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两手硬、两战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1]

根据国家统一初步核算,202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646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9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6413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6031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3∶40.9∶55.8。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62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3∶42.1∶5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购进价格下降4.1%。

表1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情况(上年=100)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3

102.1

102.8

其中:食品烟酒

107.4

106.9

109.0

其中:食品

109.5

108.8

111.7

其中:粮食

101.7

101.5

衣着

100.5

居住

99.9

100.0

99.6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1.6

101.8

100.8

交通和通信

96.5

96.3

97.0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101.4

101.9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4.2

104.3

103.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9%。城镇调查失业率各季保持在4.3%~4.9%,四季度为4.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9.1%,其中四季度已恢复至82.7%,高于上年全年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3.8%,按可比价格计算占33.2%,占比降低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86元,比上年下降0.71元,资产负债率为54.6%,下降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资产负债率为55.6%。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交通投资分别增长7.4%、2.0%和6.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

数字经济逆势成长。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7.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健康产品、节能环保、文化、高端装备、时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14.3%、8.7%、7.9%、7.9%和4.9%;高技术、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9.7%、10.8%和10.2%;人工智能产业增长16.6%。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0%、14.8%、11.5%和5.2%。

表2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产业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715

5.4

高技术产业

2606

15.6

高新技术产业

9961

9.7

装备制造业

7381

10.8

战略性新兴产业

5525

10.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

2430

16.8

节能环保制造业

2027

8.7

健康产品制造业

839

14.3

时尚制造业

1466

4.9

高端装备制造业

4231

7.9

文化制造业

771

表3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行业

营业收入(亿元)

总计

2163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560

8.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43

16.3

房地产业(除房地产开发经营)

701

0.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64

3.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41

22.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95

-11.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47

0.0

教育

90

0.2

卫生和社会工作

265

0.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29

-19.0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2]预计为16.6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25.0万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提高5.9%。财政总收入12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48亿元,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6262亿元,增长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82亿元,增长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545亿元,增长14.7%,其中,高新技术、高技术、战略性新兴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0.7%、22.1%、14.9%和21.0%;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14%,提高0.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3]企业营业收入21633亿元,增长10.8%;利润总额2833亿元,增长10.2%。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为66.3%。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民营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为68.2%,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8%,增速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9.8%。民营企业货物出口2.07万亿元,增长12.3%,进口4947亿元,增长18.3%,分别占全省总额的82.1%和57.3%,比重比上年提高2.3和3.4个百分点。民营市场主体77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6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民营经济创造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73.9%。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6%,总产量606万吨,增长2.3%;油菜籽播种面积114千公顷,下降2.6%;蔬菜660千公顷,增长2.1%;花卉21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中药材50千公顷,下降5.8%;瓜果类97千公顷,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0万吨,比上年下降4.3%;水产品总产量615万吨,增长2.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77万吨,增长2.0%;淡水产品产量138万吨,增长4.1%。年末生猪存栏628万头,增长46.9%,生猪出栏665万头,下降12.0%。

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69个、特色农业强镇113个,建成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80条。严格保护好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新增3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累计138个;新认定绿色食品761个,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7.7万亩;新建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10个,累计25个。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12.5万人次,线上课程学习450万人次,新增返乡留乡就业农民工48.8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8%,私营企业增长4.0%;外商投资企业增长5.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8%。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3336亿元,增长1.8%,其中,出口交货值12128亿元,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9.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1种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77.7%)、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58.7%)、光缆(50.8%)、工业机器人(43.6%)、太阳能电池(39.3%)、集成电路(21.2%)等产量快速增长。

表4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亿米

65.0

-15.8

化纤

万吨

2968.2

4.3

房间空调器

万台

1583.3

-18.5

发电量

亿千瓦时

3366.5

钢材

3806.7

7.2

水泥

13236.1

-1.4

发电机组

万千瓦

757.4

31.2

电工仪器仪表

11274.8

-18.3

光纤

万米

5827.9

-45.4

光缆

万芯千米

4704.8

50.8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9232.0

58.7

光电子器件

亿只(片、套)

644.5

9.0

锂离子电池

万只

41034.9

48.3

太阳能电池

2860.6

39.3

集成电路

亿块

174.1

21.2

电子元件

亿只

1018.2

3.5

微型计算机设备

139.2

-49.9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3704.6

2.5

其中:智能手机

3487.9

5.1

汽车

万辆

88.4

-6.5

其中:新能源汽车

7.1

77.7

工业机器人

18670

43.6

3D打印设备

529

-56.4

城市轨道车辆

57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81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4%。非国有投资增长3.7%,占64.9%;民间投资增长2.6%。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7%、3.4%和12.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7%,办公楼投资增长14.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4%。商品房销售面积10250万平方米,增长9.3%;商品房销售额17145亿元,增长19.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30亿元,比上年下降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336亿元,下降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93亿元,下降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3843亿元,下降1.9%;餐饮收入2787亿元,下降8.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和日用品零售额增速平稳,分别比上年增长9.2%、8.1%和4.8%;体育娱乐用品、烟酒、化妆品和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速较快,分别增长30.9%、15.5%、13.1%和12.6%。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分别增长40.8%、23.9%和16.3%。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全省各类商品市场3342个,全年交易额为2.12万亿元,比上年下降7.9%。其中,十亿级市场253个,百亿级市场34个,千亿级市场2个。

六、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33808亿元,其中,出口25180亿元,进口86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9.1%和11.2%,分别占全国的10.5%、14.0%和6.1%,份额比上年提升0.7、0.7和0.6个百分点,进出口份额首次突破10%,出口和进口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对主要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韩国出口分别增长9.9%、18.3%、14.6%、7.9%和18.8%,合计占出口总额的58.5%,拉动出口增长7.7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0.7%,拉动进出口总额增长3.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37.6%。中欧(义新欧)班列开行1399列。推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权,全年自贸区固定资产投资458.5亿元,新增注册企业7357家,新增油品企业1880家,新增杭州、宁波、金义三个片区。

表52020年货物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金额(亿元)

货物进出口总额

33808

9.6

货物出口额

25180

9.1

其中:一般贸易

19863

8.8

加工贸易

1784

0.5

其中:机电产品

11361

14.9

高新技术产品

2028

26.4

货物进口额

8628

11.2

6840

14.8

791

1.4

1458

6.4

表62020年对主要市场货物进出口情况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进口额

欧盟

5510

9.9

910

美国

4669

18.3

476

49.0

东盟

2889

14.6

1535

20.2

日本

942

675

-6.6

俄罗斯

688

219

36.8

韩国

723

18.8

694

3.9

中国台湾

256

2.7

486

-9.2

中国香港

337

24.1

36

-32.4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21个,合同外资3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6%,实际使用外资158亿美元,增长16.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0亿美元,增长13.7%。第三产业投资项目2386个,占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84.6%,合同外资253亿美元,下降22.9%,占合同外资总额的72.0%,实际使用外资103亿美元,增长16.8%,占实际外资总额的65.5%。

全年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631家,比上年减少132家。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720亿元,下降13.4%。国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429亿元,下降21.3%。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64亿元,下降21.6%;新签合同额256亿元,下降29.7%;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3939人次,外派劳务人员实际收入9亿元。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68亿元,比上年增长0.6%。

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12.3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96公里,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共有民航机场7个,全年旅客吞吐量4996万人,其中发送量2523万人。铁路、公路和水运货物周转量1232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5%;旅客周转量674亿人公里,下降40.3%。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8.5亿吨,增长6.0%[4],其中,沿海港口14.1亿吨,增长4.5%。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1.7亿吨,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箱,连续3年全球第三。

表72020年交通客货运输量

绝对数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2323

-0.5

其中:铁路

230

-2.2

公路

2210

6.1

水运

9883

-1.8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674

-40.3

465

-37.5

205

-45.9

5

-34.9

民航旅客吞吐量

万人

4996

-28.8

年末全省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1586万辆,其中私家车(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1460万辆。

全年旅游总收入8275亿元,比上年下降24.2%,接待游客5.7亿人次,下降21.5%,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8.3万人次,下降91.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22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9%,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5.1%。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61569亿元,增长14.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3612亿元,增长18.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8.2%。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02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61亿元。

表82020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52234

15.9

其中:住户存款

61569

非金融企业存款

55528

22.4

各项贷款余额

143612

18.0

其中:住户贷款

60959

20.5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82089

16.2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518家,累计融资13885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45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4.6%;创业板上市公司109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12.2%。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8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40亿元,增长4.5%;人身险保费收入1928亿元,增长11.6%。各类赔款及给付908亿元,增长3.5%。其中,财产险赔付578亿元,人身险赔付330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397元,比上年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增长2.6%。按常住地分,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699和31930元,增长4.2%和6.9%,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2.1%和4.0%。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为46125元,增长4.4%。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0%。

表92020年居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标

全省居民

城镇常住居民

农村常住居民

(元)

比上年

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52397

5.0

62699

4.2

31930

6.9

工资性收入

30059

35370

19510

5.6

经营净收入

8313

8672

-4.9

7601

财产净收入

6136

7.5

8747

6.7

949

11.4

转移净收入

7888

9.8

9910

7.7

3871

19.2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1295

-2.3

36197

-3.5

21555

1.0

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295元,比上年下降2.3%,扣除价格因素下降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6197元,下降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55元,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分别下降5.5%和1.8%。

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5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55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688、2547和206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65元/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提高110元。

年末在册低保对象61.4万人(不含五保),其中,城镇6.2万人,农村55.2万人。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城乡低保同标,平均每人每月886元。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补助资金44.9亿元,新增各类机构养老床位1.3万张。

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117.6亿元,比上年减少36.3亿元,筹集公益金36.6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省共有幼儿园8009所,在园幼儿198.6万人,比上年增长2.5%。共有小学3308所,招生64.6万人;在校生372.7万人,增长1.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2平方米;生均图书33.6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21.6台;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比例为99.8%。共有初中1748所,招生55.4万人;在校生163.6万人,与上年持平,初中入学率为99.99%。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2.1平方米;生均图书55.8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35台;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比例为99.9%。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9所(不含技工学校),招生21万人,在校生56.9万人;普通高中622所,招生28.3万人,在校生80.9万人,毕业生25.5万人。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0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院校)。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4.2:4.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2.4%。全年研究生(含非全日制)招生43064人,其中,博士生4694人,硕士生38370人。

幼儿园专任教师14.3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99%。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35.5万人,增长2.4%。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3.7万人,生师比15.6: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8%。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分别为46.2%和85.8%。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44.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6.6%。

全年全社会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之比为2.8%,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472.1亿元。

十一、卫生和文化体育

年末全省卫生机构3.44万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429个,卫生院106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33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12856个,村卫生室1130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9个。卫生技术人员54.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3%,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8万人,注册护士23.3万人,分别增长5.9%和6.0%。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6.1万张,增长3.0%,其中,医院31.7万张,卫生院2.0万张。医院全年总诊疗259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7%。全年诊疗服务平台预约请求量1049万人次,预约成功量79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8.2%,日均预约成功量2.2万人次;新增注册用户460万人,增长115.9%,日均注册量为1.3万人;新接入医疗卫生机构1053家,累计接入医疗卫生机构1901家。

年末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05个,文化馆101个,文化站1378个,博物馆376个,世界遗产4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100%,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7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84%。全年制作影片69部,电影票房收入14.9亿元。图书出版社14家,公开发行报纸66种,出版期刊235种。

浙江运动员全年共获取全国一类比赛冠军38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9](含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4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3.5%以上。省级全民健身中心33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798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87个。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8个,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50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13所。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运动休闲示范区)9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3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25个、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34个。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32.2亿元,比上年下降15.4%。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7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8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27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更新面积49.7千公顷,其中迹地更新6.8千公顷。完成义务植树2437万株,新植珍贵树木2235万株。完成珍贵树种造林、珍贵彩色森林和大径材培育项目建设28.1万亩。根据2020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公告,森林覆盖率为61.15%(含灌木林)。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483.8平方公里。

年末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12个,气象卫星接收站15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3348个。全年霾平均日数33天,比上年减少4天。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2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9.4%;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98.9%,平均为93.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69个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100%,平均为96.2%,提高3.1个百分点。

221个省控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占94.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断面占98.2%,提高2.3个百分点。按达标水量计,11个设区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提高1.2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提高1.1个百分点。按个数计,11个设区城市的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提高3.3个百分点。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8.6%,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近岸海域共发现赤潮12次,累计面积约1528平方公里,全年未发现有毒、有害赤潮。与上年相比,赤潮发现次数减少10次,累计面积减少334.8平方公里。

全年城市(县城)污水排放量41.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0%;污水处理量39.9亿立方米,增长4.4%;污水处理率97.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9.1%。

累计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24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7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61个。

浙石化等项目单列计算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比上年下降0.1%,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3%。其中,千吨以上和重点监测用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分别下降2.0%和1.9%,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2%和4.4%。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工矿商贸企业、道路运输、水上交通、渔业船舶、铁路交通、海上交通事故)1141起、死亡100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2.0%和22.2%。其中,道路运输共发生事故832起、死亡695人,分别下降25.1%和22.6%。

注释:

[2]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与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率。

[3]辖区内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4]统计范围是全部港口。

[5]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

[6]电信业务总量按2015年不变价计算。

[8]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THE END
1.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4%,较上季度提升1.9个...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11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三季度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5.1%。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1.8%、188.9%、262.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3.9%、119.5%、230.1...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2/doc-incwxxhe3839256.shtml
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业内人士表示,《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实施已经十年,在这十年间,行业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相关制度需要相应完善,以进一步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鼓励财险公司进行创新。 "对比发现,修订版在《管理办法》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总体基调没有变,强...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1.保险行业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为45257亿元近年来,随着各类金融科技的深入发展,保险科技的产业机遇逐渐从依托产业互联网浪潮的上半场进入到以智能化为主题的下半场。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间,保险搜索量大增,互联网保险迎来利好。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为45257亿元。 https://www.iimedia.cn/c460/80195.html
2.2024保险行业工作报告,2020年成就梳理与未来展望全景解析2、特别是在保险行业,由于其涉及高净值人群和强大的数据转化能力,成为了黑灰产的重点攻击目标,根据威胁猎人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数据泄露风险态势报告》,上半年保险行业共遭遇2039起数据泄露事件,排名第四,凸显了该行业面临的挑战。 3、数据泄露监控采用全量深网和暗网的情报采集和分析,以应对误报、漏报风险,零零信安...http://library.benbenshu.com/6F78045f57DB.html
3.保险公司十大排名曝光!理赔服务安全度哪家强?(2022年排名有变)4、安全 -- 保险一买可能就是一辈子,以后不会破产吧? 5、产品 -- 保障好不好?性价比怎么样? 脱离这几点和你聊其他的,就是耍流氓。 下面我针对这几个原则,各个击破,让你快速摸清2021年的各项榜单排名,了解保险行业的真实水平。 一、2020年保费收入榜单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2-490865
4.2021年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洞察引言: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加之正值我国“十四五”规划关键的开局之年,保险行业正迎接着崭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报告在涵盖2021年全年保险行业监管处罚信息的同时,对2021年发布的保险行业相关重点政策法规进行了回顾。 报告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展示保险行业总体处罚情况及不同类型的机构监管处罚情况,...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risk/articles/2021-insurance-regulation-insights.html
5.当前寿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探讨数据来源:根据Wind资讯数据整理。 图1 2003-2020年10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与GDP增速的对比 从大趋势看,经济界的共识是随着GDP增速减缓、人口结构变化等,低利率时代可能长期存在。 二、利率下行对寿险行业的影响 由于寿险产品负债及其缴费期间的长期性,保险公司的负债端可为资产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具有典型的长期性和跨...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412.jsp
6.2020年中国保险科技行业研究报告消费电商图1-8 2013-2019年中国保险科技行业融资情况图1-9 2020年中国保险科技企业图谱图2-1 保险科技在各环节的主要应用 图2-2 2012-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IT硬件投入情况图2-3 保险业云计算发展驱动因素 图2-4 保险企业云计算发展制约因素及破局 图2-5 2018-2025年中国数据量规模图2-6 大数据的“4V”基本特性图2...https://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2002/3528.shtml
7.保险数据分析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2020【标题解析】 标题"(开题)01-06太平洋保险股份公司...这份文档将为读者提供关于太平洋保险公司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的全面盈利能力洞察,对于金融分析师、投资者、保险行业从业者及学术研究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北京市高端别墅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数据分析方法doc40.doc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3934844/87338865
8.财联社保险早会(1月20日)界面新闻定调!沪银保监2020年工作会议作出如下部署 行业动态 我国农业保险已累计支付赔款超2400亿 关于2020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 地方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已超万亿元,重仓持有这108只个股 无锡推出两项保险产品,防治因灾病致贫 上海医保专属商业健康保险业务放开到全行业 ...https://m.jiemian.com/article/3893344_qq.html
9.中保协发布2020年寿险电销报告行业发展势头持续放缓财联社(上海,记者 潘婷)讯,3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根据21家人身险公司的寿险电话营销业务经营数据,发布《2020年寿险电话营销行业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寿险电销行业经营主体保持稳定,行业发展势头持续放缓,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36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滑22.5%,但市场化集中程度略有上升。 https://m.cls.cn/detail/696697
10.2022年陕西省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黄伟辉律师网华律网(2021年度公布前,暂用省统计局2021年6月8日发布的2020年分行业数据) 1、2020陕西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3520元。 2、2020年陕西省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47724元。 3、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7054元。 2021年10月19日陕西省统计局公布2020年度《统计年鉴》第5-9项。 https://lawyers.66law.cn/s2c14089873160_i1078319.aspx
11.2021易凯资本中国降产业白皮书—医疗与降服务篇4 疫情对行业的积极影响 疫情短期冲击线下医疗服务机构,长期利好各赛道头部公司 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线下医疗服务机构冲击明显,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公立和民营医院诊疗人次1季度同比下降近30%,其后逐步恢复并与年底重回增长。 根据港股和A股上市医疗集团财报显示,1季度疫情冲击最为严重,开业时间延后、收治患者受限或减少、...http://www.ceccapitalgroup.com/index.php?a=shows&catid=5&id=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