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现状和前景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安银行现状和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8日

一、银行经营体制利弊分析

(一)混业经营的意义。混业经营指的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在不同层次和范畴内的交织组合。这种交叉和融合可以是业务范围内的也可以是经营体制上的,所以银行业混业经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即全能银行制和综合银行制。所谓全能银行制,就是在其之外再建立或投资一个或多个公司来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即银行突破自身机构的约束,使用其他机构来入股、控股等方式来实现混业经营模式;综合银行制模式下银行可以使用其自身的业务部门经营保险业务、证券业务等,再通过业务的融合,使不同功能的金融工具最终达到相同的金融功能,也就是在经营银行业务的同时可以经营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

(二)经营模式利弊分析。我国从1995年到现在实行的都是分业经营模式,也就是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企业只能各自经营法律规定内的业务,不能有法律限制外的业务混合交叉。但我国当时分业经营并不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市场自然选择,而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和90年代金融市场出现的经济泡沫引发了诸多关于混业经营的不利结果。为缓解当时经济发展的失控状态,放弃了自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实行的混业经营模式,人为选择了分业经营。

(一)民营银行的意义及特征。民营银行一般是指国家不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属于商业银行范畴内,是金融体系里一个分支。当下,关于民营银行的定义学术界有三类解释,分别是:认为民营银行的股份是由非官方控制的产权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专门给非官方企业提供经济帮助的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治理结构论。这三类解释都有道理,但只是描述了民营银行的一些次要特性,对其主要特性的了解还不够完全。我国的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相比,有两个主要优势特征:一个是民营银行的自主性,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自主的经营管理,不受外界机构的管束;另一个是民营银行的私营性,因其资金主要来自民间,产权非公有制,利润自享,高营业利润的要求,且业务不受政府干预。民营银行是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有的自主性和私营性使其拥有高效率、高专业性、高灵活性等优点。所以,民营金融机构是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积极建立高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也可以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地位。

三、平安银行混业经营案例

(二)平安银行混业经营下的发展优势。当今社会,一个普通的银行顾客除了简单的存汇款,在生活方面还会有车险、人身险、房贷等各种需要。贵宾客户就不用说了,他们还需要更多投资理财方面的服务。高净值客户需要的就太多了,无论是信托还是私人银行服务,都是他们理财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带来的结果,然后客户需求又催生了混业经营的需要。而像平安集团这样,有着跨行业混业经营实力的企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简直如鱼得水。

平安银行是平安集团的主要金融部门之一,是在2012年7月份改名平安银行的,其成立也使得平安集团的银行业务得到补充,企业原本“证券、保险、银行”共同发展的目标有了实现的基础。而且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发展拥有302个营业网点,共占据我国18个城市,这也为平安集团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帮助。平安银行坚持凭借平安集团混业经营的综合服务能力,把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合理结合,各业务间扬长避短,秉承“轻资本、优结构、强客户、好效益”的经营策略,加快自身经营模式的转变,降低同业间负债成本,拓展非利息净收入渠道,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现已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银行。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1]苏均,周新辉.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多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4.

[2]陈磊.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绩效的财务数据检验[U].贵州财经大学,2013.

[3]郝健.混业经营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J].中国证券期货,2013.

“对比利时来说,富通(FortisGroup)这样一个在全球拥有影响力的企业,已是往日的荣耀。”10月4日,比利时财经媒体《回声报》用沉痛的语气,报道了比利时政府无力挽救整个富通集团的遗憾。

10月3日,荷兰政府刚刚将富通集团在荷兰的银行和保险业务收归国有;10月6日,在比利时政府将富通在该国的银行和保险业务全数国有化后,法国巴黎银行(BNPParibas)宣布,将从比利时政府手中收购富通比利时银行75%的股份,并将在富通卢森堡银行的控股权益提高至67%。

这一系列交易几乎将富通的核心银保业务悉数出售,目前的富通集团的主要资产,只剩下富通国际保险业务和一个现价104亿欧元的资产包。

这一结局,在一年前荷兰银行(ABNAMRO)收购战的映衬下犹显惨淡。当时,富通参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西班牙国际银行的竞购团,以711亿欧元的高比例现金方案击败对手;其中富通出资240亿欧元,风头一时无两。

仅仅是一年之后,在9月15日美国雷曼公司破产案驱动的新一轮信心危机中,富通成为欧洲金融界倒下的最具震撼性的一块“多米诺骨牌”。

富通的分拆,集中体现了欧洲市场面对金融风暴的窘境。割据的欧盟各国无法像美国一样迅速拿出稳定市场、控制系统性危机的举措,而仅凭一国的救助能力则无法解决跨国金融集团的窟窿;各国对所在国机构程度不一的救助,反而引发储户和投资者的恐慌。

因收购荷兰银行而“囊中羞涩”的富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了市场遗弃甚至攻击的对象。股价暴跌,储户挤兑,债主盈门,同业袖手,富通的遭遇和不久前倒下的华尔街各金融机构如出一辙。

富通的不堪现状,还触发了远在中国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231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下称平安)针对其在富通持股的157亿元的减值准备。平安作价21.5亿欧元购买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的交易也被终止。

截至记者发稿时,富通仍未复牌。停牌前的10月3日,富通的股价已经从平安入股时约19欧元的均价跌至5.42欧元。目前,分析师普遍估计,富通的每股价格应在3.50欧元到4欧元之间。但金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停牌期间的欧洲场外交易市场,富通的股价已经低至1.50欧元。

死生9月

富通是欧洲最早跨国经营的金融机构之一,活跃于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业务遍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

富通集团作为控股公司,旗下主要有两大块业务――银行和保险,各自又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分设了银行和保险的子公司。银行板块中有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板块中有独立的国际保险公司。富通银行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比利时。富通2007年年报显示,富通的银行类业务对其利润的贡献占到60%以上。

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7月9日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富通集团以164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14位,资产总额则高达12737亿美元。但这一切此刻已经成为了历史。

9月22日至26日,富通股价连续五日下跌,累计跌幅30%。

然而就在9月26日当晚,富通集团宣布,由FilipDierckx接替HermanVerwilst担任首席执行官,并称富通拥有3000亿欧元的资金基础,偿债能力相当强健;至于可能会被出售的资产,则指的是荷比卢三国境内与境外的金融及保险资产,预计这些资产的出售将为富通筹资50亿至100亿欧元。

据欧洲媒体报道,巴黎银行和荷兰国际集团(ING)都曾有意对富通进行收购。就在9月27日、28日的周末期间,巴黎银行还在与富通及比利时政府谈判,希望以5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富通银行的部分资产;但同时提出,荷比卢三国政府必须为富通提供60亿欧元的担保。结果这项提议遭到三国政府的拒绝,巴黎银行和ING都在这一周末宣布退出了并购磋商。

被寄予厚望的收购谈判失败,荷比卢三国政府决定联手干预。9月28日晚,三国政府代表召开紧急会议达成协议,荷比卢政府将分别向富通集团在三国的银行分支机构注资约40亿欧元、47亿欧元和25亿欧元资金,分别持有富通银行在三国银行49%的股份。

这项三方苦心酝酿的救援计划并未见效。9月29日开盘,富通股价不见起色。据比利时财经专业报纸《回声报》报道,“从银行网点传来的消息显示,储户们并没有因这项计划而放心。”

10月3日,荷兰政府当机立断决定采取行动,宣布将出资168亿欧元,将富通在荷兰的银行和保险业务国有化,其中包括其在2007年高价收购的荷兰银行股份。

这一消息严重加剧了比利时市场投资者和储户的恐慌心理。10月6日,比利时政府进一步收购了余下的股份,将其国有化,并称将把这一资产中的大部分出售给法国巴黎银行。

在这一系列交易安排下,富通集团的资产仅剩下富通国际保险公司和一个拥有总值104亿欧元结构性产品的实体公司。

其中,富通国际保险公司由富通集团100%控股,包括在英国、法国和香港的100%自有业务,以及在卢森堡、葡萄牙、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泰国的合资业务。但该块业务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欧元,只占到富通集团当期利润的6.4%。

至此,富通引以为傲的银保业务已经被彻底出售。

危机溯源

“请告诉我,在富通荷兰业务国有化之后,富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多少?”在富通的最新救援方案出台之后,摩根大通分析师DuncanRussell在10月6日的投资者会上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得到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的回复后,Russell追问:“为什么在这样的资本水平之下,在比利时政府的强大股东背景之下,富通还会被迫将比利时业务出售给巴黎银行?”

富通现任首席财务官LarsMachenil解释董事会的两难境地:“银行间市场冻结,我们不能让富通的银行业务涉险。”

市场信心涣散亦非没有根据。欧洲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同于美国,富通集团一直未详细披露和次贷有关的投资和减计。根据富通二季报,其结构性产品投资高达417亿欧元,结构性投资的资产减记为3.42亿欧元。而富通收购荷兰银行背上的财务包袱,更使之变得羸弱不堪。

2007年10月,在收购荷兰银行的交易中,富通出资240亿欧元购买荷兰银行在荷兰的分支机构及其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为支付这一代价,富通调动了各种财务资源,其中包括发行认股权、可转换次级混合证券、出售非核心资产以及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种方式。

但是,交易达成后不久,次贷危机深化,富通的股价开始下跌,财务状况也日益恶化。维持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信用评级等多重指标的压力不断增加,以至于富通要在短短几个月中多次融资充实资本金。

2008年6月26日,富通集团又宣布了一系列筹资计划,预计在短期至中期为公司增资超过80亿欧元,以改善目前的偿付能力。

但事与愿违,最新的融资消息一经宣布,市场人士便加剧担心,富通股价连连重挫。

雪上加霜的是,富通在出售荷兰银行的资产上又遭遇了阻碍。当初富通高价获取的荷兰银行业务,如今已经身价大跌。富通曾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如果售价低于120亿欧元,就可能对公司的核心权益造成不利影响。但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很多分析师都认为,市场对这一业务的报价只在70亿到100亿欧元之间。

即使这样,最有可能收购该业务的潜在买家ING在审视市场形势后,还是打了退堂鼓。9月29日,ING宣布放弃。

平安的惩罚

富通沦陷的余波,传导到远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富通在华经营多年,拥有合资保险公司太平保险和合资基金公司海富通。

2007年10月,平安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入富通股票,成为富通的第一大股东,并逐步将持股比例提高至4.99%,总投资成本超过20亿欧元。

2008年3月,平安公告将动用资本金以2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股权,“这被平安视为学艺的最快捷方法。”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平安除了计划通过QDII进入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国外的技术推出各种人民币的理财产品,做大中国财富管理的市场。

不过,一年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残酷现实,已经将交易者当时的设计无情。

2008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深度回调,富通被迫暂停分红。随着富通股价的步步回落,平安对富通投资的账面浮亏也越积越多。

2008年中报里,平安尚未将对富通集团的这笔投资损失进行减记。“可供出售类资产一旦减记,除非将其出售,否则此后公允价值纵使回升也不会计入利润表,因此平安对于减值准备的谨慎态度也可以理解。”一位国际资深会计师对《财经》记者解释。

显然,目前富通的状况,使得未来价值回升的可能性变得渺茫。

10月6日,平安表示,将对富通投资约157亿元的市值变动损失计入三季度的利润表。分析师估计,这将几乎吃掉平安本年度的全部利润。

“平安股价因其持有富通股份而被惩罚。”摩根大通分析师陈志丰在报告中写道。

不幸中的万幸是,由于监管部门的审批问题一直拖延至今,富通态势恶化后,平安得以取消了对富通资产管理公司50%权益的收购。但平安在富通集团的持股究竟命运如何,现在还很悲观。

惠誉和标普已把对富通的信用评级分别下调至BBB,且前景负面。最近富通的一系列交易安排,均是为了应付债权人和储户的要求,但股东的利益几乎无从保障。

比利时政府10月7日宣布,富通集团股东可要求获得其投资富通比利时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的部分收益。但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使股东们满意。股东们纷纷抱怨,年初至今,富通的股价下跌了70%左右,富通管理层却一直在隐瞒信息,如今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个拥有不良资产组合的公司和一个很小的保险公司。

部分股东10月8日表示,将要求对荷兰政府收购富通荷兰业务的方案进行表决。根据荷兰的法律,比利时和卢森堡政府对当地富通业务的收购以及法国巴黎银行的再收购,也须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才可生效。

10月6日,比利时银行金融与保险委员会(CBFA)宣布,富通的股票在欧洲市场上被暂停交易。当富通的投资者有机会去分析与巴黎银行及比利时政府交易的影响后,股票交易才会重启。

【关键词】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江苏银行淮安分行

引言

1.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动因

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金融业中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现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及其他非银行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国家通过法律明确界定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也就是说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不能相互交叉,都应该限定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之内。对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只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以及货币兑换等业务。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根据巴赛尔联合论坛的定义(JointForum,2001),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1)狭义的概念。主要指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中,可以在其中任意两个领域内进行业务交叉经营;(2)广义的概念。同一金融机构可以经营不同性质的业务,使得业务多元化,如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法律对金融机构的营业范围不做明确限定①。

1.2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已经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一大趋势。从我国目前来看,银行业仍然以分业经营为主要模式。但是自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是金融全球化的诸多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事实,如果我们仍然实行传统分业经营,必然难以与西方国家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银行竞争,甚至在本国业务竞争中也落于失败境地。因此,面对这么多挑战,我国银行业要想在国内外金融机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行混业经营是非常有必要的。

2.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混业经营情况

2.1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的基本概况

江苏银行是由江苏省内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连云港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组建而成,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挂牌开业。总部设在南京,注册资本78.5亿元②。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成立后,在企业的体制、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江苏银行的分支机构,淮安分行确立一级法人观念,在总行大的框架下“合规”运作,确立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更加严格地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发展思路从以前的重规模、重速度向重内涵、重管理转变;始终秉持“源于城商行,高于城商行”理念,始终坚持市民银行定位,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支持地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同时参与地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2011年6月底,分行下辖11家支行和1个营业部,共32个网点,在职员工803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3.71亿元③。

2.2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混业经营业务分析

尽管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仍实行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经营模式,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淮安分行正在将业务范围向更广阔的空间推进,逐渐把业务重心从传统的存款利率业务拓展到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业务,利用商业银行在我国特殊的信用优势、网络优势,通过大力金融创新,形成了目前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多元化的初级混业经营局面。

淮安分行在每年年报的利润表中把营业收入分为两部分,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根据2007年至2010年的年报显示,淮安分行近年来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情况如下表:

淮安分行的非利息业务包含范围十分宽广,其中一些业务超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因此很强的混业经营特征,还有一些业务是与其他一种或多种金融机构合作经营的,属于混业经营的初级阶段。正是这种跨市场跨机构的混业业务模式,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淮安分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淮安分行的非利息收入中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这些是属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的直接混业业务;理财业务属于交叉业务,融合了基金业务、信托业务、和证券业务;业务中主要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业务,包括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以及银银合作。从这些业务的设置上可以看出,淮安分行的混业经营在业务范围已经基本铺开,可以为其客户提供在中国境内最完善的金融服务。

2.3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混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融资前景广阔

金融海啸过后,国内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着流动性短缺的问题。2012年发生在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就折射出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调查发现,面对资金压力,企业目前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以信用借款为主,其次分别是担保借款和供应链融资。

三类融资方式的获取渠道仍以银行为主,民间个人和机构方式获取融资占有一定比例,但远非主流,而通过物流公司和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更微。中小型企业通过民间个人和机构、物流公司及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相比大型企业要高,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的银行信贷资源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相对稀缺。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延展或缩短账期、提供预付款、赊销等方式帮助上下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种互助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供应链社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环境已具备,发展前景广阔: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社区规模大,并且合作稳定;同时,在上下游开展合作共赢方面,大部分企业已形成共识。75%的受访企业认为公司建立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需合作共赢;同时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上都希望与供应链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体制是根本制约

阻碍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很多,而体制性因素是首因,这其中包括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供应链管理组织的设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专项资金的投入。

调查显示,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一般。79%的受访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停留在熟悉或比较熟悉两个状态,而只有10%的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非常熟悉。汽车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

多数企业(72%)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这一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专职部门,以快速应对客户需求。大型企业已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的比例占受访大型企业的44%,该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一倍。

另外,90%的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暗示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有专门的资金与拨款的受访企业仅占14%,必要时才投入或资金不足的占了53%。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在专业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上较为领先。

从三方面修炼内功

中国企业无论在供应链管理组织、人才培养,还是供应链的可视化、风险管理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们从本次供应链管理调查中看到了国内企业在组织、成本、融资、风险、可视化、外包等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建议从组织建制、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建议核心企业设立首席供应链管理官和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面向市场统筹协同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管理目标与活动,推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业,放眼供应链全局优化供应链,以系统最优替代个体最优,创造各方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电子商务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化第三方网站

1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商务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面对信息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我国保险业应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利用互联网进行保险宣传和销售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活动,并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和经验交流。我们相信,全方面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使之以全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的竞争。

【关键词】保险营销渠道竞争

一、平安人寿的渠道分析

平安人寿开国内寿险营销之先河,凭借先进的体制、优秀的经营理念并且建设了专业化员工队伍,经历十余年的发展,业务规模和业务品质位居国内寿险公司前列。平安骄人的成绩,其销售渠道的建设功不可没,平安的营销渠道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二、中国人寿的渠道分析

中国人寿建立起由个人人、团险销售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机构组成的中国最庞大的分销网络。其营销渠道简单来说可以如下图所示:

综合及简单型保险综合型保险简单型保险

直销渠道(人员推销)个人人银行及直接市场

团体客户个体客户个体客户

可以看出,中国人寿根据市场现状,将顾客群分为两大类:团体客户和个体客户;把产品分为综合型保险(复杂类)、单一型(简单类)。对团体客户采取直销渠道,使用自己的专门队伍提供上门服务,这样一方面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可把重要的客户群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对于个体客户,主要采用人,以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面。

三、二者渠道差异

(一)在渠道创新方面,平安公司更胜一筹。

(二)渠道建设重点发展区域不同。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渠道成员”方面的问题。

在保险这个行业中,人的素质普遍偏低,在推销过程中行为不规范,经常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收入而乱承诺,使保险公司的形象和信誉遭到了极大的损害,同时又损坏投保人利益,进而影响行业持续发展。这是整个行业在渠道建设上存在的共同问题。

其次,技术水平跟不上渠道创新的步伐。

五、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及改进

(一)改进人制。

前面已经分析了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究其关键在于,保险公司对于人的保障和激励不够,使得他们在面对生存压力时,归属感与认同度不够,对于保险公司和客户双方的诚信又谈何存在?因而改进人制迫在眉睫,我们可以改变佣金的支付方法,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支付方式。

(二)建立相对灵活的营销渠道。

参考文献: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高速公路产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保险资金进入高速公路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利差

1.非利息收入的界定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而非利息收入则是指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咨询、投资等非传统服务而获得的手续费及利润,中间业务近是非利息收入的一部分。

我国关于非利息收入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本文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定义为营业收入中除了净利息收入以外的收入,即“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净利息收入”。观察各商业银行的利润表,可以发现大部分银行都是按照此分类进行编制的,把营业收入划分为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个部分,其中非利息收入又包括汇兑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以及其他营业净收益,为了统一性和便利性,本文将沿用这种界定。

2.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现状

2.1非利息收入规模增大,但占比仍然较低

我们选取14家上市商业银行1近十年来的财务数据作为分析基础。如图2.1所示,2004―2013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总金额持续增长,增长速度也比较快,选取的14家银行2004年的非利息收入总金额为630.47亿元,2013年已达到5849.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95%。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整体也呈上涨趋势,2004年至2005年,非利息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达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11%。此后除2010年外均保持上升,2013年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4%。整体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持续增长,前景较好,但与欧美发达国家非利息收入接近50%的占比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2.2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悬殊较大

我国商业银行在非利息业务的开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四大行和中小银行的非利息业务的发展规模悬殊很大。国有四大行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人才济济,技术领先,在提供投资、咨询等业务方面明显优于中小银行,因此非利息收入规模较大;而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地域及牌照等条件所限,非利息收入的规模和比重均落后于四大行。尽管如此,中小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之快的。2000年,我国中小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总额仅为13.58亿元,到2010年其总额已达到58.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58%。

随着银行业务规模的拓展及经济的发展,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为273.06亿元,而到看2013年,该项净收入已达4855.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35%。

3.非利息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3.1政策制约

政策制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是分业经营政策的制约。目前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已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的业务,但原则上监管当局仍要求分业经营,经营范围的限制导致商业银行被束缚了手脚。

第二是非利息业务如何开展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时至今日,央行及银监会仍未出台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的文件,有关联的文件只有两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出台主要是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而中间业务收入并不等同于非利息收入。

第三是关于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如何定价缺乏政策指导。近几年民众对银行乱收费的抱怨甚多,而现行的关于银行业务收费标准的文件例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国家计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价目录》无论从内容还是操作性上来说都已无法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缺乏明确的收费标准,银行在收取佣金、手续费等非利息费用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公众的质疑和不满,从而不利于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

3.2技术制约

3.3传统观念制约

传统观念上的制约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是客户缺乏对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的了解和认同。绝大部分客户通常对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只涉及到佣金和手续费,而对其他众多非利息业务不懂或者不信任。第二是我国人民偏好免费服务,对银行的各种费用较为反感。而且银行在开始推广非利息业务时经常采用免费的方法来吸引客户,待之后再向客户收取费用的时候就更易招致客户反感。如果不能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公众对银行收费的理性判断,那么非利息收入的增长肯定会遭受公众质疑和反对。

4.促进非利息收入增长的建议

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建议如下:

1、着力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要提高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丰富非利息业务的种类,增加目标客户人群,改变非利息业务收入中佣金和手续费占比过大的现状。

2、推进产品创新,差异化竞争。虽然国有四大银行凭借着强大的客户基础和广阔的销售网络,在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展方面占据了较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银行就无法与之竞争。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是要有特色,即差异化。而差异化的基础是创新,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设计优化非利息收入业务,创新服务模式和推广渠道,持续升级换代对拓展非利息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段玉琴.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

[2]杨馥铭.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3]王志军.欧盟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4(7).

[4]李浩然,马晓娇.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0).

[5]冯日欣,刘砚平.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广发证券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目前的经营现状不能满足净资产收益率中枢保持稳定的所有条件,长期确实有下降的风险,在短期配置上,等待周期性拐点带来的传统行业盈利改善机会;在长期配置上,寻找能够逆市出现结构性改善的行业。同时结合海外经验和国内特征,A股的波动区间和估值中枢确实可能长期下移,但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机会。其他券商对未来市场又有怎样的判断?

本刊记者统计了38家券商的中期策略,其基本共识可以归纳为:总体趋势方面,下半年行情好于上半年;节奏上先扬后抑概率大,即三季度向上反弹,四季度震荡回落;震荡幅度不会太大,沪指主要波动区间为2200~2600点。

58%券商看多下半年行情

股市连续大幅下挫迭创新低,上半年沪指累计跌幅12.78%。38家券商中期策略,明确看空的仅有5家,占比13%,分别是安信、长江、国元、齐鲁和华泰联合。其中,安信、国元证券认为,A股下半年弱势整理的概率较大,投资机会弱于上半年。齐鲁、华泰证券也,认为,下半年A股将呈震荡回落走势。长江证券则表示,三季度可能有阶段性反弹行情,但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仍会延续2009年以来的下跌探底态势。

根据统计,看平的券商有11家,占比29%,包括中金、平安、国金、宏源、中投、广州、东北等券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金和国金两种观点。中金认为,下半年A股将呈倒V型走势,全年呈M型。7、8月份将有反弹,三季度末市场开始回落。国金证券则相反,认为下半年A股将先抑后扬,三季度继续寻底,三四季度之交可能开始反弹。其他如东北、中投等券商则认为,A股仍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看多的券商家数正好是看平的两倍,一共22家,占比58%。主要包括今年以来就一直看多的国泰君安、中信、国信、长城、广发等“死多头”。而他们的看多理由与年初相比其实相差不大,无非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资金面较为宽松、政策转向稳增长、经济有望于二、三季度见底等。有意思的是,不少券商在趋势判断上不谋而合,如国泰君安与中信建投同时提出了“小牛市”的判断,招商、光大同时认为A股将迎来“中期上涨”,中信、海通、高华、广发、东海则一致指出是“震荡向上”。

中信证券认为,下半年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将有所改善。在发达经济体的带动之下,全球增长将趋于稳定,但由于新兴市场高增长难以再现,全球经济反弹的力度不算强劲。中信证券策略组认为下半年上证指数核心运行区间下限在1900点,上限在2500点。

刺激政策渐行渐远

在国内开始收紧银根,美联储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震荡的背景之下,联讯证券认为,货币政策已经被挤到一个较小的空间内,上有债务风险而下有失业风险。考虑到央行近期OMO的特征,下半年货币利率总体呈现偏紧的特征,外汇占款的流出对资金面有关键性作用,而经济基本面的回落或促使利率在—个季度后回落至中性水平。

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6月份终值为48.2%,低于上月的49.2%,创9个月来新低。中原证券认为,预计今年下半年国内资金流动性会比较平稳,物价也不会抬头,经济预期往下走基本是比较明确的了。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就是出口。

中投证券认为,下半年国内经济内生性下行概率较大,产能过剩与房地产泡沫化成为复苏的“绊脚石”。下半年下行风险增大,政府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年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同比下行,环比走弱。消费需求小幅提升,出口上行,但投资继续下行可能性较大,企业继续“去库存”。预计二季度GDP在7.6%,三、四季度降至7.5%与7.3%。

82%券商看好三季度行情

在22家明确作出对三四季度行情判断的券商中,有18家看好三季度行情,占比82%,看好四季度的仅有4家,占比18%。如此悬殊的差距显示,绝大多数机构都认为,在节奏上,三季度是A股反弹的最佳时点,四季度应以规避风险为主。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去年年底。当时,绝大多数券商表示,相对看好春节后(或—季度)行情。实际情况也确如所料,A股于1月初见底反弹,一直到3月中旬才出现调整,并在4月份重启反弹,5月初再次见顶回落。此次声般能否再如大多数人所料还是个谜。

在统计的38家券商中,有15家给出了对下半年沪指波动区间的判断,平均预测低点为2180点,平均预测高点为2633点。总体上,券商认为,下半年A股将在2200~2600点之间波动。

其中,对高点预测最乐观的是广州证券,其预测的沪指波动区间为2150~29∞点。多数券商预测的波动高点都在2700点左右。预测最悲观的则是平安证券,其预测的波动区间为2000~2400点。而绝大多数预测的低点都在2200附近。

而从年初的情况来看,当时券商预测2012年沪指波动区间的平均值为2137~2961点,与下半年的预测相差不大。但年初预测的高点更高,低点更低显示,下半年券商看多情绪相对更为谨慎。

最看好医药、公用事业、金融服务

行业配置方面,下半年券商推荐最多的是医药生物、公用事业及金融服务,推荐率达到6S‰其中,公用事业中推荐次数最多的是电力、环保,金融服务行业中推荐最多的是保险、证券,而去年受到热捧的银行业竞无一家推荐。

其次,房地产、机械设备、交运设备、食品饮料被推荐次数也较多。其中,房地产推荐率为57%,被不少券商作为下半年的配置主线之一。机械设备推荐率为54%,交运设备、食品饮料推荐率均为40%。

推荐最少的行业包括化工、有色、采掘、钢铁、轻工等。在整体对经济前景不太乐观的情况下,这些强周期性行业最先遭到摒弃。

安信程定华:A股下半年投资机会减少

6月18日,安信证券2013年中期策略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参加该报告会的机构人士逾千名,现场可谓一座难求。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博士在报告会上表示,下半年A股市场投资机会可能弱于上半年,而IPO重启既是风险也是机遇,市场将迎来新公司新机会。

程定华还表示,今年以来有个因素没有被他们估计到,即融资融券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们以为是双向的,但其实是单向的,当风险偏好上升时,大家拼命融资,今年5月一个月融资总规模接近600亿元,而去年全年才700亿元,这大大强化了资金对于个股的控制力。”

事实上,安信证券策略报告会一直被市场重视,其原因与该券商此前多次准确判断走势有关。

2010年6月,安信证券举办中期策略报告会,程定华当时判断:随着经济增速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财政政策方面会有一些松动空间,下半年股市有望反弹,但仅是反弹,绝不是反转。当年7月2日,沪指见底2319点,并于11月创下3186点高点。

关键词:保理业务;次贷危机;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740

保理业务,又称国际保付,起源于国际贸易之中,是专门为贸易中赊销或承兑交单方式提供的一种集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资金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徐雪清,2006)。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因其迎合了赊销、承兑交单等贸易方式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与国外保理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的保理业务则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进出口企业仍局限于用信用证和跟单托收的结算方式,且可获得的融资渠道仍局限于银行贷款、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等传统渠道上。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保理业务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应该把握这次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保理业务,拓展进出口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次贷危机: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机遇

“次贷危机”使得美国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泡沫破灭,进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世界经济的放缓。在此大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政策,这使得当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稍微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这一问题。然而,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的保理业务来说,由于它具有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功能,此刻正是加快其发展的大好机遇。

(一)机遇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1保理业务的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它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我国的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而这次的“次贷危机”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1)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可概括为融资渠道单一和融资手段缺乏(鲍静海、贾电轩,2007)。这些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据统计,在上海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例为73%;然而即便是这样依赖于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从银行能够成功贷到的数目却少得可怜。以全国工业企业为例,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量仅占信贷总额的10%以下。因此,“融资难”多年来一直成为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块“心病”。

(2)美国、欧盟乃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都流向这两大市场。然而;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存在下行的风险,这会从两个方面致使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一是这些国家的进口商由于国内金融市场泡沫的破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而要求我国的出口企业延长对其的收款期限,这样就会占用我国出口企业的流动资金,导致这些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增加了其向外融资,尤其是向银行融资的需求。二是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了此次“次贷危机”的冲击,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政策,这使得当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稍微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这一问题。

2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虽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依然会持续增加。既然外贸出口额依旧会增加,那么为外贸出口企业服务的保理业务就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次贷危机”会减缓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但我国外贸出口额依旧保持增加状态。以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美国为例,据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1月1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增长15%,其中,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增加17.2%,出口2327.0亿美元,增加了14.4%。我国的外贸出口额之所以会继续增长是因为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生活必需品,它们具有物美价廉和低值易耗的特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反而会增加对这些商品的需求。服务贸易是随着货物贸易的发展而发展的,货物贸易额扩大了,那么为其服务的服务贸易的业务量也必然会随之增加。因此,随着外贸出口量的增加,为之服务的金融服务项目――保理业务,在我国必然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把握机遇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保理业务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亚洲的贸易量占全世界贸易总量的35%,但是保理业务仅占世界保理市场的13%。在我国,保理业务市场规模还很小,尚不如台湾地区。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中国约有4200万家中小企业,如果信用保险市场真正发展起来,其保费规模可能达到数千亿之巨。据我国唯一一家非银行独立保理商机构瀛寰东润(中国)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代表陶骏介绍,随着2008年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全面推广,预计2009~2010年,我国的保理业务量将达到4000亿~5000亿美元/年。这个数字,相当于2006年度中国保理业务量的20~25倍,也相当于2006年度全球保理业务总量的1/3,仅以2006年中国保理业务量来推算,未来三年,我国保理业务将维持150%的年均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的保理业务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可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保理业务市场。

2外资信用保险企业已盯上我国保理业务市场,三巨头摩拳擦掌。

据了解,全球著名的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已经进入中国,并早在2003年就已协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率先推出中国国内贸易短期信用保险。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在其的支持下,平安保险已经累计为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放账销售提供了保险支持。目前,科法斯正在与中资银行接洽合作事宜,意欲通过中资银行提供保理服务。

除科法斯之外,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的几家外资信用保险公司都不能经营长期信用保险,包括裕利安宜、Atradius(原格宁NCM金融信用保险集团)等。这三家国际信用保险集团几乎占据着国际信用保险市场86%的份额,面对有望开放的前景广阔的我国信用保险市场,这些外资信用保险公司已经是摩拳擦掌。日前,裕利安宜表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运作市场,即通过安联财险以及公司直接操作。“中国市场有自身特殊性,与安联集团的合作只是方法之一,公司将在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方式。”Atradius则表示会采取一些适合中国市场的

合作方式来开辟信用保险市场,且公司正在与一家实力雄厚的同行进行洽谈。希望在核保和催收账款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以拓展中国信用保险市场。

二、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瓶颈

(一)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保理业务量从1996年的0.12亿欧元猛增到2001年的12.34亿欧元,五年增长了101.8倍:2005年为58.3亿欧元,到2007年已达329.76亿欧元,较2001年又增长了约26.7倍(周岳梅,2008)。从最初的创设到现如今的快速发展,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保理业务所独具的优越性,并已慢慢尝试以其作为结算方式。然而上述我国近几年保理业务量的增长数字与我国不断激增的出口贸易量相比,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从目前世界保理业务总量的分布及我国所占比重看,2007年底,美洲(以美国为主)的保理业务量占全球保理业务量的12%,欧洲占72%,亚洲(以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为主)占13%,而我国大陆保理业务量仅占亚洲总量的19%、全球总量的3%。

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保理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规模也明显偏小。为什么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金融业务,到了我国却发展缓慢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的今天,发端于并服务于对外贸易的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却没有紧随其后

(二)阻碍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瓶颈分析

保理业务自引入我国以来,已经发展了十六年之久。目前,我国的保理业务量,不仅绝对数量偏小,且与我国的外贸出口额相比,其所占外贸结算比例的相对额也比较低。保理业务之所以在我国发展缓慢,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其作为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服务项目来说,发展不迅速主要是因为:与国外保理业比较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下经营保理业务的主体的服务观念、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到位。

1训练有素的综合人才严重匮乏。

2我国经营保理业务主体,特别是商业银行,对目标客户定位的错误。

目前,国际上的保理业务多是由专业保理公司从事的,他们大多都是FCI的会员,均依照相同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化的业务平台来开展业务(唐蕴慧2008)。在我国从事保理业务的主体,除瀛寰东润国际保理有限公司之外,均为商业银行。而这些银行却错误的将保理业务的目标客户锁定为优质客户,甚至是统一授信为A级的企业或上市公司。从理论上和国外成熟保理市场实践来看,中小企业才是保理业务的目标客户。因为A级企业或上市公司他们可以更便宜地从银行或股票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资金,只有无法通过银行筹资又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才需要通过保理这项业务来融资,以谋求企业的发展。

3我国商业银行技术层面的欠缺和对保理业务服务的供给不力。

从银行本身技术角度来分析,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无论在业务规模还是在服务水平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前所述,由于保理业务规模小、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我国国内银行大多仍满足于以往的传统服务方式,造成对新业务的了解和接受存在不足。保理业务强调的是,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信用评估和信用额度的设定。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过于注重融资业务,没有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和会计服务,因而难以有效控制风险,为了降低其经营风险,他们就把目标客户锁定为实力雄厚的优质企业,这严重阻碍了保理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能够开展业务的保理商也较少,且长期以来保理业务主要由中国银行承办,其他银行只是近几年才开展保理业务,因此竞争很不充分,保理商对业务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陈沛然、朱建国,2007)。加之受经验和条件所限,保理商经营范围窄、规模小,从而也影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广。

4我国从事保理业务的主体还没有完全树立为国际贸易服务的全球化金融产品市场意识。

三、加速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培养国际保理业务所需的专业保理人才队伍

因为保理业务是一项操作性、综合性很强,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新型业务,所以无论是提供

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还是采用保理业务进行结算的企业都应重视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方面,涉及保理业务的银行或企业可以邀请国外大保理公司人员或知名国际保理专家来华讲学,举办国际保理业务培训,利用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交易经验提高我国保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银行或企业也可以选派人员到国外学习,掌握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尽快提高业务经营水平。同时,国内各银行或大企业之间也可以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业务磋商交流。最后,还可以引进一部分国外专业技术人才,以期切实提高我国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和专业技能。

(二)建立保理保险制度、加强银保合作,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服务水平

目前,由于没有保险公司为保理提供保险,因而在我国,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向出口企业提供无追索权的融资保理服务的费用均比较高。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展保理业务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也可以由外贸发达地区内的某家商业银行同某家保险公司共同投资,利用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技术优势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技术优势,组建一个专业保理公司(曾明,2007)。然后,该专业保理公司便可根据客户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保理业务,例如:综合保理或部分保理、直接保理或间接保理、定期保理或预付保理、公开保理或隐蔽保理、融资保理或非融资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或无追索权保理等等。从而形成银保合作,共同推广国际保理业务的全新格局。

(三)商业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为保理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银行要加强对保理业务风险调控机制的建设。商业银行经营的过程,也就是对经营中承担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控制并且进行合理定价的过程。通常,我国商业银行因为缺乏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只能依靠行政性的控制举措和主观判断来设定信用额度,这就意味着不能对特定的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例如,保理业务的优势之一,就是为经营稳健的客户提供没有抵押品的融资服务,但是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普遍过于重视抵押品,缺乏对于客户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为此,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对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分别核定不等的信用额度、提供不同的融资服务。

其次,银行自身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员工培训;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内部操作流程和操作环节;三是要加大国外行的建设与发展,广泛利用国外行提供的服务,增强对国外客户的了解,减少自身面临的风险。

(四)中央财政应加大对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保理业务的支持

在当今全球经济减缓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对三大银行注资、拨出专款,加强对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保理业务的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扶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保理业在我国的发展。

THE END
1.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29(%)美股新浪财经新浪财经-美股频道为您提供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NGAY)股票股价,股票实时行情,新闻,财报,美股实时交易数据,研究报告,评级,财务指标分析等与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NGAY)股票相关的信息与服务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quotes/PNGAY.html?sudaref=vip.stock.finance.sina.com.cn
2.中国平安(601318)股票行情,行情首页中财网提供中国平安(601318)实时行情动态分析,全面报道中国平安(601318)基本资料及重大新闻、行业资讯,浏览中国平安(601318)财务数据、行情数据,公司公告,重大事件。https://gg.cfi.cn/quote7143_601318.html
3.中国平安股票数据资料要点2:经营范围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要点3: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平安积极响应 “十四五” 发展规划,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https://data.eastmoney.com/stockdata/601318.html
4.平安保险股票分析理想股票技术论坛通过对平安保险股票的行情分析和趋势预测,结合技术指标选股的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关于平安保险股票的详细分析报告和投资建议。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3035542.html
5.平安收购深发展银行问:保险公司能做好银行吗?请问马总对此是否有信心? 马明哲:谢谢您的问题,我想强调一下中国平安是以保险起家的,但集团在探索综合经营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专业化发展,我们确实有全行业最优秀的保险人才,但是他们不会被派去从事银行、证券、信托等非保险业务,我们每条业务线都有行业顶级的人才,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是用...https://money.163.com/special/00253EE6/pasgsfz.html
6.2022年6月17日中国平安收盘报47.03元涨幅1.14%中国平安(601318),今日净流出57636万元,市场排名第4764位。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6.8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支撑压力分析 该股距离上方压力位(48.56元)还有+3.25%的上涨空间,距离上方的止盈位(47.65元)还有+...https://mip.cngold.org/insurance/xw8158764.html
7.平安保险2022年股价预测是多少?将来也有市场行情吗?将来也有市场行情吗? 平安保险市场前景怎样?2022年3月18日券商评级内容提要如下所示:平安保险估价仍低,“好于大市”评分。看中企业人寿保险创新成效逐渐释放出来、团队质态持续改进,预估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转好,商业保险消费市场转暖亦将有益于领域保险费用恢复。http://www.41sky.com/pzgs/2022-03-18/88552.html
8.中国平安(601318)F10资料指南针行情网股票行情[2024-11-09]保险行业:9月单月寿险增速小幅下降,产险景气度持续回升-周报(20241104-20241108) ■华创证券 本周行情复盘:本周保险指数上涨6.65%,跑赢大盘1.14pct。保险个股表现分化, 新华+16.62%,国寿+15.04%,人保+6.00%,平安+5.29%,财险+4.51%,太保+3.84%, ...http://apphqweb.compass.cn/stock/F10.php?code=sh601318&type=12
9.广发证券保险Ⅱ行业:深度复盘保险指数及个股历史行情240317-寿险聚焦价值主线,刚需下财险稳健增长2024-02-22保险Ⅱ行业:12月保费点评-供需推动寿险延续复苏,刚需下财险稳健增长2024-01-16保险Ⅱ行业:银保渠道深度报告:朝气蓬勃,未来可期2023-1保险Ⅱ行业2-18-21%-13%-4%4%12%20%03/2305/2307/2309/2311/2301/24保险Ⅱ沪深300深度分析|保险Ⅱ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http://huiyunyan.com/doc-b4485c5c85c23256efef17a34332dd9c.html
10.中国平安(601318)行情数据走势图独家|王国平不再担任平安人寿副总经理 A股市场缩量调整融资余额创逾9年新高 行情报价 资金流分析 委比-- 委差-- 卖五--- 卖四--- 卖三--- 卖二--- 卖一--- 买一--- 买二--- 买三--- 买四--- 买五--- 日期融资余额融资余额 流通市值融资买入额融券卖出量融券余量融券余额融资融券余额 2024-11...https://stock.9fzt.com/index/sh_601318.html
11.保监会首肯投资境外股市,平安保险抢先提交申请香港大福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公司资深分析师梁伟沛认为,平安保险用于境外投资的比例很小,对公司的总体投资收益影响不会太大。“对于风险控制应会严格,主要是看其资产如何分布。” “关键在于实际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杨文斌说。据了解,平安保险主要依照风险预算的原则,进行资产配置,对每一种资产算出预期收益与预期的...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13804.html
1.平安保险股票行情——平安保险股票最新分析平安保险股票行情——平安保险股票最新分析 股票的精英们咋样啊 优质回答公司是国内保险公司的龙头 业务发展势头非常好 公司的业务员几乎是保险公司中收入分成最高的 本人估计平安的长期走势依然是百元 强烈看好并买入 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优质回答中国平安(601318)...https://www.cdjxtjd.com/daikuan/268471.html
2.永盛鑫贵金属实时行情中国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基本保险利益为身故保险金,即保险人身故,中国平安给付10万元身故保险金。平安保险鑫盛怎么样? 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平安保险,平安 基础知识 3233 2023-09-19 03:21:07 养老金市场化行情 当前中国名义上有养老个人账户,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体制影响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飞速增长,实际由...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1043454
3.资金布局“开门红”,保险行情提前启动,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在这波保险的行情中,平安的表现比较亮眼。用今日平安A股收盘(91.87)价计算,与11月2日收盘价77.23相比,一个月累计涨幅已达18%。技术形态上呈多头排列,均线打开,上涨动能强劲。 今年前10个月,平安的股价一直是“稳”字当头,疫情股灾也没跌多少,虽然拿着睡得着觉,但总觉得没有激情,上涨没动力。直到今年11月开始...https://rss.gelonghui.com/p/430766
4.平安保险公司早会内容.docx在今天的会议中,我们分享了工作成绩的亮点、市场行情的分析、产品创新的进展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将会议中的讨论和决策付诸实施,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请大家有序离开会议室,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以上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会议内容以实际情况为准六、工作目标与行动...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0115923.html
5.平安银行(000001)股票行情价格走势图股本结构·十大股东·十大流通股东·公司高管·基金持股·股东人数股权分析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比例股份性质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本级-自有资金851,049.3149.56%流通A股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104,946.286.11%流通A股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42,524.742.48%流通A股 ...http://stockdata.stock.hexun.com/txt/stock_detail_txt_1209860927.shtml
6.中国平安(601318)股票行情中国平安(601318)股票自动交易云财经股票行情中心情报分析为您提供中国平安(601318)最新消息,股票行情,公告,数据,汇聚中国平安(601318)公司机构研报、superk行情分析图及分时模式,助您实时掌握中国平安(601318)第一手消息。http://www.yuncaijing.com/quote/sh601318.html
7.「中国平安怎么样」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行业: 保险 全称: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发展阶段 排名: 福州保险人气排名第9名 工资: 70%的岗位拿6-10K,2024年较去年下降16...查看详细分析 中国平安招聘要求怎么样:中国平安都在招什么人? 中国平安招聘类别销售类最多占37%,其次是客户服务类占21%。中国平安什么学历能进?大专最多...https://www.jobui.com/company/4548/
8.车险电销话术流程7篇(全文)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的接听,这里是平安车险代理服务中心给您来电的,我姓延。您叫我小延就可以了。本月平安针对有车客户限量推出为期一个月的车险特色优惠活动,请问您是否有辆车的保险快要到期了? 没有。 那大概还有几个月到期呢?如果两三个月就到期的话,我可以给您看一下续保费用,不要错过咱们这个活动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fnbgori.html
9.车险行业变革:与自动驾驶汽车的融合发展二、市场行情与案例分析 当前,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投入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推广。特斯拉、谷歌等知名企业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逐步上市,车险行业也开始积极应对市场变革。 以Waymo为例,这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已经与多家保险公司展开了合作。他们...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785422512407795867.html
10.平安股价创新高率领保险板块上冲中国平安股价近日连拔新高,率领保险板块上冲,开启保险新行情,有望启动新一轮上升行情。 中国平安领跑保险 昨天中国平安H股盘中挑破68港元,A股则收出新高59.88元,涨幅1.46%。在其率领下,保险板块表现踊跃,中国人寿上涨2.37%,中国太保上涨0.9%,新华保险上涨0.84%,股价均在近期高点附近整理。 https://finance.qianlong.com/2017/1024/2116759.shtml
11.分析师:保险股迎来重要催化,估值修复行情有望继续财联社6月8日讯,今日早盘保险板块领涨,板块整体涨幅超2%,港股市场内险股亦走强,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等均涨超2%。 图:A股市场保险板块与港股市场内险股行情 市场人士分析称,目前保险股上涨较大驱动因素是国债利率走势,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利好保险股,且近日上行幅度还不小。 https://m.cls.cn/detail/511914
12.中国平安保险官网,中国平安保险官网IOS安卓下载您只需要这个中国平安保险官网就可以了解当前的生猪行情和行情,以及精准的报价服务。需要的朋友可以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体验!搜猪网软件介绍搜猪网_中国生猪预警网是生猪行业权威媒体,为上、中、下游提供权威生猪价格、最新生猪价格走势、全国生猪价格、生猪价格预测、生猪行情等。生猪产业链。生猪分析、生猪价格监测、生猪...https://www.kdcnu.com/compre/998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