanghaiMetrostationdeepfoundationpitproject,theriskisanalyzedbyusingoffaulttreeanalysis.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tativeanalysisaremade,suchasstructureimportance,probabilityimportanceandkeyimportanceanalysisofthebasicevents.Wefindthemainaffectivefactorsanddrawupthecorrespondingcontrolmethods.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地下水;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Keywords:deepfoundationpitproject;groundwater;riskanalysis;riskcontrol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挤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转向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建设。地下工程越建越深,而深基坑工程复杂、技术含量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施工难度和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风险问题凸现,亟需有针对性的识别和控制。

1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施工、减压降水运营方面研究深基坑工程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等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涉及专业多、投资量大、建设期长及不可预见因素多等,深基坑工程地下水的风险控制非常关键。工程界对于深基坑工程地下水的风险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研究。亟需理清深基坑工程地下水事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2深基坑工程地下水风险分析

2.1上海轨道交通某车站深基坑工程故障树编制作为三线换乘的枢纽车站,上海轨道交通某车站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30.6m,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车站周边建筑众多,基本都在0.5倍开挖深度范围之内,其中两幢建筑是仓库改建而来,基础较差,且临近高架,保护要求非常高。复杂的地质条件、超深的降承压水和对高架的保护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难点。

从工程本身和周边环境安全出发,编制故障树,如图1所示。理清地下水事故的风险诱因,以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减小事故发生概率。研究对象主要是深基坑工程施工方面,暂不考虑甲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管理方面的原因。

2.2故障树分析

2.2.1定性分析故障树分析法中要进行定量分析,通常先求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的集合,即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每个最小割集对应于一种事故模式。根据上文建立的故障树,按布尔代数法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

一、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界定

(1)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在平等自愿原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等价有偿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产权的行为,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行为。企业并购主要是通过资本运作形式实现的,主要包括资金交易、购入股权、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简而言之就是由于财务运营的不确定性造成损失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包括财务制度和流程不合理、企业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企业融资不确定性、财务外部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运营产生影响,并进而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财务风险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预防和规避的。

(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结合上述两个基础概念的含义,可以得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并购活动时所引发的,由于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以及并购中的财务重组和业务管理而引起的各种不确定性给企业财务运营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特征财务风险通常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可控性等基本性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也有其自身特征。首先是它的复杂性。由于企业并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中涉及众多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决策因素和外部环境政策因素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财务运营带来风险;其次是它的“结果决定论”特征。即财务风险一定要等到最终的结果出现,才能衡量这种风险对财务运营的具体影响程度,并由此评估项目目标和项目结果之间的差异,据此权衡股东收益变化及确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控制

(一)评估风险这里的“评估”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对目标选择的评估,选择目标是企业并购的首要工作,也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并购人首先要选定合适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确保并购对象能够有效融入自身企业,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为企业带来利益;其次是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合理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考虑我国金融监管和财务政策实施现状,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甚至第三方财务审计报告都有存在一定失真的可能,而被并购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隐瞒一些公司实际情况,这就给并购人对被并购人的价值评估带来误导。以上两个层次的评估一旦操作不当,就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巨大风险。

(二)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常都要以银行借贷或者发行股票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由此会给财务带来一定风险。这也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首先企业融资环境不确定,利率、政策因素比较强,如银行普遍银根收紧,利率偏高,致使企业贷款困难,甚至面临无法融资的风险;其次企业融资属于负债行为,一旦对自身的资金流通状况和偿债能力估计不足,以及所属项目收益达不到预期,则有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三)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将资金和资源用于某一预期盈利项目的风险。因项目盈利与否、盈利多少都仅仅属于预期目标,一旦项目收益达不到目标,则会对企业财务运营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发生资金无法回笼导致资金链断裂。考虑以上风险识别因素,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财务风险分析流程应如图1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本文以联想集团并购IBM公司PC业务案为例,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风险管理策略做进一步分析。

(1)联想集团简介。联想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9年正式命名为“联想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为电脑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其卓越的科技创新理念迅速发展壮大,占领市场份额。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公司的主营产品电脑销量已经位居中国市场首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2)IBM公司简介。IBM公司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英文简写,该公司于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信息技术开发和服务公司,鼎盛时曾位列美国四大制造公司之一。在计算机方面IBM同样业绩不俗,被称为“PC业鼻祖”。

(3)并购背景分析。对于联想集团而言,过去的10年间电子产业在中国和外国市场飞速发展,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这样的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远非某一个公司能够单独引导及掌控,新兴电子公司凭借单一的技术优势迅速抢占市场,给联想集团的业务带来极大冲击。由此联想集团决定拓宽发展思路,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大洋彼岸。同时,IBM公司作为一家百年知名企业,在同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之下也显得力不从心,尤其21世纪初的几年美国经济萧条,该公司的PC业务销量受其影响迅速下滑,拖累了整个公司的业绩。由此IBM公司决定重点发展公司战略业务IT服务以及服务器技术,而舍弃PC业务。

(二)并购目标选择联想集团出于自身发展需求,决定采用并购的方式迅速获取企业发展的必须资源,拓宽市场渠道,增值企业利润。同时基于以上背景,在综合评估收益目标风险及收益比后,决定将并购目标选择为IBM公司的PC业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联想公司在选择收购目标时本着谨慎的原则,也否决过一些并购项目,如放弃收购巴西最大PC商Positivo,就是在联想集团做了细致的财务风险评估之后做出的决定。

(三)并购目标价值评估联想确定收购目标之后,便开展了对收购目标的全方位价值评估调查。为此联想集团聘请了国际评估机构麦肯锡公司以及高盛、普华永道等顶级会计师事务所对IBM公司进行财务调查,发现该公司自1998年起PC业务就已经萎靡不振,最高曾亏损达10亿美元。收购前的2004年,IBM公司PC业务主要财务状况如表1、表2所示。

从以上财务数据上看,IBM公司PC业务连年亏损为联想集团的收购提供了契机,联想可以据此压低收购价格;同时该企业的历史品牌价值、较去年有很大起色的销售额,尤其是其24%的获利能力让联想集团对本次收购的目标收益信心倍增。由此同IBM进行多轮谈判,最终以12.5亿美元(含5亿美元负资产)的价格收购了IBM公司PC业务。

(四)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及风险评估在并购前联想集团也评估了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负债能力,2004年并购之初联想集团账面现金约为4亿美元,同时融资授信能力约为3.87亿美元。如果通过多层次的融资方案和支付策略,完全有能力控制财务风险。表3显示的是联想公司主要负债能力指标。

(五)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并购项目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融资和支付,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及控制措施。联想集团综合当时的国际金融环境、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选择了一套最优融资和支付结构方案,由此将融资风险将至最低。具体支付方案如表4所示。

在确定以上融资结构的同时,联想集团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了进一步降低融资风险,减轻企业财务压力,公司首先通过对并购项目和企业战略规划的宣传推销,得到国内外众多银行信任,迅速获得6亿美元融资贷款。同时通过同三家大型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合作,获得3.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由此通过多种融资结构组合,将该公司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如图2所示。

A:联想集团原负债率;B:并购融资第一阶段负债率;C:并购融资第二阶段负债率

这两项融资策略一经实施,不仅没有使市场怀疑其偿债能力,反而令众多市场投资者更加看好联想集团的未来发展,各大信用评级机构纷纷上调联想信用评级,使得联想公司的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股票市值大增,企业并购之初就已经收获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七)投资目标实现收购案成功之后,联想集团制订了详细的发展战略规划,将IBM公司PC业务彻底整合进联想集团,为集团发展贡献效益。(1)初期合作阶段:2004年~2006年,联想需保持现有的IBM品牌及旗下电脑品牌;(2)中期合作阶段:2006年~2008年,联想与IBM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新电脑品牌;(3)后期阶段:2008年以后,联想品牌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渐渐淡化IBM影响力,凸显联想品牌价值。

经过对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组和资源优化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实施,此收购案的投资收益正在有条不紊地实现。来自联想集团2005/2006财年的报告显示,并购案之后的第一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年比增长359%,达到1.33亿美元,主营PC业务销量年比增长11%,股东收益增加0.22亿美元。

四、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二)全面评估并购目标价值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案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联想集团在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邀请了世界顶尖的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对IBM公司PC业务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面调查了收购目标的财务运营情况和目标价值,最终在谈判时掌握主动,得以用17.5亿美元的低价达成并购目标。

(三)适当选择并购目标价值评估方法在对收购目标价值评估方法选取上,应该依据项目特点和所处环境选取合适的方法和核定标准。如本文案例,由于IBM公司PC业务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单单靠资产额、盈利负债额等传统财务方法来衡量其价值则有欠全面,联想集团选择的评估方法则是另辟蹊径,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从该收购业务的长期获利能力和盈利预期上加以衡量,将该企业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利润率等全部纳入价值评估标准中,由此获取了更加全面完整的价值评估结果。

(四)优化并购融资和支付结构目前经济环境之下,金融产品也是多种多样,除了现金借贷,还有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途径,因此企业应考虑收购项目自身特征和财务结构,尤其考虑当前的金融环境和政策导向,由此选择一套适合公司战略发展和财务状况的最优融资结构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五)稳健控制投资风险投资收益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更大的预期收益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亏损风险,这是企业投资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考虑企业投资的财务杠杆效应,符合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同时也给企业股东带来实际利润增值;而投资一旦达不到预期,不止意味着投资资金的亏损,也意味着整个公司其他财务项目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带来全部股东权益缩水。因此,在投资时一定要本着稳健原则,在风险收益比之间更应倾向与“风险”的衡量,从而选取获利可能性最大的项目。引用股票投资领域的一句话,入场容易离场难,错过机会至少没有损失,一旦盲目入场,则有可能进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六)并购后合理重组整合资源,获取预计目标收益企业并购过程中所有风险的化解最终要靠并购后的收益来实现。风险管理手段再完美,财务制度再完善,没有合理的收益做支撑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依照原有战略目标规划布局并购后的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增强对新并入企业的企业理念和公司战略规划宣传培训,使被并购企业真正融入到整个企业环境中去,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和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贡献力量。

[1]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系统特与流程构造》,《商务研究》2005年第10期。

[2]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投资活动能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源泉,但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任何投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投资风险。“金融大鳄”索罗斯有句名言:“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己留有出路和活路。”因此,企业经营者需做好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制定出能够防范、控制、管理投资风险的具体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投资风险是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不能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可能性。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造成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现简要归纳如下: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企业财务决策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财务管理环境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在机构设置、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计划、决策和控制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采用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时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保证哪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然而,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是企业的领导班子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所致。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像这几年,许多电器、制药企业都投资于房地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从而使公司的营运资金发生困难,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领导风险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最高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理风险意识弱的企业根本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更谈不上设置风险管理机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无疑是企业的致命弱点。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具备高等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一定的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现在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距此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防范、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防范并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具体对策为:

(一)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只能无所作为。1.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降低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2.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1.企业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市场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应设置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配备高素(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质的管理人员,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利益分配上,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2.企业除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以外,还要增加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避免企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危机管理

(四)企业在保持主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可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

(五)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投资风险

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销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反之,就是风险较大的投资对象。

THE END
1.保险产品开发产业投资环境分析.docx保险保险产品开发产业投资环境分析.docx 32页内容提供方:hyj59071652 大小:35.55 KB 字数:约1.97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18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保险产品开发产业投资环境分析.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7/5201123143012000.shtm
2.中国保险业竞争环境分析.doc文档介绍:中国保险业竞争环境分析1 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 我国保险产业市场发育 1980年,我国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其经营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也无从谈保险市场问题。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结束了中安...https://m.taodocs.com/p-84442744.html
3.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发展策略分析报告2025(2)互联网保险主要特征 1.3.3 互联网保险存在的问题 1.4 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4.1 互联网保险行业政策环境 1.4.2 互联网保险行业经济环境 (1)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2)居民收入储蓄状况分析 (3)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4)金融市场运行环境 1.4.3 互联网保险行业社会环境 ...http://www.zyzyyjy.com/baogao/442914.html
4.中国团体保险行业运营现状与前景发展动向分析报告2025(5)将团体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与企业需求联系起来 2.2.2 我国团体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我国团体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2)我国团体健康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3章:中国团体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1 团体保险行业环境分析 3.1.1 团体保险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http://qi370827.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641274
1.怎样在变化的市场中成功进行保险投资保险类理财财经如何在变化的市场中成功进行保险投资,成为了保险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制定投资策略、风险管理和优化投资组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保险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二、市场分析 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保险投资的重要因素。保...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380.html
2.保险市场营销保险百科2.保险市场调查与预测 3.保险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4.制定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5.组织实施和控制营销计划 环境分析 保险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与保险企业有潜在关系,能够影响到保险企业的发展和维持与目标市场所涉及到的一切外界因素和力量的总和。 外部环境分析 https://www.dby.cn/detail-103679.html
3.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精读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行业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并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https://m.vzkoo.com/read/2024050780c7d891129a22a715e7c39b.html
4.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精选6篇) 篇1: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科技行业融资报告 国内保险科技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20,国内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成立200余家。其中获得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仅占全球保险科技行业的4%,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科技创新才刚刚起步。未来在资本的助推下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科技深度赋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7b4r4bl.html
5.2024年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行业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行业定义、商业模式、产业壁垒、风险因素、产业特征及研究方法;接着在综合行业PEST环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产品产销、规模以及价格特征做了重点分析;然后对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行业本身或相关产业的贸易态势、经营状况进行剖析;随后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https://pre.gelonghui.com/p/1065884
6.可行性报告(合集15篇)–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与国外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差距;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状况 –主要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营销状况、投资与并购情况、产品种类及市场占有情况等 ...https://www.ruiwen.com/kexingxingbaogao/7159276.html
7.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同时,本文利用改进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中国人保财险利润形成进行分析,发现承保利润在中国非寿险业仍然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比美国领先的非寿险公司,探讨了不同发展路径的成因以及各相关因素。从中国保险市场环境的现实出发,提出目前的中国非寿险业必须坚持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并重的双重策略,努力提高运营效率。https://econ.pku.edu.cn/ccissr/zxdt/308333.htm
8.2012年岳阳市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2012年,我市保险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要求,通过各保险公司共同努力,保险普及率逐步提高,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保险功能逐渐发挥,保持了市场的稳健发展,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https://www.yueyang.gov.cn/tjxx/content_528557.html
9.员工职业规划(精选13篇)2、社会环境分析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进步,必将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上中国社会环境较为稳定,近年来,良好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为中国IT市场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https://www.oh100.com/zhichang/593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