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常熟

财税质量不断向好。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8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7.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3.7%;衣着类价格下降0.5%。

就业形势保持良好。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28万个,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63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097个,新增就业人员2.6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8%,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8%。???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逐步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22.96万吨,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夏粮产量6.51万吨,比上年下降12.0%;秋粮产量16.45万吨,下降9.3%。全年肉类总产量6485吨,比上年下降35.0%;禽蛋产量1809吨,下降10.2%。水产品产量25055吨,比上年下降26.4%。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调整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体制,启动江苏常熟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招商机制,引进农业投资项目23个。新增高标准农田(池塘)4.59万亩,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超1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稳步提升,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49.2%,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8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59.31亿元,比上年增长6.1%。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产值15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中型企业产值768.39亿元,增长4.3%;小微企业产值1421.76亿元,增长10.8%。按注册类型分,民营企业产值1630.4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产值2127.28亿元,增长5.2%。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产值2531.35亿元,比上年增长5.7%;轻工业产值1227.97亿元,增长6.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2个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占行业总数的68.8%,其中11个行业增速超过10%,占行业总数的34.4%。前十大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05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4%,占规上产值的81.4%。

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全市“3+5”产业实现产值29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8.1%。“三大千亿级”产业实现产值1831.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8.7%。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7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6.8%;装备制造产业产值658.84亿元,增长14.5%;纺织服装产业产值460.37亿元,增长1.6%。

建筑行业总体向好。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竣工产值105.52亿元,下降23.2%。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29.4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新开工面积623.97万平方米,增长32.9%;竣工面积325.83万平方米,下降25.6%。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55.25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利润总额6.90亿元,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完成176.72亿元,比上年增长5.4%;服务业投资完成273.72亿元,增长4.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75.42亿元,比上年下降14.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57.17亿元,下降14.3%;民间投资317.85亿元,增长15.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70.6%,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5.5%,创近年来新高;制造业投资17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项目投资的比重达74.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3.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19.2%;八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26.7%,比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

房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1%;房屋施工面积989.54万平方米,增长19.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9.3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3%;销售额201.75亿元,下降15.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4.92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50.07亿元,比上年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4.85亿元,增长8.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6.42亿元,增长6.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17.3%;家具类增长13.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下降3.5%;汽车类下降3.7%;服装鞋帽针纺织类下降5.3%;通讯器材类下降5.9%;金银珠宝类下降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6.3%。

六、开放型经济

外资利用质量提升。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新设项目72个,注册外资6.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87亿美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61.2%。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2.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进口79.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出口172.98亿美元,增长3.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93.3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1亿美元。分出口方式看,加工贸易出口74.8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2%;一般贸易出口88.82亿美元,增长12.5%。分出口市场看,对欧盟市场出口比上年增长10.4%,对美国市场出口增长0.5%,对东盟市场出口增长15.3%。

外经外包稳健发展。全年新增境外企业10家,新批中方境外投资额1.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新签境外劳务及承包工程合同额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完成营业额2.2亿美元,增长5.8%。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2.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3%;离岸接包执行额2.07亿美元,增长1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保持平稳。全年旅客运输量331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7%;旅客周转量13.53亿人公里,下降4.0%。全年货物运输量1740万吨,比上年增长8.1%;货物周转量30.49亿吨公里,增长7.2%。全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6970万吨,比上年下降21.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46万吨,比上年下降23.6%;集装箱吞吐量25.47万标箱,下降36.6%。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7.27万辆,比上年增长8.6%,其中私家车保有量41.69万辆,增长8.7%。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通港快速路高架全线建成通车,昆承快速路地面道路建成投用,新世纪大道北延、常昆线改扩建工程等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开工建设524国道快速化保通道路、泰山路公交首末站迁建工程,持续推进镇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沙家浜路公交换乘站建设,对海虞北路、招商西路等道路主要交叉口实施公交优先改造。完成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118个,亮化292个。

邮电业务稳步增长。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0.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电信业务收入22.63亿元,下降0.2%。

旅游市场增势较好。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272.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实现旅游收入384.59亿元,增长11.7%。接待国内游客2263.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6.16亿元,增长12.0%。接待境外游客9.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328万美元,增长11.1%。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运行良好。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279.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0.37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056.64亿元,增加163.09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52.14亿元,比年初增加176.7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444.06亿元,增加179.39亿元。

证券交易有所下滑。年末证券交易股票开户总数55.72万户,比上年增长5.9%;全年各证券营业点股票交易额4341.98亿元,下降20.5%。年末证券机构托管股票市值322.95亿元,比上年下降24.9%。

保险行业小幅增长。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5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0.91亿元,增长5.8%;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1.98亿元,增长2.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42亿元,比上年增长7.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提高到2.64%。新建重庆理工大学常熟汽车与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等5家特色产业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载体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成功入围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常熟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创新人才资源集聚。实施人才乐居工程、优秀人才贡献奖励政策,入选苏州市级以上人才计划32人,其中国家领军人才2人。2018年末,预计全市人才总量达34.2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61万人,高技能人才7.50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6%、8.8%和3.2%。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实验中学昭文校区、滨江实验小学等10个学校项目建成投用,新增社会办幼儿园4所。实验、昆承“一体型”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稳妥实施普通高中扩招,高考主要指标实现“八连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1.9%。年末拥有各类学校113所,在校学生数15.89万人,毕业生数3.39万人,专任教师1.09万人;拥有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数3.7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向好。举办江南文化节,启动《常熟文库》编纂工作和言子旧宅修缮工程,完成《曾朴全集》编纂工作。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1个,艺术表演场馆2家,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图书分馆28个,总流通105.78万人次;文化馆1个,文化站(文社中心)1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14个,村文化活动室210个,年末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36平方米。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深化医改工作,组建以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为核心的“1+n”三个区域医共体。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家,北部医院门诊楼、裙楼结构封顶。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3个,拥有床位8497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98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4202人,注册护士406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50人。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举办2018年亚足联U23锦标赛、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2018-2019CBA季前赛、“逐梦常熟探寻虞山”全民户外运动嘉年华、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大型活动赛事。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390次,参加人数达75万人次。20多公里虞山生态步道环线贯通,全市步道总长度近300公里,全市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公办中小学校达73所,年末高质量人均体育场地2.13平方米,名列苏州市前茅。省级以上比赛获金牌19枚、银牌28枚、铜牌17枚;苏州市级竞赛获金牌139枚、银牌97枚、铜牌99枚。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3.6%,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38.9微克/立方米,臭氧超标天数减少52天。各省考重点断面优于Ⅲ类水的比例达到90%,长江干流常熟段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林木覆盖率达17.7%,新增绿地、林地面积57.6万平方米,荣获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美丽镇村建设持续推进,累计建成省美丽乡村“面上示范”6个(组团,下同)、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13个、苏州市三星级康居乡村110个。

专项治理成效明显。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完成上级下达节能减排任务。扎实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并转“四个一批”化工企业34家,化工生产企业入园率超过70%。195家企业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一事一办”落实重点任务388项。完成黑臭河道治理184条、通江支流治理4条。新改扩建城镇污水主次、控源截污管网64公里,完成1.1万余户城乡家庭、1100多家人员密集场所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城区、集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2%、91.1%、77.0%。推进“三优三保”和村级工业用地整优,盘活存量建设用地9600亩。

安全生产推进有力。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11起,死亡81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44起,死亡3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32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8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1万人。全年出生6932人,人口出生率6.49‰;死亡9259人,人口死亡率8.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年末常住人口151.5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3万人,城镇化率为68.54%,比上年末提高0.3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96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12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0元,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979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848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374元,增长7.1%。

社保水平全面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7%。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离退休人员)88.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离退休人员)90.72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7.42万人、49.20万人、49.06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退休人员)8.85万人,居民基本(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96万人。主要险种保险覆盖率均超9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00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945元/月,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1.8亿元,优租房首批安置235套263人。新增实际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6.49万人。

养老事业提质升级。新增2家民办养老机构,实现4家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新增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2家,全市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61家、老年人助餐点253个;镇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覆盖率100%;全市养老床位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养老床位数达1.6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43张。

?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2016年、2017年粮食产量根据三农普数据调整。

[4]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劳务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

[5]投资统计数据按照新口径调整,增幅按同口径计算。

[6]八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平板显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7]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

[8]邮政业务收入统计口径包含邮政(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EMS和规模以上社会快递公司。

[9]保险行业统计口径为纳入统计的保险机构。

[10]各类学校统计口径包含外来工子弟学校,幼儿园统计口径包含民办幼儿园。

[11]总流通人次是指本年度内到图书馆场馆接受图书馆服务的总人次,包括借阅书刊、咨询问题以及参加各类读者活动等。

[1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

[14]养老床位数统计口径包含居家养老床位数。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人员就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社会保险数据来自人社局;现代农业、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美丽乡村”数据来自农业农村局;绿化面积数据来自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交通基础设施、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局;民用汽车、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邮政储蓄银行和EMS;文化、体育、旅游数据来自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金融、证券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保险协会;科技创新数据来自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局;省双创人才、姑苏人才、市级双创人才(团队)数据来自组织部;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和理工学院;卫生数据来自卫健委;环保、减排数据来自环保局;节能数据来自工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应急管理局;社会救助、社会养老数据来自民政局;保障性住房数据来自住建局;住房公积金数据来自公积金中心。

THE END
1.中国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保险业务情况统计...【行业分类】保险 【地区分类】中国 【数据采集日期】2018-12-31 【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保险年鉴2019》 【统计项目】中国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保险业务情况统计 【数据包含量】540 【点击次数】1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地区名称 全部业务 财产保险业务 人身保险业务 保险密度(...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587349&db=TJ&view=view&str=FFF4eba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业经营数据2018-03-09 【保险业经营数据】2017年保险业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073.851、财产险98346579.052、人身险267463494.80(1)寿险214555650.29(2)健康险43894603.83(3)人身意外伤... 2018-03-06 【保险业经营数据】2017年1-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 ...https://www.iachina.cn/col/col617/index.html
3.201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分析报告观研天下发布的《201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https://m.chinabaogao.com/detail/312785.html
4.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5.2018级泛华金控——专业互联网保险中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遵循联合国1993年SNA的核算分类和中国的金融统计核算可及性8,200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编制的居民金融资产负债表统计范围包括8项:居民手持现金通货、存款、各种债券、股票、居民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份额、证券客户保证金、居民持有的保险准备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在2014数据基础上构建增速假设和计算,2015-2018年中国居民部门...http://fmba.pbcsf.tsinghua.edu.cn/info/1027/1260.htm
6.零售金融观察周报:Welab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捷信再发22亿消费金融...在保险行业及公司动态层面,我国保险行业首个国家标准正式实施;2018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超120亿元,三年飙增11倍;根据中保协印发的《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银行系险企优势明显;“保险通”可能成为下一个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本周,数字保险创企Embroker获得2800万美元B轮融资。 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39058.htm
7.保险资料,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万一保险网保险公司产品说明会各类音乐包.z... 2025金蛇贺岁PPT模版23页... 保险行业四季度月中冲刺激励文案4... 查看更多>> 最近更新 推荐下载 [11-24]蓝白色圣诞树圣诞节贺卡PPT模板4页.pptx [11-23]白蓝色圣诞树平安夜祝福贺卡动画PPT模板3页.pptx [11-22]山东保险杂志2024年9月52页.pdf ...https://www.wanyiwang.com/
8.新华保险发布2018年保费和理赔数据2019年1月14日下午,新华保险披露2018年保费收入。数据显示,新华保险2018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22.86亿元(未经审计)。较2017年同比增长11.9%。这一保费收入数据实现了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新华保险发布了2018年理赔报告。2018年,新华保险累计给付理赔保险金约80亿元,理赔件数超过172万件,为100余万名客户提供了保障服务...https://m.dezhoudaily.com/p/1442622.html
9.2018年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绿色发展蓝皮书》 数据类型可视数据 关键字绿色保险, 保险保额 店铺镝数进入店铺 发布时间2022-08-26 数据简介 该统计数据包含了2018年-2020年中国绿色保险的保额及赔付分布。2020年绿色保险的保额最高,保额183263.63亿元。 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174767341747965952/
1.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现状分析发展稳中向好组图经济学人图表5:2011-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原保险赔付支出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保监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503-9193a0d2.html
2.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回顾及2019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人身保险占比原保险保费比重64%占比从2013年持续增长,针对近几年人身保险公司业务中心从低价值临床转向高价值保障型业务,着力优化业务结构,行业原保险费收入增长加快,人身险保费收入到2017年增长至73%。 2011-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情况占比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https://m.chyxx.com/industry/201910/798463.html
3.FinTech壹周速览丨微信支付分上线;原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加入美团根据原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规定,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具备“最近两年未受到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的重大行政处罚,未被中国保监会列入保险行业禁止合作清单”,而今日头条在2017-2018年曾多次受到行政处罚。https://www.iyiou.com/p/90003.html
4.2018年全球保险市场:中国人均保费仍差美国10余倍保险频道回顾2018年 全球保险市场发展如何呢? 先看几个结论 ① 2018年全球保险市场保费收入 (不含健康险) 增至3.65万亿欧元 名义增长率为3.3% ② 2018年全球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为5.7% 保险行业跑输2.4个百分点 并连续三年跑输GDP 全球保险深度从2008年的6.3%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7-03/197733967.html
5.平安产险ai高级专家黄轶:“ai+产险”融合发展趋势不可逆转20189?如果能把握机遇,在这些未开发的“金矿”领域挖矿,结合平安30年的积累,将大有可为。如:云计算可以帮助产险搭建更加完善的互动平台和数据管理中心;大数据可以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人工智能将促使保险行业90%的工作实现部分和甚至全部数字化;区块链能够大幅度提高保险流程中的数据流动性和可靠性。 https://ln.cri.cn/chinanews/20180831/41d0e11f-818a-9cf9-4ee3-d4282862b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