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股控股全资持有保险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外资新闻频道

上海浦东陆家嘴。王冈摄(人民视觉)

开放进程中的多个“第一”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保险业对外开放,在此过程中,诞生了多个“第一”。

第一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去年11月底,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这是首家获批筹建的外资保险控股公司。日前,这100亿元投资项目在上海正式签约,距今年内正式成立又近一步。

“作为首家获批在中国筹建保险控股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安联深感荣幸和自豪,此举将帮助安联在中国这个战略市场上继续扩大布局。”安联保险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奥利弗·贝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设立这家公司,为中国及外国消费者提供安联全方位的金融及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与消费者共享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和发展。”

第一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

今年5月16日,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业。作为中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全国首个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工银安盛资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是工银安盛人寿全资设立的子公司。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人民币、外币资金;管理运用自有人民币、外币资金;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和国务院其他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马健介绍,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工银安盛资管正式落户上海。“依托上海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大平台,我们实现了发展,目前工银安盛人寿的投资规模已达到千亿级别。工银安盛资管成立后,将充分利用中外方股东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优势和先进技术,专注于以保险资金为主的受托投资管理,为客户创造稳定、高水平的价值增长。”

第一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

今年3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宣布,批准3项市场准入和经营地域拓展申请,其中一项为:中英合资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建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的英方股东标准人寿安本集团是一家管理着近5万亿元资产的国际化金融公司,在英国的养老金长期储蓄和资产管理等市场一直处于长期领先地位。进军中国养老市场,恒安标准养老有优势。”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筹建负责人万群表示。

外资保险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热情,在数据上也有着充分体现:今年以来,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增资获批,增资金额累计超过20亿元,同时一批外资保险机构筹建省级分支机构申请接连获批。截至2019年4月,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机构和14家外资保险中介机构,下设分支机构达1800多家,大部分《财富》世界500强的外国保险公司都已进入中国。

外资险企准入门槛继续降低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分析,目前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时机已经成熟,近两年的开放节奏也比较合适。此次取消外资寿险公司股比限制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引入更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更加多元化的寿险产品,增强寿险市场活力,在竞争中促进本土保险机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优质、高端的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随着外资持股人身保险公司比例放开,外资进入寿险业的组织形式将更加灵活,大大增强了外资寿险公司经营的灵活性与自由度,这将有助于提高其拓展中国保险市场的积极性。长期来看,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增加。

资管领域,日前发布的新措施明确提出,取消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的规定,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

谈及这一开放举措,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有利于吸收借鉴境外优秀保险机构的经验做法,激发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市场活力,促进提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更好服务于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

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去年,中国放宽外资设立机构条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外资保险机构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今年,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继续放宽,将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

银保监会介绍,目前,外国保险公司来华设立外资保险公司需满足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的要求。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为具有经营特色和专长但经营年限不足的外国保险公司来华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保险市场主体和保险专业服务,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30年经营年限的要求使得此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多为老牌企业,那些后发优势显著的优质外国保险公司被挡在了‘门外’。此次放宽准入条件,显著提高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国企业加深与国际先进同行的交流合作。”董登新说。

在美国景顺资产管理公司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看来,新措施出台表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在加快,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参与度。

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中国保险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得到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认可。

安联保险集团此前的研究显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保险市场的增长,未来十年中国的保费规模将每年增长约14%。西班牙曼福保险集团发布的全球保险业潜力指数显示,中国是保险业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瑞士再保险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依然是保险业增长的引擎,中国极有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

去年底,恒安标准人寿注册资本增加约10.1亿元人民币。对此,恒安标准人寿董事长杰瑞·格林斯通表示,作为合资方的英国标准人寿安本集团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对合资公司追加注资就是对中国市场信心最有力的证明。

万群认为,中国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市场,还存在很大潜力。保险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给外资险企带来了很大机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一流的外资企业希望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我对中国的养老保险市场充满信心。”

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罗伯托·莱奥纳尔迪说,看到了中国在养老保险领域开放的进展。“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会有更多外资企业入场。”

“中国金融市场正不断开放,安盛非常乐意看到这一点。进入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中国看作是不同的机遇,可以有更多的增长,可以参与到市场成长过程中,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增长和成熟。”安盛中国首席执行官卫泽韦说。

董登新认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要注重吸引更多境外优秀、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为监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切实防范各类风险。

THE END
1.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是指在保险行业中,各家保险公司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保险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各家保险公司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国内保险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公司主要有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人民保险等。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拥有广泛...https://www.xyz.cn/toptag/guoneibaoxiangongsideshichangzhanyoulv-85670.html
2.校外专家授课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银行保险部总监...相比之下,2016年新兴保险市场增长强劲。中国内地占亚洲新兴市场寿险的70%份额,非寿险份额超过80%,成为主要驱动力。如今在国外,很多房子都有房屋保险。但相对而言,中国内地却鲜有家庭对房屋投保,所以中国保险的成长空间仍然很大,尤其是产险。 杜庆先生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了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https://econ.fudan.edu.cn/info/1582/12416.htm
1.中国人寿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通过控股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者,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之一。 最知名的人寿保险品牌 最为悠久的人寿保险业务历史、领先的市场份额 以及最大的全国性客户群使中国人寿在中国寿险行业获得了最高的知名度。“中国50城市保险市场调研”*显示,中国人寿拥有高达92.3%品牌认知度,...https://m.esnai.com/baike/view.aspx?w=%E4%B8%AD%E5%9B%BD%E4%BA%BA%E5%AF%BF%E4%BF%9D%E9%99%A9
2.农银人寿200多亿估值期待:复刻“中邮+友邦”?银行频道对保德信而言,作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的中国也是其不断加码布局的重点。保德信在1998年便成立了中国代表处,旗下的保德信投资管理公司与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证券(601788)共同建立了光大保德信资产管理公司。 2012年,保德信还与复星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深度踏足中国寿险市场,至今碰巧也已10个年头。虽然经营情况难言...https://bank.hexun.com/2022-10-19/206935023.html
3.中国人寿和泰康保险公司哪个强寿险 1034 2023-12-07 17:32:30 中国人寿和泰康哪个好? 中国人寿和泰康人寿是中国保险行业中知名的保险公司之一,两者在保险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客户应该考虑保险公司的实力、信誉、产品特点、服务质量等方面,以便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公司。就实力方面而言,中国人寿作为中国保险...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56658
4.2022中国十大财险公司排行榜,2022中国十大车险公司排行榜2022中国十大财险公司排行榜,2022中国十大车险公司排行榜有哪些?随着汽车市场日渐活跃,车险竞争也逐渐变得愈加激烈。为爱车投保车险是为了保证有车族的行车安全和舒心,车险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主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购买车险时候关键就要看车险公司的实力和信用、服务水平。 https://mip.vobao.com/news/1030464521013211287.shtml
5.中国人寿:根基深厚,期待“大象起舞”我们认为新领导班子对服务、科技、价值的重视以及清晰的战略路径规划,或将快速落实至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为老牌寿险龙头注入新动力。 1)“从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2019年伊始已严格落实,保费与价值增长势如破竹。中国人寿过往对保费规模的重视虽助公司“守住市场份额第一的底线”,但使其在“聚焦个...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83077