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十年后将成世界第二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空前的经济增长,保险行业也没有例外并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保险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成为世界第四大保险市场。过去二十年中,中国保险业从一个几乎不存在的小型封闭的行业发展成为大型开放、潜力巨大的产业。保费从1980年的人民币4.6亿元一路攀升为2012年的人民币1.55万亿元(折合美金2460.3亿美元)。

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以年复合增长率26.5%领导了世界保费的增长。鉴于下述的基本驱动因素,中国保险业2014年的展望将保持积极的态势。

收入上涨提高对经济安全需求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在很多方面经历了高速增长,并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经济超级大国。

由布鲁姆(Bloom)和坎宁(Canning)提出的人口红利理论指出人口因素是促进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原因之一。同理,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可以归因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及组成。根据该理论,伴随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妇女会少生孩子并让孩子在城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婴儿的出生率以及妇女的生育率会降低。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在十年或二十年后作为有效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这种劳动力增长暂时快于从属人口增长速度,储蓄增加且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做贡献的现象,即第一次人口红利。

中国人口的变化对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在升高的收入水平上得到了体现。较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经济安全的需求、从低收入水平转向中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以及初次购买非耐用消费品、摩托车、小轿车等物品的需求。

人寿保险能够缓和终生收入的波动状况。首先,寿险实质上是一种长期储蓄工具,例如它有助于资助退休后的生活。由于寿命的不确定性,寿险在家庭经济支柱过早死亡或残疾的情况下提供可替代收入。收入、消费、储蓄、利率、风险规避以及一系列人口或社会的可变因素都影响着个体对寿险的需求。因此,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的消费支出在定义保险需求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大众收入水平的上升促使人们对经济安全有更大的需求。中国人日趋富有,为了保持这种新的较高收入水平,对各类保险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由于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以消费和储蓄,中国人对寿险和健康险产品有更多的需求。因此为了防范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会对理财规划有更高的要求。

人们拥有的资产价值不同,对财产责任保险(比如车辆保险、家庭保险)的需求也随之不同。很多消费者还期待政府在不可预知的损毁发生时会提供帮助,所以家庭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水平还非常低。

中国的储蓄率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农村、城市居民储蓄额分别占其可支配收入的26%和30%。家庭理财投资组合以银行存款为主。

中国家庭储蓄的原因很多:子女教育、婚姻、住房、购买大宗物品、医疗保健和养老。除了考虑到遗产,储蓄更多是出于预防性的考虑。

随着良好的教育和沟通,城市化进程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金融服务,这也会使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及个人的需求随之增高。伴随城市化而来的更易获取的金融服务和信息会改变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以及对保险的态度。

预计中国城市化率将从2010年的47%提高至2020年的59%,这意味着2.08亿人民在这十年间将移居城市。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会考虑在新城市购买一份保险,这将给保险公司开拓一个新的客户群体。

不断增长的财富使得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在中国迅速形成。这个阶层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人民币10万至50万元之间。在2025年到来时,预期富裕阶层消费者将贡献大部分保费,他们将占城市人口的60%、城市寿险市场的70%。这个市场将是整个寿险市场的必争之地,事实上,安联在中国的寿险业务在几年前即已经开始针对中国富裕阶层的保险需求做深入调研。

人口老龄化催生保险商机

中国正经历着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型,人口开始加速老龄化。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劳动力第一次出现萎缩。虽然截至2030年,中国人口预计将超过14亿,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将面临1.37亿劳动力的短缺。此外,如生育率居世界最低水平的新加坡、韩国和中国澳门,很多中国年轻夫妇也越来越把大家庭看作一个耗时耗钱的不必要负担。

人口老龄化会给个人、政府、企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却给保险行业提供了发展环境。在未来五年间,中国45岁以上人口每年以3%速度增长,而年轻人数量将持续下降。人口结构的变化会转化为对健康保险和退休收入保险产品的更大需求。此外,政府已表示有意通过鼓励商业退休收入保障来增强对中国退休群体的保护网。

我们预测中国保险市场的规模截至2020年可以增长至4万亿人民币,截至2023年会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尽管如此,当我们看到中国内地的保险渗透率(2012年保险保费占比国民生产总值的2.96%)相比于香港地区的12.44%,业务增长仍然处于初期,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使消费者在产品选择方面受益。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可以接触到拥有全球化规模、专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保险公司的产品。

THE END
1.20242030年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模式及投资战略建议报告2024-2030年中国寿险行业管理模式及投资战略建议报告目录一、中国寿险行业现状分析 31、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3近五年中国寿险市场规模变化 3不同产品类型发展状况 4未来发展潜力预测 62、竞争格局及主要参与者 8头部保险公司分析 8互联网保险平台崛起 9合作与整合趋势 113、行业盈利能力及风险控制 12寿险保费率及赔付...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227324.html
2.我们这一年之一2019中国人寿十大新闻评选7月4日,国家财政部在澳门首次成功发行20亿元人民币国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荣膺联席牵头行及簿记行之一,并担任零售发行配售银行之一,中国人寿海外公司参与认购。这是财政部在澳门首次发行国债,是澳门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里程碑。 11、中国人寿推出印尼寿险市场首款人民币保险储蓄产品 ...https://m.jnnews.tv/shangye/p/2020-01/08/734594.html
1.农银人寿200多亿估值期待:复刻“中邮+友邦”?银行频道对保德信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的中国也是其不断加码布局的重点。保德信在1998年便成立了中国代表处,旗下的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与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证券(601788)共同建立了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公司。 2012年,保德信还与复星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深度踏足中国寿险市场,至今碰巧也已10个年头。虽然经营情况难言...https://bank.hexun.com/2022-10-19/206935023.html
2.人民保险保险百科保费规模 中国人保2005-2012年保费规模情况: 企业简介 历史蕴含价值,光荣成就未来。作为一家国有骨干保险企业,今天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旗下已经拥有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人保资产等八家专业子公司,拥有各类分支机构一万二千多个,员工九万余人,营销员十万多人。经营范围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资产...https://m.dby.cn/detail-103655.html
3.中国保险市场和行业份额,公司到2027年,中国在线保险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1%。随着技术创新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在线保险保费份额可能会增长http://www.mordorintelligence.com/zh-CN/industry-reports/china-online-insurance-market
4.专访百万圆桌会长蔡佩桦:中国寿险业短暂面临压力,其巨大增长...中国寿险市场经历巨大变革期 自2019年中国平安率先启动寿险改革至今,代理人队伍的清虚与提质已经走过三年。尽管三季度代理人规模的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难言已触及底部。 截至2022年9月30日,平安人寿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队伍48.82万人,较2021年末60.03万人减少11.21万人,同比下降18.7%。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327259.html
5.中国最大保险公司排名前4此外,选择寿险保险公司时,除了考虑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地位外,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偿付能力、产品特点、客户服务等。这些因素将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选择最适合您需求的寿险保险公司。 保险知识 143 2024-05-28 14:30:29 中国寿险最大保险公司排名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9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