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亟需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前瞻趋势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发展空间仍巨大

从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新中国一道诞生开始算起,中国保险业一路走过了70年的砥砺之程,其中既经历过停业近20年之落,更有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之起。

如今的中国保险业,“量”上来说已是保费3.08万亿元、总资产18万亿元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成绩可谓斐然。而从“质”上来说,无论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是保险市场的业务结构、市场环境,我国保险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从保险大国成功走向保险强国,仍需要不懈的努力。

一、过去:中国保险业的70年路

回首70年来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过起起落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几乎是与国家的改革发展进程同步推进。过去70年我国保险业所走过的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保险业进入了第一阶段。在1949年到1978年这近30年历程中,保险业经历了整顿、初期发展及之后停业20年的波折历程。

1949年9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同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标志着中国的保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百废待兴、人才紧缺的中国人保如何起步1984年12月至1990年7月任中国人保董事长兼总经理、党组书记的秦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表示,1950年11月,他所在的天津印钞厂职工训练班改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培训班,进行保险知识培训。

为配合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立后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迅速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并以各地人民银行为依托,建立起了广泛的保险代理网。

同时,1949年人民政府为建立起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保险业,对过去被外商保险控制的旧中国保险业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和改造,废除其特权,并加强监管。到1952年底,外国在华保险公司陆续申请停业,撤出中国保险市场。

不过,到了1958年10月,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同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正式作出“立即停办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之后,中国保险业进入了延续到1978年的20年漫长停摆期。中国保险业的员工数也从停业前的几万人变为只剩几个人。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到来,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政府决定恢复保险业务,沉睡了20年的中国保险业开始进入复苏及对外开放试点的第二阶段。

在随后的十年中,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前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中国太保前身交通银行保险部、平安保险相继成立,打破了过去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传统格局,开始出现多家保险公司共同经营的局面。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从1980年开始,外资保险公司纷纷到中国设立代表处。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进行保险市场开放试点。同年10月,美国友邦保险获准在上海开业,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

《图说中国保险史》中的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共有28家保险公司,其中国有独资公司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11家。截至1999年底,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保险机构在我国设立196个代表处。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

市场经济下,由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市场主体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建立。2014年新国十条的发布更是标志着我国以“顶层设计”形式明确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明确了中国保险业要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二、现在:迅速长成保险大国

进入全面发展期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势头一发不可收。数据显示,中国保险业的年保费收入从复业之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658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7.5%,这一速度无疑令人咋舌。

1992年全国只有6家保险公司,但截至2018年底,我国保险机构数量达235家,保费收入和总资产分别为3.8万亿元、18.33万亿元,保险密度2724元/人,保险深度4.22%,保险营销员队伍超过800万人。保险市场规模先后超过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在世界500强中有7家中国内地的保险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大国。

2010-2018年中国原保险保费收入、支出统计情况

2012-2018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统计及增长情况

同时,经过了重组改制,发展成熟的保险业巨头们开始陆续亮相资本市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人保财险、中国太平、众安在线、中国再保险组成了目前已在A股、港股、美股市场上直接上市的中国险企“军团”。

在坚持保险本源的过程中,保险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支持实体经济、协助政府构筑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保险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一带一路”为例,数据显示,仅2016年,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就承保了“一带一路”项目263个,涉及国家29个,承保金额307.3亿美元。

保险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互联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它们碰撞出的互联网保险渠道成为前几年保险市场上的一抹亮色。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下降至1875.27亿元,同比下降20.1%。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1889亿元左右。

2012-2018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但近两年,由于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强监管以及商业车险费改的影响,互联网渠道的产、寿险保险收入纷纷出现负增长,2017年上半年分别下滑20.01%及10.9%,2018年上半年披露的人身险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再次下滑15.61%。对于互联网渠道的前景观点各异,不过行业内形成的共识是,互联网科技浪潮所演化出的保险科技将改变保险业传统的模式,重塑保险业的未来,也将成为保险业接下来的主要战场之一。

而在资金运用方面,以2012年的“投资新政13条”的出台为标志,“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大幕正式拉开,保险资金运用进入全面放开的阶段,运用范围大大拓宽。虽然之后2017年的比例监管体系、股票投资分类、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偿付能力监管等一系列措施都在进入收紧阶段,但国盛证券认为,2018年下半年保险资金投资端监管政策又进入持续放松阶段,尤其是在非标、权益配置方面,发布了多项措施扩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放宽投资比例、鼓励投资、简化程序。

“一方面,当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目前险资股票投资规模占A股的3.1%,是继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机构资金运用的合规性在近两年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在长端利率压力以及资管新规之下,保险资金在资产配置方面存在一定压力。下半年对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提升至40%的市场预期渐强。”国盛证券表示。

三、未来:走向保险强国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近十年来超过20%的年均增速也使得保险业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放眼世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保险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保险市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长城证券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258元/人,保险密度为4.16%,低于全球、亚洲均值水平。

那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又是什么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要达到3500元/人,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

从大到强,中国保险业依然任重道远。

不过,如果刨去停业的20年,古老的保险业在新中国却显得年轻,保险在中国始终被视为“朝阳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在公司2018年年报中表示:“当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挑战和机遇同生并存的大变局,面临着宏观经济周期、技术变革周期与行业‘新周期’叠加的复杂形势,但仍具备化挑战为机遇的基础与条件,依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信证券推算称,按照未来人口及人均GDP等增长趋势假设来估算,未来20年内,我国保费收入将有近5倍的成长空间,年均同比增长可达9%。一言以蔽之,行业未来的增量成长空间仍然巨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去年开始的新一轮金融业对外放开之后,尽管多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始终没有太大的起色,但外资保险巨头们仍然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并持续加码。

缪建民表示,从技术变革趋势看,如今没有几个行业像保险业这样遭遇如此迅速的颠覆,多种呈现出指数级发展的技术正合力改变保险业,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创造和拓展新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保险业创造出化挑战为机遇的技术支撑。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保险科技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保险行业的形态,也成为驱动保险行业发展的新动力,传统保险行业发展方式被打破,新的行业发展思路在重塑。

而从行业自身发展看,在外部动力弱化、监管政策转变的大环境下,原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严格的市场行为监管和费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带来更加规范、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保险业长远的健康发展,创造出化挑战为机遇的制度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撰文表示,中国保险业要从大到强,需要进一步推进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包括:

1)以满足消费者保险保障需求为中心;

2)以改革创新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3)以保险供给侧结构改革促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4)推动保险业回归本源以及有序化解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THE END
1.我国森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综述我国森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综述 摘要:森林保险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生产和保障林农收入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现有文献认为,我国森林保险市场起步较晚,依然存在法律法规缺失、费率厘定粗略、保险险种单一等诸多问题。通过进一步梳理文献,文中从法律法规、保险设计、参与意愿、保险费率、再保险制度等方面...http://lyj.hunan.gov.cn/lyj/hdjl_71198/zxts/cjwt/201906/t20190621_5364510.html
2.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形势与前景方向分析报告2023三、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76 第二节 2023年中国再保险业运行现状分析76 一、法定分保历经十年退出舞台,商业分保迎来新机遇76 二、中国再保险市场缺乏明确的准入与退出制度79 三、我国再保险业承保能力与外资企业差距过大79 四、再保险竞争模式和产品结构发生了转变79 第三节 2023年中国再保险业存在的问题80 一、...https://m.11467.com/product/d19925103.htm
3.券说证券抓不住重点?考点总结送给你—金融市场第一章(2)关于我国的“分业经营”体制的再思考,主要表现在: 1.目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管理”体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2.“混业经营”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3.“分业经营”—“混业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 ...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404535&isLiao=0&isApp=0&userId=0
1.再保险助力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再保立足再保险国际化天然属性和全球化经营优势,积极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承保能力,将国内巨灾风险“分出去”,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保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再保险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探索将境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引进来”,推动国内巨灾保险产品创新。率先在百慕大和中国香港两地资本市...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24-11/19-33904.html
2.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有哪些挑战与机遇基础知识前言: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再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其他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于保险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外资再保险公司在我国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而国内再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上较为薄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国内再保险公司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再...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77995
3.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个人简历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379873.html
4.保险的调研报告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个人简历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541499.html
5.面对严监管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中国再保险市场,听于巍东讲突围...2018年12月27日,《中国网》与《今日保》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保险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上,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于巍东发表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挑战和发展转型”的主题讲话,系统而深刻的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以法国再保险公司的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为例分享...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1-03/195759939.html
6.农业保险发展分析12篇(全文)摘要:内蒙古是一个农业大省(区),许多自然灾害威胁着内蒙古的农业生产,农业保险无疑是消除这些威胁的方法之一。笔者研究了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的问题,并从增加供给主体和开发有针对性的险种、培育需求市场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9g834js.html
7.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大连市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大连市保险市场的调查报告○韩艳春编者按:如何制订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首要的条件是掌握国情、民情、行情,这个目标的捷径莫过于调查研究。基于此,本刊编辑部决定,从本期起在“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题目下,... ...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5c941ede4fe1a88f3f91e.html?org=100000&uorg=999999
8.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什么而我国目前有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内容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https://m.oh100.com/kuaiji/901473.html
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创新(精选6篇)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安全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正在逐渐私有化。出口保险私有化不仅受到了出口商的欢迎,也受到部分的政府的欢迎。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应该转变出口信用保险形式,适应中国贸易发展需要。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未发展起来的。1989年,国家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kmylpn.html
10.保险公司布局养老社区的风险与应对保险产品与养老实体的有机结合既有助于解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进程中面对的养老难题,也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保险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大幅增加,而劳动人口的比例继续降低,无论是人力还...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411.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